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02 16:26
对不起,我来晚了。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尊佛,佛边有石刻,国宝遍山坡……一首唱老了的歌谣,在中国文化史上已传扬千年,却穿不透城市耳畔的屏障。河南鹤壁境内的浚(xùn)县大伾(pī)山,就在离北宋汴京百里之遥的地方,就在离省会郑州两小时车程的地方,却年年被我忽略,岁岁被我错过。莫非中州风物太盛,名山胜迹太多,将它的光芒淹没?莫非西太行、北燕山、南伏牛、东沂蒙,将它的身影遮挡?至今还有不少人望着宣传车上的横幅——“浚县大伾山”,瞠目结舌,五个字有两个字念不出来。 大伾山实在不该成为一个盲点啊。这是一座历史名山,也是一座文化高峰。山不高,山不大,文化“含金量”却十分饱和。绕坡而行,抚摸满山遍野的文物遗存,可以感受这里云集的佛道儒三大教派,可以见证这里坐拥的十大”;登上峰顶,俯瞰黄河故道两岸的古渡口、古战场、古粮仓,可以遥望大禹治水的足迹,可以倾听群雄征战的呐喊……我跟在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班朝忠的身后,趔趔趄趄,在乱石残碑之间寻觅,不禁发现声声惊叹,城里城外,山上山下,稍稍成形一些的石板上几乎都有先人的遗刻。正如人们感喟的,在这里随便踢一脚都能踢到文物,在这里随便呼吸一下都能嗅到文化。
华北大平原好比茫茫大海,太行山余脉没入海底,却又甩起一梢尾鳍远远翘出水中央,这就是兀立豫北平原的大伾山了。它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伾”的释义为层叠、有力气、再成之山,因古时地名曾为黎阳也称黎阳山,因东汉刘秀在此筑坛祭天也称青坛山,从华夏源头而来的黄河,从《诗经》而来的卫河,就从山岭两侧滚滚流过……大伾山文化像一个渐渐滚大的“雪球”,汇聚了一千多年来的宗教风习、石雕造像、摩崖石刻、民族文字、诗文、书法、建筑、墓葬、园林、风物传说等等遗存。这些遗存所承载的,不是京畿都市的奢华,不是丰年盛世的繁富,而多是水患人战的凛烈,世外边缘的放旷,山野民间的率真。因此,在中国历史文化长链上,大伾山文化成为古朴芳香的一环。而且,离乱时世的文化遗存本来就不多,它就更加物稀为贵。
大伾山景区包括大伾、浮丘两座山头,大伾山只有135米高、1.66平方公里大,浮丘山只有105米高、1平方公里大。小小浚县县城包裹小小两座山丘,城中有山,山上有城,墟里炊烟之中,晨钟暮鼓不绝,宛如千年历史退潮之后留在沙滩的一只双珠蚌贝。而从文化意义上看,珠已远远大于了蚌。
20世纪的大伾山,应该说是被史念海先生“打捞”出来的。身为中国地理历史学创始人之一的史先生,自肩使命,从西北到中原,珍爱也掬捧趣了尘封已久的大伾山,与其他学者联名,把大伾山放入了1986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提案。自此,大伾山文化的保护和发掘,越来越受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大伾山景区建设步入了捷径,1987年成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成为省十佳风景名胜区,2003年又一举跃升国家4A级景区。浚县也成为河南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的县级单位,1994年又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小小景区,麇集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10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历代名人摩崖石刻460余处,古树名木420余株……而在十大“国宝”大伾山后赵大石佛、天宁寺北魏石兽、大伾山唐代铭文、唐代陇西尹公浮屠、浮丘山唐代千佛洞、大伾山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大伾山宋代龙洞、大伾山宋代康显侯告碑、大伾山明代王铎题刻、大伾山明代王阳明诗刻之中,最大的标志就是那座大石佛了。
行至大伾山西面,右边是一条大川,左边是天宁寺。你走进寺院,穿过藏经阁,迈过门槛一抬头,大佛赫然高耸于离你只几步远的面前!它倚山端坐,顶与崖齐,线条那么朴直,佛身那么巍峨。薄暮之中,梵音佛唱从前院沉沉传来,一种众生之怆痛,隐隐撞击着你的心怀。透过袅袅香烟望去,这尊石佛真大,大得超出了山,超出了城,如同无边佛法漫溢天地之外。
据专家考证,高22.7米的大伾山石佛,是中国北方最大、官方开凿最早的摩崖造像。大约1500年前的东晋十六国时期,胡尘万里,在天竺高僧佛图澄初入东土传播的影响下,建都于襄(今河北邢台)的后赵君主石勒,选择了大伾山,在这里动工创凿石佛。这座石佛比洛阳龙门石窑的卢舍那大佛更早更大,血雨腥风之中多年始得完工。它饱经佛事兴废,风雨剥蚀,兵火损毁,明代以后又进行了大大小小的修塑。如今,班朝忠局长正在延请技术专家,小心填补佛后渗水的崖缝。
大伾山石佛与卢舍那大佛一样,也坐落于大河蜿蜒之处,镇河平灾总是人类创造大佛的一个缘由。它向西面河而坐,面前长长一条72磴石阶垂向河边,直抵渡口,那是历代兵家血拼争夺的黄河两岸要冲黎阳津、白马津……诞生于破碎河山的大石佛,没有卢舍那那神秘美丽的名字,没有卢舍那那样雍容恬淡的微笑,它眼眸始终睁得大大的,直视远方,肌肉绷紧,似要扼腕挺身霍然起立。人问大佛为何满眼怒火?我默问:年轻的大佛,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悲悯吧,是因为耳边滚滚涛声总也挥不去,是因为眼前粼粼波光再也唤不回?800年前的金代明昌五年,暴虐的黄河就已向东改道,大佛面前顿失滔滔,唯余一条大川之上汪汪湖沼、莽莽桑田、漠漠村庄——我忽然省悟到一种关系,大佛镇抚大河,大河浸润大佛,不离不缺,相映相伴,才能构成一幅空明禅境吧。
大伾山以石佛为领衔,逐渐形成了一个宗教圣地。石佛始创的东晋时代,正是儒、道、佛三教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开端,从此繁衍起来的大伾山文化,恰好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一段缩影。儒家以“人”为本位,道家以“自然”为本位,佛家以“解脱”为本位;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可它们都团团云集在了大伾山,错杂为邻,共襄盛举,形成了北魏天宁寺、唐代千佛寺、宋代天齐庙、明代碧霞宫、清代吕祖祠五大古建筑群。其中佛教是最早成气候的,后周朝廷曾令天下废除佛寺、还俗众僧,却专门准敕大伾山佛门不停废;现存佛寺有天宁寺、千佛寺、太平兴国寺、天齐庙等,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寺名正悬于太平兴国寺的门楣。道教约于明代进入浚县,清代昌盛,道院有碧霞宫、吕祖祠等。儒教则以明代大学者王阳明为代表,在山上开办阳明书院,课授弟子。
大伾山以古风为号召,逐渐形成了一个人文胜地。帝王将相在山下逐鹿征战,改写历史,文人雅士在山上怀古思远,摩崖题诗,碑碣遗墨,荟萃无限风雅。留下的整个石刻群的特点,一是作者文化地位高,作品存世价值大,至今一些珍品依然辉映崖壁,如明代大书法家王铎的“鹭涛虎岫”、“仙崿”和《再至青坛诗》,明代大儒王阳明(守仁)的《大伾山诗》、《大伾山赋》;还有被称为“民族文字化石”的梵文、巴思巴文六字真经,也星散山间。二是碑刻品种多,参与层面广,文士官宦事无巨细都可题记镌刻,小民百姓也纷纷立碑还愿……
而最使我感慨的,是大伾山文化的一团和气。宗教上是这样,艺术上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人与神也是这样。
你看,佛、儒、道三家和平共处,从来不分畦町,甚至佛钟上也刻有八卦,道家也在佛寺设坛作法。千佛寺被军阀冯玉祥部改为农业学堂以后,入迁紧临的碧霞宫,和尚与道士轮流当值,共收香火钱。
你看,历代叠积的诗赋文字,或慷慨豪壮,或放旷飘逸,或沉郁伤感,或闲适淡泊,却济济一堂,从无颉颃和抵触。上至名流大家,下至微末文士,远至羯羌民族,近至当地群众,合作完成了一场和谐的文化接力。
你看,方圆百里的黎民百姓,犹如千年潮汐,年年季季向着大伾山的古节庆、古庙会潮起潮落。在这一片乡土上,民性厚道,风习淳朴,人气十分旺盛。
你看,俗世与神灵的关系充满了情趣。百姓对大石佛又敬又怜,沿着山崖佛身盖了一座遮风挡雨的敞面楼,因佛足踏于地面之下,称作“八丈大佛七丈楼”。对道教的碧霞元君,乡民更是亲亲唤作“老奶”,每年在碧霞宫前的戏楼为她庆祝生日,如今唱戏改成了放电影,三四幅银幕同在一方广场打擂,万众暄腾之中,彷佛能看见“老奶”白发慈颜,笑靥如花……
——我不断叩问,大伾山的文化精神啊,你究竟是什么?这一种小巧的浩瀚,这一种混沌的纯粹,从此将我深深吸引。
责任编辑:赵明超
大伾山晨曦
浚县山上桥上桥
300家旅行社采风
大伾山吕祖祠
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面积5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布于一轴线上,巧妙连接,浑成一体.崖壁凿洞,洞内凿就石桌与吕洞宾坐像.洞口阴刻"吕祖祠"。
祠左侧山径曲折优美,历"杏花岩",经"张仙洞",过"云渡桥",达"吹月岭"上之圆门。门上砖雕"纯阳洞天"。附近崖壁布满诗词题记"山河一望"、"步虚声"、"第一峰"、"东皋舒啸"、"怀禹"等题记,含意深刻,书世精湛。越圆门,山势陡峭,拾级而登,即达大伾山绝顶文"太极宫"。宫前石坊曰"小壶天"。坊左右建高台,左为"代天监察之台",右为"五雷号令之台",台高丈余,为古挂灯座式。
吕祖祠十二肖
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面积5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布于一轴线上,巧妙连接,浑成一体.崖壁凿洞,洞内凿就石桌与吕洞宾坐像. 洞口阴刻"吕祖祠"。
祠左侧山径曲折优美,历"杏花岩",经"张仙洞",过"云渡桥",达"吹月岭"上之圆门。门上砖雕"纯阳洞天"。附近崖壁布满诗词题记"山河一望"、"步虚声"、"第一峰"、"东皋舒啸"、"怀禹"等题记,含意深刻,书世精湛。越圆门,山势陡峭,拾级而登,即达大伾山绝顶文"太极宫"。宫前石坊曰"小壶天"。坊左右建高台,左为"代天监察之台",右为"五雷号令之台",台高丈余,为古挂灯座式。
大伾山碧霞宫
俗称"奶奶庙",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共87间殿宇。面积11116平方米。碧霞宫座北向南,分前、中、后院,建筑
艺术精湛,集我国南北建筑之长,自成独特风格。
前院中间有一长方形瑶池,砖砌拱形石桥跨其上,东西两侧有帅殿四座和钟鼓二楼。
中院为碧霞宫主体建筑,院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大殿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结构是歇山卷棚顶的拜殿与悬山顶的正殿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大殿前檐下彩绘"二十四孝"图。殿内供奉着泰山神碧霞元君、紫霞元君、和佩霞元君。
后院为寝宫楼,楼中镌刻雕饰之巨型佛龛式是项床。床上塑元君卧像,床前置有梳妆长桌一张,陈列梳妆用品。
大伾山摩崖石刻
大伾山风景区荟萃了佛、儒、道三教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大伾山风景区目前完好无缺的保存460余摩崖石刻。年代最早的是唐代。大伾山东麓伟观亭处无代刘题"大伾伟观"四字,字径95厘米。为石刻题字之最。"鹭涛虎岫"和"仙崿"为明代著名法家王铎题,笔法遒劲,风格独特,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它和"大伾山唐代铭文"、"大伾山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大伾山宋代唐显候告碑"、"大伾山明代王阳明诗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
这些石刻除露着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外,充分体现了中华书法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展示了浚县历史文化的灿烂。是先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浚县千佛寺石窟
从残存碑刻和清代碑记考稽,千佛寺当建于胜唐。因寺内有千佛洞而得名。窟之洞有佛像千余,故称"千佛洞"。内供三世佛,仰覆莲花须弥座,洞壁有唐代唐高宗、武后年间的题词,洞口有书法家程淓题"佛国"二字。洞前有卷棚顶拜殿为清代所建。
千佛寺前院,有一孤山有石峰,高约4米,面积150平方米,南北两端凿石阶数级。供游人攀登。峰西南下建有一石坊,横额书"即武当"三字。石峰巅有旧庙一间,内讫真武。
千佛寺石窟历史悠久,为我国石窟艺术瑰宝。196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郭沫若同志亲笔指示,要保护好千佛寺石窟,2001年与大石佛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云溪桥
云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船渡11年。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浚县知县魏廉川重修。
云溪桥为五孔桥,式样美观,坚固耐久。长60米,高10米,宽12米。中孔高大,便于舟通行,券额上雕一"虎头",两侧饰以花卉图案。桥两端墩基四角各置卧姿态水兽,形象凶猛逼真,艺术价值较高,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古城墙
浚县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今仅存西门北沿卫河一段,南北长700米,高12米,宽7米。城墙上有垛,有两小门,一日"观澜门",一日"允淑门"(也叫水驿门)。此长城高峻坚固,构造精细,宏伟壮观,而且"襟山带河",地理形势非凡。
浚县古城墙遐迩驰名,有"南京到北京,比不上浚县城"之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文庙
又称"孔庙"、"文府"明洪武六年(1373年)建于县衙东。明、清各有扩建,规模逐渐宏大完整。文庙座北向南,院落宏敞,布局紧凑。门前墙上嵌有"以应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以示尊孔。头门之内有唐槐一棵,干粗4米余,中空,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内生一径尺榆树,俗称"槐抱榆"。院正中为"大成殿",殿中供奉孔子、四配、十二贤诸牌位,东西廊房内供奉孔子72弟子牌位。"大成殿"和廊房建筑规模宏大,式样古朴,庄重大方。为浚县著名古建筑,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伾山龙洞
又名"西阳明洞",在大伾山东丰泽庙内,座西向东。面阔三间,门额横书"龙洞"。" 龙洞叱祥云"是黎阳八景之一。庙内石壁上有三个天然洞穴,上洞较大,口径1米。中洞口径0.5米,下洞最小。洞穴四周雕刻蟠龙五条,故名'龙洞",蟠龙形象生动,呼之欲云。
庙内珍存碑碣很多,宋乾德五年(1051),"西阳明洞记",载龙洞叱云事。"康显侯告"碑刻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记述宋徽宗敕封龙洞为康显侯之事。2001年,与龙洞一起被公布为国保单位。
大伾山天宁寺藏经阁
