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一卷(2005-2006)

 

怀思女娲:再上灵山(附相关链接)

徐爱民等

 http://vcom.hnby.com.cn/wenxue/go.asp?id=633
        又是三月阳春天,文友结伴游灵山。从淇县县城出发,乘车西行,车窗外闪过的是嫩绿色的树木、金黄色地毯般的油菜花,还有远山黛绿色的倩影。但是,这一切美景都丝毫不能让我们动心,因为我们的心早已飞向了灵山,那一处有着女娲美丽传说的秀美山水。
        我们以前大都来过灵山多次,但是对灵山的挚爱情深却丝毫不减。到达灵山的时候,不巧天正刮着了大风,吹得人有些摇晃。尽管如此,车一停稳,大家都孩童般地欢呼雀跃,陶醉在灵山的青山绿水之间。有人在风中伸展倦怠的臂膀,好像要把一山的美景致揽在怀中。有人呼吸着灵山的清新空气,在风中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像是在城市里的氧吧美美地吸氧。更多的人涌向了山门口那尊女娲补天的巨大雕像,在雕像前嬉闹,在雕像前合影,像是漂泊多年的儿女,一下子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尽情挥洒着自己的童心和童趣,整个山谷都被快乐所充盈,所感染。而那尊女娲的石雕一直在慈祥地看着我们,像一位母亲一样在欣赏着儿女的撒娇和癫狂。
        女娲又叫娲皇,是伏 義氏的妹妹,又叫女希氏, 是上古传说中我国的第一位女英雄。从山门口的女娲雕像往西眺望,山崖上一尊鬼斧神工的天然女娲像映入我们的眼帘,那就是女娲峰。那窈窕的身姿,那飘逸的神态,那高高的发髻,分明就是一个古代女神的化身。据景区的同志介绍,从全国各地出土的女娲画像看,与女娲峰的天然雕像十分相似。对于这样一副天然的艺术品,我们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之余,不禁发出了疑问:是女娲被灵山的秀美所感动,永驻灵山化为石雕,还是灵山的秀美孕育了女娲的雕像,让这位女英雄永远定格在这山崖之上,供人们膜拜?我们陷入了沉思遐想,结果还是不得而知。在这里,寻求答案已经显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凭此来瞻仰女娲的芳容,来缅怀女娲的伟绩。
        提起女娲的伟绩,我觉得不能不说女娲对确立婚姻制度的贡献。没有婚姻制度之前,那个时候是群婚制度,男女自由结合,性自由倒是保障了,可也引发了很多问题,比如近亲结合,还有杯水主义的泛滥。自从女娲创制了固定的婚姻制度,于是有了紧密结合的家庭关系,有了相互依赖的宗族体系,构成了互助合作的社会结构,并逐渐扩大为民族团结与国家生存发展的胶合剂。所谓“建功立业,固然可使一世之人享受其福贵,建立一项可大可久的良好制度,则可使万世子孙受惠无穷。”婚姻制度的实施表明,只有婚姻制度才是解决两性问题的最佳方案,可分出人类与禽兽的不同之处,使得人类在宇宙万物之中蓦然间跃到领导的地位,后世尊女娲为帝,为皇,都是出自对她的德泽的一片感激之情。在神话传说中,女娲氏曾经捏土造人,也许就是对女娲确立婚姻制度的一种褒扬。
        在这女娲峰下面,有一个石刻音乐桌,我们中一位懂音乐的文友,拿起一块石头敲了起来,竟然奏出了优美的乐章,让大家耳目一新。传说女娲为了美化人类的精神生活,还发明了笙簧乐器,能把风嘶鸟语,虫鸣溪唱,丝丝入扣地吹奏出来;男贪女爱的喁喁情话,水乳交融的心灵恋歌,也能曲曲传神地表达得淋漓尽致,于是人与人之间增添了无限的祥和气氛,特别是男女之间,由于音乐的滋润,许许多多幸福快乐的恋情,都被优美的音乐旋律激荡起来。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女娲发明的音乐,我们现在的世界将会是多么单调和乏味。
        女娲峰对面的山坡上,有一处奇异的地方,那里的土壤是血红色的,石块千姿百态、千疮百孔。据传说这里是女娲练石补天处。据史书记载,工氏头触不周山,不周山崩塌,于是 四极废、九州裂、天柱折、地维缺,女娲氏力任艰巨,炼五色石补天,于是地平天成,不改万物。这是上古的神话传说,却也迎合现在天空上出了臭氧黑洞的事实,让人不禁会对古人环保意识发出赞叹。在我看来,补天之事也未必存在,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传说。古代学者陆熔则认为:“古时生民茹毛饮血,未能尽 火之用,女娲氏炼五色石,以通昏黑之变,辅烹饪之宜,所以补天之所不及,后世焚膏继咎,爝火代明皆此意也。”意思是说女娲不过是教人用火照明及熟食,用以补上天之不及,并非真正地弥补“天幕”的漏洞。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看来陆熔认为女娲是教会人们用火做饭,以弥补野果的不足,也不无道理。
