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10:22:31
商(约前1600-前1046)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安阳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随着甲骨文的出土和破译,商代已成为信史。夏诸侯契被封于商,他的后世子孙、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山(山西安邑,或山西运城,或河南封丘东)一战灭夏,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商的世系年代无定说,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商取代夏的时间在约公元前1556年,至公元前1046年,被周人姬发阴谋发动的牧野(淇河以南,新乡以北)暴乱所灭,共510年。民国初年史学家董作宾依历法推算,商存续时间为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前1111年,共655年。北宋史学家邵雍推算,商存续于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前1122年,共645年。
桀在加强对内控制的同时,为了转移人们的不满和掠夺财富、奴隶与美女而不断对外进行征伐,桀的行为引起各部落的不满和反抗,夏的统治处于严重的内外交困之中。
兴起于东方的商则有较大发展,并逐渐强盛,积蓄起来灭夏的实力。商汤以德立威,厉兵秣马,使临近部落纷纷归附。商内部存也在不平等、奴役和剥削现象,但相对于夏来说要宽松、缓和得多。汤很注意取得商族内的拥护和支持。《国语·鲁语》说:“汤以宽治民,而除去邪。”《淮南子·脩务训》说:汤“夙兴夜寐,以致职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穷困。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亲附,政令流行”。汤的勤政薄敛体恤民情等举措,对笼络人心,巩固统治,积蓄灭夏力量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他的行为不仅得到本族的拥护,也使得夏及其他方国十分向往。这就是《史记·夏本纪》所谓的“汤修德,诸侯皆归商”。
汤引起了桀的注意,商的力量虽已有较大发展,但相对于夏仍然弱小,汤不得不暂时臣服于桀,桀出于猜忌将汤囚于夏的监狱夏台,又称钧台,位于今河南禹州。汤用伊尹的计策,离间桀与其同盟者九夷族的关系,使力量对比渐渐转向于汤有利。《说苑·权谋篇》说:“汤欲伐桀,伊尹曰:请阻乏贡职以观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犹能起九夷之师,是罪在我也。汤乃谢罪请服,复入贡职。明年,又不贡职,桀怒,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汤乃兴师,伐而残之,迁桀南巢氏焉。”桀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形势已转变的对商汤极为有利,汤开始对桀用兵。誓师大会上,汤历数桀的罪恶及黎民对桀的痛恨,假借天的旨意,指出灭夏是天意而不可违背,《汤誓篇》被保存在《尚书》之中。
商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古代文明的进步获得转机。汤吸取夏灭亡的教训,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政权得到了巩固。商朝对于天文天象的记载、对于干支记时法的运用等在甲骨文上有所反映。商朝的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都比较快,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尤其是手工业,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各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时代。著名的后母戊大方鼎重达875kg,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从文献记载可以知道,商代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有各种职官、常备的武装(左中右三师),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商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屡次迁都。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都城中的多个都在河南境内。在河南的安阳发现了殷墟,在商丘、郑州、偃师、温县、辉县、新郑等许多地方也发现有商文化遗存。商都频繁迁移,一说洪水泛滥,冲毁旧都(水患说);一说贵族在旧都太奢侈,迁都是为了节俭(去奢行俭说);一说商是游牧民族,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都城自然迁来迁去;一说商的农业落后,土地肥力耗尽,须迁都换耕地;一说贵族之间长期争夺王位的斗争等。水患说和去奢行俭说似乎较为合理。至商代第20帝盘庚迁殷(河南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所以商朝又称殷或殷商。
商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与商同一时期。长江流域平行存在着发达的非中原文明,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就是证明。
商代以玄鸟为图腾,夏代舜时,商族出了一位杰出的军事首领契,后来商人把他称作玄王,作为始祖,《诗经·商颂·玄鸟》有诗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代的人们认为风是上天所派遣的使臣,后世流传最广的测风仪是相风乌,一般用木或铜制成,置于竿上,其头指向风来的方向测风。这些估计与商代图腾玄鸟有关。
商代前后相传17世31帝,次序为:商前期:1汤、2太丁、3外丙、4中壬、5太甲、6沃丁、7太庚、8小甲、9雍己、10太戊、11中丁、12外壬、13河亶甲、14祖乙、15祖辛、16沃甲、17祖丁、18南庚、19阳甲、20盘庚(迁殷前);商后期:20盘庚(迁殷后)、21小辛、22小乙、23武丁、24祖庚、25祖甲、26廪辛、27康丁、28武乙、29文丁、30帝乙、31帝辛。
●天乙(汤)
汤,帝喾(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又称武汤、武王、成汤、成唐,甲骨文作唐、太乙,一称高祖乙。商朝的建立者,在位30年(前1783-前1754),其中17年为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
夏末内部矛盾日趋尖锐,汤在自己国内布德施惠,轻赋薄敛,使黎民亲附,政令通行。汤势力日增,被桀汤囚于夏台,汤返回国内后,仍积极地作伐桀的准备。汤回师西亳(河南偃师西),与各方诸侯参共同召开了“景亳之命”大会,会上表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让百姓脱离暴政与苦难。汤得到3000诸侯拥护,取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汤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使华夏自此以后的历史变得多姿多采,打破了天子不可变的定律,成就了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汤成为商代的第一位君王。他即位以后,以宽治民,国力强盛。《诗经·商颂·殷武》诗句:“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反映了商汤时期的盛况。
关于汤的“以宽治民”,成为一位仁厚而又贤明的国王,有一则故事说的很形象。据说汤看到一张巨大的网散布在所有野兽足迹所至之处,并听到猎人大声地在祈祷:
但愿天上所有的鸟儿,
但愿地上所有的走兽,
不管来自东南西北,
全部进入我的网中,
一个也不让它们逃掉!