天宁寺:座落于大丕山东麓,东瞰黄河故道,西倚大丕悬崖,背山面水,形势壮观。由前、中、后、北四个院落组成。前院东为正门,内塑“哼哈”二将。南为地藏殿,北方天王殿。院内原存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和金大定1180年铸造之铁铎等贵重物品。中院正中为藏经阁,阁上原藏南藏经6053卷,1949年迁平原省,现存新乡市博物馆。阁下有“千手千眼佛”一尊,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佛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值使。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我县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佛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值使。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我县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
张仙洞
天宁寺:座落于大丕山东麓,东瞰黄河故道,西倚大丕悬崖,背山面水,形势壮观。由前、中、后、北四个院落组成。前院东为正门,内塑“哼哈”二将。南为地藏殿,北方天王殿。院内原存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和金大定1180年铸造之铁铎等贵重物品。中院正中为藏经阁,阁上原藏南藏经6053卷,1949年迁平原省,现存新乡市博物馆。阁下有“千手千眼佛”一尊,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佛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值使。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我县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佛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值使。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我县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
中军亭
这座六角攒尖的亭子叫中军亭,是隋末瓦岗军的遗迹,据《新唐书》记载,当年瓦岗军首领翟让被李密杀害后,徐懋公被砍伤臂膀,后来他自率一军驻守黎阳,在大伾山操练兵马,建此亭用以了望敌情。李密降唐后,又心存反复,被李渊父子射杀于熊耳山邢公岩下。徐懋公不计私怨,请求把李密尸身运回黎阳安葬。朝廷准许,李密即被葬于山西南五里的地方。1969年卫河清淤时,罗庄村西发现了一块《李密墓志铭》,为魏征撰文,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站在中军亭下,举目四野,黄河故道茫茫苍苍,令人怀古吊幽。黎阳古城,绿树高楼,鹤翔云飞,展示出祖国建设的繁荣景象。
阳明书院、王阳明画像碑
系吕祖祠建筑群之部分,院内有"三丰啸台"为明初太极拳创始人之一张三丰所建,院西北角有小石坊,小巧玲珑,完整无损,坊横额一面书"到此心清",一面书"引人入胜"。
东门面对陡壁悬崖,摩崖题记遍布其间,诸如"旧地重游"、"瞻彼淇澳"、"千仞岗"等等,内容丰富,字体苍劲隽秀。崖下有一长方形水池,入夏积水于此,明丽如镜。据云:"池中沿崖下有一水泉,虽小且水流时断时续,后干涸而泉绝"。院内古柏参天,诗词歌赋之碑碣林立,颜、柳、欧、赵各具风格。北墙壁嵌有刘德新书之"似瀛洲"硅刻。院内存有王守仁(号阳明)的"大伾山赋","大伾山诗"和王阳明画像碑等石刻。故后人称之"阳明书院"。
文治阁
文治阁始建年代失考,明万历三十年(1615年)移钟于阁上,又称钟鼓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修,改名"文治阁",取"以文为治"意。
文治阁通高约20米,上下分楼、台两部分。四面券洞,相对通行。平台上建筑,高10米,分两层,为重檐四角攒尖顶。挑角花脊,琉璃瓦剪边,顶镶宝瓶。平台上有水泥栏杆,凭栏四望,市镇景象,指顾尽毕。文治阁高峻壮丽,庄重典雅,为浚县古老文明的标志,是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庙会时节登浮丘”
● 李红军 村长摄影配图
慈悲女神 神秘身世 “庙会时节登浮丘”之一
两山庙会 热闹异常
进入正月,浚县大伾山、浮丘山就热闹起来了。趁着节日的喜庆和闲暇,方圆十里八乡,周围几市数县,远至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湖北等省的人们,老的少的大的小的,扶老携幼拖男带女,纷纷赶到这里。
尤其是农历正月初九、十六这两天,大伾山、浮丘山及两山夹着的浚县城更是像下饺子一样挤满了人。浚县县城从东到西,由南到北,两山的宽敞大道乃至石壁岩上,但凡能下脚的,都满了。走在路上,你只是人海中的一滴水,海往哪里走,你只有跟着往哪里走。也就是在这海的流动里,老百姓找着了自己,找着了乐子。
一年了,老百姓没有更大的企求,图的就是这个热闹吧。
引领这人海的,就是社火。每年正月十六,在浮丘山上,会有一场社火比赛。其时,来自省内省外的六十余家社火团体纷纷登场。从早上7点开始,高跷、旱船、小竹马、二鬼打架、蹦杆跷、抬阁、龙灯、狮子、舞龙、唢呐、火铳等轮番上阵,直演到天黑时分。别处庙会上有的和没有的,浚县两山庙会上都全了。
吸引人们来这里赶会看热闹的,除了大伾山上巨大的石佛,还有浮丘山碧霞宫中的碧霞元君。
今年正月初九早上不到7点,在浚县县城附近的所有道路上,人流车流就已经汹涌澎湃了。
人流车流的目的地是浚县大伾山、浮丘山。在浚县县城,在大伾山与浮丘山之间,不到7时,人已经汇成了海。海里晃动着的花花绿绿、红红黄黄,就是社火团体的旗帜。
这天一大早,浚县东关社火的大旗就竖立在了大伾山的北进口。别的社火团体压根儿别想占这个先,早几天东关社火的人就守在这里了。
在大伾山热热闹闹准备社火比赛的时候,在人像下饺子一样挤满了大伾山的角角落落的时候,与大伾山相对的浮丘山也没闲着,除了人,还有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的爆竹声。
在浮丘山碧霞宫内,香烟缭绕,工作人员不停地往香坛前的香灰上浇着水,以免这灰烬烤着了人。就这,几米之外,你就能感到烘烘的热浪。
到东山(当地人称大伾山为东山,称浮丘山为西山)去的,是朝拜大石佛、供奉吕祖的香客;前往西山(浮丘山,当地人说法)的,是到碧霞宫还愿的百姓。
陪同我采访的浚县文物旅游局班朝忠局长说,浚县两山(即大伾山和浮丘山)庙会能有今天的规模,一定程度上离不了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 谁的女儿
一般认为,浚县大伾山、浮丘山庙会起源于大伾山石佛初建的后赵时期,但当时大伾山与浮丘山之间还相当荒凉,庙会没有什么规模,人数非常少。直到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浚县知事蒋虹泉主持修建了浮丘山碧霞宫,浚县两山庙会才渐渐成了规模。
浮丘山上的主要建筑是碧霞宫,另有千佛寺和千佛洞。
碧霞宫,即碧霞元君行宫,俗称奶奶庙。碧霞宫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后经清代的多次扩建和重建,规模逐渐增大。碧霞宫以南北轴线为中心,两廊对称,前后三个院落,殿宇80余间,总占地面积11160平方米,是一处保护良好的古建筑群。有专家认为,这是河南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
碧霞宫中供奉的碧霞元君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神。一种说法认为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黄飞虎的女儿,另一种说法认为碧霞元君早在黄帝时就有了,并非东岳大帝的女儿。
《太平御览》引张华《博物志》曰:“太公为灌坛令。于时文王梦见一妇人哭于道,因问其故,答曰:‘吾是东岳之女,嫁为西海之妇。吾行往来,必以暴风疾雨。今灌坛令当吾道,吾不敢以暴风疾雨过也。’梦觉,遂召太公。”
明代一些文人认为碧霞元君不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应该是黄帝的女儿。明代高诲在《玉女考略》中说:“黄帝尝建岱岳观,遣女七,云冠羽衣,焚修以迓西昆真人。玉女盖七女中之一,其修而得道者。”高诲认为,传说中的泰山玉女即黄帝所遣七玉女之一,后来被封为碧霞元君。
清张尔岐认为碧霞元君是泰山神东岳大帝之女。其《蒿庵闲话》卷一引《帝京景物略》云:“按稗史,(碧霞)元君者,汉时仁圣帝(即泰山神)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圯像仆……宋真宗东封,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祠奉之,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后祠日加广。”
以上两种说法,究竟孰对孰错已难定论。不过“泰山神女说”出现在前,“黄帝玉女说”出现在后,所以前一种说法的影响比较大。
民间大多认为碧霞元君是保护妇女生育之神,她的塑像旁边常塑一抱婴儿之侍者,故称之为泰山娘娘或送子娘娘。
道教的《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中说碧霞元君原为上界天仙,因见众生遭遇苦难,乃分身化气,化为泰山玉女之身。后来她被册封为碧霞元君,统领东岳之神兵,掌管人间之善恶,护国安民,普济群生。
子牙封神 兄妹争山
在民间传说中,碧霞元君既不是东岳泰山的女儿,也不是黄帝的女儿,她与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关系是兄妹———
传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后,武王认为大臣们开国有功,应该重重封赏。可是,想来想去,武王也找不出合适的礼物。最后,武王想出了个绝顶的好主意,把全国的领地都分给大臣们。这样既能显示他武王的慷慨,还能说明他对大臣们的信任,同时又可考验大臣们是否真的忠君报国。再者,这样一来,武王也就轻松愉快,不用管什么事儿,只用清闲做他的“天子”就行了。于是,武王便把封神大权交给了军师姜子牙,让他分封诸侯。
却说姜子牙分封诸侯,封来封去把全国其他的名山大川、风水宝地都封尽了,就留下了一座东岳泰山。姜子牙早就知道泰山气势雄伟、风景秀丽,是个供人游玩的好地方,他原准备把泰山留给自己。可谁知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武王的护驾大将黄飞虎找上门来,非要求把泰山封给他不可。两人正在商谈,不知谁走漏了风声,黄飞虎的妹妹黄妃也来找姜子牙要地盘,说是武王答应她,要她来找姜子牙。这下可好了,三个人都看准了泰山这块宝地,可一座山不能分给三个人呀!无奈之下,姜子牙不得不打消了自己占据泰山的念头。姜子牙退出了,但黄氏兄妹却互不相让。一个凭护驾有功,一个仗武王后台,黄氏兄妹争得面红耳赤。正为自己得不到泰山而恼火的姜子牙就赌气地对他们说:“好了二位,谁也别争,谁也别抢,还是凭自己的本事来决定吧。你们俩谁先登上泰山,泰山就是谁的。”黄飞虎一听,不禁拍手叫绝。他想:凭我一身气力,泰山哪儿能有黄妃的份儿?可身单力薄的黄妃也没有一点惧色,一口应允了。
黄飞虎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比赛日期一到,他便骑上他的麒麟,日夜兼程,从京都直奔泰山。黄妃为比赛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比赛一开始,她先将自己的鞋子脱下一只,使了个神法,将鞋子扔到泰山玉皇顶上,然后才不慌不忙地向泰山赶来。等到黄妃爬上泰山,兄长黄飞虎早在南天门上等得不耐烦了。
他见黄妃姗姗来迟,便对她说:“不行就是不行,别逞能。这回你该服气了吧?”
“真是岂有此理!是我先到此,我以为你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前去接你,不想你已绕道赶来。”黄妃一本正经地说。
“你别胡搅蛮缠,你说先到,有何证据?”黄飞虎还真有点儿着急。
“证据吗?当然有,你来看吧。”黄飞虎跟着妹妹来到玉皇顶,只见黄妃的一只绣花鞋端端正正地放在石坪上。尽管有证有据,黄飞虎却从心里不服气,他斥责妹妹说:“你耍滑头。”黄妃不紧不慢地说:“凭本事嘛,怎么是耍滑头?”黄妃自知纸里包不住火,光是兄长一人好对付,等姜子牙他们来了就麻烦了。于是她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对兄长说:“咱们兄妹二人,本该是你敬我让,不分你我才是。这样吧,我住山上,你住山下,咱们共管泰山总可以了吧?”这样一来,好像先来的黄飞虎倒成了不晓事理的孬种,后到的黄妃倒成了慷慨大度的好人了。黄飞虎气得直翻白眼,可也没有办法,谁让她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妹妹呢,只好答应了。
姜子牙赶到泰山,一看便知道黄飞虎上了妹妹的当。可是他见黄氏兄妹都协商妥了,也不好再把事情说破,只好将计就计,把黄飞虎封为泰山神,把黄妃封为碧霞元君,一个住山下天贶殿,一个在山顶碧霞祠。
“凤阁龙楼”碧霞宫 “庙会时节登浮丘”系列之二
站在碧霞宫大殿里,但见一拨拨的村民百姓上殿、拈香,双手合十,极其虔诚地面朝碧霞元君叩首、再叩首,在他们身后,不时有鞭炮炸响。
碧霞元君像前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从凌晨4点他们就守候在这里,他们是为庙会做义工的。虽然工作很繁忙,但两位老人似乎并不感觉辛苦,相反,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无限的荣光和神采。实际上,在面对碧霞元君圣母的时候,所有的朝拜者都与这两位老人的脸色一致。
虽然面前朝拜者众多,但碧霞元君的目光永远都执著地望着一个地方。她在思索什么?她的眼光透过大殿,透过大门,越过麦野田畴,走向远方。
知县大修碧霞宫
虽然碧霞元君在山东、山西、天津都落了户,但浚县人还是固执地把她请到了浮丘山上。浚县人自认为这样做的理由很充足———浚县人说,碧霞元君是泰山神东岳大帝黄飞虎之女,是浚县城西黄湾人,所以她在浚县理当有一个庙宇。传说浮丘山上的碧霞宫就是当年碧霞元君回浚县省亲时命人建造的行宫。
“这些当然是附会的内容了!”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班朝忠说,“直到明代以前,碧霞宫在浮丘山上还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庙呢!”
碧霞宫的长大,离不开一个叫蒋虹泉的人。在碧霞宫内有一通“重修碧霞元君行宫记”碑,记载了这段历史。说是明朝嘉靖年间,进士蒋虹泉到浚县任知县。蒋虹泉的独子一病三年,久治不愈。这时有人对蒋虹泉说,碧霞元君灵验得很,劝他到浮丘山碧霞宫进香。蒋虹泉半信半疑,但还是带着礼品供果上了浮丘山。当时碧霞宫很小,还是借着二郎庙的基础盖的。为了求儿子早日痊愈,这位县太爷许下宏愿说:“只要我儿子的病好,我就为你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事有凑巧,几天以后,蒋虹泉儿子的病果然好了。于是这位县令就广集钱财,大兴土木,在浮丘山顶重建碧霞宫。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到嘉靖四十一年,整整用了20年时间,工程才得以竣工。
在蒋虹泉所处的时代,道教在中国风头很劲,当时的嘉靖皇帝就崇信道教。在嘉靖二十年,嘉靖皇帝甚至搬出了慈宁宫,住进了西苑的长春观,每天烧香祷告,求神拜仙。嘉靖皇帝还做了五顶道家的香叶冠,让五位近臣戴上。其中四位近臣都不怎么情愿戴,只有严嵩不仅戴上了香叶冠,而且用轻纱笼着,更显道家的虚无飘渺。于是,严嵩深得皇帝的赏识。蒋虹泉大修碧霞宫,是否是因为他把住了皇帝的脉,在投其所好?
