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就是这条看似普通的河流,却见证了一座座古城的诞生,哺育了两岸的百姓。
数千年前,先民就在这里大规模居住繁衍,劳作生息。那么,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中,汤河流域水文、水情变化如何?
在公元前424年,赵献侯即位时迁都中牟邑(今鹤壁西),在汤河与泗水交汇之处筑城而居,定都长达38年,最终逐鹿中原,跻身战国七雄。踌躇满志的赵献侯将目光投向了背靠太行山、面向中原的古鹤壁地区。
这里西有牟山之雄,南有淇水之秀,缓缓流淌的汤河蜿蜒穿过丘陵环抱的小盆地,颇具堪舆学(即风水学,传统五术之一相术中的相地之术,是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主要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上所言的帝都之形。这里是东方诸国同晋国联系的重要城邑,土地肥沃、水量充沛、文化发达,而且有筑邑多时的中牟邑。
缘水而居,是因为这里有足够的水,可以支撑起一个政权所必需的生产、生活所需。汤河下游的汤阴县古称荡阴,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取义荡水之源。之后,隋称其为汤阴,沿袭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这条河流产生了《邶风》这样的以阴柔为主旋律的爱与诗的经典、哺育了岳飞及他的《满江红冠》,是“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千古之地……
汤河水不仅滋养一方水土,还繁荣了一座古城。
据史书记载,寺湾村曾经叫文学镇,汤河的支流泗水从这里流过。兴盛于隋唐五代时期的寺湾古瓷窑遗址就散布于泗水两岸。我们的先人之所以选择这里升起熊熊大火,首先是这附近有丰富的陶土和煤炭、柴火等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水路交通条件优越。瓷器装上船,顺流而下,就可以通江达海,销往各大商埠码头。
战国时期,汤河、泗水以南鹿楼、故县一带南北950米、东西400米的冶铁手工作坊区遗址为赵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被汤河环绕,不仅能为冶铸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也使得水力鼓风成为可能。这些早期工业遗存向我们传递的不仅仅是工艺变迁,更反映了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历史上,汤河水患频繁。著名的《说岳全传》第二回中,详细记载了岳飞出世后经历的一次水患。宋徽宗宣和年间,汤河流域发生了一场滔天洪水。巨大的洪流席卷下游,汤阴县东岳家庄一位母亲和她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坐在花缸内,顺流被冲出几十公里,母子二人幸得捡回性命,这个孩子就是日后成为民族英雄的岳飞。
这场水灾描述,可能多了一些文学色彩,也已无从考究。但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8月上旬,汤河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上游的杨邑水库几乎垮坝决堤,导致抗洪抢险的四名勇士壮烈牺牲,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汤河的肆虐和无情。
正是因为汤河曾经的放荡不羁,让两岸的百姓在与它和睦相处中开始注重兴利除弊、兴修水利。堤岸、码头,这些只有在泾南水乡才得一见的景观在汤河两岸也不乏身影,如始建于大明永乐年间的陈家湾的古河堤、古码头历经沧桑,依然发挥着作用。
随着人类采煤对地下水系的破坏和自然生态的愈发脆弱,今天的我们,站在汤河岸边,已经很难想象出当年人声鼎沸、百舸争流的热闹场景,只好望水兴叹,感慨沧海桑田,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