汤看见此情此景深感不安, 走上前去将猎人网拆除了三面,只留下一边,猎人知是国王汤,未敢抗议。接着汤也开始大声祈祷:
所有想从左边逃走的,请走左边,
所有想从右边逃走的,请走右边,
所有想从网上边走的,请走上边,
所有想从网下边走的,请走下边。
只有那些不想继续活下去的,请到网中来。
猎人意识到自己的心太贪,于是他把汤的仁厚告诉每一个人,人们因此都很信任汤。
●外丙
外丙,生卒年不详,名胜,一作卜丙,甲骨文作卜丙。汤第二子,汤的太子太丁早死,立太丁弟外丙为王,葬处不明。《史记·殷本纪》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外丙即位后,仲虺、伊尹二相继续辅政,以宽治民。外丙尊汤为宗汤,给予了隆重的祭祀。《礼记·祭法》载:“商人祖契而宗汤。”外丙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史记·殷本纪》载:“‘外丙即位三年,崩’,传位与仲壬。”因为太丁是汤的长子,虽然没有继位,但仍然作为直系的先王之一奉祀于祖庙,甲骨文中有不少祭祀太丁的记载。
●中壬
中壬,生卒不详,亦称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仲壬是汤之子,外丙之弟,公元前1584年-公元前1581年在位,谥懿王,《史记》称他在位四年后去世。去世后由兄太丁之子太甲继位。
汤的儿子太丁、外丙、中壬似乎都比较短命,中壬时期,伊尹仍为相,辅佐商朝。短短7年,汤、太丁、外丙、中壬相继魂归,但商朝并没有因为这些而出现衰弱或混乱,这应该归功于伊尹的辅佐。伊尹是华夏远古历史上著名的贤相,非常有才干,威信特别大,即便有一些人想要搞小动作,迫于伊尹的政绩与威望,是达不到目的的。相这个官职一直延续到明朝才被朱元璋撤销。
●太甲
太甲,生年不详,一说公元前1557年去世,为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中壬病死后继位,共在位12年(前1582-前1570),一说23年,病死,葬于历城(山东济南),庙号太宗,谥号文王。。关于太甲墓葬,有一个与帝辛墓雷同的传说。
说是太甲的儿子非常不孝,从来不肯听父亲的话,太甲让他往东他就偏往西,让他打狗他就偏撵鸡――说帝辛的儿子武庚时也是同样的话。直到太甲临死前,找风水先生给他挑了块好墓地,就在太甲山的山下南泉边上。太甲也看中了这个三川汇流之地,想葬于山下。考虑到儿子总是和他对着干,他便告诉儿子说,一定要把自己的坟墓建在山顶上,言外之意是期待着儿子将他葬在山下的南泉边上。太甲去世后,他的儿子幡然悔悟,觉得大半辈子愧对父亲,心想父亲活着的时候从没不听他的话,父亲死了就听他这一回吧。于是,太甲的儿子就按照父亲的嘱托,把父亲埋在了太甲山最高的山峰上。
与太甲墓相同,帝辛在鹿台自焚前,也曾要求儿子武庚把自己埋到淇河底下。帝辛心想儿子定会反其道而行之,会把他埋到太行山上。谁知武庚一反常态,心想父王活着的时候从未听过他的活,现在他已经死了,就听他最后一次话吧。于是便将帝辛尸骨葬在淇河河底。
不知太甲墓与帝辛墓的传说谁演绎了谁的内容?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应该是后世的杜撰,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可信度很低。
《后汉书·郡国志》注《皇览》载:“太甲有冢在历山上”,并附于“济南国历城”之下。 《通典》 载:“历山有太甲冢。”后来古历山消失,民间又转移传说,将陵墓安在了“历城南四十余里”的太甲山。
太甲山上太甲陵之说虽被村民传得沸沸扬扬,但是否真有其事,还有待考古部门的考证。附近村民说前几年有人上山盗墓,在山顶上挖洞,结果越往深里挖,土就塌陷得越多,后来人们就不敢再挖了,也有人说太甲陵早就被人盗光了。太甲山上除了两个坑洞,整个山头再也没有发现其他能显示有太甲陵的有关证据。
前人也早对太甲山上太甲陵之说有所怀疑。孙星衍在《太甲陵考》中认为此说“误也”,他指出太甲的陵墓当在菏泽东北的历山。清乾隆《历城县志》和诗人董芸也对太甲陵很不认同,称“今山上实无冢”,实在是“非也”。 董芸曾作《太甲陵辩》,并作《太甲陵》 诗说:“石径何人拄瘦藤,乱松残雪夕阳僧。空山终古无行迹,谁吊当年太甲陵。”即此山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陵墓,怎么就把太甲牵扯上了呢?后来济南诗人乔岳又考察未果,称“无路堪寻太甲陵”。