蒋虹泉大修碧霞宫,是碧霞宫发迹的开始。此后,碧霞宫又多次得到重修和扩建,规模逐渐加大。
戏楼山门遥相对
今天的碧霞宫位于浮丘山南端之最高峰,坐北向南,是一处规模宏大、保护良好的道教宫殿群。碧霞宫内殿宇林立,金碧辉煌,颇有“凤阁龙楼连霄汉”的意味。
碧霞宫的最南端是遏云楼,俗称戏楼。戏楼建于清光绪年间,坐南朝北,与山门相对,建在一个高约3米的平台上。遏云楼分前台、后台,前台是“四梁八柱”、卷棚顶建筑,后台是硬山顶。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即传说中碧霞元君的生日,善男信女便在此演戏酬神表达心愿。遏云楼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山水簇仙居,仰碧谢丹台,一阕清音天半绕”,下联是“香花酬众愿,看酒旗歌扇,千秋盛会里中传”。这副对联写出了碧霞宫的地理位置和它的传统庙会的盛况。
从遏云楼往里走是一个广场,然后依次是二级月台、一级月台。碧霞宫的山门就建在月台上。山门前建有石牌坊一座,一对石狮雄踞左右,姿态雄健。牌坊上写着四个字:万物资始。
班朝忠局长介绍说,“万物资始”出自《易经》:“大德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元亨利贞四德,元为首,元即是大,万物之生,皆资之以为始。而碧霞元君这位女仙,四德俱备,所以她的道德灵光能催生万物,充满天地之间,使人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浩荡神威。
山门为中柱单檐歇山式建筑,以琉璃瓦覆顶。山门下两根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浮丘妥圣灵,峰连伾峙,两道青螺扬峻德;卫水环神刹,涛接淇泉,一弘白练漾神功。”它概括地描绘出了碧霞宫的地理位置和宗教价值。
浚县旅游局副局长张富民说,古人将大伾山和浮丘山形象地比喻为两道青螺,静静地耸峙在古黄河岸边,而卫河水自南而来,绕浮丘山脚北去。
走过山门,便是前院。院中有长方形莲池,池上架石券拱桥一座,一条甬道从前院直达二门。
兼容并蓄儒佛道
二门共三个,上面各建门楼一座。走过二门,就到了中院。中院院落宽阔,古柏苍翠,碑碣林立。碧霞宫的主体建筑———大殿就坐落在中院。
大殿由卷棚歇山顶拜殿和悬山顶加回廊式后殿组合而成,均用琉璃瓦覆顶,四周绕以回廊。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殿内雕梁画栋,绘有“进妲姬”、“访姜尚”以及取材于古诗、生活的图画30多种。
专家认为,碧霞宫大殿有几个特点:一是佛儒道三教合一,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二是人情味十足,前面是办公的场所,后边还有休息的寝楼,俨然人间君王;三是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碧霞宫是道教建筑,但在垂拢枋上却绘有儒教的“二十四孝图”,在御路正中的栏板上刻着“佛在心中”的吉祥符号,而望柱头上的石刻人物中既有道士还有罗汉。
大殿垂拢枋上存有“二十四孝图”,画的是24个古代人物的孝行。“二十四孝”的故事为元代郭居敬所编,在民间流传很广。长期以来,封建教谕者把“二十四孝”奉为典范,用以作为诲训蒙童的教科书。画的正中画着“孝感动天”,说的是舜的故事。“孝感动天”的周围,画着“文帝尝药”、“郭举埋儿”、“王祥卧冰”等“二十四孝”中的其他故事。
大殿两山墙上绘有“八仙图”等,而这又是道教的典型。
大殿的后殿正脊当中装有一个“铜宝瓶”。“铜宝瓶”高2.5米,年久不锈,金光闪闪,人称“风磨铜宝葫芦”。
据传,铸造“宝葫芦”时,负责人动员了浚县境内所有的能工巧匠。第一次铸造时,把模子去掉一看,“宝葫芦”表面不仅粗糙,还有砂眼。工匠们不怕麻烦,毁掉再铸。
铸了毁,毁了铸,反反复复,还是达不到要求,工匠们个个闷了一肚子火。
有一天,不知从哪儿来了个老婆婆,衣衫褴褛,面容憔悴。老婆婆走到被砸烂的次品“铜宝瓶”跟前,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不言不语,摇着头嘿嘿直笑。工匠们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看那老婆婆也来讥讽嘲笑,不由得火上加油。一个小伙子出言不逊:“你这个老东西,有啥可笑的?有本事把你的高招亮出来!”老太婆扭过头,用手抹了一下满是皱纹的脸,挖苦说:“嗬,我看你肚里的火可不小啊,要是像你这么大的火,‘宝葫芦’早就铸成了!”小伙子哪肯吃这话头,上去就要动手,那婆婆却忽然不见了踪影。大伙儿登时就愣住了,领工的长者经历多、见识广,他说:“也许是老奶奶(民间对碧霞元君的俗称)显灵了吧!”一句话提醒了大家,于是工匠们开始揣摩老婆婆的话:是不是仙家前来给我们指点迷津呢?突然领工者高兴地说:“明白了,明白了,老婆婆抹抹脸,是暗示我们铸的‘宝葫芦’不够光滑,没有成功的原因是肚里火大、炉中火小。只要我们掌握好火候,提高炉内温度,‘宝葫芦’不就铸成了吗?”大家都认为这话说得在理,于是众人一齐动手加高炉温,又铸了一个,果然成功了。
“宝葫芦”至今已有460多年历史,但不锈不蚀,风越吹越明,雨越打越亮,黄澄澄金灿灿的,十分好看。
大殿内有三座砖雕莲台,台上各有木雕神橱一座。神橱透雕有龙、凤、花卉,极其精致。三个神橱内各塑有一尊女神,中间一尊就是碧霞元君,她是碧霞宫的主宰。碧霞元君左侧的女神是珮霞元君,右侧是紫霞元君。传说珮霞元君和紫霞元君都是碧霞元君的妹妹,附近的百姓称碧霞元君三姐妹为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
大殿两侧,又各建有三间陪廊,东为老母殿,西名三仙殿(亦名三霄殿)。
绕至大殿后,迎面并立三座门楼,中门名“妥圣坊”。走过妥圣坊,便是碧霞宫的最后一处院落———后院。后院为寝宫,共有三座高楼,东、西陪楼各3间,均为前廊硬山顶,中间为碧霞元君寝宫楼。
寝宫楼建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它是碧霞宫的最后一重建筑。寝宫楼面阔五间,高大宏伟,古朴壮观。楼分两层,上、下均有走廊可绕行一周,故又称“转角楼”。楼上一暖阁内有木质碧霞元君睡像一座,人称“睡奶奶”。
寝宫楼之后,旧时曾有“三教堂”,内供三教之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这是唐代“三教合一”的遗风。
山中盛会更无前 “庙会时节登浮丘”系列之三
商人:盛会喜淘金
2004年1月30日黄昏时分,60岁的浚县人韩金堂坐在伾浮路边自己的店铺里,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这一天,他收入不菲。
实际上,早在几天前甚至一个月前,韩金堂就已经快乐地忙碌起来了。记者询问他具体的收入情况,韩金堂只是笑笑,算作回答。
韩金堂是浚县石雕厂厂长,靠着大伾山浮丘山的庙会,他的厂经营得很不错,因为人们到庙里还愿刻碑少不了要用石雕,立牌坊也少不了石雕。每年早早地,韩金堂的活儿就排满了。他说自己的一切得益于碧霞宫,得益于庙会。
“浚县人也都得益于浮丘山呢!”韩金堂说,“就说这条伾浮路吧,早在几年以前还是一条小路。人来得多了,路就显得窄了,有一年庙会时还踩伤了不少人。于是就有了新路‘伾浮路’,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因为现在咱们有这个条件了。早几年,路两边都是窝棚,现在你看看,都是楼房!”
韩金堂说,住在这里的人都富起来了。
庙会成了规模,也吸引了不少外出发展的浚县人回乡省亲。
台湾著名画家李钦髯小时候曾经在碧霞宫附近生活。上世纪90年代初,他回到碧霞宫游览。故地重游,李钦髯感动得热泪盈眶,于是他一下子捐出3万余元,用于修缮碧霞宫。
韩金堂认为,要想做长久生意,需要讲诚信。一个年轻人津津乐道地讲述“水里浮针”的骗人游戏,韩金堂立即训斥这个年轻人不要干这样的事,要走正道,比如做个泥猴什么的。
中国庙会,是民间文化的大融会。这从庙会的解释可以看出,庙会,俗称庙市,是我国城乡特有的一种集市形式。每逢寺庙开放的日期,善男信女前去烧香礼拜,商贩们在寺庙附近设摊售货,民间艺人也来表演各种技艺。久之,便形成定例。庙会的起源,据说始于古代的“社祭”。社,是祀土神的地方,即古代的土祠,又叫土地庙,庙会由此而得名。庙会上的一些戏曲、杂技完全出于民间艺人的创作,为大多数老百姓所喜爱。
简单来说,没有庙,便没有庙会,便缺失了一种原初的民间经济文化活动。
庙会是一种经济活动,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很多地方的庙会已渐渐失去了庙会本身的特色。据报道,今年游北京庙会的人普遍反映,北京的庙会不像是个庙会了,没有庙会味儿了,更像是现代科技展览市场。
庙会究竟该有什么味儿?庙会究竟该怎么办?这将成为文化学者、民俗学者乃至庙会主办者都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百姓:祈福兼狂欢
2004年1月30日,在浚县两山庙会上,记者巧遇我省文学院专业作家、民俗学者孟宪明先生。孟先生一进入庙会,眼睛就觉得不够使了。每到一处泥塑摊,他便用相机对准了形态各异的泥塑猛拍。摊主是把泥塑一件件卖的,但孟先生是把那些泥塑看做一个整体的,非要全部买下来。见到浚县有名的柳编,孟先生更是爱不释手,恨不得拉一火车回去。
“啧啧,这才是真正的庙会啊!庙会就该这样!”孟先生一边走一边感叹。
“千万要保持自己的特色,那些泥塑、柳编,都不能丢,都要组织起来!”孟先生郑重地向浚县文物旅游局的领导表达了他的看法。
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文化积淀极其丰厚。以太行山余脉大伾、浮丘两山为依托的正月古庙会,集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时间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长达一个月,波及临近的安阳、新乡、濮阳甚至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湖北等周边省的一些县。
正月十六是浚县两山庙会的最高潮,当日客流量有30多万人。这一天,来自各地的50余家民间社火队及一些艺术表演团体在两山之间走高跷、耍狮子、舞龙、跑旱船、放火铳、耍杂技、唱戏曲,锣鼓震天,热闹非凡,形成一道十分亮丽的中原文化景观。
据说在后赵时期,浚县两山庙会开始形成,但规模仅限于当地,而且人数少,没有什么物资交易活动,人们只是结社集会、朝山拜佛。随着浚县县城的发展变化,两山上的各种宗教活动渐渐增多,相继修建了许多寺庙和道路,庙会的规模日益增大。特别是明嘉靖二十一年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修建浮丘山碧霞宫后,两山庙会的规模越来越大。
朝拜碧霞宫、给碧霞元君进香是浚县两山庙会的主要内容。在庙会期间,碧霞宫到处被拴满挂满红色丝线,如一串串红花耀眼开放。据说人把红丝线挂在这里,就能得到碧霞元君的恩赐,受到金童玉女的保护,从而脱灾去难,吉祥如意。
泥塑:浓郁民间味
在浚县两山庙会上,除了各种民间社火表演之外,还有一些具有浓郁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土特产品也非常吸引人,比如石刻、柳编、布玩、木玩等,其中“泥咕咕”(即泥塑)最具代表性。
浚县泥塑集中产于浚县杨圯屯。传说当年瓦岗军攻打黎阳(即浚县),曾在附近山上屯兵。在瓦岗军中,将士们为了悼念阵亡的战友,就用泥捏制成他们的模样。从那时起,浚县就有了捏泥人的习俗。
浚县泥塑有一百多种,以人物为主,也有普通的鸟兽鱼虫等动物造型。与著名的淮阳太昊陵庙会泥塑相比,浚县泥塑更接近现实生活,显得生动活泼,自然幽默。
在制作上,浚县泥塑有泥捏和陶制两种。泥捏多为黑色衬底,上涂红、黄、白、绿、蓝等颜色,陶制一般为棕色和灰色两种。
浚县泥塑分系列品种和单个品种两大类。系列泥塑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如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三国的刘关张和五虎上将、西天取经中的唐僧师徒、杨家将、瓦岗军、岳家军等,另外还有十二生肖等,既成系列,又可单个看。
单个泥塑的题材更为丰富。其中以鸟为最多,大的五寸许,一般两寸许,最小者二指大小。鸟类以喜鹊和燕子为主。鸡在泥塑中也占有重要位置,着红色的公鸡最多,母鸡则以卧为主,即俗语所称“公鸡打鸣,母鸡抱窝”。
单个泥塑中的连体形象亦具特色,如猪八戒背媳妇、胖墩儿骑鸡、胖墩儿骑鱼、小妞儿坐莲花盆、小猴儿抱蟋蟀等。
在单个泥塑中,艺术形象最为奇特的是长颈马,马头和脖子比全身还要长两倍。此外还有小猪,猪头比身子大两倍。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格外传神,体现出浚县泥塑的基本特点。
浚县泥塑在艺术传承中出现了几位著名的民间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些艺术家有勤劳刻苦的精神,从少年时代即掌握了泥塑艺术,他们取长补短,博采众长,虚心好学,自成一家。王兰田的作品以精致著称,造型生动、富有情趣;王廷良的作品朴实憨厚;李永连的作品则富于夸张,以豪放著称;侯全德的作品以新奇著称。他们中的“泥猴张”———张希和先生,在海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浚县要依托传统的两山庙会发展庙会经济,从而促进浚县经济的整体发展。”这是浚县文物旅游局班朝忠的思路。这个刚毅、果敢、胸怀大略的豫北汉子,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颇有一番想法。为了宣传浚县,班朝忠在全国第一个把县级旅游景点的办事处设到了北京,他还不惜重金,多次聘请专家前来浚县谋划发展战略。
去年,为打造国家4A景区,浚县文物旅游局在大伾山景区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游客服务中心、游客购物中心、游客医疗中心等10项建设工程;在游览道路两侧和景点种植观赏性花木6000余株,植草4000多平方米;还对职工进行文明服务、普通话轮训等。
