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化新闻 - 20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集中采访邢二朋

20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集中采访邢二朋
 


作者:陈海寅  加入时间:2015-7-8 9:02:26

探访英雄救人后的生活轨迹

7月7日,20余家媒体采访邢二朋。
淇河晨报记者 张志嵩 摄 

邢二朋(右三)资助的一名女孩今年高考面临填报志愿,7月7日,邢二朋带着她在母校参观,了解母校的招生措施。


    鹤壁日报讯 (记者 陈海寅)“成名之后,你感觉生活有什么变化吗?”“我们了解到你的成长历程非常坎坷,你如何看待生活带给你的磨难?”“此前对你的报道中,你提到希望把村里的路修一修。那么,现在村里的道路情况怎么样?”“现在毕业了,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7月7日,在位于开封市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会议室,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0余家媒体的记者对邢二朋进行了集中采访。

近日,中宣部要求宣传报道4名优秀青年学生典型,邢二朋是我省唯一在此次活动中被报道的青年学生。7月7日,省委宣传部组织了中央驻豫媒体、省直主要新闻媒体、我市主要媒体的20余家新闻单位,对邢二朋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采访。

集中采访的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各媒体的记者争相询问邢二朋的成长历程和他救人之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并采访了他的家人、村干部、假期打工时的工友、他曾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和他就读学校的领导、老师、同学。

大家说起邢二朋,满是赞许和认可。随着采访的深入,邢二朋自强自立、尊师孝亲、热心公益、勤奋务实、乐观向上、不骄不躁的形象愈发清晰明朗。

当天下午,部分媒体根据采访需要,还对邢二朋进行了单独采访。

相关链接:邢二朋是浚县浚州街道办事处于林村人,现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铁路工程方向)专业2012级专科生。2013年5月18日,邢二朋和同学来到黄河柳园口段郊游。忽然,他听到有人喊“救命”,看到有3人不慎落水。因为黄河中暗流涌动,当时虽然岸边站满群众,却没人敢下去救人。邢二朋见状二话不说,扔掉身上的背包和手机就跳入河中。他拼尽力气将3人全部救起,自己却悄然离去。事后他也没有将此事进行宣扬,直到被救者的母亲找到学校,这件事才广为人知。

聊起二朋,认识的人满是赞许

——20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集中采访邢二朋侧记

2015-07-08 01:58:59

鹤壁日报记者 陈海寅

7月7日,中央驻豫媒体、省直主要新闻媒体、我市市直主要媒体共20余家新闻单位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对邢二朋进行了集中采访。得知此次采访,邢二朋的家人、老家的村支书、工友、同学等也都专程赶到开封,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眼中的邢二朋。

村支书5点起床

带二朋和家人到开封

7月7日早上5点,浚县浚州街道办事处于林村的党支部书记韩福忠就起床了。洗漱、吃饭,换上一身利落的衣服,他开车赶到不远处的邢二朋家。接上邢二朋和其母亲袁玉梅、大哥邢大朋赶往了开封。

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见到韩福忠时,连开了两个多小时车的他略显疲惫。韩福忠说,他和邢二朋的父亲同龄,两家住得也近,他是看着二朋长大的。“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孝顺。小时候家里有啥好吃的,他都拿出来跟小伙伴们分享。现在他只要放假回家,就给他奶奶洗头、洗脚,可孝顺了。”韩福忠说。

得知今天各大媒体要对邢二朋集中采访,韩福忠前一天就给自己的面包车加满了油。“二朋的事,说啥也得来。他是俺村最出色的年轻人,是俺村的骄傲。”韩福忠说。

邢二朋母亲

面对采访一度哽咽

整个采访过程中,邢二朋的母亲袁玉梅和大哥邢大朋都略显沉默。但记者看出,不善言辞的他们其实内心满是欣慰。当有记者问起邢二朋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时,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哽咽了。

袁玉梅的耳朵上戴着的一副金耳环,是二朋今年春天用实习挣的钱给她买的,因为她曾无意中说看别人戴金耳环好看。

邢二朋上大学前,还主动给大哥写过一份承诺书。“他说我当初为了让他上学而辍学,以后挣钱了要给我买房、买车。”邢大朋动情地说。

打工时特别能吃苦

成工友榜样

和邢二朋同村的邢晓宇曾是他在寒暑假期间打工的工友。“他太能吃苦了。”邢晓宇由衷说道,2012年夏天他们去哈尔滨一处建筑工地打工,每天吃的都是糙米饭配冬瓜菜汤。即便如此,邢二朋也从不喊苦叫累。为了多挣钱,白天干一天活儿,晚上还争着加班。

“有天晚上他的疝气病犯了,疼得在屋里的一块保温板上打滚儿,他都没吱声。”邢晓宇说,在工地上,连续加班是常事。有次连续干了两天一夜,二朋也咬牙坚持了下来。

“二朋常说,自己多挣点儿钱,母亲在家就能少吃些苦。”邢晓宇说,邢二朋就是他的榜样。

大学室友专程

回母校配合采访

和邢二朋同住了三年的三位大学室友张月超、买杰、范斌辉也专门赶回了母校。

“我们怕迟到,6日晚就赶过来了。”从兰考县赶来的室友张月超说,邢二朋为人真诚善良,学习上、生活上也特别照顾他们。

“二朋讲义气、重情义,人缘儿特别好。你们采访他,我们肯定要来‘捧场’。”张月超说,邢二朋大学期间学习也非常刻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在课下问老师或同学,或是自己钻研。

老师说起邢二朋

数次感慨

在邢二朋的老师看来,这个学生虽出身寒门,却自强自立。说起邢二朋,他也是数次感慨。

“他入学后申请了毕业后需要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却从未主动申请过国家无偿资助的助学金。虽然以他的情况,申请助学金也肯定能批下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焦东良感慨地说,邢二朋大学期间的很多课余时间都在做勤工俭学或自己尝试创业,在自强自立的道路上从未懈怠过。

“感谢生活赋予我的磨难”

——访曾三入黄河救人的邢二朋

 2015-07-08 01:58:59

鹤壁日报记者 陈海寅

“虽然这些年的生活中,我经历过很多挫折,也比许多同龄人提前感受到了生活艰难,但我依然心存感激。我感谢生活中的所有磨难,正是因为如此,现在的我才会更坚强、更努力。”7月7日,在各大媒体集中采访曾三入黄河救人的邢二朋之前,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幼年丧父给邢二朋原本衣食无忧的生活带来了急转直下的改变。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们弟兄俩长大,因为家穷,他哥哥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邢二朋也差点儿辍学。“村里的学校撤并后,我几经辗转到一所私立学校读书,每年学费1700多元。这在十多年前,是我们家一笔非常大的开销。”邢二朋说,为了坚持上学,他经常捡拾饮料瓶子,13岁那年就跟着母亲到工地打工。有次他为了捡一个瓶子,不小心磕到钢管上,当时就头破血流。怕母亲担心,他还不住地安慰母亲。

“有时候为了不被工头撵走,我就拼命干活儿,一个人拉几十块砌块,一车好几百斤,每走一步都特别艰难,摔倒、磕破皮、流血都是常事。”邢二朋说,每次干这些活儿的时候,他都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生活对自己的考验。在他看来,少年多磨难并非坏事。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养成了自强自立、坚忍不拔、勤奋努力、乐观向上的品格。

在邢二朋身边,有许多和他有过类似人生经历的朋友。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共同成长。“我们都把生活所赋予的磨难当成我们成长成才的助推剂。”邢二朋说,在他看来,少年时期所经历过的那些磨难,已成为他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20余家中央、省、市级媒体集中采访邢二朋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