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一卷(2005-2006)

 

“大伾山上大石佛”系列(一——四)

谭文忠搜集


                                                              ● 李红军  村长摄影配图  
         走进这座山,仿佛走进了一座历史文化宝库。触目所及,尽是历史碎片;漫步之中,不小心就会踢到国家文物。
      在这座不大的山上,儒佛道和谐共处,各占一个山头,迎送着前来朝拜的各方百姓。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期间,民间的抬阁、旱船等俗文化在这里尽情施展。
      这便是大伾山了。
      就是因为有了大伾山,依山而建的浚县城成为中国第一个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谚云:“南京到北京,比不上浚县城。”这话有自己的道理。
      在大伾山上,有一座大石佛,它位居中国六大石佛之列,被称为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 

          镇河将军 高与崖齐

      没来浚县之前,早听说大伾山石佛有“八丈佛爷七丈楼”的说法,为什么呢?心中不免纳闷。
      到浚县时虽已天近黄昏,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先饱眼福。于是,2003年12月18日下午5点多,在浚县文物旅游局班朝忠局长陪同下,我登上坐落于浚县城东南1公里许的大伾山,探访大石佛。
      此时,天色已暗,大伾山在我眼里成了一团朦胧。那让人心仪的神秘石佛,就端坐于这团朦胧中。
      走上大伾山,我的心在一刹那间变得有些澄明。
      依山而望,山脚下是一地星斗,远处则是一派别致而让人陶醉的夜光。只有登高,才知道一己的渺小;只有远望,才能体会到淡泊的心境。
      晚6时许,我们穿过天宁寺的大门,走过藏经阁,来到大石佛跟前。
      “这是真佛啊!”虽然已是夜色朦胧,但当我站到大石佛面前时,还是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
      恍惚间,心里有一种特别的感动,想哭,想流泪。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软化着我的心,慢慢袭向我的全身,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家园,一个久违的家园,一个亲切、温馨的家园。我在大石佛前面坐下来,久久无语。
      “说它是真佛的,你不是第一个!”班朝忠局长说。
      此前,一个叫华悟的无锡人一来到大佛前就匍匐在地,痛哭失声:“真是一尊真佛啊!”
      有一次,国家文物局专家许言来参观大佛。他就像被大佛吸住了一样,一直待了5个多小时才走。因为这,他还推迟了原定的河北之行。
      借着新换上电池的三个手电筒的光亮,我看清了这尊巨大的石佛。
      这是一尊坐式的大弥勒佛像。佛像头部螺发,面方颊圆,面部略呈梯形。大佛目光平视,嘴唇紧闭,表情很是庄严。它左手扶膝,手心向下;右手曲臂前举,手心向外。大佛身穿五彩方格袈裟,坐在四周方墩上,足踏仰莲,五趾平齐,脚面平直。
      大佛巍然坐于七丈高的大佛楼内。“八丈佛爷七丈楼”,对于许多未曾领略过大佛风貌的人来说,这句话很费解。不过到了近前,你就明白了。原来,大石佛底部低于楼房底座两米多,所以佛爷虽然住在楼里,个头儿却比楼高。
      大佛楼原为北魏时期的七层高阁,隋、唐、后周均曾对其重修。元末,大佛楼毁于战乱。现今的大佛楼为明代正统十年所建。
      按照有关资料记载,大石佛俗称镇河将军,依山凿就,高与崖齐,实测高度为22.29米。
      “神功捧护,巨灵措手以难开;佛力昭彰,秦后著鞭而不动。傍临迥汉,显超岸于当时……”这是一段刻于后周时期的碑文,碑文意思是:幸蒙神的护佑,“巨灵神”为了拯救人们的灾难,开凿了大佛;因为佛的威力光明宏大,虽遭“秦后”(前秦君王苻坚)的“著鞭”(打击)而仍安在无恙。大佛临河而居,为消除当时人民的灾难显示了威力。

            西方高僧 开凿大佛

      大石佛的开凿,离不开“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石勒和一个叫佛图澄的佛师。
      明代末年浚县知县张肯堂所编纂的《浚县志》载:“石勒以佛图澄之言,凿崖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黄河。拓跋魏覆以重阁。元末,毁于兵。”
      《十六国春秋·后赵录》记载:石勒,羯族人,十六国后赵君王。佛图澄是天竺高僧,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来到洛阳,初依东海王司马越发展佛教,后又投靠石勒。佛图澄以幻术骗得了石勒的信任,于是石勒命军中奉佛,自己也亲身拜佛。当时在中国北方以石勒的势力最强,属地最广,辖有今河南、山西、陕西以及河北、山东部分地区。公元311年前,石勒是一个“游击将军”,“游行羁,人无定志”。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采纳张宾的计策,“进据襄国(今河北邢台),继将进取幽、并,以制四方”。石勒命令佛图澄在他
的疆域内大兴佛寺
      佛图澄(又名佛图蹬、浮图澄)是西域人(也有史籍称其为天竺人)。据说佛图澄身长八尺,风姿儒雅,本姓帛氏(或言白氏、湿氏),少出家,于乌苌国(古印度属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上游一带)就罗汉入道。他诵经数万言,善解文义,曾于几宾(西域国名,在今喀布尔河下游流域克什米尔一带)受教于名师。
      传说佛图澄善诵神咒,还能使得鬼推磨。他以麻油杂胭脂涂于掌中,就能从掌中看到千里外发生的事儿。
      他还能通过听铃音来推算事情,无不应验。佛图澄到达中原后,本来想在洛阳建立寺庙,结果遇到“永嘉之乱”,就潜于民间等待世事变化。最终他赢得了石勒的信任。
      佛图澄要发展佛教,一方面必须凭借石勒的政治权威,另一方面必须为老百姓“救苦救难”,以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仰。
      公元312年至332年,后赵境内不断发生瘟疫、蝗虫、冰雹等灾害。佛图澄每当听到这些灾情之后,便念咒诵经,为百姓祈福。
      当时黄河从大伾山东边流过。黄河,历史上被称为害河,在豫北地区为害尤甚。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决宿胥口(在今浚县西南约25公里),绝于西山,经大伾山东,东北去”。秦汉以来,黄河在黎阳(今浚县)一带屡次决口。长期以来,百姓苦于水患。因为无力抗拒黄河的泛滥,百姓们把解除水患的希望寄托在天、神身上。佛图澄抓住了这个地方的特点和群众心理,在大伾山开凿大石佛“以镇黄河”,由此取得“万众欢呼”。
      不过,大石佛这个宏伟工程在石勒生前并未完成。
      专家认为,大石佛在后赵时只是凿了一个轮廓。后世又接着施工,大石佛才得以完成。也就是说大石佛是经历了几个朝代才竣工的。石勒死后,他的儿子石弘即位。不到一年,石虎杀弘自立。石虎性情残暴,穷兵黩武,在位十三年就发动大小战争数百次(参阅《后赵录》),弄得国内几乎没有可征用的兵卒。当时黎阳是后赵的军事重地,这里经常发生战事,百姓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余力去凿大石佛呢!
      公元350年,冉闵灭掉后赵,建立冉魏。公元353年,慕容氏灭冉魏,建立前燕。370年,前秦灭前燕。不久,黎阳又归东晋所有。短短的18年中,黎阳的归属辗转五次。战乱之中,大佛成了“烂尾工程”。
      到北魏,随着佛教的兴盛,早已停建的大佛工程终于再度开工。
      “大石佛凿于后赵,到前秦可能遭到破坏。到北魏时,官方盖了个楼来保护它。‘唐时或凿弥勒之像’(这指的是对佛像细部的加工),元末毁于兵火,到明时又塑以外身泥皮彩绘。大石佛的命运大概就是这样。”班朝忠局长对于大石佛的历史颇有研究,“所以,一个大石佛身上,集中折射着南北朝、唐宋元乃至明清的艺术风格、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
      大石佛在当时是否镇住了黄河,史书已无据可查。但不管怎么说,大石佛都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存在,它就是一段历史,它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岁月沧桑、世事变幻。
      正因为大石佛的存在,才有了大伾山这座文化名山,才有了浚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如今,大石佛所面对的东南方向,已经不再是浩浩荡荡的黄河水,而变成了沃野良田。那昔日的浩淼烟波,也已让位于墟里炊烟、秀美田园。然而,大佛却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形态,永远留在了大伾山上。
      也许它真的镇住了黄河,逼得黄河改了道?
      离开大石佛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走出大石佛所在的天宁寺,大石佛就被留在了身后。人走得越来越远,可石佛仿佛越来越近,在心中,它是那样清晰。 
                            (文转自04-01-13大河报  图片摄于04-06-04) 

 



