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一卷(2005-2006)

 

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权威专家解读“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鹤壁刘庄遗址

李德庆

     上个月的今天,鹤壁刘庄遗址成功入选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举世瞩目。一个月来,记者就刘庄遗址的学术价值、入选意义以及考古资源利用等问题逐一寻访学界权威人士,为读者全面解读这一承接上古、启迪未来的重大发掘项目。
        李伯谦(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鹤壁刘庄先商文化墓地的发现,应该称得上是夏商考古的重大发现。中国最早建立的国家是夏,夏王朝统治471年后,商建立。研究夏商等早期国家历史及文明起源十分重要。考古界发现了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很多夏代和商代都邑遗址,但对商人早期是怎样活动的,却知道得很少。商族的起源长期没有定论,过去学术界一般认为山东西部、河南东部是商的发源地,后来随着考古学的进展,倾向于认为先商文化的范围应在豫北、冀南一带。直到刘庄遗址的揭露,在商灭夏之前的商文化墓葬一处也不曾发现。
        刘庄遗址发掘出先商墓葬336座,在学术界引起轰动,并被评为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应该是鹤壁人民非常高兴的事情。刘庄遗址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灭夏之前商的文化面貌、社会结构等,这在先商时期的文献里是找不到的。比如在刘庄遗址发现的石棺,就是很重要的商人葬俗发现,是与同时期的夏族习俗不一样的。刘庄先商墓葬区分为南、东、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一块应该都是一个大的家族体系,表明灭夏之前的商族社会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另外从墓制来看,这里显然是一处平民墓地,但有一座墓葬出土有石钺(一种兵器),说明这个时期的商人在发生军事冲突时有义务参加集体战斗。总之,通过刘庄遗址,我们可以获取很多以往发掘中所不知道的信息。
        从现在情况看,这一区域肯定不光有墓地。建议在遗址周围作认真调查,以期发现聚落居址,进一步了解这些商人生前是怎样生活的。如果有相应的村落等新的遗址发现,应该好好加以保护。有条件的话,对现有发掘的墓葬可以有选择地迁移到一个地方,建立历史遗址博物馆,对墓葬进行复原。刘庄遗址除发掘出先商文化墓葬外,还有重要的仰韶文化遗迹出土,对这一遗址的考古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这对研究中国考古学史很有意义。同时,周边邻近区域还有辛村卫国墓地、大赉店遗址等重要遗存,应该有重点地作统一规划、保护和利用。
         
        孙英民(省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
        以往鹤壁作为新兴城市,依靠资源开采发展起来,因而很多人对鹤壁历史文化不甚了解。刘庄遗址的发现,再次证明鹤壁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是一个历史厚重的地方,是非常适合农业文明时期先民居住的地区。南水北调渠线正好通过鹤壁,起初我们考虑这一带有可能有大的考古发现,刘庄遗址印证了我们的推断。刘庄遗址在考古新发现评选中能够脱颖而出,证实这条渠线上文物的重要性,进一步促使我们做好沿线文物调查勘探保护工作。2005年度发掘的仅是南水北调工程控制性项目。河南去年发掘的11项控制性项目就有一项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未来几年全省将有300多个项目发掘,相信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刘庄遗址的发现,对探讨商文化、商民族的迁徙路线,夏商的地理分布以及不同文化的交融消长过程等都有重要价值,也为在河南地区寻找先商文化的标志性东西提供了依据。
        刘庄遗址发掘期间,鹤壁市委、市政府和文化、文物等部门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充分显示了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下一步对淇河两岸的文物保护工作要给予特别重视。作为卫河最大的支流,淇河是目前全省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淇河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对探讨远古时期文明是非常好的素材。国内不少地区对本地区文化的挖掘都十分重视。区域、地域文化的形成大致是在春秋时期,河南在春秋时期最有影响的是郑卫文化。以往我们对本区域文化的挖掘整合不够,在实现中原崛起的当今,不仅经济要崛起,文化也要崛起。希望鹤壁借助这次入选的契机,推动整个文化工作,注意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抓住一些中心的东西,抓住“魂”的东西做文章,把卫文化的挖掘、发展重视起来,把鹤壁地区文化软环境搞上去。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挖掘工程”,是在中华文化腹心地区的开挖。中线工程河南境内就有已知文物分布点340多处,施工中还会遇到新的文物遗迹。希望沿线文物部门要组织力量进行经常性巡视,沿线广大城乡居民要有大局意识,在文保工作中尽到公民应尽的义务。地方政府近两年的中心工作之一,即是支持国家特大型工程建设,把南水北调工程建成清水工程、环境工程,同时建成文物保护工程。目前发掘单靠河南的力量还不够,还要吸收一部分省外的人员队伍,地方有关方面要做好发掘队伍的后勤服务工作,尤其要给外省的发掘队伍创造一个同样好的工作环境。