        女娲宫是后人祭祀女娲的地方,现在仍然是烟火鼎盛,不过让我们感兴趣的还是那个有关纣王的传说。传说商纣王一天来到女娲宫,本是来祈求这位女神的保佑,但看到女娲的雕像是那么乳丰臀大,富有性感,臣下又告诉他,这是根据女娲当年的样子雕塑的,于是这位精力充沛的国王,禁不住心旌摇曳,在女娲宫的墙上题了一首淫诗: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装。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妖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这一下惹怒了女娲娘娘,遣下以妲己为首的三个妖精,迷惑商纣王,扰乱朝纲,致 使商朝灭亡。纣王当时作的诗词,意境并不卑劣,也算是真情实感,我们看了反而对纣王的才情有些佩服了。至于是不是因为作了一首这样的诗词就坏了纣王铁桶一般的江山,我看也未必。后人之所以这样说,一来是为了突出纣王荒淫,一来是为了突出女娲的神灵。“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我们作为世上的匆匆过客,看来只有在女娲宫前思绪万千、苦思冥想的权利了。
        近年来古灵山经过人们的精心打扮,已经成为一处火爆的旅游景点,天天游人如织,但这里自然的风光却没有被破坏。我们陶醉在醒目泉的清泉中,陶醉在灵胡畔的依依翠柳中,陶醉在龟山的瑰美山色中,更多的是陶醉在女娲的美好传说中。睹景思人,我们仿佛看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女英雄为人类美好生活终身劳作,展示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博大胸怀和超人胆识。
        太阳西下,灵山的诸峰沐浴在夕阳的余辉中。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灵山,回望女娲峰上的女娲,她那母性的光辉越发灿烂夺目。 
        2004-7-2 
                                                               灵山导游词 
                    --------------------------------------------------------------------------------
                                                           2005-09-15 17:18:24    
     灵山寺位于太行山东麓,距朝歌城北10公里,游览面积10公里,游览时间大约需1个小时。这里交通平坦,位置优越,山青水秀,庙宇堂煌。四面环山,东有玉龙峰,西有灵鹫峰,南有灵龟山,北有伏牛岭,群山环抱,昼似莲花吐放,夜如众星捧月,不但景色优美迷人,而且历史源远流长,女娲在此炼石,捏土造人,殷纣王在这儿降香,姜太公在此钓鱼,唐太宗在此加封,究竟景色如何?还请您游览之后,自己作一番评价!
    今天当我们站在景区山门时,首先仰头抬望观看到 灵山 二字,是由2000年8月台湾混无禅留下的墨宝。
    走入山门,第一个印入我们眼帘的是这个高13米的女娲神像,它是由花岗岩材料做成的。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据<<史记>><<尚书>><<列子>><<淮南子>>。等史记记载,妇娲是一位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历史人物,她炼石补天,捏土造人,并首创婚姻制度,是东方世界古代人类和古代文明的伟大缔造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的伟大女性先祖。在远古时期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面对巨大的灾难,她挺身而出,无私奉献,造福人类,泽被万物,推进文明,是历史天地的伟大创世先祖。她的行为和事业是鼓舞激励世世代代中华儿女永远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