                                                      你眼中为何满是怒火  (之二) 
 
                                                          ● 李红军  村长摄影配图   
 
        生于动乱年代 大佛满眼怒火

  2003年12月20日,顶着冬日里难得的灿烂阳光,我再次走进天宁寺,走近大石佛。
  此时的大佛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他的巨大和雄伟。他是“镇河之佛”,1600年前,开凿石佛工程开工的时候,大伾山前还是奔腾汹涌的黄河。直到800年前,这里还是浩荡的河水,然而眼下,大佛所面对的已经是麦野平畴、人家村舍。
  1600多年,这沉甸甸的历史,也许只有大石佛能够承受吧。
  1600多年,世间发生了多少人事更迭、兵火战乱、悲欢离合?这恐怕只有大佛才明白。见过了太多的人和事之后,一般人都会变得心态平和,淡泊宁静。大石佛虽然经历了1600多年世态炎凉,但他依然怒视着前方。他永远留在了过去,他定格于历史的瞬间。
  关于大石佛的建造年代,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大石佛建于后赵之后,有人认为始建于后赵。对于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大石佛,却一直无言。
  有学者认为,不同时代对于佛的理解的差异,往往以物象化的形式流传下来。以这个观点来判断,大石佛应该属于后赵,属于1600年前。
  为什么大石佛不像龙门的卢舍那大佛一样,眼中充满了慈悲、善意、理解和宽容?为什么大石佛不像卢舍那大佛那样,显得沉稳、庄重、典雅,哪怕是对于恶,也能坦然处之?
  因为卢舍那建造于繁荣祥和的盛世唐朝,那个时代的主旋律是和平发展、教化四方,而大伾山石佛属于战乱不断、水患频繁的后赵,当时最常见的现象是武力征服、血腥杀戮。
  大石佛折射了一代后赵的历史,折射了文明进化的历史。
  大石佛的开凿,实际上是佛教在中国得到认可的结果,也是佛教和中国政治巧妙结合的结果。大石佛所处的时代是武力征服的时代,所以他要获得认可,获得尊重,也必须满面怒容地去征服,征服凶险残忍,征服血腥暴力。
  初见佛图澄时,因为不大相信这个外来和尚,后来成为后赵皇帝的石勒带着挑衅的姿态问:“佛法有何灵验?”
  佛图澄说:“佛理虽玄远,但可以拿眼前的事来作为证据。”
  佛图澄让人拿来器皿,盛水,然后烧香念咒,须臾,器皿中出现一朵光彩夺目的青莲花。这实际上是一种魔术,但石勒从未见过魔术,认为这是佛法的威力,从此信了佛图澄。
  不久,石勒从葛陂带兵返回河北,途中经过枋头时,有人准备袭击他。这时佛图澄声称自己听铃声有凶音,石勒示警。石勒有了准备,躲过了这次袭击,于是他对佛图澄的信任更进了一步。但过了一段时间,石勒又渐渐对佛图澄产生了怀疑。有一天夜里,石勒全副武装执刀而坐,然后派使者去问佛图澄:“今晚不知大将军(指石勒)在哪里,到处寻不到。”
      有人偷偷向佛图澄报告了石勒的举动,所以当使者赶来问话时,佛图澄不等使者开口就反问说:“当前并没有敌人侵犯,为什么大将军要戒备森严?”
  石勒闻报大惊,彻底相信了佛的“厉害”。
  佛图澄最神奇的预言是“擒段波”一事。段波乃鲜卑将领,石勒的对头。一次,段波率兵围住了石勒。石勒登上城楼观察敌军势态,看到段波的人马一眼看不到边,不禁大忧。佛图澄却说,“铃声”告诉他,“明日中半,当擒段波”。次日,石勒派兵出城埋伏,恰巧遇见段波,便把他擒住了。此事之后,石勒对佛图澄佩服得五体投地。
  公元328年,石勒经长期苦战,终于进军关中,灭前赵国,然后正式称帝,建立后赵。为了报答佛图澄,石勒正式下诏允许汉人出家,并大建佛寺。佛法终于第一次真正在中国被大力推广。
  石勒开了中华佛教史上的若干第一:第一个礼佛的君王,第一个建正规佛寺的君王,第一个把儿子们送入佛寺用佛教理论进行培训的君王……
  正是在石勒的支持下,佛图澄有了大本营,得以全力推进佛教的发展。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石佛,一个代表着佛教高度的大石佛开始开凿。
  石勒有一个侄子石虎,石勒在世的时候,他一直以忠实追随者的面目出现,是一员勇猛异常的将军。虽然石勒也曾担忧过石虎凶狠过甚的为人,但总体上还是信任他的。史称石虎其人“性如野兽”,不仅勇猛而且残忍。石勒死后,石虎便露出狰狞面目,将石勒的宠妃张夫人及儿子统统杀死,抢了后赵的皇位。
  佛图澄用尽办法,终于劝得石虎信佛,但他却阻止不了石虎的杀戮。
  石虎死后,其养子之子冉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又杀光了石虎的子孙。
  正是在这样的反反复复的杀戮中,大石佛茁壮成长起来,最终完成了自己。面对血腥的人间,大石佛的眼中怎能不怒火喷涌? 

        后周大肆灭佛 大佛逃过劫难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但每一次大石佛和大石佛所在的天宁寺都逃过了劫难。
  天宁寺内的“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就是记载五代后周时废除寺院、抑制佛教发展的一块重要碑刻。
  这块碑存于大石佛前的天宁寺内,立于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碑额镌着楷书“大伾山寺之记”六字,碑铭记文称:
  大伾山者,上摩乾像,下压坤牛。左巨浸而右太行,诚为壮观;南夷门而北大魏,最擅繁华。遐重昔人能擢胜境,以兹山之足为佛足矣,以兹山之顶为佛顶焉。寺内有缺落碑铭,载相续日月,俨三十二相,亦四五百年。首蔟连珠,肩隈合璧。或孤鸿夜至,移雁塔而自他方;六出朝飞,拔雪山而归此处。神功捧护,巨灵措斧以难开;佛力昭彰,秦后著鞭而不动。傍临迥汉,显超岸于当时;俯瞰危峰,类投崖于今日。不待龙吟深谷,我有法雨而济陈根;何须虎啸幽崖,我有惠风而吹昏垢。潜施殊福,溥及群生……唯曰:“大伾,盖前古之寺名,非近年之敕额。如斯敷列,胡免停废?”……既高僧之固请,乃下笔以直书。庶纪厥由,终无革故。
  汉朝时,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因果报应的轮回学说受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视,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高峰。但经过安史之乱和唐末的藩镇割据混战以后,黄河流域人口大量减少,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五代时,皇帝周世宗柴荣为了统一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除了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整顿吏治、刷新军备外,政府还销毁佛像以铸钱,并勒令日益增多的僧尼还俗。为了抑制寺院经济的发展和僧尼的增加,以便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周世宗继周太祖郭威废开封僧尼寺院58所之后,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开始大规模废除寺院,并颁布了对佛教寺院及僧尼的处理办法:“敕天下寺院,非敕额者悉废之。禁私度僧尼,凡欲出家者必候祖父母、父母、伯叔之命……今两京及诸州每岁造僧账,有死亡、归俗,皆随时开落。”
  “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记载的就是上述事件。根据碑文记载,黎阳县(今浚县)所在的滑州地域内共有363所寺院。根据官方命令,这363所寺院很多都要被取缔,而“黎阳县大伾山寺、胙城县契心禅院……以上叁所,宜并令依旧住持者”。大伾山寺是滑州境内侥幸留下的三所寺院之一,大石佛也因此幸免于难。
  专家认为,后周在历史上历时很短,前后总共不到10年,而周世宗柴荣在位6年,因此留下的文物寥若晨星,见于书籍的碑刻仅有20余块。在这20余块碑刻中,反映抑制佛寺、裁汰僧人的碑刻只有“敕留启母庙记”碑和这块“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不过,“敕留启母庙记”碑早已不存在了,“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如今可算是“后周抑制佛教”那段历史的唯一见证。这通石碑现在的地位是———国家一级文物。
  2003年12月20日是一个冬季难得的好天气,晴和,温暖。87岁的丁秀兰老人,在暖暖的阳光下走出屋子,像往常一样用眼神抚摸着天宁寺里的殿堂楼阁,抚摸着依山而建的大佛。
  在天宁寺,丁秀兰已经住了71年。这个寺院的一切都印在了她心里,闭上眼,她也能说出个一二三。
  丁秀兰轻轻抚摸着“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她知道,那是宝物。在大石佛前,她站下来,久久伫立,写满前尘往事的脸上,洋溢着恬淡和超脱。石佛前的香坛里,香烟缭绕,一个中年男子走上前,把一脸虔诚送给大石佛;两位年轻的女性匍匐在地,默默祷告。
  经历了千年沧桑的大石佛静静地坐在那里,固执地保持着1000多年前的姿势。
                             (文转自04-01-14大河报  图片摄于04-06-04)
 