太甲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了《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肆命》专门讲如何分清是非的道理,对于什么样的事情不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做,都说得清清楚楚;《祖后》讲的是汤时的法律制度,教育太甲一定要按照祖先定的规矩行事,不能背弃祖训,爱所欲爱。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其表现还过得去,但从第3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乱德,朝政昏乱,又亲自破坏汤制定的法规,居然学夏桀的样子以暴虐的手段对付老百姓,百姓们怨声载道。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汤墓地附近的桐宫(河南偃师县西南)居住,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孟子·万章上》记载:“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
汤虽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坟墓却与普通人的墓差不多,墓地上只有一座低矮的宫室,供一年一度的祭祖之用。守墓的老人听说太甲是因为违犯祖宗的制度被放逐到墓地上来的,就把当年汤创业的故事,以及汤订下的种种规矩,每天对太甲讲述,教育太甲应当以自己的祖父作榜样,做个贤明的君主。祖父汤的伟大功绩,让太甲既神往又羞愧,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不起祖父在天之灵,就决心改正错误。他以祖父作榜样,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老弱孤寡,做事情也变得雷厉风行,而违反祖制和朝廷法律的事,太甲是绝不会做的。3年过去了,伊尹时刻关注着太甲在桐宫的所作所为,他的表现早己有人报告给伊尹。太甲的悔过自新,让伊尹十分高兴,于是亲启带着文武大臣把太甲接回首都毫城,严肃而郑重地把政权交还给他。重新当政的太甲,沉痛接受教训,能够修德,以前事为师,按汤时传下来的章法循规蹈距地做事,听从身边大臣的良言良策,把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治理得井然有序,成为了一个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圣君,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商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
孟子曾说:“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史记》载:“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伊尹的《太甲训》已失佚,相传俗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就出自于《太甲训》。
《竹书纪年》对此却有不同的描述:“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后世历史学家对伊尹是贤人还是逆贼很有分歧。支持逆贼说的历史学家认为伊尹为人臣而放其君是一种颠倒君臣关系的做法,有篡位嫌疑,因此把伊尹改造太甲、归还国政之说看作是儒家崇古的说法而已,因为孟子是贤人说的始作佣者。但由于孟子有论在前,又兼太史公紧随其后,故贤人说还是略占上风。根据出土的甲骨文显示,直至商朝末年,商朝仍然坚持对伊尹的祭祀,因此《竹书纪年》的记载有可疑之处。
●沃丁
沃丁亦称羌丁,姓子名绚,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太甲之子,太丁之孙。沃丁在父王太甲去世后继位,传说在位29年(前1570-前1541),在位期间,辅政功臣伊尹去世。伊尹死后葬于今河南虞城,现虞城西南魏堌堆有伊尹墓。伊尹之后,咨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沃丁死后,弟太庚继位。
●太庚
太庚,又作大庚、天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又名辨,甲骨文中作大庚、天庚,《史记》作“太庚”。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继沃丁而即位,在位25年(前1541-前1516,一说前1528-前1503),谥号宣王。他死后由子小甲(一说为太庚之弟)继位。
●小甲
小甲,姓子名高,在位17年(前1516-前1499),一说36年。《史记·殷本纪》说他是太庚之子,也说他是太庚之弟。据说他曾经派遣使臣出访古朝鲜国,确认其为中原属国。西周初年,派箕子前往朝鲜,箕子成为朝鲜开祖,这是后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