        陈旭(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先祝贺刘庄遗址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这的确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这一处遗址的发掘整理我知道得比较早,对直到现在的整个进展都有大体了解。在东西110米、南北55米的区域内,发现墓葬336座,刘庄墓地规模之大,在整个夏代考古中当属首例。甚至不止在夏代,在整个商文化,至少商代早期中期考古中都没有发现这么大的墓地。墓葬在古代史研究中能够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这么一批墓葬资料是很宝贵的。先商文化是邹衡先生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但是由于资料不丰富,真正能确定的先商墓葬很少见,学术界多年以来对先商面貌有所认识但很不全面。
        刘庄墓葬随葬品丰富,60%的墓葬都有随葬品,这对于研究先商文化葬俗葬制、社会结构是难得的资料。刘庄墓地正是处在冀南-豫北过渡地段,有利于解决漳河型、辉卫型先商文化的关系问题。同时这么多数量的墓葬头向、随葬品组合的完整资料,对解决先商文化的分期也很有利。再一个,这个时期石棺墓的出现,在黄河中下游也应该属于首次,说明刘庄一带的先商文化与周边地区诸文化存在交流融合,这对探讨夏商关系十分重要,有助于将这方面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刘庄先商墓地发现以后,思想上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应该有跟大型墓地相匹配的遗址存在。在今后的考古工作中,应该带着这种学术意识,或者进行有意识的调查,寻求与墓地相称的遗址。带着学术意识与不带学术意识是不一样的,否则容易“相见不相识”。
        刘庄先商墓葬发掘期间,“商周考古第一人”邹衡先生为此在鹤壁住了3天,李伯谦、张忠培等先生也都亲临发掘现场,这是一种荣耀。鹤壁应以刘庄遗址这个亮点为契机,把文化文物工作搞好。如果再找到新的相关遗址,那么刘庄遗址这个名字会更响亮,对学术研究,对中国古史的重建,都将有重要意义。
        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搞些展示、宣传,提高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帮助人们认识文化遗迹所反映的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面貌,不仅必要,而且很有意义。

        秦文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刘庄遗址能够从一百多个十大考古新发现备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显示了它极高的价值。首先是它的学术价值,像这么大规模大面积又十分集中的先商墓葬区,是过去全国其他地方所没有发现的。从葬具上看,有石棺和石棺简化形式的出现,还有出土的一些器物比较典型,这为探讨先商时期的葬俗、商族的起源等,都提供了新的资料。墓葬区的发现,同时为下一步探讨这部分商人的聚落遗址也提供了线索。另外,刘庄遗址还发现一些仰韶时期大司空类型遗迹,说明从仰韶晚期到先商时期,至少在鹤壁这块地方,一直有先民居住,显示了鹤壁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
        刘庄遗址的意义还在于,它是一个南水北调工程控制性项目。它的入选,对下一步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对今后重大建设工程当中的文物保护抢救都有重大借鉴意义。
        不仅要把刘庄遗址清理出来的主要遗迹遗物和器物充分展示、利用,同时对渠线以外的文物,也应该给予充分重视。

        张志清(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刘庄遗址的入选,对全省文物工作是一个促进。十大考古发现的评选,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竞争逐渐激烈,从政府到公众都很关注。刘庄遗址本身学术价值非常重要,代表了新发现、新资料,入选应该说名副其实。它为先商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丰富资料,相信随着资料的全部公布,学术界研究先商文化不能不提刘庄。同时,它的积极意义还在于不是一般的发掘,而是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河南文物影响最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刘庄入选有其必然性,将对整个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鹤壁市本身来讲,原来外界对鹤壁文物不是很了解,宣传也不很多。刘庄遗址的发现,会使大家更多地关注鹤壁文物,对鹤壁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会带来正面的效应。从鹤壁自身来说,应该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加强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加大投入,探讨如何把它“热起来”,让人们更加关注它。要让全社会关注、支持文物保护工作,让最基层的群众知道什么是考古,把考古同一般意义上的“挖宝”区分开来。
        