                                                            佛踪人迹相得益彰 (之三) 
 
                                                              ● 李红军  村长摄影配图   
 
      一定意义上说,大伾山的文化价值是通过大石佛来实现的。
      大石佛开凿以后,在大伾山一带形成了佛儒道三教并立的局面。许多帝王和文人登临大伾山,在山上或刻字留念,或吟诗作赋,形成大伾山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佛踪人迹在大伾山上相得益彰。  
        一片痴心老人 伴佛七十年

  70年的天宁寺生活,让87岁的丁秀兰老太太成为天宁寺的历史见证人。
  历史总是这样,把过去留在今天,把今天变成过去。
  2003年12月20日是一个阳光灿烂得醉人的日子。在这样的晴天丽日里,87岁的丁秀兰老人从床上折起身,下床,拿起木梳,细细地梳头。梳完头,整理好衣装,她走出屋门。
  像已经过去的两万多个日子一样,丁秀兰老人首先要在天宁寺里转转。阳光把她的脸打磨得很是红润,她则把阳光懒懒地抱进怀里。虽然天宁寺里的路她不知已经走了多少回,但她每天还是要坚持走一遍。她说:“佛要有人供养着才有精气神儿呢!”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是这样,一物降一物,正如“老虎吃小鸡,小鸡吃虫子,虫子吃杠子,杠子打老虎”一样,一切均处于链条之中,大佛也概莫能外。虽然说佛法无边,神通广大,可佛离了信徒,照样也无法存在。
  丁秀兰老人有个特点,她喜欢隐瞒自己的年龄。隐瞒的时间长了,她常常搞不清自己的年龄,有时说自己80岁了,有时却又说自己70多岁,还有一次去医院看病,她说自己刚50岁。
  老人的逻辑是:人的寿命是一定的,把年龄说小了,自然就能多活几年。
  丁秀兰老人的佛缘来自于70多年前。
  70多年前,丁秀兰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被许配给丁祥贵(丁秀兰称他为老华)。丁秀兰的娘家和夫家都是大户人家,也都是天宁寺的供养人。
  因为丁祥贵是天宁寺的供养人,所以丁祥贵被家里人送到天宁寺学手艺。后来,丁祥贵大了,就准备回家结婚。当时庙里的住持老和尚哭了,他不想让丁祥贵走。丁祥贵是个人才,学啥啥精,老和尚想让丁祥贵留在寺里撑门面。在老和尚的哭声里,丁祥贵心软了。最后双方商定,丁祥贵还在这里当和尚,但也可以回家结婚。就这样,丁秀兰成了天宁寺和尚丁祥贵的媳妇。
  丁秀兰住在“寺下头村”,有时也到寺里。“我们那时家里光门面房就有六间!”丁秀兰老人说。
  解放以后,丁秀兰老人就和丈夫一起住在了庙里。
  在丁秀兰老人的记忆里,有两件事是不能不说的,一是日本人1942年入侵浚县后,杀了很多人,但来到大石佛天宁寺却连门都没有敢进;二是“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来庙里找文物,丁秀兰老两口把一些文物藏了起来,红卫兵也没敢对他们咋的。
)      “我不是喷(说大话)哩!我们不犯法,不偷不抢,我们是讲理人,他们也不能拿我们咋的!”丁秀兰老人说。
      实际上,老人太天真了。日本鬼子不会跟老人讲理,他们如果讲理就不会到中国来烧杀抢掠了。他们之所以没有进天宁寺,也许只能解释为大佛的又一次侥幸吧。
      大佛躲过了许多次劫难,最终留存到了今天,但天宁寺中的文物并不是都像大佛这样幸运。浚县文物旅游局张福民副局长向我讲述了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原先天宁寺中有一口大合金钟,是三大镇寺宝物之一(另两个是大石佛和“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每到清晨和尚们早课时,钟声能传出九公里远。天宁寺的钟声是当地的一大景观。“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们拿着二三十公斤重的大锤来砸天宁寺的大钟,砸了很长时间,只砸出了一个小窟窿。一怒之下,红卫兵们把大钟从天宁寺前的七十二级台阶上推了下去。最后,大钟变成了一堆碎片。毁了大钟后,红卫兵们又转而将铁锤砸向“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
      当时任文物馆馆长的卢荫堂闻讯赶到现场时,碑已被红卫兵砸得不成样子。卢荫堂见状,扑倒在石碑上痛哭失声。
      文化是文化人的文化,文明是文明时代的文明,宗教也只是信教人的宗教。
      面对野蛮和暴力,老百姓发明了一个对付的办法,那就是想像中的因果报应。当地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在修建大佛楼时,需要一根大梁。当地有个财主家有一棵大白杨,恰好适合做大梁。但这个财主为富不仁,平常苦难人请求帮助时他从来就不予理睬,让他捐树建大佛楼更是没门儿的事儿。况且他认为那棵大白杨关系到自家的风水,说什么也不能砍伐。后来,财主的老婆病了,左看右看都不好。一个和尚找到财主说:“你老婆病不好是没佛心,只有立地成佛,才能活命!现在建佛楼需要一根大梁,你捐了大白杨就是积了阴德,
对你老婆有好处。”财主根本不信。
      虽然财主不答应捐树,和尚还是治好了财主老婆的病。于是财主很感激,就捐了自己家的大白杨。因为这棵杨树太大,财主还专门修了一条“义路”运送杨树。无限人文墨客 留迹大伾山
      自从有了大石佛之后,文人雅士也纷纷登临大伾山,在这里留下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谜团一样的初唐诗僧王梵志。唐小说《桂苑丛谈》中说,王梵志家住今天浚县东部。他的祖上曾经做过铸钱官,因为家道中落,王梵志就到天宁寺当了和尚。他当和尚时常常与群众聊天,了解到很多民情。
      王梵志的诗以说理劝世为主,多宣扬佛教思想,与偈语相近,对世态人情亦颇有讽刺。作为中国白话诗的鼻祖,他的诗大都浅显易懂,如“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养儿何须多,了是一个足”等。
      王梵志的诗是唐代佛教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敦煌遗书中发现大量王梵志诗的写卷后,中、日、法、俄、德等各国学者发表了数以百计有关王梵志的论文。
      明朝名臣、学者王阳明曾慕大石佛之名到大伾山来拜谒。他最初反对佛学,在拜完大佛以后,受到极大震撼,竟从此改变了对佛教的看法。王阳明对儒学进行了拓展,同时充实了佛学的内容,如在教育方面开始提倡“知行合一”。他改变儒学原先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要求学生知道原因和结果。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春,明清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大家“神笔”王铎来到天宁寺。
      王铎(公元1592~1652年),字觉斯,号嵩樵,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他与黄道周、倪元璐从事复兴书坛活动,在书法上提倡“取法高古,博采众长,师长舍短,自成一体”。他的书法笔势苍劲,气度恢弘,风格独特,其特点是既富有优良传统,又富有时代精神,更富有个人性格,在书坛上享有盛誉。
      王铎在天宁寺拜完大石佛,来到大石佛北龙洞之南的山崖上时,他站下了。站在这里,他挥笔在方丈之内写下气度恢弘的四个大字“鹭涛虎岫”。与“鹭涛虎岫”四字相邻的《再至青坛》一诗?熏也是王铎的作品。所谓“青坛”,是大伾山的别称。汉光武帝登大伾山时,曾称大伾山为青坛。
      在第一次登大伾山之后不久,王铎第二次登上了大伾山。在一个夜晚,王铎骑马登上大伾山,在大石佛北龙洞右后侧的崖壁上题下《再至青坛》一诗。
      王铎两次登大伾山,均在崇祯十七年春天。第二次登大伾山时,他在夜间执灯题字,可见停留的时间比较短。
      崇祯十七年春,李自成攻打北京,当时王铎因事在外,闻讯赴京。王铎还没赶到,北京已经陷落了,崇祯上吊自杀。无奈,走到半路的王铎又返回来了。王铎两次登大伾山题字,可能就是在此次北京之行的往返途中。
      2003年12月18日夜晚,在拜见了大石佛之后,循着王铎走过的路,我来到王铎摩崖刻字的地方。在手电筒昏黄的灯光下,“鹭涛虎岫”、“再至青坛”几个苍劲的大字显得气度逼人。恍惚间,我仿佛听到崎岖山路上传来清脆的马蹄声,马蹄声中夹杂着一个巨匠深深的叹息。他是在为明王朝的灭亡叹息,还是在为自己的命运叹息?
      在很多人的眼里,王铎是一个小人,是一个人品低下的人。因为南明王朝灭亡后,他投降了清朝。不过王铎在书法上的成就,是世所公认的。
      大伾山上的刻字很多,包括王铎在内的名人、文人的刻字中,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有60多处。这些字有篆、隶、楷、行、草各体,风格各异。几乎每一处刻字都有一段故事,反映着那个时代的文化。这些刻字共同组成了一道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成为以大石佛为主的大伾山人文景观的一部分。
                              (文转自04-01-15大河报  图片摄于04-06-04) 

