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化新闻 - 鹤壁史话——浚县古城的历史变迁(九)

鹤壁史话——浚县古城的历史变迁(九)
 


作者:郭长敏  加入时间:2015-8-24 21:09:31

2015年8月24日 20:54:50

      浚县古城

   浚县古城历史悠久,远开发于六千年前。

商代为黎,近于商都朝歌。《竹书纪年》载:“受辛四年,大搜于犁。”《路史》载:黎阳,故东离城,纣搜处。”(以上见清嘉庆六年《浚县志》。黎、离、犁古音同)。同时建有黎邑,属卫。

西汉高祖初年(前206年—前195年)设置黎阳县,属周朝魏郡,县治在今浚县大山东北1.5公里处,为浚地设县之始。黎阳县源于“黎山”和“黄河之阳”而得名。《汉书.地理志》中载:“黎阳县属魏郡。应劭注曰:黎山(大山)在其南,河(黄河)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阳以为名。”之后,县名或郡、或州、或总管府、或又复置黎阳县,几经变更。天圣元年至六年间(1023年—1028年)城毁于黄河水患,后移至浮丘山西建城。至于浚地为何称“黎”?经专家考证:一是源于黎山;二是源于远古时期,黄帝与南方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战争,部分九黎人留此浚地。古城黎阳,由于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靠近古黄河,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自古就是中原地带的粮食产区,有“黎阳收,顾九州”的说法。

除此,浚县历史上还曾设郡建制过几个县:

东黎县,即临河县的前身,位于浚县城东北善堂镇境内。早在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黎阳设郡,将原黎阳县分成了黎阳和东黎两个县,同属黎阳郡管辖。北齐年间,东黎县的建制被取消。

临河县,位于浚县城东北善堂镇境内,隋朝时设置,因南临黄河而得名。临河县的前身为东黎县,早在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将原黎阳县分成了黎阳和东黎两个县,同属黎阳郡管辖。北齐年间,东黎县的建制被取消。到了隋开皇六年(586年),又于原东黎县所在地成立了临河县,东汉武帝封鲁共王子贤为临河侯,邑于此。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防不胜防的黄河水吞没了临河县,让这座古老的县城从此在黎阳大地上消失了。至今临河县古城遗址尚存。

白马县,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浚县酸枣庙村南有土山,俗名白马山。古时候,白马县就治所在这山附近的白马城。白马城、白马县及白马坡都由此白马山而得名。

白马山又是怎么来的呢?

东汉末年,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拥有军政大权的州、郡官吏,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以黄河中下游的曹操和袁绍的势力最强。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曹父子与袁绍、袁谭(袁绍长子)、袁尚(袁绍次子)父子,各率领强军劲旅,在黎阳境内围绕黎阳关(也叫黎阳津,又叫白马津)、仓城等地展开了“拉锯似”的争夺战。

白马津是曹操的地盘。东郡太守刘延抵抗不住袁军,遂向曹操告急。曹操在官渡闻报,速率兵北上救援。当曹军将至白马时,拟突袭颜良军。颜良闻讯整军迎战,连斩曹军宋宪、魏续二将,并又杀退曹军猛将徐晃的进攻。曹操紧急收兵,研究战术,遂派先锋关羽迎战颜良。关羽策马冲入敌阵,斩颜良于万众之中,解白马之围。

    颜良为袁军良将,武艺超群。死后,被葬于殉身处。清康熙10年(公元1671年),黎阳知县刘德新建碑一通,上刻“汉将军颜良之墓”。传说,颜良死后,他的坐骑“白龙马”,悲痛至极,一头撞死在浚县城东边一棵大树上。后人为了纪念这匹重情重义的“白龙马”,于是就把这片关公斩颜良的古战场起名为“白马坡”。剧作家根据史料,编成了戏剧《白马坡》(亦称《斩颜良》),成为长演不衰的传统剧目。

永昌县,又称昌水县,今浚县枋城的前身。东晋大兴三年(公元320年),后赵石虎以浦洪为龙骧将军,居于枋头,筑枋头城。太和五年(公元370年),秦王苻坚破邺县(今安阳县北部和河北省临漳县一带),缚慕容,自邺还长安,过枋头,宴请父老,改枋头为永昌县(又称昌水县)。

卫县—今浚县卫贤集的前身。春秋时属卫地。隋唐等朝设县。北魏明元帝泰常六年(421年),曾改朝歌县为卫县,治朝歌,属河内郡。太武帝太平真君元年(440年),复称朝歌县,分朝歌县西北部及林虑、共县(今辉县)的部分地置临淇县,治所临淇,后移卫贤(今浚县地),与朝歌县并存。宋废县为镇,明清时称卫贤集。