今年,除聘请专家考察策划外,浚县文物旅游局投入10万元组建阳明乐团,用二弦、三弦、大平调、豫剧、曲剧等地方稀有剧种演绎浚县历史名人和传说故事,并推出道教音乐。
“到浚县,你会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发展气势!那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气息,一种旺盛生命的气息!”班朝忠说。
把热情乃至狂热引向经济建设,它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把热情乃至狂热引向迷信,它的后果可想而知。可喜的是,浚县人选择了前者。
2004年1月30日下午5点多,红日西斜,赶会的人也开始渐渐散去。此时,碧霞宫外的空地上,鞭炮纸屑堆成了山。
“门临卫水清流绕,户接行山积翠来。”随着烟雾的消散,碧霞宫西侧门上的这副对联,又变得清晰起来。在落日的余晖里,碧霞宫显得更加厚重和肃穆。
(全文完)
(文转自04-02-05大河报 图片摄于04-06-04)
“壶天仙境”吕祖祠
● 李红军
小县令和他的大杰作
再一次来到浚县大伾山,是颇有些“私心”的——太挚爱这方土地、这个名山了。
自禹导河“东过洛汭,止于大伾”,大伾山名彰显,历朝历代,帝王将相、雅士名人频频光顾,留墨书丹,把个土丘样的小山,缀满了珠贝似的文化遗存:“八丈佛爷七丈楼”的中国最早大石佛、蔡京和王铎等书法巨擘的真迹、层叠错落别致有序堪称中国“唯一”的道家祠院吕祖祠,如此等等,让你留恋,让你难以割舍,让你抒写不尽,让你每一次的光顾都会期许着下次与大伾山的相会。
绿野平畴,平原极目而岩崖突兀、上至重霄,宛然一方壶耸立于苍茫云树间——这,便是大伾山。
沿着大伾山北侧的青坛路徒行数百步,便是吕祖祠了。
这个道家的供奉之地,在农历的乙酉年到来之际,更显得遗世独立,宛若置身蓬莱仙境,仿佛有仙风轻拂,恍惚中,吕祖那挂长长的须髯闪亮如银,飘飘似飞。
门前峭壁陡立,野竹青松杂出其间,出院纵目,浮丘在望,绵亘城阙,四周村落,禾苗青青。
过飞虹桥,拾级而上,历数十层,到达祠院建筑之一的八卦楼。
此时,头上是天,脚底下便是城。
天依然飘渺、漫涣不见尽头,城也颇似往日,只是更热闹了,一飙人马穿红着绿、擎旗摇旌,翻滚腾挪、迤逦而来。
正月初九,是浚县乃至周围数省百姓朝拜吕祖的日子——吕祖祠的节日。
吕祖祠与小县官的升仙梦
作为大伾山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一、经典建筑之一,吕祖祠位于浚县大伾山西侧。
吕祖祠整体建筑基于中轴线上,浑然一体,坐东南面西北,取道教“八卦”中西北的乾位,呈宝葫芦状结构,依山筑起,层叠而上。通长200米,宽30米,面积达6000平方米,布局严谨,气势宏伟,主体建筑贯通中轴,陪衬建筑则两侧对称。
这个建筑,离不了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浚县知县刘德新。
刘德新,清康熙年间人,生卒年不详。字裕公,辽宁开原人。
刘德新生于官宦之家,其父功勋卓著,刘德新科举不第,因父功为荫生。自康熙八年(1669年)始任浚县知县,康熙十一年(1672年)调至淇县任知县,后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底又调回浚县继续任知县,前后共知浚县八年。康熙十八年(1679年)升任浙江金华府同知,先后任江西吉安府知府、浙江温州府知府及陕西直隶兴安府知府。
浚县文物旅游局张富民副局长胸中装满了大伾山文化,他讲了一个浚县老辈人尽人皆知的典故:刘德新就要到浚县做知县时,一天早晨,他在洗脸时,在脸盆中看见自己的头上长了棵小柳树,认为自己是吕洞宾的弟子柳仙转世,因此特别信奉吕仙,到任后每天早晚焚香朝拜,希望有朝一日真的能羽化成仙。他见大伾山风景秀丽,便捐出自己的俸禄,鼓动好事者共同修建了这座宏大的吕祖祠建筑群。
72岁的浚县东街人郑中荣老先生是个民间艺术家,他知道记者要采访吕祖祠,把自己开在东街的生意停了,陪记者聊天。
“知道为啥刘德新修吕祖祠吗?据说啊,刘德新接圣旨后就往浚县上任,当时可没有火车、飞机,走旱路又不太方便,他就选择走水路,您可别小看浚县,当时西关的卫河可直达天津,能行船呢。
且说刘德新登船后,当天晚上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吕洞宾,在梦里,吕洞宾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你有几个师弟在浚县大伾山上有困难,上任后照管一下。
梦醒后刘德新也没有在意,可再次睡着后又做了同样的梦,如此反复,刘德新心里可就犯了嘀咕。
刘德新是才子,做事不喜欢张扬,从天津到浚县,一路轻装简从,也没有通知当地官绅,就悄悄来到了浚县。
谁知船一停靠在浚县第一道门——水泽门,就有两个道士前来求见,一叫太乙真人,另一个叫铁牌道人,刘德新想到自己的梦,就马上传见。
原来,这两个道人在头一天做了同样的梦,梦里,吕洞宾让他们前往这里迎接自己的师兄。
这样,刘德新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大伾山考察,然后筹建吕祖祠。
据清嘉庆《浚县志·循政记》记载,刘德新“性清静,好黄老术,政暇辄披道士服”。刘德新喜好道教,尤其对吕洞宾颇为崇拜,并以其弟子自居。据刘德新撰写的“创建纯阳吕帝君洞阁碑记”载,刘德新有感于浚县多年来武兴文衰之状,求问方家后,决定在大伾山西北建造一座道教祠观,与浮丘山碧霞宫对应,以平衡风水,振兴浚县文教事业。并且刘德新认为“纯阳,唐之进士,终归于道,始则为儒,且好为篇章……此文章神仙也”,对吕洞宾推崇备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他捐出自己的俸禄并发动士绅百姓捐资修建吕祖祠,供奉吕洞宾。后来,又陆续修建了太极宫、万仙阁、来鹤亭等,吕祖祠形成庞大建筑群。建好吕祖祠后,刘德新从浮丘山碧霞宫聘请道士李青霞任吕祖祠道官,以期将道家思想发扬光大。
刘德新离开浚县赴浙江任上之后,李青霞继续进行刘德新未完的工程。李青霞卒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当时刘德新正在陕西兴安府任职,闻讯后,亲自为李青霞撰写墓志,以为纪念。
除了吕祖祠乾元殿、太极宫、万仙阁、来鹤亭外,刘德新还在大伾山修建了紫泉别墅云堂(康熙十八年,1679年)、云封亭、寥廓峥嵘坊(康熙十六年,1677年)、歇歇亭(康熙十一年,1672年)、禹王庙(康熙十八年,1679年)、张仙洞、砚花楼等,留下了众多的古迹、建筑。
刘德新爱好诗文,在浚县任职期间,留下了 众多描写大伾山古迹和自然风光的诗词歌赋。目前已发现的除上述“创建纯阳吕帝君洞阁碑记”和“大伾山吕祖祠羽士李青霞墓志铭”外,还有“群玉山头”等摩崖题字、题记数十处,为大伾山增添了浓重的文化氛围。
为早晚参拜吕祖方便,刘德新还为自己建造了专门的住所——餐霞阁。
李青霞对吕祖祠工程有所增建,他对吕祖祠建筑群的修建也作出了较大贡献。李青霞死后葬于浚县大伾山,刘德新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其事迹在墓志铭中有详细记载:
大伾山吕祖祠羽士李青霞(德林)墓志铭:
李羽士讳德林,号青霞,世为浚人……九岁慕道,弃家修葺,憩踪浮丘,飘然物外。庚戌岁,余出宰黎阳,听政之暇,偶至大伾山,见峰峦秀美,林壑幽深。《禹贡》曰:过洛汭至于大伾。《尔雅》曰:山一成为之伾,服气食霞者多栖止焉。遂捐俸凿山,极楼台殿阁之胜,崖石肖吕祖像,而求道行纯备者,以奉香火,因请师修炼兹山,为法海之司南,羽流之领袖……
借道教之力募捐修得吕祖祠
大伾山从砚花楼到吕祖洞,还有万仙阁、禹王庙,这些建筑都是经刘德新的手修的。
刘德新在李青霞的墓志铭中也说“遂捐俸凿山,极楼台殿阁之胜”。
修建吕祖祠这么大的一个建筑群,仅靠刘德新的俸禄是远远不够的。除俸禄外,刘德新还发动捐资活动,让其他人为修建吕祖祠捐赠。
吕祖祠乾元殿前南侧有一块“大伾山创建纯阳吕帝君洞阁捐金姓氏碑”。此碑刻于清康熙十六年春,碑上镌刻了当时修建吕祖祠时捐银者姓氏及其捐银数目。碑文载:住持道官李德林合徒道官逯正行历年募化银三百两,浚县知县刘德新捐银四百两,涿州知州刘德弘捐银二百两,实录法一丹哈番三等侍卫刘德懋捐银二百两,掌河南道监察御史马大士捐银五十两,兵部左侍郎刘达捐银二十两,湖广武昌府江夏知县刘朝英捐银四百两,原任协镇山西郎制原平汾潞泽蒲垣营路卫所等处地方副总兵官都督刘朝英捐银二千两等,共二百余人捐银。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捐款人中,不乏侍郎、御史这样的高级官员,足见当时刘德新发动捐资的力度之大,大伾山在当时影响之大由此也可见一斑。
但浚县老百姓说,这个碑里少了一个大施主呢。
这个人就是周士莲。
周士莲出身浚县城内名门望族,清朝康熙年间考中进士,后来到福建省漳州做了知府。由于为官勤谨,多次被皇上下圣旨嘉奖,夫人也被封为诰命。
这一年,开原人刘德新到浚县当县令,一上任就遇到一场人命官司。城北临卫河的老虎嘴村因为在河底捞裂礓石发生了争执,最后形成械斗。村民牛好中在械斗中将别村的人打死。官司到了县衙,刘德新问清情由,属于失手伤人,不构成死罪,但按律得发配远徙。刘德新一纸判令,将牛好中发配到福建漳州,属周士莲管辖。
牛好中在监中能吃苦耐劳,跟看管的牢头关系不错。慢慢地对他看管也不严了,外出办个差事也让他跑跑腿。这一天,牢头对牛好中说:“你来这么长时间了,见没见过知府周大人?”牛好中瞪着眼不知咋回事,牢头一看笑了,说:“周大人是你浚县老乡。”
牛好中眼中闪光,一脸惊喜地说:“真的?”
牢头说:“我骗你能多喝二两酒?”
牛好中从此上了心,要见知府。
这天,周士莲查看牢狱,牛好中一见周大人,用浚县话说了句:“叫我出去中不中?”乡土之情让周士莲心中油然生出一股亲切感,忙问:“你从哪儿来?”牛好中很高兴,接话说:“俺从河南浚县来。”周知府一听,知道这人是老乡,但限于公务,不便多说,随即用官话安慰他一番,就走了。
回到府衙,周士莲传话让牢头来见,详细问了牛好中犯案的前后情况,心中有数。最后嘱咐牢头,要对牛好中多加关照。
从此,牛好中在牢中成了自由人,出入街市,为牢头采买,谁也不再多问。
牛好中一自由,时间长了,他就想回家,这天他到府衙找到周知府,说了自己的想法,周知府一听,佯装发怒说:“你怎么到的漳州?”
牛好中弄了个没趣,走出府衙,一路上想着周知府的话,忽就想到,周知府话中有话,你怎么到的漳州?打死人才到的漳州。想回浚县……他不敢多想,但又不得不想,要回浚县,看来还得出个命案,才能重新发配。
从此牛好中有了个主意,整天在街市上逛,寻找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街市上有个无赖欺行霸市,人见人怨,谁也不敢惹他。这天他又逞强,牛好中到了跟前制止他,三句话就顶了板,二人动起手来。那无赖仗着有一手功夫,照着牛好中就是一拳。牛好中挖裂礓石出身,手脚有劲,没等拳到脸前,顺势一拧一推,无赖抵不住势,一头撞到墙上,头破血出,当场死了。那个无赖的家人将牛好中告到知府衙门。
那无赖的家人想让知府重判牛好中,就使了银子。送来五千两银子,周士莲也高高兴兴地收下了,并对送礼人说“绝对让您满意”。他让班头原封不动把银子封好,说有大用。
审案时,因不是故意杀人,定不了死罪,街市的人都替牛好中喊冤。周士莲就当庭发落,将牛好中发配到河南浚县火龙岗老虎嘴,并派两名公差途中押解。那无赖的家人并不知道内情,觉得是银子起了作用,让牛好中去老虎嘴受刑,也满意了。牛好中更不用说,知道是周知府巧借发落送他回家,心中欢喜,赶紧跪下磕头谢恩。
就这样,牛好中又被送回了浚县老家。卷宗被解差放到浚县县令刘德新案头上,刘德新一想,这个周士莲,竟敢拿法律当儿戏,从中作弊,就想告他。偏巧,周士莲回家来了。这一天到南街烟馆抽烟,他半躺半坐,大烟枪对着面前的蜡烛,吸得正在兴头上,刘知县进来了,其他人见了县太爷,都纷纷起身打招呼,唯有周士莲没动。刘德新进来后见他爱理不理,不太高兴,就说:“好大一支蜡啊!”周士莲这才挪开烟枪说:“不大不大,我这支蜡只照三府(怀知府、彰德府、大名府)十八县,当年河北160名举子,就我周士莲一人考中进士,受到皇上嘉奖。”
刘德新说:“可是,这次牛好中的案子,怕您在皇上面前不好交代呀,本县士绅正要联名告你咧。”周士莲一听,说:“牛好中并未曾给本官一文银子,倒是被打死的那人送了五千两,我已分文不少拿了回来,听说刘知县修大伾山,正是用银子之时,这五千两,算是我周士莲代为募捐的吧。”刘德新听了心说:“好一个周士莲,真不愧是官场老手。”心中就很佩服。
就这样,刘德新修大伾山又多了五千两银子。
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刘德新在历史上并非名人,《清史稿》也没有他的传记,但这个小小知县办成了大事,将自己的名字永远留在了大伾山上。
任浚县知县的八年间,刘德新为浚县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刘德新广施惠政,凿甘泉,以解大伾山道士和平民饮水之急,造县署,修县志,使浚县文化得以传承。当时的他颇受百姓爱戴,并最终得到清廷提拔,得以升迁。
其在浙江、江西、陕西任职期间,仍旧“所至多惠政”。
虽然官做得并不大,但刘德新的作为及对后人的影响,显示了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穿透力。
刘德新以后的数百年间,吕祖祠一直完好地保留着。
保留着的,还有刘德新的摩崖题字、刘德新的诗词篇章以及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客观来说,作为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的吕纯阳祖师,吕洞宾在全国被供奉的地方可谓多矣,但像浚县这样保持着如此旺盛生命力的供奉之地却不多,这也得益于刘德新。
乙酉年正月初九,一如往年,数万当地百姓会拥向大伾山,拥向吕祖祠。
无论刘德新建吕祖祠的初衷是为着供奉吕祖,还是为自己升官升仙,一切都已淡去。
留在浚县人心目中的,是那个给大伾山增色的刘德新,是那个给浚县人干过实事的刘德新。
年年岁岁景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景是凝固的记忆,铭记着过往的是非毁誉;人是流动的媒介,承载着未来的丰赡评说。
景与人,共同构成了历史。
伾山晓月美景醉人
“要论吕祖祠的建筑样式,绝对是中国唯一!”