    大像取女娲补天之资,双手高挚,面色刚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底座下有三层平台,第一层平台摆放着十二生屑雕塑,表示着天下亿万有情儿女偎依在女娲娘娘身边与她共享天伦之乐,第二层是植物造型主与鸽子,预示着世界充满了爱心与和平,第三层摆布着玄妙无比的八卦图,象征着女娲娘娘神秘莫测的高超本领。
    大像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面女娲托石补天的雄姿,我们已经领略过了,下面看后面女娲认真地捏土造人。相传当年女娲捏土造人,后让男人和女人结合繁衍后代,女娲是人类的始祖,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灵山以女娲为主,故灵山也叫母亲山。
    灵山有人之景观,女娲大型雕塑,更有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华厦第一奇观女娲峰,从这儿向西望去,这位人类共同母亲的化身。顶天立地,毅立于望娘坡上,观人间烟火,看世间善恶,宏法度化,佛光普照。
    好,下面我们一起走入女娲来观看,迎面的这两位把门神位是我们的哼哈二将,传说他们是西周的大将,后来姜子牙封神,特封他们为哼哈二将,把守佛寺山门。
    走出女娲庙,下面我们继续向前走入女娲宫。灵山是以封神演义出了名的,商朝曾经有四位帝王为灵山的女娲降香,他们是-武丁、武乙、帝乙、帝辛,面帝辛是殷商第三十君王,帝乙之子,纣王,好,我们现在一起到纣王降香处来观看纣王降香的经过,碑之上讲,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是女娲娘娘的诞辰,纣王就率领满朝文武,八百御林来为女娲降香,看到女娲的美颜。顿起淫心,题风流诗一首,留在行宫粉壁上,风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花姻骋娟装,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待君王 ,那么女娲娘娘贵为神女,而纣王竟想娶她,简真是痴心妄想,所以才招至后来成汤百年积业毁于一旦的结局。好,看过之后,我们继续看旁边的五色石,传说当年女娲炼石补天遗留在人间两块奇石,一块是<<红楼梦>>里面贾宝玉身上的宝玉,另一块就是大家面前的五彩石。有一首诗对五彩石描绘的淋漓尽至是:未遇补天滞人间,盛土谈妆立庭前,灵性本是自然美,春夏秋冬对云烟 ,相信读后,您会对王彩石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好,现在我们到后面的 千古佛洞 来观看,千古佛洞又名 驱病洞 位于灵峰壮侧的半山腰处,因洞的入口处有一自然形成的石佛而得名,石佛高两半多余,体态肥大,两耳垂肩,面目慈善,形象逼真,钻佛洞者都要有因洞口狭窄,贴佛心而过所谓佛山有我,我心有佛,人心佛心,心心相印 ,朋友,你心中有难解之事吗?如果有,我们一起走入千古佛洞穴诉说心事,
    当我们来到千古佛洞泊洞口,首先看到一则对联: 灵山寺山灵,古佛洞佛古, 对仗工整,耐人寻味,看右边的 题灵山景区 ,朝歌腹地绣灵山,双剑直插九重天,南耸紫光女娲峰,北卧碧波景龙潭,千古佛洞铸胜景,万年古刹聚群仙,昔日历经桑沧,今朝又迎明圆,这首诗把灵山景区的景点,历史以韵律诗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现给了游客,给人一种如诗如画般的仙境情怀,再看右边的题词: 每逢到灵山,都钻古佛洞,若问为何故,健身又去病,壁石多元素,若将造化成,  妙说不尽,陶醉自然中, 这首诗把钻千佛洞穴的益处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了,钻古佛洞有病可以去病,无病可以健身,其妙无穷,身入佛洞,自得其乐。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灵梯的前面,灵梯取名原因有三,一是走时脚底下发出叮咚钢琴一般的声音,二是地理位置优越,上面是灵峰,下面是玉带河,它是连接灵山的山和水的纽带,三是台阶数吉祥,一边是84个台阶,民间所说,73、84、一个人活了73、84就是长寿了,大家登过84个台阶,祝愿大家顺利度过84岁,一边是84,两边廉洁168,1、6、8祝愿大家一路发。 