宋金时期,浚县名称更替比较频繁。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为黎阳县。端拱元年(公元988年)改为通利军。天圣元年(公元1028年)又改名安利军。明道二年(公元1070年)废军复黎阳县。正和五年(公元1115年)改为浚州,又名浚川军。这是以浚字命名之始,黎阳之名自此废。不久,改为平川军。金皇统八年(公元1148年)改为通州。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重改为浚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降为浚县,至今沿用此名。

上述通利、安利、平川等,其名称含义有“水路交通平安通利”之意。历史上浚县境内有黄河、淇河、卫河等,魏时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以通漕运,隋炀帝开永济自临清入运河,成为豫北一带水路交通的干线,建治命名明显的是取了这些特点。

然而,“浚”字的来历,又何因也?有人说它来源于浚水。原由是:历史上淇、卫合流,在浚县境内的一段河就有“黎水、浚水、御河、白沟、永济渠、白渠、屯子渡、囤水等八个别名之说。故此浚县之名取于浚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进而问之,浚水之名又以何得名呢?这就需要溯流寻源。

浚,即深挖疏浚河道之意。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浚县历史上是黄河故道,也是大禹治水走过的地方。《禹贡》记:“禹抑洪水,……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孟子》记:“禹疏沟洫,随山浚川。”《尚书禹贡》记:“东过洛,至于大邳”。《史记夏本记》记载大禹治水,“导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洛至于大邳”。这是历史典册记载浚县是大禹“导河”、“浚川”走过的地方。“浚川”即“浚水”、“川”、“水”同义。浚水,即疏浚水道之意;也可以理解为疏通在浚县段的河流之意。是根据地方特点命名的县名。这大概是“浚县”源于“浚水”的来历吧。

浚县,保存至今的浚县古城,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明代初年,当时城院只有东、南、北三面,西面以卫河作阻。公元149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修整,直至公元1638年,才形成了如今的规模。这些厚实的古城墙,已经经历了将近四百年的风吹日晒,到今天依然屹立不倒。

西城门外有座古老的云溪桥,又名廉川桥(嘉靖44年即1565年浚县知县魏廉川重修),始建于公元1508年,初建的云溪桥为木石结构,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重建之后改为五孔石桥,长60米,宽12米,桥两端墩基四角,各有一个卧姿式水兽,这是古人为求风调雨顺、行船安稳特意设置的镇水兽。经过岁月的洗礼,水兽的面部已经模糊不清,而他们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千年以前,这里曾经是一片船来船往的繁忙景象。

浚县古城的西门紧挨卫河,这条曾干涸的河道正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一段。公元604年,刚刚登基不久的隋炀帝杨广下令修建东都洛阳,并以洛阳为中心分别向南北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这条全长两千七百多公里,南至余杭,北达涿郡的人工河道就是著名的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是一条人工河道,其承载的主要功能就是漕运,从隋朝开始,每年往来于河上的运粮漕船多达上万条。在中国绵延至千年的封建时期,从全国各地生产粮米多达百万旦。古时黎阳生产粮食,又地处永济渠与黄河之间,隋唐时期这座古城与漕运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名著《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黎阳作为兵家重地,曾多次被提及,今天的浚县正是由过去的黎阳古城演变而来的。由于历经战乱,黎阳城遗址已不复存在。根据考古推断,黎阳城的遗址就在浚县古城的东北方向,隋朝建立之初,为了更加方便的把江南地区的粮米运到长安,隋文帝下令开槽凿渠,在黄河两岸设置多处粮仓,共运量船只中途转运存粮之用。这些粮仓体量最大的就是建造在黎阳边的黎阳仓。

根据浚县志记载:黎阳仓在大名府浚县东二里,大山北麓。2011年底,浚县聘请文物钻探队对文献中记载的黎阳仓所在地进行钻探调查,考古队在将近十万平方米的区域内进行钻探,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在浚县城东的大山北部找到黎阳仓的所在。一千多年前的国家粮仓重见天日。根据目前的挖掘,已探明的仓窖多达84个,仓城范围东西约260米,南北约280米。以发现的仓窖最小约8米,深2.5米,最大直径4米,深6米。按照以确定的仓窖平均容积计算,黎阳仓的存储量约在三千多万斤。这些粮食足够八万个年轻人吃上一整年。

位于浚县城中的大山是中国最早,鉴于古书记载的名山之一,在大山东部,有一尊高达23米石刻大佛,大佛依山而凿,其脚踩的部分并非平行于地面,而是陷于地下,因此关于这尊石佛,还有“八丈佛爷,七丈楼”的说法。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今天的浚县依旧保留着一些极富特色的传统活动。那就是“浚县山古庙会”,从大年初一直到二月二,晋、冀、鲁、豫四省商贾、香客云集,大佛脚下人山人海,各个寺庙香烟缭绕。朋友们相约春节来赶庙会,拥挤于芸芸众生之中,买几个泥猴、布娃娃、石刻、刀枪剑戟,感受着浚县城的千年古风。

 

 
     
鹤壁史话——浚县古城的历史变迁(九)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