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河叫淇河,是中国历史上一条著名的河流。
淇河从太行山深处的山西陵川发源,至河南鹤壁入卫河,流经山西、河南7个县市,总长不到200公里,从1∶100万的地图上看,长不盈拃。
你可别小瞧了这条河,虽说水量不大,却也是这样浩浩汤汤流淌了几千年,她在《诗经》里留下的印记仅次于黄河;春秋战国时期,淇河是一条很有名气的河流,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淇河是一条外流河,它是通过卫河、海河触摸大海的,在历史上淇河也曾是能行大船的重要水运通道。
淇河古时称淇水,属黄河流域。这个流域是人类最初的五大文明发源地域之一,产生了中国先秦文明。公元204年、也就是东汉建安九年,曹操在今小河口东南建枋堰,遏淇水东入卫河,从此,淇河变成卫河支流、海河水系。
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淇河两岸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淇河中下游仅七八十公里长的左右岸,就有新石器时期至东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65处。汉魏以后的古遗存、古石窟、古墓葬更是数不胜数。
这是紧靠开发区淇河西岸的花窝遗址,经碳素测定,距今已有7130年。距这个遗址东南仅六七公里的石河岸遗址,是一处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遗址。溯流而上离这两个遗址不远的大赉店遗址和辛村遗址,在1932年发掘时,曾轰动国内外考古界。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政府运往台湾,1960年,与其他珍贵文物一同盗运美国,我国文化部发表抗议声明,郭沫若、沈雁冰等540名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合发表抗议书,在国际文化界掀起轩然大波。
淇河文化的第一次兴盛是在殷商时期。3000多年前,淇河之畔就矗立起朝歌这颗璀灿的明珠。古时候朝歌叫作沬乡,也称为沬邑。沬乡地处古黄河北岸淇水之南,这里水丰地沃,使追逐水草而生的狩猎者在这里定居下来,从事农耕生活,出现了最初的村庄、集市。经夏至商,沬乡迅速发展,渐具规模,出现了非农业生产的商业、文化业,形成了最初的中心城市,并成为殷末帝都。
沬邑,殷王武丁始都之。
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
——《史记·周本记》
商王武丁、武乙曾迁都于沬邑,帝乙则在这里定都。他的儿子帝辛继位后仍以沬为帝都,帝辛就是后来的殷纣王。
纣王是一个能文能武很了不起的人,他执政之后,更新观念,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发展生产。并亲征东夷,使中华民族得到了初步统一。纣王在征服东夷的凯歌声中,将都城沬更名为朝歌。城西有朝歌山,取高歌黎明、喜迎朝阳、蒸蒸日上、兴旺发达之意。
然而,历史就像这淇河一样,由西向东的河流在朝歌这里向南拐弯了。
纣王在生产发展、东征胜利的情况下,骄淫恣肆,专横跋扈,不理朝政,渐渐不得人心,武王乘机征讨。
公元前1046年隆冬,西北高原风和日丽的万里长空下,周武王和姜子牙率领浩浩荡荡的队伍,向中原进发,在朝歌南30公里的牧野摆开战场。 总攻开始的这天晚上,纣王的一个将军看到了一颗彗星从空中划过。史书记载了这次天象,从而使得3000年后的学者,在借助计算机的复杂计算下,推算出当天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从此,一代枭雄陨落了,一个新的王朝——西周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在西周时期,朝歌又成为卫国的都城,时间长达四百年之久。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商代文明是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奠基石,尤其在盘庚迁都于殷之后,它的光彩迷人夺目,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
淇河,是一条盛产诗歌的河流。这里,原野广袤,水秀山峻,滋养了春秋战国至唐无数文人雅士的心灵和情怀,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和文学作品。现存历代游览吟咏淇河的诗文有300多首。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采自淇河一带的诗歌有39篇之多,直接吟咏淇河的有6篇。古代规模最大的诗集《全唐诗》中有咏淇诗歌近40首。
淇河在《诗经》中,是那么的清丽秀美,如同豆蔻年华的少女那样可爱,如同倾国倾城的庄公夫人那样美丽。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硕 人】
美丽是一种天赋。如今虽有各种整容术和化妆术,无论它们有多么高明,都无法和天生丽质相媲美。难怪有人说,阅遍中国千年诗歌,写女人之美者,唯此诗堪称千古绝唱,盖世无双!