                                                                  淇县古灵山







          
                                                   灵山五彩石 吸引外地客

                                                2006年4月15日 鹤壁电视台《晚间播报》      
 
        说到美丽,女娲补天所用的五彩石你一定非常想知道有多美丽吧?其实,在淇县灵山就有一颗这样的五彩石,每天都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观看。 
        这颗五彩石高85多公分,上宽下窄,给人一种不平衡的美,有黑、白、黄、青、灰五种颜色组成,灯光一照,更是光彩夺目、美伦美奂,各种图案尽显其中。 
        导游:“您可以看到,在这里有一个人物,这是他的脸部,以及胡须,这是头发,飘过阴阳两界,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玉皇大帝,也就是人们说的老天爷。另外在这还有齐天大圣孙悟空,这是他的脸部,上边是他戴的帽子。这里还有阴阳鱼,你看它分为两部分,一面光阳的、一面背阴的,下边还有一个高僧,好像坐在那里打禅。” 
        据说触摸一下五彩石能给人带来好运和灵气,为此,这颗五彩石经历了无数双手的“亲吻”,现在它已变得光亮如镜,可映人影。工作人员讲,这块石头就产自灵山,是八十年代发掘的,十分罕见,上面不但人物、动物造型奇特,而且自然景观也令人惊叹,有的如雪崩惊鸿、有的似乱云飞渡、有的像国画山水,不但令当地游客着迷,而且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 
        记者:“师傅你是哪里的?” 
        外地游客:“河北邯郸。” 
        记者:“第一次来吗?” 
        外地游客:“不是第一次,多次,已经来了多少次了。” 
        记者:“为什么来?” 
        外地游客:“就冲着这块五彩石过来的,每次来必然要拜访它,必然来瞩仰它,必然来介绍它,然后回去宣传它。” 
        记者:“这一次你自己来的吗?” 
        外地游客:“不是,我们来的有中原旅游报的,有主编、记者,全部来了,一方面是来采访,一方面是推介。”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鹤壁电视台 2006年 4月12日 《晚间播报》     
  
        说起宝物,大家都非常感兴趣,其实在我们淇县的灵山就有这么一个宝物。一块看似很普通的青石竟能发出悦耳般的音乐声,不信的话,咱们一起去见识见识。 
        这个石桌看上去和其它的石桌没什么两样,但是当你用石头去敲击它时便会发现它与众不同,清脆的金属声如同悦耳般的音乐让人陶醉、留恋。 
        灵山负责人:“这个音乐桌的石头取自于我们的灵峰之上,很奇特,它能发出特别奇妙的声音。” 
        记者:“其它石头有没有这种声音啊?” 
        灵山负责人:“其它石头没有。” 
        据这里的负责人说,这种石头只有灵峰顶上有,但是很奇缺,这个石桌不但能让人歇脚,而且更因为它有独特的功能而吸引了不少游人。 
        游人:“俺家离这里不远,没事的时候经常带孩子来这里玩,敲敲这石头桌心里可舒服。”  
        游人:“听说这里有个音乐桌,今天没事了和几个朋友过来看看,敲击以后感到真不错,非常神奇。” 
        就因为这个石桌能发出清脆的悦耳声,使不少游客感到好奇,凡路过这里的人都会去敲击几下,这引起了管理人员的担心。 
        灵山负责人:“我们要珍惜它,把它保护好,不要用大石头或其它强硬石头敲。” 
        如果你有机会的话,敲的时候可要注意,千万别敲坏了,也好让更多的人来这看看宝物啊!(记者:郭军全)
 

 

 


                                                                    女娲之歌 
                    --------------------------------------------------------------------------------
                                                     2006-2-1 作者:——“巴蜀怪才”魏明伦 
                                                               婴儿声声啼——妈妈!
                                                               人类天天唤——妈妈!
                                                               西方的妈妈——夏娃!
                                                               东方的妈妈——女娲!

                                                                  挺两座白玉高峰,
                                                                  披双肩乌云长发,
                                                                  亮一身健美曲线,
                                                                  插几朵怒放野花。
                                                                    自由、潇洒,
                                                                 赤条条来往无牵挂。
                                                                    采山川灵秀,
                                                                    吸日月精华,
                                                                    播人性种子,
                                                                    传爱情佳话。
                                                                     播遍华夏,
                                                                     传向天涯......

                                                                  忧人间重重灾难,
                                                                  恨众神纷纷残杀,
                                                                  灭大地熊熊战火,
                                                                  补苍天累累伤疤。
                                                                     创造,开发,
                                                                 汗淋淋锤炼宝石花。
                                                                     导九曲黄河,
                                                                     织五彩云霞,
                                                                     播和平种子,
                                                                     传文明佳话。
                                                                      播遍华夏,
                                                                      传向天涯......
                                                                  我们是女娲后代!
                                                                  我们是当代女娲! 