                                                                   人文荟萃一名山 (之四 )
 
                                                                   ● 李红军  村长摄影配图   
 
     2003年12月22日上午,我第四次登上大伾山,走进这个历史文化名山。
  虽然已造访三次,但我的眼睛好像还是不够使,而脚步也移得比前几次还要慢。曾获鹤壁市导游大赛第一名的导游张楠说:“每一个来过大伾山的人,都还想来第二次、第三次,因为每次来都会有新的收获。”
  这话我信。
  大伾山称得上是一座文化名山,我着重参观的大石佛和大石佛所在的天宁寺,只是这文化名山的小小一角。 
        原是兵家必争之地。

  导游张楠对于大伾山文化了解很深,她的解说让我对大石佛所依托的大伾山有了更深的印象。
  《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商周时,浚地称黎,山称黎山。西汉初,朝廷于黎山脚下、黄河之滨置县。“县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阳”,因称黎阳,山亦名黎阳山。东汉初年,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军还师经黎阳,在山巅筑青坛祭告天地,遂赐名“青坛山”。明初,浚县县城移至浮丘山北。大伾山在浚县城东,故俗称浚县东山,浮丘山在城南,俗称浚县南山。
  金代明昌以前,大伾山为黄河转折点,黎阳津(又名黎阳关,对岸为白马津)为黄河重要渡口。黎阳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因为“山阻河险”,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张仪劝赵王守白马津,苏代约燕王决白马口,秦末郦食其劝汉王塞白马口,白马津、白马口说的都是这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命张耳、陈余率兵三千渡白马津攻取赵地。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以幽并二州兵取天下,首先在黎阳立营,作为河北的屏障。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交兵,皆以黎阳为制胜之地,几经争夺。两晋与前赵、后赵、前秦、后燕在黎阳曾多次大战。后赵大将逯明曾筑垒于大伾山东。
  后燕慕容德南迁,巧遇黄河结冰,军民踏冰过河,摆脱追兵。于是慕容德改黎阳津为“天桥津”。隋末,李密率瓦岗军攻占黎阳,打开这里的国家粮仓赈济灾民。时间不长,李密就招募了20余万兵士。
  唐初,朝廷在这里设置黎州总管府,辖四州八县。五代时,朱温、李克用曾在黎阳争斗。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进军黎阳,宋守军烧掉大伾、凤凰、紫金三山之间的两座浮桥后溃退。金兵乘小舟从这里渡河南进,直捣京师。
  清嘉庆年间,民间反清秘密组织天理教在大伾山设立了据点。天理教起义军在滑县起义后,拟先攻下浚县城,然后北进夺取北京。起义军围困浚县县城数月,始终没有攻克,天理教起义由此失败。 


        大伾山上遍地是宝

  清朝时,诗人张端曾任浚县县丞。在游览了大伾山之后,张端即兴题诗一首:“极目烟霞景万重,太行西峙水朝宗。是谁忽地开生面,第一山头第一峰。”
  在张端眼里“烟霞景万重”的大伾山,如今是国家4A级景区。
  然而,在五年前,作为浚县标志的大伾山,作为浚县数千年文明史见证的大伾山,还很不成样子。
  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班朝忠还记得自己上任后第一次到大伾山时的情景。那是1998年,他到大伾山转了一圈后,裤腿上蒙上了厚厚的灰尘,鞋子则变成了土鞋,因为上山的路上到处是垃圾。
  “大伾山能搞到今天这个样子,不容易!我有一帮好职工啊!”回想起当初走过的路,班朝忠把功劳归于自己的职工。
  走进大伾山景区大门,脚下是一条“百猴路”。这条路很干净很整洁,路两边摆着“泥猴张”雕刻的100个石猴,所以称为“百猴路”。那100个石猴形态各异,既有石刻的质感,又有泥猴的神韵,给你一种艺术的灵动之美。
      走过“百猴路”,再翻过山,就到了大伾山景区的核心地带———天宁寺和大石佛。


      天宁寺位于大伾山东面半山腰,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500年)。初建时该寺名叫大伾山寺,坐西向东。明代时,大伾山寺改为坐北面南,更名为天宁寺。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本地乡绅邢本立又把天宁寺改为坐西面东。现在的天宁寺共有殿宇30余间。因为朝向曾经几次改动,所以今天的天宁寺形成了东西、南北两条轴线的独特布局。在南北轴线上,主体建筑有地藏殿、天王殿、罗汉殿、大雄殿、水陆殿;在东西轴线上,主体建筑有山门、藏经阁、大佛楼。
      “像这样拥有东西、南北两条轴线的寺院,在全国恐怕也不多见,这是一大奇观!”班朝忠自豪地说。除此之外,天宁寺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在别的寺院,藏经阁一般都位于佛像后面,在天宁寺,藏经阁却立在佛像前面。
      天宁寺山门前有一棵老槐树,因为年岁大了,也颇有脾气。据说一位皇帝来到天宁寺,从老槐树面前经过时没有弯腰,结果帽子被刮掉了。出寺时,皇帝就恭恭敬敬地弯下身子,从老槐树的枝干下穿过。
      在天宁寺山门前,我看到竖有一个大牌子,上面罗列着大伾山风景区内的十大国家一级文物,有大石佛、《大伾山铭》、龙洞、《大伾山诗》、《康显侯诰》碑、王铎摩崖题记等。在一座小小的山上,竟然集中了这么多的国家一级文物!
      从天宁寺山门右转,绕过一个厢房,班朝忠指着房后胡乱堆着的一大堆石头说:“别小看这些石头,随便你挑出来一块,就可能是一个省级文物呢!我们这座大伾山上,可是遍地是宝啊!” 传统庙会热闹非凡
      2003年12月23日,10多位老人一块儿登上了大伾山。这些老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都住在大伾山附近。他们是应班朝忠局长的邀请,到山上来讨论一个对于当地百姓来说非常重要的活动———从正月初一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浚县传统庙会。在讨论中,班朝忠一个个地征求老人们的意见:今年的庙会该
怎么办?有没有什么新点子?准备得怎么样了?
      在每年的庙会之前,班朝忠都要召开这样的讨论会。参加会议的老人,一般都是附近村子里推举出来的“会首”,他们负责组织村民们到庙会上表演节目、参与活动等。

     每年庙会期间,大伾山附近各村乃至各市县的人们都会扶老携幼地来赶会。甚至山东、河北、安徽等地的人们,也远道赶来参加庙会。
      作为全国四大庙会之一,浚县庙会对于浚县人来说是一个无比热闹的节日。浚县庙会的会场主要集中在县城东西两侧,以县城为中心。正月里,浚县庙会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初九,一个是十六。初九那天,庙会的高潮在大伾山;十六那天,庙会的高潮在大伾山对面的浮丘山。高潮时,各地自发组织的民间文艺团体会在大伾山与浮丘山之间走高跷、耍狮子、舞龙、跑旱船、吹唢呐、放火铳,甚是热闹。
      因为参加的人太多,浚县庙会在历史上曾出过两次大的事件,有几十人在混乱中被踩死踩伤。
      班朝忠局长介绍说,庙会期间,大伾山上到处是人。天宁寺的大石佛前是庙会上最热闹的地方,从各地赶来朝拜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办好庙会,促进经济,是我们今年庙会的主题。我们不想做什么表面文章,只想把大伾山这个浚县的文化名牌做得更好。”走在黄昏的余晖里,班朝忠踌躇满志地说。
      夕阳沉入远天,夜来了,该下山了。我有些不忍,回望身后的大伾山,它又变成了一团朦胧,和我初来时是那样的相像。
      来也朦胧,去也朦胧。那个让我感动的大石佛,那个与大石佛相伴了70余年、如今仍固执守候在寺院里的丁秀兰老人,那口破碎的古钟……一切的一切,画面重叠着交织在我眼前。
      我肯定还会再来。 (全文完)               

      (文转自04-01-16大河报  图片摄于04-06-04

















 

 

 

 




















 

 

 