百篇风雅颂,传唱千古情。美景总是与爱情联系在一起的,淇河自古便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诗经·国风·桑 中】
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诗经》中这些写恋爱和婚姻问题的诗,或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相思之意,或赞扬对方的风采容貌,或描述幽会的情景,或表达女子的微妙心理,或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内容丰富,感情真实,是全部《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在唐代,咏颂淇河的诗文再次大批涌现。李白、杜甫、宋之问、王维、陈子昂、高适、岑参、沈佺期、孟云卿、长孙无忌、韦应物等等,都在此留下了不少或描写、或赞美、或涉及淇河的诗文。单从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字,便可知淇水在唐代文化人心目中的地位。
那时的淇河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民居和茅草盖顶的村落,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淇河清泉水面,与山坡田禾、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这给盛行隐逸之风的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提供了绝佳的隐逸旅游胜地。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拓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王维《淇上田园即事》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杜甫《洗兵马》
白日淇上没,空闺生远愁。寸心不可限,淇水长悠悠。
——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
唐开元年间,高适曾在淇河边结庐隐居一年,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北大中文系葛晓音教授在她的《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一书中对“边塞诗人”高适的山水田园诗作了深入的研究。她认为,与山水诗相比 ,高适的田园诗更多,也更有特色。这些诗大多作于隐居淇河时期。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
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高适《 淇上别业》
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
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
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淇河两岸产生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典经籍,上起殷周之际,其渊源之深厚,数量之浩繁,意蕴之深邃,即使是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也堪称璀璨夺目、无与伦比,成为中华民族最为绮丽辉煌的精蕴所在。先秦时期,文王演《周易》,箕子发明围棋,王禅成书《鬼谷子》绝不是偶然的,这之间有着宽广源远的历史景深。
淇河中游有一处非常神秘的景致——天然太极图,它是周易文化和太极文化的地理渊源,相传周文王观此图而演八卦、成《周易》。
这是距淇河天然太极图以北50华里的羑里城,为殷纣王囚周文王处,是我国历史上自有文字记载以后第一座国家监狱。
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
“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
——《史记·殷本纪》
就在这个时候,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纣王下令逮捕了西伯姬昌,罪名是为臣不忠,窥伺天下。
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将八卦演为64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著成《周易》一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
令文王没有想到的是,数千年来,从帝王将相到寻常百姓,从鸿儒博生到江湖术士,从世外高人到凡夫俗子,无不把他这本书奉为至宝,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浩瀚磅礴的易学体系,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琴棋书画的棋,指的就是围棋。
围棋的哲学思想是和《周易》相通的。《易经》讲时,讲位。每卦有六个位。某一特定的时,某一特定的位,再加上一个度。围棋上的位也跟走的时间、局面的程度有关。别看围棋棋子没有区别,不分大小,也无分工,可一落到棋盘上,就突然活了起来,每一着都在谋都在杀,变幻莫测,不可端倪。这正是典型的中国文化。
关于围棋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近几年较为认可的一种说法是箕子发明了围棋。
箕子是殷纣王的叔父、商朝的大臣。周灭商后,箕子为避乱溯淇河而上来到今山西陵川隐居。
箕子精通卜筮,《后汉书》作者范晔把卜筮之学又称作“箕子之术”,也就是我国民间流传至今的“扶乩”。(扶乩(jī ):占卜问吉凶)
在这里,箕子晚上观察天象,白天用这里独有的黑白两色石子记录演绎,逐渐形成了围棋。
惯写武侠小说的金庸先生曾说:“围棋是比象棋复杂得多的智力游戏。象棋三十二子愈下愈少,围棋三百六十一格却是愈下愈多,到中盘时头绪纷繁,牵一发而动全身,四面八方,几百只棋子每一只都有关联,复杂之极,也真是有趣之极。”
想想看,这种复杂之极、有趣之极的游戏,是不是也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气息呢?
300年后的鬼谷子不知是否会下围棋,不过他那波云诡谲的智谋权术在华夏大地上却是纵横捭阖风起云扬。
这是位于淇县城西南15公里的云梦山,这里峰峦叠嶂,云蒸霞蔚,泉涌涧飞,险奇秀幽。当年鬼谷子就隐居在这里。
鬼谷子姓王名禅,又名王诩,战国时期卫国朝歌王庄村人。他天生聪颖过人,学习勤奋,早年远到楚国求学,广交四海朋友,精通文韬武略。晚年,他回归故里,来到云梦山隐居,总结政治谋略权术,潜心治学,开门受徒,创办了中华第一所古军校——战国军庠(xiáng),著有《鬼谷子》14篇传世。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军事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以及毛遂、徐福都师从鬼谷子,在这里学习。《鬼谷子》一书被 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书中讲的捭阖术、反应术、内揵(qián)术、飞钳术、忤合术、揣摩术、游说术,被历代乱世英雄所推崇,至今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乃至经贸、公关等各个领域,享誉海内外。
英采星驰,雄州雾列。在淇河流域这块土地上,古往今来,出类拔萃者济济于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历史。很显然,是淇河承载了这里的文明与兴盛。
这是位于太行山余脉“黑山”之麓的许家沟村,是濒临淇河的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明代伟大的小说家罗贯中晚年隐居在这里创作了小说《水浒全传》。
这位老者叫孟繁仁,是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以研究《三国演义》、《水浒全传》著称。他研究发现,淇河文化对罗贯中《三国演义》、《水浒全传》等作品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淇河流域的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大容量、大幅度地写入了罗贯中的小说里,表现出作者对这片土地深厚的了解和无限的热爱,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古代小说作家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淇水汤汤,千年易过。
淇河是一条伟大的母亲河,她不仅孕育了淇河儿女,也孕育、诞生了伟大的淇河文化。
这文化已融入中华之血脉,虽历经沧桑,却依旧奔涌如故。
这文化已成为淇河儿女一笔宝贵的财富,深入研究淇河文化,将给淇河流域带来精神文明的促进和物质文明的增益。
2003.08.08晨 2003.08.20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