        方辉(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先是学术价值,刘庄遗址之所以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可以说在夏商尤其是关于商的问题上提供了一批难得的资料。关于商的起源,学术界一直是存有争议的,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探求先商文化,其面貌一直是若隐若现,一直没有充足的资料。像刘庄先商墓葬群延续时间这么长,空间分布这么大,特征这么显著,我们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年大家一直盼着这样一个发掘成果的出现。相信刘庄遗址的发掘、整理和发掘资料的出版,会推动考古学、历史学界站在相当丰富的出发点上来讨论先商问题。
        考古学成果的利用是一个新课题,涉及到文化遗产管理问题,我们已经从国外引入了“考古文化遗产管理”的概念。不能把利用理解为简单的开发,而是要系统利用。政府首先要重视,不要光追求带来多少直接经济效益,考古学的价值不仅仅是这些,同时还体现在社会价值上,体现在对公众的教育上,比如建立博物馆,发挥文化遗产寓教于乐的功用,作为对公众的回馈。要讲究文化的认同,论及商文化的“老家”,鹤壁毕竟是很重要的区域,容易引导公众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同时,考古学本身要通过媒介实现与公众的互动,并最终走到“公众考古学”这条路上。
        
        赵新平(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庄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
        作为发掘领队,首先我要特别感谢省文物局和鹤壁市政府、文化局、文物局、大赉店镇政府、刘庄村委会及村民在刘庄遗址发掘期间给予我们的大力帮助,可以说没有他们的积极支持,就没有这一考古新发现。同时,我还要感谢考古队中来自我们所、鹤壁市文物工作队、山东大学、郑州大学的同事们,正是凭着大家团结、奋进、年轻、向上的团队精神,我们才科学、严谨地揭露了刘庄遗址。
        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不再重复,但考古发现的过程仍记忆犹新。南水北调工程鹤壁段新的发掘工作即将展开,淇河流域、淇河文化以及淇河流域在中华文明、早期国家,尤其是先商、商文化演进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值得我们长期深入探寻研究。鹤壁考古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生阶段,浚县辛村卫国墓地、大赉店遗址的发掘让世人第一次看到了淇河流域辉煌灿烂的古老文明,刘庄遗址的重大发现再次引起了世人对鹤壁的关注。先商墓地、先商居址等问题,尚需我们摸索追寻,相信不远的将来,长期以来为学术界所特别关注的先商文化、商族起源、夏商关系等重大学术课题会在我们鹤壁得以突破。
        
        靳松安(郑州大学考古系副教授、博士):
        刘庄遗址最初的发掘目的主要是发掘研究豫北地区仰韶时代大司空类型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但是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先商文化的特征凸现出来。与二里头零散的墓葬不同,刘庄先商文化墓葬可以称得上夏时期唯一的、排列非常有规律的大型墓葬群。北方这个时期布局这么有规律、规模这么大的墓葬群的首次发现,对研究先商时期商人社会组织,对探讨商人起源问题,探讨人种、族性以及与周围其他文化的关系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刘庄遗址下层属史前原始社会仰韶大司空类型文化遗址,过去也没有这么大规模发现,它对于研究仰韶时代大司空类型聚落布局具有积极意义。
        全部发掘的336座墓葬中,从先商最早期到最晚期各个阶段都有,上下跨度300余年,墓穴间隔都非常小,最小的仅有30到40厘米,说明墓地管理一直十分严格,社会结构相当严密,这对了解当时社会管理究竟达到什么程度很有意义。
        刘庄遗址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可以说当之无愧,像这个类型的遗址全国就这么一处。博物馆已作了专题展览,不光是让社会上的人看,还要吸引专业人员看,让全国各地的学者研究先商都要到鹤壁来,要让鹤壁成为一处先商文化研究的学术基地。           
        2006-6-9 淇滨晚报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