                                                                  传说中的女娲补天
                          --------------------------------------------------------------------------------
                                                             2006-4-25 来源: 碧峰峡网 
  古时有一座不周山,是一根顶天的柱子,上端顶着天河,但火神及水神的战斗令到不周山倒榻了,天便榻了个窟窿,天河上的水便哗啦哗啦的流到大地上,造成世上大雨倾盆,洪水滔滔,到处泛滥成灾。大水淹没了土地和世人居住的洞穴,人们遇到了极大的危难和灾害。 
  眼见及此,神人女娲便决定修补天上的窟窿,以制止天河的水继续流落人间。她从江河湖海里捞起了许多五色石,用火烧炼,总共炼了九天九夜,把坚硬的五色石烧成粘糊,然后把粘糊一块一块地将天上的窟窿补上,天一补好,大水便立即停止,太阳再次出来,天上出现了五色彩霞。
  女娲补了天,又带领人们去治地上的洪水,她每天拿着矩尺,测量洪水的高低位置。她教人把高地上的洪水引向洼地,再把洼地的洪水引入河道,然后再把河道的洪水引入东海。从此,中原地带便出现了一条大河,叫做淮河。
  洪水过后,世上一片荒凉,人们没有食物,饿死无数。女娲教人们用绳子结网,以网去捕猎。她又发明了弓箭,不论是飞禽还是走兽,皆一箭可以捕获。她更教人把捕获的鸟兽饲养起来,以使食物供应无间断。因此,女娲受到世人的尊崇。 