浚县文物旅游局班朝忠局长不无自豪地说。
也是,吕祖祠整体建筑坐东南面西北,依山筑起,层叠而上,布局严谨,气势宏伟。主体建筑贯一轴线,浑然一体,陪衬建筑两侧对称,从山腰一直延伸至山顶,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道教建筑文化特色。
在建筑设计上,吕祖祠基本上参照我国传统的生活封闭式庭院邸宅的院落格局,以“间”为基本单位,形成群体建筑组合。吕祖祠正殿乾元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其两侧廊房各为四间,万仙阁面阔三间。吕祖祠两侧有圆形围墙环绕,即使是八卦楼、万仙阁所处的山顶,四周也有围墙环绕,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的葫芦形建筑群。
在建筑手法上,吕祖祠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中轴线观念,将祠中正殿大堂置于中轴线上,将辅助性的偏房相互对称地置于两旁,主体建筑体量大,次要建筑体量小。吕祖祠建筑群落中,其主体建筑乾元殿、太极宫、万仙阁处于一条中轴线上,从低到高,为突出正殿体量,乾元殿建于高两米的平台之上,太极宫则向高处延伸,高达二十三米,围二十米;万仙阁则分为上下两层,阁高近七米,从而使主体中轴线建筑显得高大、雄伟。而主体建筑外的次要建筑则相对体量较小,但却相互对称。
乾元殿前南北对称四间廊房,紫泉别墅、瀛洲别墅也南北对称分布外围。从乾元殿向上,入“纯阳洞天”圆门,台阶两侧有吴夫子庙、尹真人祠,顺台阶达太极宫。太极宫前“小壶天”石坊左右各筑丈余高台,左为“代天监察之台”,右为“五雷号令之台”,也南北对称。
吕祖祠建筑群在建筑意识上具有明显的道教自身特色的风水观念。吕祖祠整体建筑面向西北,在道教八卦方位中,西北为乾,为八卦之首,而吕祖祠正殿也取名为乾元殿,乾为首,元亦为首,有将吕祖祠及道家文化发扬光大之意。太极宫为八棱柱身攒尖顶楼阁式建筑,按方位嵌以八个卦形,门为券形,额刻“众妙之门”,更是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
吕祖祠整体上位于大伾山西北,与位于大伾山东南的天宁寺大石佛相对,又与西南面浮丘山碧霞宫相应,按风水观念的说法,平衡阴阳,才不至于破坏了风水。
另外,吕祖祠还大量使用造园手法,建置楼、阁、亭、台等,有意构建道教建筑中最贴近自然的园林,因为园林最能自然体现道教追求超脱世俗并与天地之道融为一处的思想意象。紫泉别墅、霞隐山庄、纯阳洞天及太极宫形成一个宝葫芦形状,从中体现了古代园林建筑中的道家思想和飞升化仙的追求。从吕祖祠院向上看,有仙鹤飞天的感觉,宅依山就势,依山崖筑台阶路,左回右折,层层递升,构成了山庄园林之美。云窝书屋、紫泉别墅、餐霞阁、爱道、瀛洲别墅(霞隐山庄)等,从这些建筑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既道且佛、清净超脱的意境。
另外,吕祖祠中人文景观的配置又与建筑实体的分布达成一种美妙的和谐,以大量的碑刻、诗文、题字、楹联来增添吕祖祠的宗教审美艺术气息,又反映了社会时代的思想文化气息,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不仅是建筑上有特色,吕祖祠的每一处建筑都透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有着动人的故事呢!”班朝忠说。
山顶的太极宫,楼高三层,八角攒尖,飞檐下的风铃叮当作响,顶尖上的宝瓶熠熠闪光,远远望去,楼影映着蓝天,一派超凡脱俗的景象。
宫下是数十级青石台阶,直通“纯阳洞天”圆形券门,门下便是“吹月岑”。吕祖洞和钟离殿就隐在“吹月岑”下。这一带是伾山四壶美景之一的“小壶天”,有神仙出入之喻。
据清代人刘承恩篡《大伾山志略》记载,农历小月初一(指农历的闰月初一,下同)拂晓,本来是上弦月,月弯如钩,可是在太极宫顶却有一直径数尺的满月形天象,衬之以大伾山石峰、太极宫飞檐,非常生动。因在拂晓出现,所以称“伾山晓月”。元代人马德华更赋诗赞道:“蒲牢振东林,明月坠西岭。清涵玉镜明,光动金波影。岩扃岚气深,石像苔花冷。目送伾山云,扶桑散初影。”
而这伾山晓月的形成,也有一段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汉钟离与吕洞宾游遍天下名山大川,却觉得不如浚县的山冈独有神韵。于是师徒二人便商量,在大伾山上修行,经常是一个醉卧吕祖洞中,一个静坐钟离殿内,出游时也结伴而行。一天他们见一位何家的女子正在受继母的虐待,甚是可怜。吕洞宾一掐一算,这女子与他们有缘分,还是仙班里的一员。吕洞宾最见不得女人受苦,他想,明天是农历小月初一,正是点化姑娘的机缘。他将想法与仙师汉钟离一说,师父甚是高兴,最后约定,明天天不亮就去施法。可是回到大伾山,吕洞宾酒瘾犯了。就像凡人吸烟犯了瘾一样,吕洞宾抓耳挠腮,坐立不安。他还挺怪,一般的酒不喝,要喝就喝够味的。这次嚷嚷着要到西王母那里找点琼浆玉液喝喝。汉钟离劝阻说:“你喝多了会误大事的。”吕洞宾说:“仙师放心,我哪能喝醉呢?”汉钟离心里说:“你那酒性,别人不知道,难道为师我还不清楚?上次要不是吃醉了酒调戏人家白牡丹,你那名声还坏不了咧。”但他嘴上却说:“你咋能保证按时回来?”一句话,把吕洞宾问哑巴了。他一见了酒,不喝醉是不会回来的,就是玉皇大帝降旨传他,也是无济于事。汉钟离见吕洞宾不听劝,就很不高兴,暗暗算了算那女子的生辰八字,知道若错过明日,还要等六六三十六年才行。再说,要让别人把功抢去,显得自己多窝囊。想到此,他便沉下脸说:“点化那女子,是你先提出的,要是错过仙缘,她拜了别个仙家为师,你可别后悔。”听了这话,吕洞宾心里一动。他想,漂漂亮亮一位女仙,出入来去不离自己左右,那该多风光,要是跟了别人,自己再眼馋不就晚了?可又一想,我少喝点酒,不耽误明早的事,不是两全其美吗?美酒、美人,在吕洞宾看来同等重要。他对汉钟离说:“你怕我误事,就商量个法子,到时辰你招呼我一声不就行了。”汉钟离想了想,就说:“这样吧,啥时见到这山顶有一轮圆月现出,就请弟子速回。”吕洞宾一听笑了:“仙师别逗了。谁不知道,明天是初一,正好该是一弯月牙儿,哪会有什么满圆月亮?”汉钟离也不理他,说:“我自有办法。”吕洞宾也不再多问,答应一声,驾起云头赴瑶池去了。
再说这汉钟离,睡到半夜,看看吕洞宾还没回来,山下鸡已叫了三遍。汉钟离想,他若再不回来,就真的要误大事,急忙来到山顶。这时万籁俱寂,如钩的新月正挂在中天。他口中念念有词,依着山石作起法来。眼见得滴溜溜一轮圆月果然跃上太极宫顶,明晃晃,光灿灿。
那吕洞宾正在王母娘娘的玉液池旁自斟自饮,已不知天到几时,醉眼迷离中,一回头看见大伾山顶升起一轮圆月,心里一激灵,这才想起要去点化何家女子的事。“呲溜”,又喝了一盏,才站起身,又顺手取了一满壶琼浆揣到怀里,重又驾起云头,回到大伾山。
汉钟离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正要发作,吕洞宾笑嘻嘻地递过来一壶琼浆。见了酒,汉钟离那拉长的脸一下子又成圆的了。二仙只顾去点化何仙姑,当时吕洞宾已是半醉,汉钟离也因那壶酒迷了心,竟忘了念咒作法收起太极宫顶上那轮圆月。结果,从此以后,每到这个时候,就有人看到那轮圆月形的天象,“伾山晓月望中天”也就成了人们的美谈。
万仙阁前说万仙
太极宫后为万仙阁,是吕祖祠最后一座建筑,也是刘德新所建。
阁高近七米,分两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两山墙外有阶可通上下。上层原塑有大小神像九千余尊,故名万仙阁,堪称一座道教艺术宝库。
下为卢生(秦始皇时受命入海求仙药不获,惧罪遁去)卧游处。塑像及隔扇门、直棂窗于“文革”中毁坏,仅留空阁。2000年5月至7月,浚县大伾山风景区管理处依原貌进行维修,揭瓦房顶,增加楼板,安装门窗,重新塑像彩绘,新塑像一千一百尊。二层门楣正中悬一木质横匾,上隶书“万仙阁”三个金字。
关于刘德新修建八卦楼、万仙阁,还有一段故事。
刘德新来浚县当县令,除了下乡查看,就是登东西对峙的大伾、浮丘两山。时间一长,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两山阴阳失衡,西面的浮丘山上有金碧辉煌的碧霞宫,大伾山虽然山东侧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但佛为西域神灵,与道教不同。浚县历史上明代以前官宦光辉彪炳,而清朝以来却文星暗淡,更不用说出什么大官了。
刘德新怕自己来到浚县也被阴阳失衡的风水耽误了升迁,他让人仔细勘察,认为只有自己在大伾山西北侧建一座高层建筑,供一位文采出众的神灵,才能改变现状。有人说,山东侧有佛,山西侧就应有道。而道教的看家技能就是八卦仙术,八卦谐音就是“拔官”。因此,他听从谋士的话,选址建一座八面三层的高楼,将八卦符号嵌在八面墙上。因道教讲“无极太极”,就取名叫“太极宫”。因有八卦符号顺理成章就称“八卦(拔官)楼”。楼建成了,选哪位神仙入住这拔官楼呢?选来选去,选中了既会纯阳剑法又曾在唐代高中进士而成仙的吕洞宾。
刘德新早就对吕洞宾崇拜得五体投地,还自称是其弟子柳仙转世。将仙师吕洞宾供奉在这座“拔官楼”内,除了能保佑自己官职得到提拔外,各位僚属也能借点儿仙力,沾点儿仙气。于是,就想把吕洞宾塑像供在楼上。
这样一来,其他神仙不干了,纷纷找到刘德新提意见。太上老君说:“凭他一个下八仙,怎能占住这样好的仙职?我等三清,就连玉皇大帝也还恭敬三分呢?”汉钟离更是不客气:“论资排辈,他吕洞宾还是我点化的弟子,哪有不敬师父先敬弟子的道理?”其他的神仙说得就更难听了:“小小吕洞宾不是什么正神,他还有三戏白牡丹的劣迹,人家佘太君要彩礼时,指名道姓地唱‘还要八仙来抬轿,就是不要吕洞宾,他是一个老骚神’。”就这样,众位神仙七嘴八舌地吵开了,天天闹得刘德新睡不好,吃不香,怎么办?有人又给他出主意:“你干脆把三清列真供在最高层,把魁星供在第二层,最下面供吕洞宾,这样看着是吕洞宾的位置低了,可人们一进楼先看到的还是吕洞宾,这头路香还是你老师的。然后再建一座万仙阁,让其他爱提意见的神仙都去那里受香火,神有所归,自己就都安生了。最后再建两座高台,一座‘代天监察之台’,一座‘五雷号令之台’。如果还有不服气的,你一是代天监察,可以查查他们的行状,谁能保证没有点越轨的事?然后号令五雷震慑众仙。”
这个办法真管用,从此众仙相安无事。八卦楼建起来了,吕洞宾也供在了楼内。后面建了一座万仙阁,众仙也都有了归宿,八卦楼前建了五雷台与监察台,石碑上的字还是刘德新亲笔书写的。刘德新也在建好“拔官楼”的第三年,即康熙十八年,升迁到浙江金华当知府去了。后来,浚县的官员也都一个个得到了升迁。
这些故事传说当然当不得真,想来刘德新要修建这些宏伟的建筑,不找些理由也难以募得那么多的钱财,但建筑却是地地道道的,后人称这是文化。
这大概是刘德新没有想到的。
绮丽的浚县吕祖文化
道教组织实体,形成于东汉后期,到唐宋时期,由于官方的极度推崇,道教达到自己的巅峰。
至明清两代,道教“政治地位”已不如唐宋,一定程度上呈现“衰微”趋势,但这只是就官方而言的。实际上,道教在明清时代更多呈现了“民间化”、“通俗化”的趋向,就民间而言,这是任何别的时代难以匹敌的,此时,本来就是多神体系的道教,它的神谱相当开放,不断吸纳百姓信仰众多之神,渐至泛滥之境。
或许正由于此,作为道家虔诚信徒的刘德新,虽然极力营造吕祖祠,还专门修了餐霞阁修道,最终也没有修得“正果”,官也做得不太大,连清代的官谱都没入。
时也?势也?
刘德新能被现在的人记住,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民间的力量。
每当退堂闲下来的时候,刘德新就披上道士服,在大伾山上烧香修道。由于太崇拜吕洞宾了,有一次在梦中,刘德新就对吕洞宾说:“吕祖师,能不能让我白天见见您,亲自聆听您的教诲,也算了却弟子的一桩心愿。”吕洞宾说:“相隔年代久远,只能相见,不能相识。明天傍晚,咱们在山上见。”
第二天傍晚,刘德新独自上山,急着一睹吕祖师的尊容。结果大失所望,除了在山边遇到一个老婆婆抱一个小孩子在亲嘴逗着玩之外,别的什么也没见到。
夜里,刘德新又梦见吕洞宾,便问: “吕祖师,白天我怎么没有见到您呢?”吕洞宾说:“弟子差矣,我们是相逢不相识,山边老婆婆亲小孩,大口对小口,即吕翁也。”刘德新自愧有眼不识仙翁,请吕祖再给他一个相见的机会。吕洞宾说:“好吧,明早咱们山上见。”
第二天一大早,刘德新踏着晨露上了大伾山,一路上不见人影。下山时见路旁一个老头儿在井边捞水桶。衣服破烂,弓背曲身。刘德新没在意,怏怏不快地下了山。
夜里,刘德新又梦见吕洞宾,问:“早起弟子上山,怎么又未相见?”吕洞宾笑笑说:“弟子差矣,我们是相见不相识。你下山时,路边捞桶的老头儿,小口(嘴)对大口(井)即吕翁也。”刘德新一听,恍然大悟。他自认道行尚浅,无缘与祖师相见。今后只有梦中相会了。
这故事多半出自刘德新。
因为它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刘德新与道是有缘的,他就是浚县的道家权威;刘德新之所以还在官府不能成仙,是因为道行还不够。
刘德新当然不能见到吕洞宾,见到了他就成为第二个吕洞宾了,但刘德新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吕洞宾。刘德新显然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这一点。
缘是个没有深浅的东西,能构成一切、解构一切、消解一切、解释一切,能化腐朽为神奇,能化尴尬为释然。
刘德新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利用民间的力量把自己送上了神坛。
吕祖祠里的别样人生
道亦一人生,离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是是非非。
不管人们把吕祖祠比喻成壶天仙界也好,世外神域也罢,它终究也没有脱离人生,没有脱离世间的荣辱盛衰。
在刘德新建祠的300多年后,我来到吕祖祠,虽然祠依然,一些道士也还在洒扫庭除,但我眼中看到的已多半是历史了。
走进吕祖祠,折进吕祖祠右侧的“壶天道院”,满目荒凉,而这里以前被称作“方壶天”,是住持吕祖祠的道人居所。
院内的餐霞阁还在,这个建于清康熙十八年的四层高阁,曾是浚县知县刘德新的住所,也是他的修道之处。
刘德新信奉道教,自认有仙风遗骨,常常从县衙搬到阁上来住,在这里早晚焚香礼拜,在阁上处理政务。
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仿佛看到了300多年前的仙风飘浮、香烟缭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县官修道,随之者众,那阵势也断不会小,但眼前一地碎砖烂瓦,冬日里,枯黄的荆条长满了院子。
刘德新在这里终究修得了“果”——升了知府。
但不是所有的道长都是幸运的。
不能不提到张理谦道士,这个在吕祖祠历史上名重一时的道士,为吕祖祠留下了自己的人生绝唱。
这个从1895年就进入吕祖祠的道人,有着真正的道人风骨。
1938年日本侵略者进攻浚县后,将大伾山和浮丘山10多名道士杀害。这激怒了张理谦,在日军占领浚县的几年时间里,他一不教日本人办的学校,二不给逛山的日本人当导游。
日本投降后,他又积极支持当地各项工作。也因为此,1956年10月,他被推选为河南省道教界的代表出席全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会议并当选为委员。1957年4月,他出席了第一届中国道教协会会议,当选为理事会理事,并与刘少奇、朱德、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
1961年12月,他又出席第二届中国道教协会会议,再次当选为理事。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文化大革命”中被扣上了敌特的帽子,受尽了折磨。
1966年9月1日,是张理谦道长最后的日子。
吕祖祠里的老道士还记得那时的情形:这一天,就在餐霞阁里,张理谦久久地坐在豆油灯下,手里轻轻摩挲着《道德经》,缓缓地擦拭着刘德新的画像,拿袍袖揩着和刘少奇、朱德等的合影,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第二天,就在餐霞阁里,人们发现了张理谦,他枯瘦的躯体被绳子吊着,悬在了房梁上。
张理谦究竟在那天晚上想了什么,我们已无从知晓。
想来他道行也不够,要不然,怎么会想不开世事?又怎么会寻了短见?
