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淇卫名人 - 李一静将2.8万字“淇河古诗三百首”刻在一个瓷盘上

李一静将2.8万字“淇河古诗三百首”刻在一个瓷盘上
 


作者:苗苗  加入时间:2015-3-11 9:12:37

明有奇巧人王叔远,今有奇巧人李一静——
能在一个普通瓷盘上刻下2.8万字

 

李一静


李一静微雕作品《淇河古诗三百首》
 


淇河晨报记者 苗苗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中学课本中的《核舟记》一文,让许多学生为王叔远在桃核上雕刻苏东坡泛游赤壁的微雕手艺叹为观止。我市李一静的微雕技艺同样了不起,他在直径为310毫米的瓷盘上刻下了《淇河古诗三百首》,加上前言,共27964字。

 

一篇新闻报道让他与微雕结缘

 

1984年,年仅22岁的李一静在翻看报纸时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说的是国内有人能在各种器皿上雕刻出极小的文字。李一静看后马上对这种微雕艺术产生了兴趣,他开始四处搜集关于微雕的相关资料,之后又辗转联系到这位微雕艺术家并专程前往北京,欣赏他的作品。

在上世纪80年代,要得到创作微雕的专用工具,相当有难度。李一静见到这位微雕艺术家后,数次恳求才从他那里买到一把用于微雕的刻刀。工具有了,也有几年来微雕专业知识的积累,又有从其他微雕艺术家那里学到的经验,李一静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微雕创作。

“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本身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瓷器上搞微雕创作,把两种咱中国的传统艺术结合起来更有意义。”李一静说。

 

在一个瓷盘上刻下2.8万字

 

在练手阶段,李一静在自家瓷碗、瓷碟和白酒瓷瓶上刻字,可创作微雕远比想象中困难。刚开始他刻不出非常微小的字,可困难架不住苦练,一个月不行就练一年,一年不行就练五年,五年不行再练五年。

十年磨一剑,经过十年的反复揣摩、刻苦练习,李一静刻出的字从长宽约5毫米缩小到3毫米,最后缩小至1毫米。

李一静介绍,在瓷器上进行刻字,不仅单字结构要整齐平整、长短合度、疏密均衡,在整体布局上还需要呈现出错综变化、起伏跌宕的特点。若是用行书体还要字字连贯、游丝牵引,保持行气欹正呼应、血脉畅通。

2013年,李一静的瓷盘微雕作品《淇河古诗三百首》荣获河南省首届陶瓷艺术大展赛金奖。该作品全文共27964字,刻在一个直径为310毫米的瓷盘上,平均每个字仅1平方毫米大小。

 

完成一件作品短则半月,长则数年

 

一个有名气的微雕艺术家,一件作品岂不是可以卖很多钱?可李一静偏偏很执拗,自入行至今的20年里,只有两件作品转让给了别人,其他作品都自己保留着。曾有人出高价欲购买他的一件作品,被他婉言拒绝了。他把自己的这些作品当成自己的孩子,一件件都细心保存着。

“每一件作品做起来都不容易,都需要投入不少心血。”李一静说,在着手雕刻一件作品前,需要做好选题材、找合适瓷器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要找角度、做标记,对已有素材进行再三调整后,才可以正式下手。雕刻时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感觉,感觉到了刻起来才非常顺手。

通常,完成一件作品短则半个月,长则数年。在李一静的作品中,有一个刻有犀牛图案的瓷盘,1998年开始制作,一直到2008年才完成。“因为精力和灵感的原因,中间断断续续,刻刻停停持续了很久。做微雕,即使细小的错误也是不可逆的,只有状态最好的时候才能下刀工作。”李一静说。

 

愿意将微雕手艺传承下去

 

生在鹤壁、长在鹤壁的李一静深深爱着这片养育他的土地,迷恋书画的他对鹤壁文化情有独钟。目前他已经设计出一幅草图,计划把鹤壁的淇河、云梦山、大伾山等名山秀水融入作品中,通过微雕的形式展现给更多人。

“按照我现在的身体状况,可能再有两年就无法从事微雕工作了。”现在53岁的李一静和人交谈时总是眯着眼睛,这是常年搞微雕创作留下的后遗症,并且由于长时间伏案创作,腰经常酸痛。

“我正在努力地寻找好的苗子,寻找真正能沉下心的孩子。”李一静说,在他这儿不存在什么技不外传的说法,他希望找到真正愿意从事微雕创作的人,将自己的微雕手艺传承下去。




 
     
李一静将2.8万字“淇河古诗三百首”刻在一个瓷盘上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