                                                              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女神 
                                --------------------------------------------------------------------------------
                                                             2006-2-5  来源: 百度网 
                                                                        女娲 
    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这就是曾以"造人"、"补天"而被尊崇为女神的女娲。 
  据史籍记载,女娲是被古人尊奉为人类始祖的伏羲的妹妹,在传说中,女娲和伏羲具一种人首蛇身的异相,女娲也被尊奉为人类之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这是女娲抟土造人之说。又有当女娲造人之际,诸神咸来相助的记载。《淮南子.说林篇》云:"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此为女娲与诸神共同造人之说。显然前一说是受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的影响,后一说有原始社会父权制时期遗留的痕迹。与女娲宇宙天人有密切关系的,就是女娲发明创造了笙簧(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 
  战国时期史官所撰的《世本》,记黄帝迄春秋时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都邑)、作(制作)等。其中《作篇》(清代张澍粹集补注本)云:"女祸作笙簧。"张澍还注释云:"女娲,太昊氏之女弟。……《博雅》引《世本》云:"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当系宋注。《帝王世纪》:"女娲氏,风姓,承疱羲制度,始作笙簧"。《唐乐志》:"女娲作笙,列管于匏上,纳簧其中。"《风俗通》、《书钞》引无笙字。张澍这段注释引经据典说明女娲是发明创造笙簧的人,进一步指出"女娲作笙簧"亦与人类的繁衍滋生密不可分,"象物贯地而生"就是这个意思。《说文解字》在解释"娲"时,云:"古之神圣女,化(即孕育)万物者"。两者联系观之,看出女娲是一位生育人类,创造万物的伟大母亲。 
  "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既然有繁衍滋生人类的意思,这与女娲造人就相吻合了。再从"女娲兄妹结婚"的神话来看"女娲作笙簧"的意义。唐代李冗《独异志》。卷三载:"昔宇宙初开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 
  这段记载原是一个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神话,只记载了这段神话的后半部,前半部大致是说雷公发下洪水,淹灭了天下人类,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坐在葫芦里逃避洪水得救。他们是洪水退去后仅存的孓遗,只得兄妹结婚,传下后代,使人类重新繁衍滋生在大地上。至今我国西南苗、瑶等少数民族中仍有这种传说。 
  这与笙簧又有什么关系呢?五代后唐马镐《中华古今注》载: 
  上古音乐未和,而独制笙簧,其义云何?答曰:女娲伏羲之妹,人之生而制其乐,以为发生之象。 
  这里所说的意思,与张澍"象物贯地而生"是同一内涵。从笙这种吹奏乐器本身结构和开头来说,笙是"以匏为之","列管于匏上,纳簧其中",匏,是一种葫芦,笙管插匏(葫芦)制的笙斗上,又纳簧片于其中。这种构造正寄寓着伏羲和女娲兄妹同入葫芦(匏)中逃避洪水,再造人类的遗意。女娲炼石补天,治理洪水之后,再造了人类,为了繁衍滋生,又发明创造了笙簧,以志繁衍滋生人类之意,这就是"上古音乐未和"之时,女娲"独制笙簧"的原因和意义。 
  女娲被尊崇为创造天地人类推神灵,撩开那种神话传说的神秘幕纱,女娲是个怎样的人呢?她是中国三皇五帝时期一个统御全国部落的女首领,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女酋长。古籍中有少这方面的记载。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帝王世纪》云:"女娲氏亦风姓,承疱牺制度,……一号女希,是为女皇。"《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淮南子.览冥篇》高诱注云:"女娲阴帝,佐虑戏治者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曹植《女娲赞》云:"古之国君。"王充《论衡.顺鼓篇》引董仲舒语"雨不霁,祭女娲",并指出其意"殆谓女娲古妇人帝王者也"。明代周游《开辟演义》则云:"伏羲氏崩,群臣推女娲氏即位,号为女皇,建都于中皇之册。"这些都表明,上士时期,当第一个统一中华民族各部落的帝王伏羲去世之后,女娲被诸侯推为帝王,继承伏羲的帝位,并建于当时的中皇之山,号娲皇。她在当女皇期间,致力于繁衍人口。女娲继承发展伏羲创始的嫁娶的礼法之制度,奠定了中国人类社会第一个婚姻"法",《路史.后纪二》注引《风俗通》云:"女娲祷祠神,裨面为女媒,因置婚姻。"女娲向祠庙里的神祷告,请求让自己成为人类婚姻的媒约,得到神的应允后,便建立了人类的媒约嫁娶婚姻制度。《路史.后纪二》还云:"以其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礼为皋襟之神。"女娲亲自为媒约,所以后世建立国家的,都把她奉为结合婚姻的郊媒之神。与此同时女娲发明创造了笙簧。 
  在上古原社会,男女交欢之地在效外,男女欢会多以歌声交流情感,音乐自然成了爱情最佳媒介,《诗经》中多有反映。女娲肩负了这种男女欢会的组织工作,并是领导者,她觉得"音乐未和",没有能在男女欢会中地到媒介作用,于是,女娲发明创造了吹奏乐器笙簧,并在男女欢会于郊外时,进行吹奏,给情人增添欢悦,激起心中的感情波涛,从而到男女交媾、繁衍后代的目的。明代周游《开辟演义》中也说女娲完成婚姻媒约的嫁娶制度,得到万民拥戴,尊为神媒,于是天下太平。女娲又"作笙簧以通殊风,制?管,以一天下之音,用五十弦以抑其情,而乐乃和洽。"女娲发明创造笙簧,实际上是应繁衍滋生人类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确实可的事实。 
  由于女娲在繁衍人口,治理洪水治理洪水等一系一方面立下丰功伟绩,成为遐迩闻名的女领,故被后人描绘成孕育人类万物,创建宇宙天地的神。实际上有关女娲的神话传说,都是有它现实基础的,是上古人们与自然搏斗的历史在神话中的反映。女娲发明创造的笙簧,成为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从甲骨文中也得知笙起源久远,一直成为后世历代的主要吹奏乐器,迄今所知最早的实物,为曾侯乙墓出土的笙。历代擅长吹笙者多不胜数,相传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以至得道成仙。唐代沈俭期、宋之问、张仲一、张祜、厉玄、钟略等许许多多诗人均有诗咏笙、咏王子晋吹笙成仙,许多咏笙诗篇成为千篇,王毂的《吹笙引》云: 
  娲皇遗音寄玉笙,双成传得何凄清。 
  丹穴娇雏七十只,一时飞上秋天鸣。 
  水泉并泻急相续,一束宫商裂寒玉。 
  旖旎香风绕指生,千声妙尽神仙曲。 
  曲终满席俏无语,巫山冷碧愁云雨。 
  吟笙咏笙诗极多,且不作一一展示,"娲皇遗音寄玉笙"正反映了女娲"作竹簧"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影响。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