但世上的事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或者他驾仙鹤“飞升”了也未可知。
张理谦被扣上罪名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他不仅在共产党执政时当道长,国民党时他也当过道长,而且在国民党当政时期,有一件事他无论如何脱不了干系。
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征不来壮丁,为挽回败局,当局盯上了吕祖祠。他们当时出动了军用飞机,说是吕祖显灵了,要给吕祖拍照片,这样子闹腾了几天,大伾山吕祖祠前人山人海。
然后国民党政府就放出谣言说吕祖发话了,要成立“红枪会”,成立“红枪会”的目的就是“扎”解放军,就这样,国民党政府拉起了“红枪会”。
但吕祖并没有挽救国民党的命运,那支仓促成立的队伍仅成立了几天就溃散了。
那时,张理谦就在吕祖祠,这就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但想想,即使当时张理谦不在吕祖祠,想治他一个“欲加之罪”还不容易?
道教是什么?
世俗中的仙界,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精神,一种依附于任何朝代肌体之上的乌托邦;道是点到为止,若即若离,飘飘忽忽,上若渺,下则尘,任何一种偏离,便是自我的戕害。
对于政治而言,它需要宗教。
正如吕祖祠门口石柱子上一副对联所说:
邯郸道上,黄鹤楼头,一剑西风留禹迹;
卫水桥边,浮丘林表,三山海路在尘寰。
摩崖石刻吕祖文化凝固的历史
大伾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石刻文字随处可见。
吕祖祠依崖而建,位置险要,周围石刻文字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价值上都成为大伾山石刻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石刻除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外,还在书法上融会了真草隶篆、颜柳欧赵各种风格、各种流派,还有道教谶语甚至佛教无字真言等,体现了宗教文化特别是道教文化特色及发展情况,为研究豫北地区民俗风情、历史沿革、书法艺术、宗教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真实可靠的原始依据和文字资料。
吕祖祠周围的摩崖石刻,主要分布于紫泉别墅、吕祖祠、瀛洲别墅东侧崖壁上,反映的内容有吕祖祠一带的自然风光、道教文化、游览纪实等。在摩崖题字中,年代较早的有明万历八年(1580年)的“杏花岩”、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东皋舒啸”。“杏花岩”题字寓意源出《神仙传》。相传三国吴董奉为人治病,不受酬报,对治愈的病人,只求其种树几棵,数年后蔚然成林。后世常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语称颂医家。而“东皋舒啸”则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字体较大的有1米见方的“吏隐岸”、“吹月岑”。“吏隐岸”旧为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与隐者同。宋之问《蓝天山庄》诗云:“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编。”“岸”字不书“山”,以大伾为山。
描写吕祖祠周边自然风光的有“层峦叠嶂”、“翠壁苍岩”。描写景观名称的有“鸣琴坳”、“烂柯崖”、“第一峰”。体现道教文化的有“群玉山头”、“步虚声”、“身到蓬莱”。“群玉山”传说是西王母居处。《穆天子传》郭璞注:“玉山,西王母居者。”李白《清平调》词:“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步虚声”指仙人的境界如步虚空。“身到蓬莱”中的“蓬莱”,是神话中三神山之一,此喻大伾山为仙境。抒发作者心情的有“划然长啸”、“怀禹”、“旧地重游”。“划然长啸”,“划”古通“缅”,破声也。长啸,语出典故“苏门啸”,晋代孙登常以长啸抒发胸中愤懑。在摩崖题记中,年代较早的为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张真人祠小引”、清康熙年间的“蓬莱得道祖师纯阳吕帝君铭”。体现道教文化的有王寅宾“女女女也,女女女也,女女女也,母母母也”,这些题记为道家谶语。
篇幅最长的当数刘德新“伾山即事三十首限韵”,另外还有“李鸿儒登大伾有感”提出了“愿天下人尽读有用书”的劝学观念,“黄璟植树题记”则提出爱护树木的要求。
此外,楹联是吕祖祠的又一特征。吕祖祠及周围共有楹联26副,仅吕祖祠院中就有20副,主要分布于吕祖洞口、乾元殿前廊铭柱、云封亭铭柱、吕祖祠山门铭柱等处。内容主要体现大伾山吕祖祠周边自然环境、道家仙境等。在吕祖祠山门石柱上对联为:“邯郸道上,黄鹤楼头,一剑西风留禹迹;卫水桥边,浮丘林表,三山海路在尘寰。”这一对联描述了吕洞宾云游四方,后在大伾山修炼的情形。“黄河东去,卫水南来,两派分流,昏塾千秋存禹迹;嵩岳西横,太行北矗,三峰遥峙,登临四顾豁吟眸”描写了大伾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山势特征。
吕祖祠影响了当地的民俗文化
“秧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想吃樱桃早栽树,(哎)想唱秧歌舍下脸儿来。”
“一更里小尼姑稳坐一庙堂,手拿着小钵鱼儿两眼泪汪汪。女孩儿家出了家实在多痛苦,在青春不能配少年情郎。埋怨声爹来呀叫了一声娘,提起来那算卦仙闹到了奴心房。他算我不能够活到二九十八岁呀,因此事把我奴送到庙堂。”(《尼姑思凡》)
虽然已经72岁了,郑中和先生唱起秧歌调、扭起秧歌来,还是一身的激情。
这是农历岁末,郑先生说他是为正月初九到吕祖祠朝拜吕祖时准备的。
多少年了,正月初九朝吕祖,已经是浚县正月庙会期间固定化的课目。
这也不能不归功于刘德新。原先,浚县人在这一天是要朝拜玉皇大帝的,自从刘德新修了吕祖祠后,人们为感谢刘德新的功德,也为纪念刘德新,才慢慢改为朝拜吕祖了。
与郑中和同样心情的,还有浚县西街村的社火会首69岁的李顺波老人。
每年的正月初九,他总要带着秧歌队,到吕祖祠朝拜。
十月里来天气寒,八仙过海来浚县。
一阵清风都不见,东山(大伾山)撇下吕祖仙。
正月初九这天,像郑老先生和李老先生这样前来吕祖祠朝拜的社火,就有几十家,狮子、秧歌、武术等表演,从早上开始一直玩到晚上,成为浚县正月庙会的一大风景。
实际上,吕祖祠带给浚县人的,不仅是社火的狂舞,还有民间的工艺。
“我是从吕祖祠那里得到了灵感,才有今天的!”
42岁的民间艺人宋学海先生说。
腊月二十,记者在浚县杨玑吞村见到他时,他正在忙碌地捏着泥塑。
1995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作为民间艺人的他捏出的“十二生肖”泥塑,为他带来了数十个国家级及省级的奖项。而这组“十二生肖”泥塑,产生得也极其偶然。
“有一天,我来到吕祖祠,看到了那里供奉的十二生肖像,当时突然觉得‘十二生肖’很是灵动,回来后就琢磨着捏出了十二生肖泥塑,没想到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也为自己带来了荣誉。”宋学海说。
离开吕祖祠那天,天阴了。我最后一次回过头,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团雾岚的大伾山。
隐隐约约,我还看得到那个高耸入云的八卦塔,但吕祖祠的全貌已模糊难辨了。
再后来,云厚厚地、低低地压下来,大伾山慢慢地浸润到了云里。
那一刻,我看到了一只宛若方壶的山在云里飞。
耳边仿佛有仙乐袅袅升起,一把剑随着仙乐穿越在雾里。
我不禁想起浚县人固执地给我说的话:世有四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还有大伾山。
(全文完)
(转自05-02-16/21 大河报)
“黎阳仓与瓦岗旧事”
● 李红军
大坯山麓黎阳仓 “黎阳仓与瓦岗旧事”系列之一
若以山而论,它实在不足与中国的名山大川相媲美,拢共一百多米的海拔,按正常散步速度,两个小时便能走个遍。
但若以“内涵”而论,走遍全国,你很难找到这样一个被中国文化的符号缀满了的山,“八丈佛爷七丈楼”、摩崖石刻、儒释道的汇集……寸寸点点,抬眼起脚之时,触摸到的尽是文化。
也正因了这密布的符号,你的每一下脚,每一步量,便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你仿佛是在循着历史的长路前行,两个小时的路遂无限拓展。
作为文化名山,大伾山像一部大书,可以让你反复阅读。
作为历史名山,大伾山像一条滞重缓行的河,发散着沧桑的流光。
作为“含珠蕴玉”的小山,大伾山像藏着无数期待的迷宫,等你解开。
一位考古专家来到大伾山后,哑然失语,久久停留在山上,任自己耽误了行期。
一位著名作家来到大伾山后,遂无限感慨、饱蘸感情地直叹“相见恨晚”。
黎阳仓究竟在哪里?历史上是个尚未定论的公案。
但众说不一中,有两种说法相对较能让人相信:一是在浚县西南三十里同山南麓(浚县西南)。如今的《辞海·地理分册》、《古今地名大辞典》等全是这种观点。另一说法是在浚县大伾山北麓。《通鉴纲目质实》:“黎阳仓在大名府浚县东二里大伾山北麓,乃隋文帝所置。”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持这种观点。
观点归观点,倒也没争到龇牙咧嘴的地步。
但最近,一位中国最基层的史志办人员撰文指出,黎阳仓就在大伾山,其言之凿,其证之确,实在让人不能不服。
引经据典证黎阳
云层很厚,蕴蓄着不知有多深多厚随时会“轻薄”一下地面的雨。
山也朦胧,天也朦胧。
伴着这样的天气走上大伾山,委实有点儿别致,也符合心情。因为很多很多历史都是在朦胧中“走”出来的。
再次提出黎阳仓在浚县大伾山的,是一个叫刘会喜的人。
他是浚县史志办人员,同时供职于浚县文物旅游局“史志办”。这个“史志办”是浚县文物旅游局的一个独创,为了发掘大伾山文化,该局特意组织了七八个人,在自己的局里设了这样一个“建制”。
就这样,原本在县里从事史志研究的刘会喜,成为“史志办”的一员。
这是个很执著也很平实的人,不善言谈,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却有过“大发现”。今年正月古庙会期间,他发现了不知被多少专家研读过的龙洞前“康显侯告碑”敕文部分,居然是蔡京的亲笔,这无疑更增添了“康显侯告碑”的分量。
站在大伾山北麓,刘会喜肯定地说,黎阳仓至少有一部分就在这里。
但一千多年过去了,在岁月的淘蚀下,哪里还有粮仓的踪影?所有的,只是瓦岗军将领徐懋功之宅,孤零零地戳在山崖边。粮仓,只有靠历史典籍来追寻足迹了。
黎阳仓是隋朝国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兴洛仓)齐名。据《隋书·食货志》记载:“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隋末唐初,围绕黎阳仓发生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如大业九年(613年)三月,隋炀帝二次征高丽,命礼部尚书杨玄感于黎阳督运粮秣。杨见天下大乱已起,乃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合谋起兵反隋。六月,杨入黎阳城,大索男夫,取帆布为牟甲。选少壮运夫8000人,杀三牲为盟誓。以讨东莱叛军来护儿为名,令各州县兵集黎阳仓。杨不听谋士李密之计,尽焚停泊黎阳之龙舟,以杨玄挺为前锋,引兵直指东都洛阳。大业十三年(617年)九月,李密派徐世勣领兵五千自原武渡过黄河,与来投李密的元宝藏、李文相等部起义军联合袭破黎阳仓,开仓赈济饥民,饥民踊跃参加义军,“旬日得胜兵三十万”。瓦岗军声威大震,中原一带义军和隋朝地方官吏纷纷降附。次年,即唐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为资兵食,引兵攻打黎阳仓,与李密在童山坡大战。宇文化及败走魏郡,瓦岗军亦元气大伤。
刘会喜引经据典,认为黎阳仓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大伾山,绝不在同山。
刘会喜提出四点例证:
清嘉庆《浚县志》引《通鉴纲目》载:“隋文帝开皇三年,诏沿河置仓,运粟以给长安。”据此则《隋书·食货志》载:“开皇三年,卫州所置黎阳仓定当沿黄河。”据1975年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史书记载,隋唐时期,黄河自今滑县城(道口)与滑县旧城间,东北经浚县大伾山东,东北流。大伾山紧临黄河,而同山距黄河有30里,既不临黄河,交通运输又不便,因此,黎阳仓不可能在同山。《隋书·地理志》汲郡有这样的记载:“卫县有朝阳山、同山……黎阳县有仓,有关官,有大伾山……”在地理志中记仓,此仓定非一般,虽未明言黎阳仓,但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舍黎阳仓而无它。既然黎阳仓在黎阳县,那么它只有可能在大伾山,而不可能在同山,因为同山不在黎阳县而在卫县。
隋初无卫县,卫县是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由朝歌县改置。由此可知隋末卫县之同山,隋初当在朝歌县。假如隋开皇三年置仓于同山,那么该仓要么名“朝歌”,要么名“同山”,断不会名“黎阳”。既名黎阳仓,肯定在黎阳县,而不可能在朝歌县同山。
唐著作郎萧德言等所著《括地志》载:“黎阳西南有故仓城,相传袁绍聚粟之所,亦隋开皇中置仓处也。”《括地志》是唐代前期分道计州的地志,当时黎阳仓还在用。它对黎阳仓的记载应是非常可信的。唐代沿用隋末建制,有黎阳县,有卫县。《括地志》既云隋开皇中置仓处在黎阳西南,黎阳仓肯定不会在同山,因为同山当时不属黎阳县而属卫县。
大伾山麓有粮仓
走进历史的长河,刘会喜是个打开话匣便难以止休的人。
“根据《括地志》记载,隋开皇中置仓处即黎阳仓在‘黎阳西南’。这个‘黎阳’史书习惯是指黎阳县城。因此,有必要弄清黎阳城的位置。据《浚县志》:黎阳城系西汉至北宋故城。引《汉书·地理志》:黎阳县属魏郡。应邵注曰:黎山(今大伾山)在其南,河(黄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阳以为名。又引《水经注》:今黎山之东北故城盖黎阳县之故城也。山在城西,城凭山为基,东阻为河。故刘桢《黎阳山赋》曰:南荫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又引《元和郡县志》:黎阳县在黎山北。五代因之。
“据文物调查资料,今大伾山东北有黎阳城遗址。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0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4至5米,曾有大量汉至宋代瓷器等遗物出土,未正式发掘。据此可知,隋唐之黎阳城在大伾山东北。‘黎阳仓在大伾山’之说正与《括地志》载黎阳仓在‘黎阳西南’吻合。”
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乐史编修的《太平寰宇记》载:“仓城……在黎阳县西南隅,袁绍聚粟之所,亦即隋开皇中置仓处也。”与《括地志》所载大致相同。
《资治通鉴·后晋纪五》载:开运二年春正月,“张从恩等议曰:以相州粮少,不若引军就黎阳仓,南倚大河以拒之,可以万全。”根据浚县地理形势,这一记载也与黎阳仓大伾山说相吻合。
黎阳仓为隋朝国仓,且“唐宋皆仍其制,漕河北粮储以饷京师,自政和后,河易故道始废”。从黎阳仓的影响和作用看,其规制应当很大,在其废后,遗址不可能短时间内消失殆尽。清嘉庆《浚县志·古迹》引载宋张舜民(字芸叟)《画墁录》:“予尝登大伾,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
元代王恽《秋涧集·游东山记》一文,是其至元十八年偕友游览大伾山的记录。文中写道:“遥径北麓,穿苍(仓)城,按观隋唐廪制。”这里即指黎阳仓遗址。据《元史·王恽传》:王恽,字仲谋,卫州汲县人,好学善属文。初拜监察御史。至元十四年拜河南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元贞元年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大德元年进中奉大夫。大德八年卒。恽留心乡邦文献,至元三年纂《汲郡图志》。汲县距黎阳不足百里,王恽对黎阳的历史风物应当是熟悉的。其时距黎阳仓废止时间不过百余年。他的记述,从一个侧面佐证了黎阳仓在大伾山。
黎山西乃今浚县
不管怎么说,也不管刘会喜有多少经典可引,实际上历史已无法重现。
在时空的辚辚车轮下,大伾山东北之黎阳故城湮没了;大伾山上黎阳仓,不消说眼前之阴霾天空,即便是朗朗天日,也难觅其踪了。
这淹没的历史,往往给人的就是误读。
误读历史,包括误读自己。
那么,对于大伾山黎阳仓呢?
