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化新闻 - 央视:创业经:一枚神奇鸭蛋 改写一段人生

央视:创业经:一枚神奇鸭蛋 改写一段人生
 


作者:央视财经《生财有道》  加入时间:2015-8-6 17:19:28

发布于 2015-08-06 11:22

(央视财经《生财有道》)河南省鹤壁市一个非常神奇的特产“缠丝鸭蛋”。此鸭蛋非同一般,煮熟后不仅蛋清可层层剥离,最奇妙的是蛋黄内有一圈圈红黄色相间的色环,即一环红色,一环黄色,一直缠到蛋黄的核心,煞是好看,“缠丝蛋”也因此而得名。其实,缠丝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相传,西周卫国君在朝歌修建中国第一座皇家园林淇园。建成后,文武百官来朝拜贺,有一文官向卫武公献上了一枚鸭蛋。卫武公大怒,责此文官嬉君之罪。文官道:君王息怒,听我讲来,我献的这枚鸭蛋才是珍品,蛋里面有红黄相间的美丽花环,是神所造而凡人不可为也,食之可长生不老,使我主万寿无疆。卫武公一听,命打开观看,果然珍奇。卫王大喜,给此文官连升三级。此后卫武公很喜食缠丝鸭蛋,史料记载卫武公享年95岁。缠丝鸭蛋从此名声大振。到现在朝歌大地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金蛋银蛋不如缠丝鸭蛋”。

 

缠丝鸭蛋在明清时期一直被列为贡品,但是后来由于历史原因,一度在当地消失。后来,当地一个叫郑会军的人意外发现了它,失传很久的缠丝蛋再次回到人们的餐桌。

 

1998年,郑会军在村里的矿上打工,认识了一个朋友,那人在安徽养鸭。于是他想到了自己家乡扥特产缠丝鸭蛋,是不是自己也可以尝试着做养殖呢。于是,他东拼西凑借了一万块钱,买了500只鸭苗,成了村里第一个搞养殖的人,那一年郑会军十八岁。一路走来,郑会军的养鸭之路颇为坎坷。借助淇河天然的优势,鸭子养得很顺利,喝着淇河水的鸭子门果真下的鸭蛋就是自己从小就常吃的缠丝蛋,可是大规模养殖之后,大量的鸭蛋出来,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郑会军的面前,那就是怎么推销自己的缠丝蛋呢?当时的郑会军,没钱没车只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于是,这辆自行车就成了他推销缠丝蛋的唯一工具。那一年,他每天都是骑着这辆自行车,带着自己的鸭蛋,去鹤壁及周边城市的各大小饭馆挨家挨户的推销,早上五点出门,半夜才回家。最多的一次,他一天就骑了200多公里,双脚生了冻疮被磨烂也是常有的事儿。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辛苦的推销,他的缠丝蛋终于在鹤壁以及周边城市逐渐被大家认可。郑会军也终于开始有了不错的收入。村里其他人看郑会军养鸭子发了财,纷纷效仿。然而好景不长,2003年一场大雪,让郑会军和村里的很多养殖户损失惨重。最难的时候,郑会军手里一分钱都没有,村里的一位好心人给了郑会军500块钱,也就是这500块钱,救了郑会军。他用这五百块钱,联系朋友,把鸭子便宜卖掉,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度过危机。也正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朋友的出手相救,让郑会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养鸭事业。

 

但是这次之后,郑会军不再只想着多卖鸭蛋多挣钱了。他开始关注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鸭蛋缠丝呢?而最神奇的是这种缠丝蛋只产于淇河许沟两公里左右的水域。为了寻找答案,郑会军有一次甚至差点丢掉性命。当时,郑会军穿着皮裤在寻找河草,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皮裤惯满了水,让一项水性很好的他根本无力游上来。最后,幸亏河岸有好心人路过,郑会军才得救。

 

目前,缠丝蛋已经被农业部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了鹤壁的代表。郑会军也因为农家乐和缠丝鸭蛋收获了百万财富。但是郑会军的心结一直没有打开,到底为什么会形成缠丝呢?目前,“缠丝蛋”蛋黄花纹形成原因尚是个谜,有关部门的多次化验研究都未解开 ,一种说法是:该河段弯多水缓,芦苇水草丛生,因鸭子吃淇河鲫鱼和淇河中浮游生物所致,这些生物与众不同;另一种说法是:与河水含硒等微量元素有关,淇河的中游,有无数眼天然矿泉汇入,河水味甜质纯,与水质和环境有关。2015年,郑会军要成立一个缠丝蛋研究院,继续在自己的养鸭事业的基础上,做更多的开拓,找到神秘鸭蛋的缠丝之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8月6日18:52分播出。




 
     
央视:创业经:一枚神奇鸭蛋 改写一段人生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