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一卷(2005-2006)

 

应为淇河新建的五个景观亭起个好名子

姚慧明

    最近,淇河新区段从107大桥向西,沿北岸依次新建了五个亭子:采桑亭、丁香亭、百花亭、梨花亭和桃花亭。这给淇河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观。对此虽有不同看法,但大多数人从内心还是认为这是很好的事。但笔者认为美中不足的是,五个亭的名字除了“采桑亭”外,其余四个亭的名字起得有点随意,淡,俗,缺乏人文内涵和品位。因为淇河绝不是一般的河,在淇河岸边建的亭子也不应该是一般的亭子。
    建这五个亭子的初衷恐怕主要不是为了供游客歇脚小憩或避风躲雨的吧,也不能单纯是为了装点美化风景的吧。淇河既然被称为文化河,那么最重要的是这五个亭子也总得粘点儿文化味儿吧。
    说淇河不是一般的河,是因为像淇河这样的河,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除了黄河,竟然是第二位被歌咏的河,以至于历代文献中淇河的身影几乎处处可见,这在古今中外都是罕见和绝无仅有的。不信你能找出第二条这样的河吗?正因此,我们说她的人文蕴含极其丰富,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起个比“丁香亭、百花亭、梨花亭和桃花亭”雅一些,文化韵味儿浓一些的好名字,一应该,二不愁。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旅游是带有很强的文化性的经济事业,也是带有很强的经济性的文化事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我市一位青年理论家说:“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行为,这种文化行为越来越影响甚至决定着旅游的内容和品位。发展旅游业必须辅以知识开发和文化塑造已成为共识。”
    政府出资在神圣的淇河上建造五个亭子,应该说这绝不是或不应是随意的轻率的行为,肯定是经过认真而深刻的论证后的严肃举措,但单从命名上就可看出似乎多少有些考虑不周之处。政府网站留言板上有几个网友委婉地提出要保留淇河的原生态,这只不过是提个醒,他们的忧虑决不是杞人忧天,在淇河开发中克服急功近利的轻率行为确实是逆耳忠言。反过来说开发淇河旅游资源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是要慎重,最好能一箭双雕甚至一石三鸟才是合算的。至于这五个亭子,既然钱已经花了,亭也建好了,笔者认为也不致于对原生态有多厉害的损害,只是最初创意设计和论证时,略有欠缺而已。这欠缺主要表现在赋予五个亭子的文化韵味不足方面。比如,除了名字以外,不多不少,建五个亭子,这“五”有何文化内涵呢?
    今年3月份,鹤壁经济开发区城市建设管理局就街道和水系命名问题发表《征名公告》向全社会征名的做法值得提倡和仿效。这一民主公开透明的措施,是对全市人民的信任和激励,它有利于激发全市人民对我市各项事业的更大关心和热情,也有利于集中全市人民的集体智慧。更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市悠久厚重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既然如此,也对五个亭子来个征名活动,再顺便赋予这个“五”以合适的含义,岂非快事?
                                                     2006-6- 21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