 




















 

 

 




 

 

 

 

 

 

 

 

 

 

 

 

 


                                                              ● 李红军  村长摄影配图  
         走进这座山,仿佛走进了一座历史文化宝库。触目所及,尽是历史碎片;漫步之中,不小心就会踢到国家文物。
      在这座不大的山上,儒佛道和谐共处,各占一个山头,迎送着前来朝拜的各方百姓。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期间,民间的抬阁、旱船等俗文化在这里尽情施展。
      这便是大伾山了。
      就是因为有了大伾山,依山而建的浚县城成为中国第一个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谚云:“南京到北京,比不上浚县城。”这话有自己的道理。
      在大伾山上,有一座大石佛,它位居中国六大石佛之列,被称为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 

          镇河将军 高与崖齐

      没来浚县之前,早听说大伾山石佛有“八丈佛爷七丈楼”的说法,为什么呢?心中不免纳闷。
      到浚县时虽已天近黄昏,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先饱眼福。于是,2003年12月18日下午5点多,在浚县文物旅游局班朝忠局长陪同下,我登上坐落于浚县城东南1公里许的大伾山,探访大石佛。
      此时,天色已暗,大伾山在我眼里成了一团朦胧。那让人心仪的神秘石佛,就端坐于这团朦胧中。
      走上大伾山,我的心在一刹那间变得有些澄明。
      依山而望,山脚下是一地星斗,远处则是一派别致而让人陶醉的夜光。只有登高,才知道一己的渺小;只有远望,才能体会到淡泊的心境。
      晚6时许,我们穿过天宁寺的大门,走过藏经阁,来到大石佛跟前。
      “这是真佛啊!”虽然已是夜色朦胧,但当我站到大石佛面前时,还是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
      恍惚间,心里有一种特别的感动,想哭,想流泪。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软化着我的心,慢慢袭向我的全身,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家园,一个久违的家园,一个亲切、温馨的家园。我在大石佛前面坐下来,久久无语。
      “说它是真佛的,你不是第一个!”班朝忠局长说。
      此前,一个叫华悟的无锡人一来到大佛前就匍匐在地,痛哭失声:“真是一尊真佛啊!”
      有一次,国家文物局专家许言来参观大佛。他就像被大佛吸住了一样,一直待了5个多小时才走。因为这,他还推迟了原定的河北之行。
      借着新换上电池的三个手电筒的光亮,我看清了这尊巨大的石佛。
      这是一尊坐式的大弥勒佛像。佛像头部螺发,面方颊圆,面部略呈梯形。大佛目光平视,嘴唇紧闭,表情很是庄严。它左手扶膝,手心向下;右手曲臂前举,手心向外。大佛身穿五彩方格袈裟,坐在四周方墩上,足踏仰莲,五趾平齐,脚面平直。
      大佛巍然坐于七丈高的大佛楼内。“八丈佛爷七丈楼”,对于许多未曾领略过大佛风貌的人来说,这句话很费解。不过到了近前,你就明白了。原来,大石佛底部低于楼房底座两米多,所以佛爷虽然住在楼里,个头儿却比楼高。
      大佛楼原为北魏时期的七层高阁,隋、唐、后周均曾对其重修。元末,大佛楼毁于战乱。现今的大佛楼为明代正统十年所建。
      按照有关资料记载,大石佛俗称镇河将军,依山凿就,高与崖齐,实测高度为22.29米。
      “神功捧护,巨灵措手以难开;佛力昭彰,秦后著鞭而不动。傍临迥汉,显超岸于当时……”这是一段刻于后周时期的碑文,碑文意思是:幸蒙神的护佑,“巨灵神”为了拯救人们的灾难,开凿了大佛;因为佛的威力光明宏大,虽遭“秦后”(前秦君王苻坚)的“著鞭”(打击)而仍安在无恙。大佛临河而居,为消除当时人民的灾难显示了威力。

            西方高僧 开凿大佛

      大石佛的开凿,离不开“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石勒和一个叫佛图澄的佛师。
      明代末年浚县知县张肯堂所编纂的《浚县志》载:“石勒以佛图澄之言,凿崖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黄河。拓跋魏覆以重阁。元末,毁于兵。”
      《十六国春秋·后赵录》记载:石勒,羯族人,十六国后赵君王。佛图澄是天竺高僧,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来到洛阳,初依东海王司马越发展佛教,后又投靠石勒。佛图澄以幻术骗得了石勒的信任,于是石勒命军中奉佛,自己也亲身拜佛。当时在中国北方以石勒的势力最强,属地最广,辖有今河南、山西、陕西以及河北、山东部分地区。公元311年前,石勒是一个“游击将军”,“游行羁,人无定志”。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采纳张宾的计策,“进据襄国(今河北邢台),继将进取幽、并,以制四方”。石勒命令佛图澄在他
的疆域内大兴佛寺。


      佛图澄(又名佛图蹬、浮图澄)是西域人(也有史籍称其为天竺人)。据说佛图澄身长八尺,风姿儒雅,本姓帛氏(或言白氏、湿氏),少出家,于乌苌国(古印度属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上游一带)就罗汉入道。他诵经数万言,善解文义,曾于几宾(西域国名,在今喀布尔河下游流域克什米尔一带)受教于名师。
      传说佛图澄善诵神咒,还能使得鬼推磨。他以麻油杂胭脂涂于掌中,就能从掌中看到千里外发生的事儿。
      他还能通过听铃音来推算事情,无不应验。佛图澄到达中原后,本来想在洛阳建立寺庙,结果遇到“永嘉之乱”,就潜于民间等待世事变化。最终他赢得了石勒的信任。
      佛图澄要发展佛教,一方面必须凭借石勒的政治权威,另一方面必须为老百姓“救苦救难”,以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仰。
      公元312年至332年,后赵境内不断发生瘟疫、蝗虫、冰雹等灾害。佛图澄每当听到这些灾情之后,便念咒诵经,为百姓祈福。
      当时黄河从大伾山东边流过。黄河,历史上被称为害河,在豫北地区为害尤甚。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决宿胥口(在今浚县西南约25公里),绝于西山,经大伾山东,东北去”。秦汉以来,黄河在黎阳(今浚县)一带屡次决口。长期以来,百姓苦于水患。因为无力抗拒黄河的泛滥,百姓们把解除水患的希望寄托在天、神身上。佛图澄抓住了这个地方的特点和群众心理,在大伾山开凿大石佛“以镇黄河”,由此取得“万众欢呼”。
      不过,大石佛这个宏伟工程在石勒生前并未完成。
      专家认为,大石佛在后赵时只是凿了一个轮廓。后世又接着施工,大石佛才得以完成。也就是说大石佛是经历了几个朝代才竣工的。石勒死后,他的儿子石弘即位。不到一年,石虎杀弘自立。石虎性情残暴,穷兵黩武,在位十三年就发动大小战争数百次(参阅《后赵录》),弄得国内几乎没有可征用的兵卒。当时黎阳是后赵的军事重地,这里经常发生战事,百姓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余力去凿大石佛呢!
      公元350年,冉闵灭掉后赵,建立冉魏。公元353年,慕容氏灭冉魏,建立前燕。370年,前秦灭前燕。不久,黎阳又归东晋所有。短短的18年中,黎阳的归属辗转五次。战乱之中,大佛成了“烂尾工程”。
      到北魏,随着佛教的兴盛,早已停建的大佛工程终于再度开工。


      “大石佛凿于后赵,到前秦可能遭到破坏。到北魏时,官方盖了个楼来保护它。‘唐时或凿弥勒之像’(这指的是对佛像细部的加工),元末毁于兵火,到明时又塑以外身泥皮彩绘。大石佛的命运大概就是这样。”班朝忠局长对于大石佛的历史颇有研究,“所以,一个大石佛身上,集中折射着南北朝、唐宋元乃至明清的艺术风格、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
      大石佛在当时是否镇住了黄河,史书已无据可查。但不管怎么说,大石佛都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存在,它就是一段历史,它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岁月沧桑、世事变幻。
      正因为大石佛的存在,才有了大伾山这座文化名山,才有了浚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如今,大石佛所面对的东南方向,已经不再是浩浩荡荡的黄河水,而变成了沃野良田。那昔日的浩淼烟波,也已让位于墟里炊烟、秀美田园。然而,大佛却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形态,永远留在了大伾山上。
      也许它真的镇住了黄河,逼得黄河改了道?
      离开大石佛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走出大石佛所在的天宁寺,大石佛就被留在了身后。人走得越来越远,可石佛仿佛越来越近,在心中,它是那样清晰。 
                            (文转自04-01-13大河报  图片摄于04-06-04) 

