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8 01:24:26
2013年9月,位于汤河岸边的陈家湾陈氏家祠翻修一新,全村老少隆重举行陈氏先人陈管三从宁波移民及陈家湾建村632年拜祖大典……于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浮出水面。
据陈家湾《陈氏家乘》记载,其祖陈管三是浙江宁波北关人,随燕王(朱棣)扫北时流落于此,定居汤河边生儿育女,繁衍生息,历经600多年风雨,成就了陈氏三门6000余口的人口规模,也为鹤壁的隐居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陈管三来到汤河边定居的时间就是陈家湾建村的时间,按照村中老人口口相传的记忆,是公元1381年,即大明洪武十四年。据《明史》记载,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他生于1360年,当时刚好21岁,被封为燕王,正是血气方刚、带兵打仗,建功立业的年纪。
1380年,朱棣奉命对逃入大漠深处的元朝残部进行大规模清剿,史称燕王扫北。跟随朱棣征战的绝大多数是朱明王朝的江淮子弟兵,来自江南水乡的热血男儿源源不断地被充实到幽燕之地。陈管三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从宁波路过鹤壁。
作为军人的陈管三为什么半路开了小差,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据《陈氏家乘》记载,他先是在今山城区鹿楼乡张庄村结婚,后又迁居汤河畔,至第三代时有三个孙子,遂形成了陈氏三门。今天的陈家湾人见面必问的一句话就是“几门?几世?”
陈家湾是鹤壁一带颇具特色的村庄之一,这里完整地保留了江浙一带的风俗习惯。陈管三将南方人的心灵手巧、勤劳智慧带到了中原,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陈氏后人。这里加工凉粉、豆腐、粉条的工艺与众不同,口感独特。这里商品经济意识萌芽最早,在改革开放之前,陈家后人已经开始走街串巷叫卖凉粉;改革开放之初,遍布山城大街小巷的香辣面、炒米皮摊贩绝大多数也是陈家湾人。
陈家湾人习武成风,通臂拳、炮捶拳、九节鞭等套路远近闻名,每逢年节社火,陈家湾的武术表演总是吸引人的亮点之一。
陈家湾人恪守祖训,同姓之间无论过了几服几代,绝不通婚,从遗传学角度保证了陈氏后人整体拥有了较高素质。
几百年来,陈家湾人苦苦寻觅自己在宁波的亲人,均因战乱变迁无果而终。近年来,在宁波当地公安与史志部门的帮助下,中断了600多年的血缘终于续上了。位于宁波鄞州区姜山镇的“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在600多年前正好有一位年轻的陈氏后生随燕王北征,与家乡失去了联系。发黄的家谱上记载的那个名字虽有出入,但是可以想见,在战乱之时为求自保,隐姓埋名也在情理之中。
恍若隔世的相会,让两地的陈氏后人激动不已。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感叹世事沧桑,共话合作事宜。古老的汤河畔春意浓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