刘会喜认为是后人的误读,那么刘会喜有没有误读呢?
眼前的“懋功食庵”,是根据历史记载后兴建的。远处一片苍茫,因为雨天,尽管极目,总也看不到尽头。
或许这才是真实的历史?话语霸权实际上往往伴随着错误。
刘会喜认为,后人在读史书时,往往将黎阳城误解为大伾山西之浚县城。
如《资治通鉴》记述宇文化及与瓦岗军争夺黎阳仓的战斗时,有徐世勣避其锋,退出黎阳,聚兵西保仓城的记载。读此记载时,人们便将黎阳城理解为浚县城,认为黎阳仓只能在浚县城西,这样“大伾山黎阳仓”说便被轻易摒弃了。其实,黎阳城在大伾山东北,《资治通鉴》中关于徐世勣退出黎阳,聚兵西保仓城的记载,正与黎阳仓大伾山说相吻合。
另外,宇文化及与瓦岗军争夺黎阳仓的主战场在同山坡,很容易使人产生黎阳仓在同山的误解。如《隋书·李密传》:“化及至黎阳,与密相遇。密知其军少食,利在急战,故不与交锋,遣徐世勣守仓城,化及久攻不下,……与密大战于同山下。”这段记载很容易使读者产生这样的印象:黎阳仓之战既在同山下,则黎阳仓定在同山。
唯一的解释是,这次战斗有两个战场:一个在黎阳仓,徐世勣领兵坚守,宇文化及几路大军包围攻打;一个在清淇县(今枋城一带),李密领轻骑兵2万驻扎,与徐世勣以烽火相呼应。每当宇文化及攻黎阳仓,李密就带兵牵制他的后方,致使宇文化及屡攻黎阳仓而不下。
瓦岗军中二将称雄 “黎阳仓与瓦岗旧事”系列之二
两千多年前的那个秦国,商鞅有个精辟的见解,那就是把粮食和战争看作国家的主要职能,一切政令的实施皆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
观念先导,目的明确,结果秦国统一中国,并成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帝国。
秦以降的若干个朝代,乃至海外诸强,在国家的治理上,难出其右。
粮食为战争而产,战争围绕粮食进行,这是一个辩证的道理。
实际上,大多战乱、暴动也几乎都与粮食相关。
就这样,因为黎阳仓,战火也烧到了文化名山大伾山上。
蒲山公起事黎阳
融会在静态的文化、凝重的历史中的,还有战争的遗存。
大伾山北麓,后人修的徐懋功宅今天还在,立于大伾山顶的中军亭,则成为历史的见证。
浚县旅游局班朝忠说,中军亭是李密为操练士兵修建的。
中军亭前原本是一块偌大的空地,但现在那里已矗立起一座高大的电视转播塔。
班局长说,看着这塔就闹心,在国宝林立的山上,这样的建筑本应拆迁的,但就是拆不了。
也是,在周围偌大的平原上,只有这里是最高所在了。否则李密的中军亭怎么会修在这里?
按史书记载,李密,字玄遂,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李密的父亲李宽是隋朝有名的武将,被封为上柱国、蒲山公。李密爱读书,很有才能。李宽死后,李密承袭了父亲的封号,给隋炀帝当侍卫军官。炀帝讨厌他,李密便辞职回家。有一次,李密骑在牛背上读《汉书》,被大臣杨素遇见,杨素认为李密是个有出息的人,便让儿子杨玄感与李密结为好友。
后来,杨玄感当了礼部尚书,带兵在黎阳督运粮草,他看到全国农民起义发展迅猛,便乘隋炀帝正在辽东前线督军,后方空虚之机,于公元六一三年六月在黎阳发动兵变,倒戈反隋。李密闻讯,急忙从长安动身,日夜兼程赶到黎阳,做了杨玄感的“参谋长”。
大业十二年(616年),在参与杨玄感兵变失败后,李密流浪无着,经王伯当介绍加入瓦岗军。李密识兵书,有谋略,很受翟让器重,遇事常与相商。为扩大根据地,瓦岗军继续向隋军出击。翟让率兵数千,攻克韦城,占领东郡白马(今滑县白马墙),杀死郡守;单雄信率军北上,连下浚县、汤阴、内黄;李密率兵攻打濮阳、范县,至白堽(北有密城),立寨为营。义军所到之处,农民纷纷响应,部众增至数万。
大业十二年(616年)十月,李密建议西取洛阳。单雄信率精兵三千,绕道攻荥阳,翟让、徐世勣、李密率大军破金堤关(今荥阳东北),荥阳太守张庆告急,炀帝复令张须陀为河南讨伐使,统率各路大军前去镇压。初对垒,翟让惧敌势强大,李密谏称:“须陀勇而无谋,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之。”李密与徐世勣、王伯当伏于大海寺北林中,翟让引兵与张须陀战,稍却。张须陀起兵急追,伏兵四起,前后合击,官军溃败,遂斩张须陀于阵,副将贾务本受伤身死,部将秦叔宝(秦琼)、罗士信(误传为罗成)东窜投裴仁基去了。
大业十三年(617年)春,瓦岗军决定袭取兴洛仓(又名洛口仓,在今巩县东南)。兴洛仓方圆二十里,有三千地窖,存粮八千石,是隋朝最大粮仓之一。翟让、李密选精兵七千,避开裴仁基据守的虎牢关,从荥阳南绕道阳城(今登封县),越方山,从罗口直捣兴洛仓。兴洛仓守将邴元真猝不及防,率众投降。义军占领兴洛仓后,“开仓恣所取,老弱襁负,道路不绝,众至数十万”。瓦岗军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大得平民拥护,青年踊跃参加义军,山东宿城(今东平县)县令祖君彦叛隋归顺,义军很快发展至数十万,成为全国最强大的一支义军。
兴洛仓失守,隋王朝惊恐万状,遣虎贲郎将刘长薛配合讨捕大使裴仁基进剿义军。义军英勇作战,在石子河一战,大败官兵,刘长薛化装逃回洛阳,仅免身死。裴仁基见大势已去,便率其子裴行俨和部将秦叔宝、罗士信投降瓦岗军。义军接着烧毁天津桥,攻陷丰都市,夺得了第二大粮仓——回洛仓,从此瓦岗军威震国中。
瓦岗军连战皆捷,所向披靡。为进一步埋葬隋王朝,急需建立政权。李密密谋,由王伯当、徐世勣出面推李密为主。翟让认为李密之才出己之上,情愿让位于密。李密称魏公,改大业十三年(617年)为永平元年,设元帅魏公府,置三司六卫,拜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单雄信、徐世勣等各有所封。扩仓城四十里,定都驻守。时山东东阿县程知节(程咬金)、武阳(今大名县东)郡守元宝藏及幕客魏徵等相继来投。史书载:“道路来降者,不绝如流,众至数十万。”李密选精兵八千组成卫队,言可抵十万,由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做骠骑统领。记室祖君彦写了一篇很有名气的檄文,列炀帝十大罪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自此,瓦岗军将推翻隋朝统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最终推翻隋朝统治起到重要作用。
徐世勣力败化及
在李密主政瓦岗以后,有一个人物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徐世勣。
应该说,在李密的建功历程中,他是个极其关键的人物。
1000多年过去,1000多年前的历史,遗憾的是地表上只留下了大伾山上的懋功食庵。
公元六一七年夏,黄河下游又遭水灾,加上炀帝苛政暴敛,连年战争,地方官借机发财,无恶不作。农民生活极端贫苦,衣食无着,居无定所,真是“饿殍满野”,“千里无所见,白骨遮平原”,粮食成了农民生死攸关的最大问题。
徐世勣看到这种情况,于心不安,便向李密建议说: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没有粮食吃。我们起来造反,正是为了解救农民于苦难。黎阳仓是隋王朝最大的粮仓之一,我们如能会同当地义军拿下黎阳仓,开仓济民,定能取得民众的热烈拥护,民心归附,可望建立大业。
李密采纳了徐世勣的建议,九月,即派徐世勣率兵马五千,自原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境内)渡过黄河,与新投瓦岗军的元宝藏、平原的郝孝德、魏郡的李文相、洹水(今河南省安阳一带)的张升及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北)义军赵君德等,各率部众向黎阳出发,共同夺取黎阳仓,各路义军在黎阳与徐世勣会师,经过周密计划,联合作战,在饥民的配合下,一举成功,全歼黎阳仓守敌,立即开仓放粮,饥民得救,欢声震天,纷纷要求参加义军。
徐世勣在一旬(十天)间得兵士几达二十万人,使瓦岗军在河北地区有了很大发展,隋王朝的武安(今河北永平县)、永安(今湖北黄冈)、义阳(今河南信阳)、弋阳(今河南光山县)、齐郡(今山东济南)等地的隋朝地方官兵,都相继归降瓦岗义军,并有大股义军如窦建德、朱粲等遣使到洛口,要求参加,听从瓦岗军领导,共同战斗。另外,还有不少隋朝的官军相继来投,瓦岗军又有新的发展,攻打黎阳仓的胜利是各路农民义军联合战斗的一次大演习,是团结对敌的一次大检阅。这次胜利既切断了涿郡(今北京一带)隋军与江都、洛阳隋军的联系,又使黄河下游的农民起义区连成 了一片。
野心勃勃的宇文化及,从扬州赶到东郡,把珍贵物品存在滑州(当时滑州治在白马),让刑部尚书王轨留守,自己率军从白马津渡过黄河,进攻黎阳。瓦岗军守将徐世勣因兵力不足,放弃黎阳,专守黎阳西南同山脚下的仓城,于城外大掘堑沟、地道,修筑防御工事。这时,李密从洛阳撤围,率义军从金墉城赶至黎阳,向徐世勣增援。宇文化及攻克黎阳后,又要进攻黎阳仓城,大修攻城器械,徐世勣率众通过地道发动突然袭击,大败化及,烧其攻城器械,大火经夜不熄。
直到现在,浚县泥玩具中还有一种泥捏的“骑马人”,据说就是当地老百姓为纪念瓦岗军牺牲的将士而做的。
义军在同山脚下和宇文化及决战,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有很大伤亡。在激战中,李密中箭落马,被部将秦琼抢救脱险。徐世勣赶来助战,挽回战局,再次挫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部将张童仁、陈智略等率万余人投降义军。留守在滑州的王轨见势不妙,也投降义军,被义军任命为滑州总管,宇文化及后路被抄,不得已乃率两万多人东逃魏县(今河北省大名县西南),杀掉杨浩,自称皇帝,国号“许”,改元“天寿”。
单雄信数降求生
但在中国传统的戏曲中,徐世勣是一个“无地自容”的人物。
这与单雄信有关,因为在戏曲里,单坚决拒绝徐世勣的劝降。
实际怎样呢?