                                                      你眼中为何满是怒火  (之二) 


                                                          ● 李红军  村长摄影配图   
 
        生于动乱年代 大佛满眼怒火

  2003年12月20日,顶着冬日里难得的灿烂阳光,我再次走进天宁寺,走近大石佛。
  此时的大佛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他的巨大和雄伟。他是“镇河之佛”,1600年前,开凿石佛工程开工的时候,大伾山前还是奔腾汹涌的黄河。直到800年前,这里还是浩荡的河水,然而眼下,大佛所面对的已经是麦野平畴、人家村舍。
  1600多年,这沉甸甸的历史,也许只有大石佛能够承受吧。
  1600多年,世间发生了多少人事更迭、兵火战乱、悲欢离合?这恐怕只有大佛才明白。见过了太多的人和事之后,一般人都会变得心态平和,淡泊宁静。大石佛虽然经历了1600多年世态炎凉,但他依然怒视着前方。他永远留在了过去,他定格于历史的瞬间。
  关于大石佛的建造年代,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大石佛建于后赵之后,有人认为始建于后赵。对于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大石佛,却一直无言。
  有学者认为,不同时代对于佛的理解的差异,往往以物象化的形式流传下来。以这个观点来判断,大石佛应该属于后赵,属于1600年前。
  为什么大石佛不像龙门的卢舍那大佛一样,眼中充满了慈悲、善意、理解和宽容?为什么大石佛不像卢舍那大佛那样,显得沉稳、庄重、典雅,哪怕是对于恶,也能坦然处之?
  因为卢舍那建造于繁荣祥和的盛世唐朝,那个时代的主旋律是和平发展、教化四方,而大伾山石佛属于战乱不断、水患频繁的后赵,当时最常见的现象是武力征服、血腥杀戮。
  大石佛折射了一代后赵的历史,折射了文明进化的历史。
  大石佛的开凿,实际上是佛教在中国得到认可的结果,也是佛教和中国政治巧妙结合的结果。大石佛所处的时代是武力征服的时代,所以他要获得认可,获得尊重,也必须满面怒容地去征服,征服凶险残忍,征服血腥暴力。
  初见佛图澄时,因为不大相信这个外来和尚,后来成为后赵皇帝的石勒带着挑衅的姿态问:“佛法有何灵验?”
  佛图澄说:“佛理虽玄远,但可以拿眼前的事来作为证据。”
  佛图澄让人拿来器皿,盛水,然后烧香念咒,须臾,器皿中出现一朵光彩夺目的青莲花。这实际上是一种魔术,但石勒从未见过魔术,认为这是佛法的威力,从此信了佛图澄。

  不久,石勒从葛陂带兵返回河北,途中经过枋头时,有人准备袭击他。这时佛图澄声称自己听铃声有凶音,石示警。石勒有了准备,躲过了这次袭击,于是他对佛图澄的信任更进了一步。但过了一段时间,石勒又渐渐对佛图澄产生了怀疑。有一天夜里,石勒全副武装执刀而坐,然后派使者去问佛图澄:“今晚不知大将军(指石勒)在哪里,到处寻不到。”
      有人偷偷向佛图澄报告了石勒的举动,所以当使者赶来问话时,佛图澄不等使者开口就反问说:“当前并没有敌人侵犯,为什么大将军要戒备森严?”
  石勒闻报大惊,彻底相信了佛的“厉害”。
  佛图澄最神奇的预言是“擒段波”一事。段波乃鲜卑将领,石勒的对头。一次,段波率兵围住了石勒。石勒登上城楼观察敌军势态,看到段波的人马一眼看不到边,不禁大忧。佛图澄却说,“铃声”告诉他,“明日中半,当擒段波”。次日,石勒派兵出城埋伏,恰巧遇见段波,便把他擒住了。此事之后,石勒对佛图澄佩服得五体投地。
  公元328年,石勒经长期苦战,终于进军关中,灭前赵国,然后正式称帝,建立后赵。为了报答佛图澄,石勒正式下诏允许汉人出家,并大建佛寺。佛法终于第一次真正在中国被大力推广。
  石勒开了中华佛教史上的若干第一:第一个礼佛的君王,第一个建正规佛寺的君王,第一个把儿子们送入佛寺用佛教理论进行培训的君王……
  正是在石勒的支持下,佛图澄有了大本营,得以全力推进佛教的发展。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石佛,一个代表着佛教高度的大石佛开始开凿。
  石勒有一个侄子石虎,石勒在世的时候,他一直以忠实追随者的面目出现,是一员勇猛异常的将军。虽然石勒也曾担忧过石虎凶狠过甚的为人,但总体上还是信任他的。史称石虎其人“性如野兽”,不仅勇猛而且残忍。石勒死后,石虎便露出狰狞面目,将石勒的宠妃张夫人及儿子统统杀死,抢了后赵的皇位。
  佛图澄用尽办法,终于劝得石虎信佛,但他却阻止不了石虎的杀戮。
  石虎死后,其养子之子冉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又杀光了石虎的子孙。
  正是在这样的反反复复的杀戮中,大石佛茁壮成长起来,最终完成了自己。面对血腥的人间,大石佛的眼中怎能不怒火喷涌? 

        后周大肆灭佛 大佛逃过劫难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但每一次大石佛和大石佛所在的天宁寺都逃过了劫难。
  天宁寺内的“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就是记载五代后周时废除寺院、抑制佛教发展的一块重要碑刻。
  这块碑存于大石佛前的天宁寺内,立于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碑额镌着楷书“大伾山寺之记”六字,碑铭记文称:
  大伾山者,上摩乾像,下压坤牛。左巨浸而右太行,诚为壮观;南夷门而北大魏,最擅繁华。遐重昔人能擢胜境,以兹山之足为佛足矣,以兹山之顶为佛顶焉。寺内有缺落碑铭,载相续日月,俨三十二相,亦四五百年。首蔟连珠,肩隈合璧。或孤鸿夜至,移雁塔而自他方;六出朝飞,拔雪山而归此处。神功捧护,巨灵措斧以难开;佛力昭彰,秦后著鞭而不动。傍临迥汉,显超岸于当时;俯瞰危峰,类投崖于今日。不待龙吟深谷,我有法雨而济陈根;何须虎啸幽崖,我有惠风而吹昏垢。潜施殊福,溥及群生……唯曰:“大伾,盖前古之寺名,非近年之敕额。如斯敷列,胡免停废?”……既高僧之固请,乃下笔以直书。庶纪厥由,终无革故。
  汉朝时,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因果报应的轮回学说受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视,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高峰。但经过安史之乱和唐末的藩镇割据混战以后,黄河流域人口大量减少,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五代时,皇帝周世宗柴荣为了统一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除了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整顿吏治、刷新军备外,政府还销毁佛像以铸钱,并勒令日益增多的僧尼还俗。为了抑制寺院经济的发展和僧尼的增加,以便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周世宗继周太祖郭威废开封僧尼寺院58所之后,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开始大规模废除寺院,并颁布了对佛教寺院及僧尼的处理办法:“敕天下寺院,非敕额者悉废之。禁私度僧尼,凡欲出家者必候祖父母、父母、伯叔之命……今两京及诸州每岁造僧账,有死亡、归俗,皆随时开落。”
  “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记载的就是上述事件。根据碑文记载,黎阳县(今浚县)所在的滑州地域内共有363所寺院。根据官方命令,这363所寺院很多都要被取缔,而“黎阳县大伾山寺、胙城县契心禅院……以上叁所,宜并令依旧住持者”。大伾山寺是滑州境内侥幸留下的三所寺院之一,大石佛也因此幸免于难。
  专家认为,后周在历史上历时很短,前后总共不到10年,而周世宗柴荣在位6年,因此留下的文物寥若晨星,见于书籍的碑刻仅有20余块。在这20余块碑刻中,反映抑制佛寺、裁汰僧人的碑刻只有“敕留启母庙记”碑和这块“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不过,“敕留启母庙记”碑早已不存在了,“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如今可算是“后周抑制佛教”那段历史的唯一见证。这通石碑现在的地位是———国家一级文物。
  2003年12月20日是一个冬季难得的好天气,晴和,温暖。87岁的丁秀兰老人,在暖暖的阳光下走出屋子,像往常一样用眼神抚摸着天宁寺里的殿堂楼阁,抚摸着依山而建的大佛。
  在天宁寺,丁秀兰已经住了71年。这个寺院的一切都印在了她心里,闭上眼,她也能说出个一二三。
  丁秀兰轻轻抚摸着“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她知道,那是宝物。在大石佛前,她站下来,久久伫立,写满前尘往事的脸上,洋溢着恬淡和超脱。石佛前的香坛里,香烟缭绕,一个中年男子走上前,把一脸虔诚送给大石佛;两位年轻的女性匍匐在地,默默祷告。
  经历了千年沧桑的大石佛静静地坐在那里,固执地保持着1000多年前的姿势。
                             (文转自04-01-14大河报  图片摄于04-06-04)
 
