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艺作品 - 鹤壁·瓷

鹤壁·瓷
 


作者:任惠生  加入时间:2015-11-27 9:58:39

 

2015-11-27 00:27:39

在鹤壁集镇河两岸,有一处中国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北起邓家村和四矿工人新村,南至曹家村、陈家村,东自铁路桥,西达龙家村、李家村,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约650米,面积84万平方米,民间俗称“四十五里烧造坡”,学界称为鹤壁窑。

鹤壁集有得天独厚的制瓷条件。河到此进入流速较缓的地段,成为适于从事陶瓷生产的水源。地下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埋藏浅易开采,而且是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工业用煤。制瓷原料与煤层伴生,地下蕴藏的高岭土、塑性黏土、硬质半硬质黏土及长石、石英等陶瓷主要矿物原料,通常分布于煤层的夹层或顶板、底板,由北到南分布在梨林头、石碑头、姬家山、崔村沟、沙锅窑、大峪村等地浅表,这些村均属于鹤壁集镇。且鹤壁集镇地近安阳,道通山西,水陆便捷,贸易兴旺,与当时日进斗金的楚旺水旱码头、日进斗银的水鼓风冶铁”的水冶颉颃比肩,时谚云:“金楚旺,银水冶,比不上鹤壁烧窑缸。”

鹤壁窑从窑系来说属磁州窑系,其产品有白釉瓷、黑釉瓷、酱釉瓷等,纹饰有刻花、铃花、剔花、印花、加彩等,构图简练,笔法流畅,写实性强。该窑始烧于晚唐,中经五代、北宋、金时期,终烧于元代,历时500余年,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1963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对鹤壁集古瓷窑遗址展开首次系统发掘,揭露遗址面积约600平方米,清理残窑及作坊遗迹一处,出土瓷器及工具3700多件。1978年,为配合水利建设,鹤壁市博物馆组织发掘遗址面积约250平方米,清理窑基一处,出土器物7000余件。尽管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面积仅占整个遗址面积的1%,但还是为鹤壁集古瓷窑的兴废勾勒出了清晰的脉络。

这里出土的瓷器品种以唐白瓷、黑瓷、黄瓷,宋白瓷、黑瓷、褐瓷、黄瓷、三彩陶器,元钧瓷为主,瓷器由最初单一的碗、盘、盆发展到壶、灯、炉、瓶、枕等,又由实用器具到俑、娱乐用具、玩具、饰品等。装饰技法庞杂繁多,除常见的白地黑花外,更有白釉酱花、白釉刺花、白釉剔花、白釉红绿彩绘、白釉褐斑、钧釉等十多个门类,令同时期其他窑系难以望其项背。装饰题材以常见的花草、飞禽、人物、民居等为主,风格朴素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地方风格突出。

鹤壁窑瓷器面向大众,品种繁多,在宋元众多瓷窑中首屈一指。鹤壁窑以施用化妆土为基本特征,创造了多种装饰技法。有各类色釉、刻划花、剔花、白地黑花、白地釉下绘划花、红绿彩、低温铅釉三彩印花白瓷、印花青瓷等30多种。尤其是其中的白地黑花,突破了单色釉的局限,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技艺与制瓷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综合艺术, 开创了古代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并为以后元青花、五彩瓷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鹤壁窑的装饰题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画师们采用极其洒脱的手法和精湛的画技,将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鱼虫、珍奇瑞兽、山水人物、戏曲故事、诗词曲赋、警句谚语、婴戏杂技等绘于瓷器之上,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的实物资料,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浓郁的民间色彩、鲜明的民族特色,对国内及世界陶瓷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成为声震古今、享誉中外的一代名窑。

鹤壁窑最被市场看好的是其仿钧瓷,古瓷界叫“鹤钧”。鹤壁窑钧瓷始烧于北宋末年至金代,兴盛于元初,从出土情况来看,当时几乎家家用钧瓷,数量可观。鹤壁窑钧瓷的器型有:碗、盘、钵、罐、盆、瓶、炉、盏、托、杯等,都是供周边地区居民所用,为典型“民钧”。其胎质分为两种,一种为灰黑胎,粗糙坚实;一种为灰白胎,比较粗松,与釉面结合不牢。釉色有天蓝釉、月白釉、米黄釉、青绿釉、靛青釉,具有代表性的是呈深蓝发黑带白点的釉色,色彩凝重。鹤壁窑好的釉色与禹州钧瓷不相上下。其窑变紫斑、红斑虽不及禹宋钧的窑变缥缈弥漫,但上乘窑变还是十分迷人的。

        相关链接:     淇河·鹤   淇河·竹    鹤壁·煤


 
     
鹤壁·瓷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