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政协委员热议乡愁:保护传统村落 建设美丽乡村
2015年03月12日 07:39:08来源: 河南日报
淇县黄洞乡纣王殿村,位于太行深山区,相传商纣王在这里屯兵而得名,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是个典型的“石头村”。资料图片
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新貌。资料图片
石墙黛瓦、炊烟袅袅的古村落有着时间积淀的韵味,是人们对乡愁的寄托。在两会上,本报3月10日刊发的关于商城县“美丽乡村”的采访札记——《山水,田园,鸥鹭,替俺留住乡愁》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们的热议,如何保护传统古村落?如何留住美丽的乡愁?成为当下必须面对的问题。
古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传统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富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更是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家园,保护传统古村落迫在眉睫。”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信阳市委副主委陈世强说。
他认为,近年来,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建筑破败严重无法修复,加之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古村落的凋敝和损毁。此外,过度旅游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村落的环境。
“许多城镇的高楼林立,往往是以割断文脉和弃置乡愁为代价。不加区别地搞拆旧建新、破坏性开发,使大批古村落以及古旧建筑、历史街区毁于一旦,让人痛惜。”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全书认为,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将人们对乡土气韵和历史记忆的眷恋与思念体现出来,确保人们能带着“传统”进入“现代”,而不是怀着割断乡愁的遗憾入住“水泥森林”。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卞晋平直言:“现在,一些地方人为损毁传统村落的态势尚未得到遏制,在许多地方,城镇化被异化为‘大拆大建大手笔,高楼大厦平地起,各种园区CBD扎堆聚’,传统文化却一再被边缘化。”
莫让乡愁变乡痛
“我曾经非常担忧,因为每天都有一定数目的传统村落在消失。”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说到村落话题,总是不由自主地蹙起眉头。
今年两会上冯骥才再次疾呼:“村落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家园。难以数计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在村落里,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根性和多样性都在村落里,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为传统村落立档留住‘乡愁’。同时,希望全社会都关注,更多人能参与进来,留下和保护传统村落这一方古老的净土。”
“莫让乡愁变乡痛,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刹住各地不适当决策和规划造成的开发性破坏,把保护传统村落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进行统筹整合、一体规划,同时要使保护传统村落成为各级政府的一种执政理念。”卞晋平说。
“现存的古村落是文明的‘活化石’,不但不该被拆迁,反而应该被妥善保护。”陈世强说,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确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并不是不可以协调的。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古建筑景观与城市基础设施可以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