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评论探讨 - 让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

让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
 


作者:姜赟  加入时间:2015-11-19 14:46:37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19日   05 版) 

  惟有城市文化,能为旧城复兴注入新生的力量,为新城崛起升华不灭的灵魂,为城市在竞争中创新发展、脱颖而出提供土壤和资源

  不久前举办的“世界城市日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城市规划管理者和研究者,围绕“城市设计,共创宜居”的主题各抒己见,并展示了优秀城市设计案例。“希望城市多一些绿地、广场和街道空间”“希望保护有价值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记忆”……参观的市民在现场留言板上写下的心声,表达了“文化引领城市更新”的企盼。

  回首城市文化的昨天,我们曾经历过鳞次栉比“火柴盒”建筑的千城一面,也曾兴起过似是而非的“复古风”、贪奇求洋的“欧陆风”、熏染迷信的“风水潮”。尽管中国城市跳动着一个一个“凝固的音符”,却常遗憾难以奏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交响乐”。把其脉,吴良镛说中国的设计师失之于方向不明;断其症,贝聿铭说中国建筑缺少自己的文化味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城市规划陷入了集体文化迷失。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之于城市就是灵魂,就是软实力。放眼世界,各国在城市形态、城市管理等方面日益趋同,是文化差别赋予了它们独特的风貌。如音乐之城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如苏州白墙灰瓦的城市色彩、平遥和丽江古色古香的历史风韵……这些城市内在的文化肌理,铸就了各自的生活空间和城市性格,吸引着游客的脚步。惟有城市文化,能为旧城复兴注入新生的力量,为新城崛起升华不灭的灵魂,为城市在竞争中创新发展、脱颖而出提供土壤和资源。

  然而,我国一些城市仍然没有摆脱“特色困境”。一方面,旧城改造中,少了些如履薄冰的文化敬畏。城市独特的传统文化即便被简单复制,也丢失了历史积淀的文化精髓,城市记忆变得不伦不类甚至消失殆尽。另一方面,在新城建设中,重功能主题、轻文化责任,国际化大都市被简化为林立的玻璃幕墙摩天大厦,甚至陷入城市模仿秀,以至于游人走到哪里,都碰到一样的步行街、相似的大广场、山寨的建筑景观,难免产生单调、浅薄和生硬的观感。没有文化艺术滋养的现代都市,只是工业逻辑不合时宜的堆砌。

  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企业模式管治城市的印迹,用经济逻辑取代人与城市的亲和关系。拆,是为了拆除阻碍经济建设的地理环境和旧有社区,尽管兑现了人们对居住空间的想象,却丧失了传统的家园感;建,则是为了发展新型旅游项目、高档商区、主题公园等城市景观,却抽离传统城市中集体回忆、身份认同的文化因素。尽管局部也攀附了一些青花瓷、秦砖汉瓦等设计,观感却是芜杂的陈设,让市民无法愉悦享受。文化维度的隐没,令城市感觉突兀、凌乱、焦躁。

  如今的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拥有造化天地的能力,但只有在“文化的土壤”中汲取精髓,才能校准自身的城市品格。今天,中国54.77%的城镇化率已将7.5亿人卷入其中,更加需要重新表达城市。要知道,城市文化的发展,相对易得的是物质进步、形态塑造及时尚外壳,但最难完成的是精神培育、品质锤炼和境界提升。我们不仅要将文化厚植在城市建筑景观中,更要融汇和固化于产业传统、社会网络、市民素养等方方面面。既要呼唤城市文脉的积淀,也要倡导城市文化的创新,才能在旧的建筑、街道上焕发出类似北京798艺术区、成都宽窄巷子的文化生机。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如此。相信未来,在文化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城市的面貌会像母亲的面孔一般让人永远难忘,城市的姿态也变得越来越有魅力,城市的空间更会拥有足够的细心去与人对话,生活其中,人们一定能感受得到四季、看得见乡愁,拥有情感寄托、认同归属和心灵栖息。


 
     
让城市成为文化的容器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