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我市文化惠民工程“芝麻官大舞台”开办一周年演出活动在市艺术中心举行。图为牛派艺术传人、国家一级演员金不换(右二)表演的豫剧《下乡查看》剧照。 本报记者 李国庆 摄
豫剧丑角艺术之乡
上世纪80年代,豫剧丑角大师牛得草创作并主演的豫剧《七品芝麻官》风靡全国,先后获得中国电影“百花奖”、中国“金唱片奖”和国家文化部演出一等奖;2004年,由牛得草传人、豫剧名丑金不换主演的戏曲电影《七品知县卖红薯》荣获中国电影第十届“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豫剧丑角牛派艺术,成为我市宝贵的文化资源,我市也被誉为“豫剧丑角艺术之乡”。
□鹤壁日报记者 解静怡
“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一豫剧电影《七品芝麻官》中的经典台词,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家喻户晓。当时,剧中“芝麻官”唐成的扮演者、我市豫剧表演大师牛得草创立的豫剧牛派艺术,以表现内容、塑造形象、刻画人物为目标,以完整的舞台艺术为原则,以突出豫剧艺术浓郁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朴实的生活气息为宗旨,形成了新的豫剧丑角流派,我市也被誉为“豫剧丑角艺术之乡”。
从那时起,市委、市政府把弘扬和发展牛派艺术作为繁荣我市文化的重要手段,努力传承创新,排演优秀剧目,大力培养新人,涌现出了以牛派艺术传人金不换为代表的一批现代豫剧表演艺术家,再次塑造了豫剧丑角艺术的巅峰形象,也树立了鹤壁豫剧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品牌。
声名鹊起
芝麻官”风靡全国
“牛得草”原名牛俊国,10岁学艺,拜师李小需,专攻文丑,后又问艺于高兴旺、李同宾及京剧名丑萧长华等。1947年在开封和平剧社当演员,1954年调入水利部黄委会所属的黄河文工团,1958年随团转入鹤壁市,历任鹤壁市豫剧团副团长、团长等职。
上世纪80年代,由牛得草先生执笔整理并主演的豫剧《唐知县审诰命》一经演出就广受欢迎。后由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谢添执导,将《唐知县审诰命》拍摄成电影,改名为《七品芝麻官》,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随后,《七品芝麻官》被灌制成唱片、磁带,成为国内最畅销录音制品之一,“芝麻官”的艺术形象也深入人心。
牛得草一生收有30多个徒弟,遍及全国各地。豫剧牛派艺术传人中的“四草一金”(葛圭璋艺名葛草旺、牛亚非艺名小牛得草、王艺红艺名牛小草、张仙草、金不换)都在传承着牛派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发展牛派艺术就要不断创新,让传承人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苏辉告诉记者,在牛得草的传人中,我市豫剧表演艺术家金不换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自身的演唱特色。
市文化部门在此基础上为金不换写戏,结合金不换个人的唱腔特点,在创作中根据原《七品芝麻官》的剧情结构,加大抒情唱段,支撑对唐成精神形象的塑造。
改编后的《唐知县斩诰命》获得了多个奖项。之后,该剧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摄制为戏曲电影《七品知县卖红薯》,荣获中国电影第十届“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
“这打开了一扇牛派剧目创新、排演的大门。近年来,豫剧牛派艺术经典剧目常年在央视滚动播出,由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排演、央视戏曲频道录制的新剧目近30场。其中,优秀剧目《芝麻官下江南》被省纪委评定为2014年廉政巡演剧目,并在第三届中国豫剧节中斩获3项大奖。”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金不换说。
创新剧目
“芝麻官”成闪亮品牌
作为鹤壁乃至河南的文化品牌,在牛得草之后,我市豫剧牛派研究院创作了许多新剧,成为闯市场的主打剧目和精品力作。
“如何发展牛派艺术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创作新品剧目的基础上,将戏曲与电影结合,打造出了许多观众爱看的新戏、好戏。”苏辉说。
拍摄戏曲电影,让牛派艺术绽放了新的光彩。“鹤壁将戏曲与电影相结合,顺应时代、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不管从故事内容还是艺术形式来说都是创新的,为中国的戏曲电影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中国戏曲学院原教授钮骠说,“要想使鹤壁的牛派艺术品牌更加响亮,就需要鹤壁上下齐心协力,继续潜心创作出好的剧本,排练出更多观众喜爱的好戏,使牛派艺术在全国开花结果。
自2013年至今,我市坚持每年拍摄一部戏曲电影,《憨憨公子扳倒爹》、《法海禅师》、《七品知县进道观》等富有现实意义的影片相继面世, 在全国发行。“芝麻官”形象也从一部戏到系列剧,更加为观众所熟知和喜爱,逐渐形成了产业链。不仅发展了文化产业,而且对弘扬牛派艺术产生了积极影响。如今丑角艺术已经成为鹤壁的一张文化名片,很多人都从“芝麻官”开始认识鹤壁、了解鹤壁。
培育新人
牛派艺术发扬光大
“一个品牌创造出来,首先要有人,要有号召力。牛得草老先生开创的豫剧丑角艺术,需要有平台来展示和发展,有新人来传承弘扬。鹤壁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开办了‘芝麻官大舞台’等固定演出地点,为新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湖北京剧院名誉院长、中国京剧丑角大师朱世慧说。
在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各剧目的演出中,超过半数的主要演员是戏曲新人。金不换告诉记者,文艺表演团体培养新人的重要方式就是让新人多登台表演。以往所有各门类文艺表演院团的新人,进院团的头几年大都是先跑龙套,在剧中连姓名都没有,但我市不但把新人当角儿用,还专为新人排新戏、登大台,为的就是更好地培养接班人。
“央视‘金豫满堂’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中,我和王光勇从70余名专业青年戏曲演员中脱颖而出,获金奖第一名。在决赛后的踢馆赛和创意秀展演中,我再次进入十强夺得金奖。能够自己独自站上这么大的舞台并且获奖,离不开院里的培养。”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青年演员田相伟说。
新人们的舞台表现,让专家们对于我市牛派艺术的传承更有信心了。豫剧常派优秀传人、郑州市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王希玲说:“新人的表现彰显了鹤壁豫剧牛派艺术的强大实力,让人们看到了鹤壁牛派艺术后继有人,十分难得。”
金不换说:“这些年,豫剧牛派艺术在经典剧目传承、精品剧目创作、传承人培养等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引导、影响、培养了一大批戏剧新人健康成长。青年演员能带大戏,也经常到基层演出,有深厚的功底。希望能把青年人推出来,让豫剧牛派艺术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