                                                            佛踪人迹相得益彰 (之三) 
 
                                                              ● 李红军  村长摄影配图   
 
      一定意义上说,大伾山的文化价值是通过大石佛来实现的。
      大石佛开凿以后,在大伾山一带形成了佛儒道三教并立的局面。许多帝王和文人登临大伾山,在山上或刻字留念,或吟诗作赋,形成大伾山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佛踪人迹在大伾山上相得益彰。  
        一片痴心老人 伴佛七十年

  70年的天宁寺生活,让87岁的丁秀兰老太太成为天宁寺的历史见证人。
  历史总是这样,把过去留在今天,把今天变成过去。
  2003年12月20日是一个阳光灿烂得醉人的日子。在这样的晴天丽日里,87岁的丁秀兰老人从床上折起身,下床,拿起木梳,细细地梳头。梳完头,整理好衣装,她走出屋门。
  像已经过去的两万多个日子一样,丁秀兰老人首先要在天宁寺里转转。阳光把她的脸打磨得很是红润,她则把阳光懒懒地抱进怀里。虽然天宁寺里的路她不知已经走了多少回,但她每天还是要坚持走一遍。她说:“佛要有人供养着才有精气神儿呢!”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是这样,一物降一物,正如“老虎吃小鸡,小鸡吃虫子,虫子吃杠子,杠子打老虎”一样,一切均处于链条之中,大佛也概莫能外。虽然说佛法无边,神通广大,可佛离了信徒,照样也无法存在。
  丁秀兰老人有个特点,她喜欢隐瞒自己的年龄。隐瞒的时间长了,她常常搞不清自己的年龄,有时说自己80岁了,有时却又说自己70多岁,还有一次去医院看病,她说自己刚50岁。
  老人的逻辑是:人的寿命是一定的,把年龄说小了,自然就能多活几年。
  丁秀兰老人的佛缘来自于70多年前。
  70多年前,丁秀兰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被许配给丁祥贵(丁秀兰称他为老华)。丁秀兰的娘家和夫家都是大户人家,也都是天宁寺的供养人。
  因为丁祥贵是天宁寺的供养人,所以丁祥贵被家里人送到天宁寺学手艺。后来,丁祥贵大了,就准备回家结婚。当时庙里的住持老和尚哭了,他不想让丁祥贵走。丁祥贵是个人才,学啥啥精,老和尚想让丁祥贵留在寺里撑门面。在老和尚的哭声里,丁祥贵心软了。最后双方商定,丁祥贵还在这里当和尚,但也可以回家结婚。就这样,丁秀兰成了天宁寺和尚丁祥贵的媳妇。
  丁秀兰住在“寺下头村”,有时也到寺里。“我们那时家里光门面房就有六间!”丁秀兰老人说。
  解放以后,丁秀兰老人就和丈夫一起住在了庙里。
  在丁秀兰老人的记忆里,有两件事是不能不说的,一是日本人1942年入侵浚县后,杀了很多人,但来到大石佛天宁寺却连门都没有敢进;二是“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来庙里找文物,丁秀兰老两口把一些文物藏了起来,红卫兵也没敢对他们咋的。
)      “我不是喷(说大话)哩!我们不犯法,不偷不抢,我们是讲理人,他们也不能拿我们咋的!”丁秀兰老人说。
      实际上,老人太天真了。日本鬼子不会跟老人讲理,他们如果讲理就不会到中国来烧杀抢掠了。他们之所以没有进天宁寺,也许只能解释为大佛的又一次侥幸吧。
      大佛躲过了许多次劫难,最终留存到了今天,但天宁寺中的文物并不是都像大佛这样幸运。浚县文物旅游局张福民副局长向我讲述了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原先天宁寺中有一口大合金钟,是三大镇寺宝物之一(另两个是大石佛和“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每到清晨和尚们早课时,钟声能传出九公里远。天宁寺的钟声是当地的一大景观。“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们拿着二三十公斤重的大锤来砸天宁寺的大钟,砸了很长时间,只砸出了一个小窟窿。一怒之下,红卫兵们把大钟从天宁寺前的七十二级台阶上推了下去。最后,大钟变成了一堆碎片。毁了大钟后,红卫兵们又转而将铁锤砸向“黎阳大伾山寺准敕不停废记”碑。
      当时任文物馆馆长的卢荫堂闻讯赶到现场时,碑已被红卫兵砸得不成样子。卢荫堂见状,扑倒在石碑上痛哭失声。
      文化是文化人的文化,文明是文明时代的文明,宗教也只是信教人的宗教。
      面对野蛮和暴力,老百姓发明了一个对付的办法,那就是想像中的因果报应。当地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在修建大佛楼时,需要一根大梁。当地有个财主家有一棵大白杨,恰好适合做大梁。但这个财主为富不仁,平常苦难人请求帮助时他从来就不予理睬,让他捐树建大佛楼更是没门儿的事儿。况且他认为那棵大白杨关系到自家的风水,说什么也不能砍伐。后来,财主的老婆病了,左看右看都不好。一个和尚找到财主说:“你老婆病不好是没佛心,只有立地成佛,才能活命!现在建佛楼需要一根大梁,你捐了大白杨就是积了阴德,
对你老婆有好处。”财主根本不信。
      虽然财主不答应捐树,和尚还是治好了财主老婆的病。于是财主很感激,就捐了自己家的大白杨。因为这棵杨树太大,财主还专门修了一条“义路”运送杨树。无限人文墨客 留迹大伾山
      自从有了大石佛之后,文人雅士也纷纷登临大伾山,在这里留下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谜团一样的初唐诗僧王梵志。唐小说《桂苑丛谈》中说,王梵志家住今天浚县东部。他的祖上曾经做过铸钱官,因为家道中落,王梵志就到天宁寺当了和尚。他当和尚时常常与群众聊天,了解到很多民情。
      王梵志的诗以说理劝世为主,多宣扬佛教思想,与偈语相近,对世态人情亦颇有讽刺。作为中国白话诗的鼻祖,他的诗大都浅显易懂,如“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养儿何须多,了是一个足”等。
      王梵志的诗是唐代佛教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敦煌遗书中发现大量王梵志诗的写卷后,中、日、法、俄、德等各国学者发表了数以百计有关王梵志的论文。
      明朝名臣、学者王阳明曾慕大石佛之名到大伾山来拜谒。他最初反对佛学,在拜完大佛以后,受到极大震撼,竟从此改变了对佛教的看法。王阳明对儒学进行了拓展,同时充实了佛学的内容,如在教育方面开始提倡“知行合一”。他改变儒学原先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要求学生知道原因和结果。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春,明清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大家“神笔”王铎来到天宁寺。
      王铎(公元1592~1652年),字觉斯,号嵩樵,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他与黄道周、倪元璐从事复兴书坛活动,在书法上提倡“取法高古,博采众长,师长舍短,自成一体”。他的书法笔势苍劲,气度恢弘,风格独特,其特点是既富有优良传统,又富有时代精神,更富有个人性格,在书坛上享有盛誉。
      王铎在天宁寺拜完大石佛,来到大石佛北龙洞之南的山崖上时,他站下了。站在这里,他挥笔在方丈之内写下气度恢弘的四个大字“鹭涛虎岫”。与“鹭涛虎岫”四字相邻的《再至青坛》一诗?熏也是王铎的作品。所谓“青坛”,是大伾山的别称。汉光武帝登大伾山时,曾称大伾山为青坛。
      在第一次登大伾山之后不久,王铎第二次登上了大伾山。在一个夜晚,王铎骑马登上大伾山,在大石佛北龙洞右后侧的崖壁上题下《再至青坛》一诗。
      王铎两次登大伾山,均在崇祯十七年春天。第二次登大伾山时,他在夜间执灯题字,可见停留的时间比较短。
      崇祯十七年春,李自成攻打北京,当时王铎因事在外,闻讯赴京。王铎还没赶到,北京已经陷落了,崇祯上吊自杀。无奈,走到半路的王铎又返回来了。王铎两次登大伾山题字,可能就是在此次北京之行的往返途中。
      2003年12月18日夜晚,在拜见了大石佛之后,循着王铎走过的路,我来到王铎摩崖刻字的地方。在手电筒昏黄的灯光下,“鹭涛虎岫”、“再至青坛”几个苍劲的大字显得气度逼人。恍惚间,我仿佛听到崎岖山路上传来清脆的马蹄声,马蹄声中夹杂着一个巨匠深深的叹息。他是在为明王朝的灭亡叹息,还是在为自己的命运叹息?
      在很多人的眼里,王铎是一个小人,是一个人品低下的人。因为南明王朝灭亡后,他投降了清朝。不过王铎在书法上的成就,是世所公认的。
      大伾山上的刻字很多,包括王铎在内的名人、文人的刻字中,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有60多处。这些字有篆、隶、楷、行、草各体,风格各异。几乎每一处刻字都有一段故事,反映着那个时代的文化。这些刻字共同组成了一道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成为以大石佛为主的大伾山人文景观的一部分。
                              (文转自04-01-15大河报  图片摄于04-06-04) 

                                                                   人文荟萃一名山 (之四 )
 
                                                                   ● 李红军  村长摄影配图   
 
     2003年12月22日上午,我第四次登上大伾山,走进这个历史文化名山。
  虽然已造访三次,但我的眼睛好像还是不够使,而脚步也移得比前几次还要慢。曾获鹤壁市导游大赛第一名的导游张楠说:“每一个来过大伾山的人,都还想来第二次、第三次,因为每次来都会有新的收获。”
  这话我信。
  大伾山称得上是一座文化名山,我着重参观的大石佛和大石佛所在的天宁寺,只是这文化名山的小小一角。 
        原是兵家必争之地。

  导游张楠对于大伾山文化了解很深,她的解说让我对大石佛所依托的大伾山有了更深的印象。
  《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商周时,浚地称黎,山称黎山。西汉初,朝廷于黎山脚下、黄河之滨置县。“县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阳”,因称黎阳,山亦名黎阳山。东汉初年,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军还师经黎阳,在山巅筑青坛祭告天地,遂赐名“青坛山”。明初,浚县县城移至浮丘山北。大伾山在浚县城东,故俗称浚县东山,浮丘山在城南,俗称浚县南山。
  金代明昌以前,大伾山为黄河转折点,黎阳津(又名黎阳关,对岸为白马津)为黄河重要渡口。黎阳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因为“山阻河险”,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张仪劝赵王守白马津,苏代约燕王决白马口,秦末郦食其劝汉王塞白马口,白马津、白马口说的都是这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命张耳、陈余率兵三千渡白马津攻取赵地。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以幽并二州兵取天下,首先在黎阳立营,作为河北的屏障。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交兵,皆以黎阳为制胜之地,几经争夺。两晋与前赵、后赵、前秦、后燕在黎阳曾多次大战。后赵大将逯明曾筑垒于大伾山东。
  后燕慕容德南迁,巧遇黄河结冰,军民踏冰过河,摆脱追兵。于是慕容德改黎阳津为“天桥津”。隋末,李密率瓦岗军攻占黎阳,打开这里的国家粮仓赈济灾民。时间不长,李密就招募了20余万兵士。
  唐初,朝廷在这里设置黎州总管府,辖四州八县。五代时,朱温、李克用曾在黎阳争斗。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进军黎阳,宋守军烧掉大伾、凤凰、紫金三山之间的两座浮桥后溃退。金兵乘小舟从这里渡河南进,直捣京师。
  清嘉庆年间,民间反清秘密组织天理教在大伾山设立了据点。天理教起义军在滑县起义后,拟先攻下浚县城,然后北进夺取北京。起义军围困浚县县城数月,始终没有攻克,天理教起义由此失败。 

        大伾山上遍地是宝

  清朝时,诗人张端曾任浚县县丞。在游览了大伾山之后,张端即兴题诗一首:“极目烟霞景万重,太行西峙水朝宗。是谁忽地开生面,第一山头第一峰。”
  在张端眼里“烟霞景万重”的大伾山,如今是国家4A级景区。
  然而,在五年前,作为浚县标志的大伾山,作为浚县数千年文明史见证的大伾山,还很不成样子。
  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班朝忠还记得自己上任后第一次到大伾山时的情景。那是1998年,他到大伾山转了一圈后,裤腿上蒙上了厚厚的灰尘,鞋子则变成了土鞋,因为上山的路上到处是垃圾。
  “大伾山能搞到今天这个样子,不容易!我有一帮好职工啊!”回想起当初走过的路,班朝忠把功劳归于自己的职工。
  走进大伾山景区大门,脚下是一条“百猴路”。这条路很干净很整洁,路两边摆着“泥猴张”雕刻的100个石猴,所以称为“百猴路”。那100个石猴形态各异,既有石刻的质感,又有泥猴的神韵,给你一种艺术的灵动之美。
    

 走过“百猴路”,再翻过山,就到了大伾山景区的核心地带———天宁寺和大石佛。
      天宁寺位于大伾山东面半山腰,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500年)。初建时该寺名叫大伾山寺,坐西向东。明代时,大伾山寺改为坐北面南,更名为天宁寺。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本地乡绅邢本立又把天宁寺改为坐西面东。现在的天宁寺共有殿宇30余间。因为朝向曾经几次改动,所以今天的天宁寺形成了东西、南北两条轴线的独特布局。在南北轴线上,主体建筑有地藏殿、天王殿、罗汉殿、大雄殿、水陆殿;在东西轴线上,主体建筑有山门、藏经阁、大佛楼。
      “像这样拥有东西、南北两条轴线的寺院,在全国恐怕也不多见,这是一大奇观!”班朝忠自豪地说。除此之外,天宁寺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在别的寺院,藏经阁一般都位于佛像后面,在天宁寺,藏经阁却立在佛像前面。
      天宁寺山门前有一棵老槐树,因为年岁大了,也颇有脾气。据说一位皇帝来到天宁寺,从老槐树面前经过时没有弯腰,结果帽子被刮掉了。出寺时,皇帝就恭恭敬敬地弯下身子,从老槐树的枝干下穿过。
      在天宁寺山门前,我看到竖有一个大牌子,上面罗列着大伾山风景区内的十大国家一级文物,有大石佛、《大伾山铭》、龙洞、《大伾山诗》、《康显侯诰》碑、王铎摩崖题记等。在一座小小的山上,竟然集中了这么多的国家一级文物!
      从天宁寺山门右转,绕过一个厢房,班朝忠指着房后胡乱堆着的一大堆石头说:“别小看这些石头,随便你挑出来一块,就可能是一个省级文物呢!我们这座大伾山上,可是遍地是宝啊!” 传统庙会热闹非凡
      2003年12月23日,10多位老人一块儿登上了大伾山。这些老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都住在大伾山附近。他们是应班朝忠局长的邀请,到山上来讨论一个对于当地百姓来说非常重要的活动———从正月初一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浚县传统庙会。在讨论中,班朝忠一个个地征求老人们的意见:今年的庙会该
怎么办?有没有什么新点子?准备得怎么样了?
      在每年的庙会之前,班朝忠都要召开这样的讨论会。参加会议的老人,一般都是附近村子里推举出来的“会首”,他们负责组织村民们到庙会上表演节目、参与活动等。
  

  每年庙会期间,大伾山附近各村乃至各市县的人们都会扶老携幼地来赶会。甚至山东、河北、安徽等地的人们,也远道赶来参加庙会。
      作为全国四大庙会之一,浚县庙会对于浚县人来说是一个无比热闹的节日。浚县庙会的会场主要集中在县城东西两侧,以县城为中心。正月里,浚县庙会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初九,一个是十六。初九那天,庙会的高潮在大伾山;十六那天,庙会的高潮在大伾山对面的浮丘山。高潮时,各地自发组织的民间文艺团体会在大伾山与浮丘山之间走高跷、耍狮子、舞龙、跑旱船、吹唢呐、放火铳,甚是热闹。
      因为参加的人太多,浚县庙会在历史上曾出过两次大的事件,有几十人在混乱中被踩死踩伤。
      班朝忠局长介绍说,庙会期间,大伾山上到处是人。天宁寺的大石佛前是庙会上最热闹的地方,从各地赶来朝拜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办好庙会,促进经济,是我们今年庙会的主题。我们不想做什么表面文章,只想把大伾山这个浚县的文化名牌做得更好。”走在黄昏的余晖里,班朝忠踌躇满志地说。
      夕阳沉入远天,夜来了,该下山了。我有些不忍,回望身后的大伾山,它又变成了一团朦胧,和我初来时是那样的相像。
      来也朦胧,去也朦胧。那个让我感动的大石佛,那个与大石佛相伴了70余年、如今仍固执守候在寺院里的丁秀兰老人,那口破碎的古钟……一切的一切,画面重叠着交织在我眼前。
      我肯定还会再来。 (全文完)  
                            

 (文转自04-01-16大河报  图片摄于04-06-04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