据《资治通鉴》载,当翟让在瓦岗初举义旗时,“同郡单雄信,骁勇善用马槊,率少年往从之。”因他在反隋的战斗中屡建战功,洛口建政时,封为左武大将军。他虽骁勇善战,但在一些关键时刻却成了“软骨头”。单雄信和翟让非常要好,可是当李密在宴席上欲杀翟让时,他不但不敢救护,反而跪在李密面前叩头求饶。李密释放他后,他对李密唯命是从。李密谋士房彦藻认为单“轻于去就”,不可信任,屡劝李密除掉他。李密以为他作战勇敢,并未加害。当李密快要失败时,他首先投降王世充,被王世充封为大将军,成为王世充的主要战将之一。
唐军围攻洛阳时,单雄信骑马挺枪直取李世民,当枪尖快刺着李世民时,“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惶,遂退。太宗由是获免。”王世充败后,李世民要杀掉单雄信,雄信又苦苦哀求投降,乞免一死。当徐世勣为他苦苦求情,李世民仍不答应时,他还埋怨徐世勣:“我固知汝不办事。”
百姓的审美和历史一样,选材总根据自己的需要,不管别人冤枉不冤枉。
史书对历史的记载总要简练得多。
《资治通鉴·隋纪八》有关瓦岗的记载为:
武阳郡丞元宝藏以郡降李密。甲寅,密以宝藏为上柱国、武阳公。宝藏使其客巨鹿魏徵为启谢密,且请改武阳为魏州;又请帅所部西取魏郡,南会诸将取黎阳仓。密喜,即以宝藏为魏州总管,召魏徵为元帅府文学参军,掌记室。
河南、山东大水,饿殍满野,炀帝诏开黎阳仓赈之,吏不时给,死者日数万人。徐世勣言于李密曰:“天下大乱,本为饥馑。今更得黎阳仓,大事济矣。”密遣世勣帅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济河,会元宝藏、郝孝德、李文相及洹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君德共袭破黎阳仓,据之,开仓恣民就食,浃旬间,得胜兵二十余万。武安、永安、义阳、弋阳、齐郡相继降密。窦建德、朱粲之徒亦遣使附密,密以粲为扬州总管、邓公。泰山道士徐洪客献书于密,以为“大众久聚,恐米尽人散,师老厌战,难可成功”。劝密“乘进取之机,因士马之锐,沿流东指,直向江都,执取独夫,号令天下”。
瓦岗旧事口耳相传 “黎阳仓与瓦岗旧事”系列之三
大伾山东崖,据说就是当年徐世勣的别墅。如今浚县文物旅游局把这里建成了花果山,海棠树、梅花等等遍地皆是。
浚县人还重修了懋功食庵,庵虽不大,却贮藏着久远的记忆。
或许,这是浚县人对一代英雄的最好纪念吧!
但李密却没有徐世勣幸运。
埋葬李密的墓被盗墓贼盗掘,嗣后又被卫河淹没。李密的墓不知归于何处,只留下一通存于河南博物院的墓碑。
但曾几何时,李密墓何其伟壮!
似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生生世世,沧桑变化,寒来暑往,阴阳更迭,个中有多少的辛酸、感慨,让后人感怀?
李密饮恨葬黎阳
因为怀疑李密叛逆,李渊设计除掉了对于推翻隋朝居功至伟的李密。
李密和王伯当均被杀死后,其首级被传送给长安李渊,余部溃散,李密时年37岁。这时徐世勣在黎阳,李渊“遣使以密首示之,告以反状。世勣北面号恸,表请收葬诏归其尸”,将其葬于大伾山南。
李密被杀的前后,李渊用封官许愿的手段,让跟随李密投唐的魏徵等人到山东、河南等地,说服瓦岗军旧部投唐。
据新旧《唐书》、《浚县志》记载:李密墓在浚县大伾山南五里,墓高五仞。李密是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首领,义军建政后,李密称魏公,故李密墓又称魏公墓。
李密是京兆长安人,死于嵩县熊耳山,为何却葬于浚县?
这与瓦岗军将领、黎阳守臣徐世勣有关,当年瓦岗军内讧,李密设宴诛杀翟让兄弟。翟让旧部徐世勣也被守门卫士砍伤脖颈,李密急忙制止,徐世勣才得以活命,此后徐世勣回到故地黎阳(今浚县)镇守。
大伾山东崖古守臣遗址便是当年徐世勣的别墅。
李密偃师兵败,投奔李渊,本想封个大官,却只落了个光禄卿邢国公的空衔,骄傲自负的李密遂起叛唐之心,被李渊将其首级传送给瓦岗军黎阳守臣徐世勣,徐世勣“北面号恸,表请收葬”,李渊下诏归还其尸,徐世勣以君臣之礼,全军缟素,葬李密于大伾山南。
但徐世勣建起的壮伟的李密墓,在元代被盗,从此踪迹渐湮。
直到1969年冬,卫河清淤时,在浚县城关公社(黎阳镇)罗庄西卫河底、大伾山西南约2公里处发现李密墓碑。墓碑用青石料做成,高63厘米、宽81厘米。铭文共39行,满行31字。碑文为唐代名臣魏徵撰写。
上面有篆书“唐上柱国邢国公李君之墓铭”十二字。
“自昔(观夫)天造草昧之初,有圣经之始,原鹿逐而犹走,□鼎迁(瞻鸟飞)而未定,必有异人间出,命世挺生,负问鼎之雄图,郁拔山之壮气,控御英杰,鞭挞区宇,志逸风飚,势倾海岳。或一丸请封函谷,或八千以割鸿沟,或(无或字)夏殷资以兴亡,或(无或字)楚汉由其轻重。懋功隳乎将立,奇策败于垂成。仰龙门以摧鳞,望天池而坠翼者(无者字),求之前载,亦何世无其人(者)哉……(此段文字括号内为《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与墓志相异者)
碑文与《全唐文》所录《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大同小异。
真实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真实的情形到底是怎样的?
从铭文的语言上看,作者对墓主人表达了十分惋惜的心情,如“……震主自疑,功多是惧”,“公想淮阴之伪游,惧彭王之诈返”,“同阴陵之失道,类尸乡之丧元”,“将远游以逃难,翻途穷而及祸。惜乎!高鸟未尽,良弓惧折;狡兔未获,韩卢已亡”。
这是对历史的真实还原。
通读铭文,魏徵之悲之忿之苍凉流于其间。
他不愧是敢于直谏的“谏官”,将这段历史的真实面目呈现了出来。
李密有大才,也有大志,但谁让身为枭雄的他遇上了身为奸雄的李渊呢?
自古以来的封建王朝,只有替君王打天下的将,没有替君王坐天下的将。做臣子的,就要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
乱世时,受宠的是敢于谏诤拼杀的大才大勇,因为天地不平衡不和谐,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恢复那种平衡;和平时代,本身就是一种和谐和平衡,大才和大略只会破坏平衡,当然得削顶去足,否则天下就要大乱,否则君王往哪里搁?
这是一门中国文化。
实际上给李密以较高评价的还有高适。
高适少怀匡世济民之志,20岁赴京城长安求仕不成,只身到蓟州边关谋取功名,也没有机会。这时他开始了长达10年的燕赵漫游。
在此期间,他三次来到浚县,留下许多诗篇,其中有“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钦敬之余,也为李密叛唐被杀深感惋惜:“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自淇涉黄河途中作》之十三)。
李密对唐王朝是有功的,“阻东都,断隋归路,使唐公不战而据京师,此明公之功也”(《旧唐书·李密传》)。
这样一个人被杀了,那是天下难平的!
为了不给李氏皇族抹黑,也让天下明白李密死得其所,《旧唐书》、《资治通鉴》都记述李密“密谋斩使”,“掠桃林县”。
呜呼哀哉!
诸葛转生徐懋功
在当地,直到现在,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口传着瓦岗的故事,他们的话语里没有政治没有需要,只有一己的秤星。
城镇东街72岁的郑中如老人上过私塾,他提起瓦岗将领像背史书。
“徐世勣,就是李勣(公元593年-679年),字懋功,隋末投瓦岗军,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赐姓李,单名勣,据有瓦岗旧境十郡之地。徐懋功与浚县渊源颇深,加之其智慧超群,能掐会算,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
在浚县民间,有一种说法,即徐懋功是浚县韩寨府人,本地人都叫他徐老仙,从少年时就研究八卦战策。据传其八卦能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他首先推算出了自己家中之事。在赴瓦岗寨前留下锦盒一个,上了三道锁,三房各拿一把钥匙。临走时向家人交代:“此盒不许分,不可外传,不准卖,不许开锁,只可放在家中,传于长子,世代相传。”徐家人谨记此嘱,将锦盒奉为传家之宝。传至第十二代时,三房都认为此钥匙已无价值,都不愿再保存钥匙,便将钥匙集中于一人之手,由每代之中辈分最高的人保管。
又过了若干年,此钥匙传至一女性家族成员之手,此女不守妇道,与族外一男子相好。有一天,她正在家中休息,那个男子来家中与之相会。其间男子问她:“听说你们先祖徐懋功能掐会算,能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并留下一个锦盒要你们世代相传,据说现在此锦盒存在你这里,可否打开看看?”此女子说:“不行,家族中有规定,不能打开。”后来,那女子经不住男子再三要求,终于打开了盒子,里面除了一张纸外别无他物。男子打开纸一看,上有两行字:“你在俺家干啥咧?他在你家干啥咧?”
他一想,徐懋功真神,看后赶忙往自己家里跑,跑到家里发现自己老婆正与别的男子相会。一怒之下,他将妻子的相好打死,后来吃了官司。
另外,由于徐懋功参加瓦岗军,其家人怕受牵连,改姓孙,世居浚县韩寨府。
张明老先生也72岁了,是城关镇南关外人,浚县教育局退休干部,也知道很多徐懋功的故事。他说:据传徐懋功兄弟三个,懋功是老三,家有良田三十亩。他父亲临终前交代:弟兄三人每人当家一年,从老大开始。老大当家一年卖了十亩地,后老二当家,一年又卖了十亩地,轮到懋功当家时,懋功对二位兄长说:“你们要我当家可以,但必须听我的话。”二人表示同意,懋功不放心,又让二人签字画押。到了三月十五,麦穗刚刚发黄,懋功便让收割小麦,二兄长本不愿意,但已签字画押,只得照办。割完麦子后,懋功让二人将麦子垛起来,晚上又上房将瓦片揭去。二兄长心想:徐懋功真狠,我们两个卖地,你却把房子都拆了。不过虽然不愿意,但仍按照懋功所说的办。刚揭完瓦,便下起了冰雹,结果别人家的麦子都被砸倒,瓦片全被打碎,而由于徐懋功能掐会算,防患于未然,自己家的麦子和瓦片未受损伤。
另外,传说瓦岗军原在浚县大伾山。一日,徐懋功与程咬金在东山(今大伾山)大佛北亭子下练兵,忽然吹来一阵风,将亭盖刮走了。徐懋功与程咬金认为这是天意,要让他们离开此处,后来就搬到了瓦岗寨。
65岁的温清祥老人肯定说:黎阳仓就在大伾山北面,黄河西边,这是无须考证的。徐懋功率领大军围住黎阳仓,与李密所率军队合兵一处,与隋军打了三次大仗,一直打到小河童山(今浚县小河镇同山)。
据传徐懋功一次去南方远游,到了一个海岛,在岛上看到了一通石碑。碑上写:只许我到你不到。懋功纳闷,什么意思呢?挖开后一看,有一行字:诸葛下转徐懋功。
2004年7月中旬,这是一个阴雨的日子,虽然已经几次来浚县,但站在远处看,它依然那样陌生,读不太懂。
自1600多年前,后赵石勒开始在这里雕刻大石佛以降,这里究竟有多少故事?
说不清。
那不大的山上,据说随处可能踢到国宝,眼里尽是历史的旮旮旯旯,究竟还埋藏着多少的因缘际会?
道不明。
天阴着,云雾下的大伾山在已经探访数次的我的眼里,依然朦胧。
(全文完)
(转自04-08-03大河报) 2005-03-02 16:26
对不起,我来晚了。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尊佛,佛边有石刻,国宝遍山坡……一首唱老了的歌谣,在中国文化史上已传扬千年,却穿不透城市耳畔的屏障。河南鹤壁境内的浚(xùn)县大伾(pī)山,就在离北宋汴京百里之遥的地方,就在离省会郑州两小时车程的地方,却年年被我忽略,岁岁被我错过。莫非中州风物太盛,名山胜迹太多,将它的光芒淹没?莫非西太行、北燕山、南伏牛、东沂蒙,将它的身影遮挡?至今还有不少人望着宣传车上的横幅——“浚县大伾山”,瞠目结舌,五个字有两个字念不出来。
大伾山实在不该成为一个盲点啊。这是一座历史名山,也是一座文化高峰。山不高,山不大,文化“含金量”却十分饱和。绕坡而行,抚摸满山遍野的文物遗存,可以感受这里云集的佛道儒三大教派,可以见证这里坐拥的十大“国宝”;登上峰顶,俯瞰黄河故道两岸的古渡口、古战场、古粮仓,可以遥望大禹治水的足迹,可以倾听群雄征战的呐喊……我跟在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班朝忠的身后,趔趔趄趄,在乱石残碑之间寻觅,不禁发现声声惊叹,城里城外,山上山下,稍稍成形一些的石板上几乎都有先人的遗刻。正如人们感喟的,在这里随便踢一脚都能踢到文物,在这里随便呼吸一下都能嗅到文化。
华北大平原好比茫茫大海,太行山余脉没入海底,却又甩起一梢尾鳍远远翘出水中央,这就是兀立豫北平原的大伾山了。它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伾”的释义为层叠、有力气、再成之山,因古时地名曾为黎阳也称黎阳山,因东汉刘秀在此筑坛祭天也称青坛山,从华夏源头而来的黄河,从《诗经》而来的卫河,就从山岭两侧滚滚流过……大伾山文化像一个渐渐滚大的“雪球”,汇聚了一千多年来的宗教风习、石雕造像、摩崖石刻、民族文字、诗文、书法、建筑、墓葬、园林、风物传说等等遗存。这些遗存所承载的,不是京畿都市的奢华,不是丰年盛世的繁富,而多是水患人战的凛烈,世外边缘的放旷,山野民间的率真。因此,在中国历史文化长链上,大伾山文化成为古朴芳香的一环。而且,离乱时世的文化遗存本来就不多,它就更加物稀为贵。
大伾山景区包括大伾、浮丘两座山头,大伾山只有135米高、1.66平方公里大,浮丘山只有105米高、1平方公里大。小小浚县县城包裹小小两座山丘,城中有山,山上有城,墟里炊烟之中,晨钟暮鼓不绝,宛如千年历史退潮之后留在沙滩的一只双珠蚌贝。而从文化意义上看,珠已远远大于了蚌。
20世纪的大伾山,应该说是被史念海先生“打捞”出来的。身为中国地理历史学创始人之一的史先生,自肩使命,从西北到中原,珍爱也掬捧趣了尘封已久的大伾山,与其他学者联名,把大伾山放入了1986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提案。自此,大伾山文化的保护和发掘,越来越受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大伾山景区建设步入了捷径,1987年成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成为省十佳风景名胜区,2003年又一举跃升国家4A级景区。浚县也成为河南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的县级单位,1994年又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小小景区,麇集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10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历代名人摩崖石刻460余处,古树名木420余株……而在十大“国宝”大伾山后赵大石佛、天宁寺北魏石兽、大伾山唐代铭文、唐代陇西尹公浮屠、浮丘山唐代千佛洞、大伾山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大伾山宋代龙洞、大伾山宋代康显侯告碑、大伾山明代王铎题刻、大伾山明代王阳明诗刻之中,最大的标志就是那座大石佛了。
行至大伾山西面,右边是一条大川,左边是天宁寺。你走进寺院,穿过藏经阁,迈过门槛一抬头,大佛赫然高耸于离你只几步远的面前!它倚山端坐,顶与崖齐,线条那么朴直,佛身那么巍峨。薄暮之中,梵音佛唱从前院沉沉传来,一种众生之怆痛,隐隐撞击着你的心怀。透过袅袅香烟望去,这尊石佛真大,大得超出了山,超出了城,如同无边佛法漫溢天地之外。
据专家考证,高22.7米的大伾山石佛,是中国北方最大、官方开凿最早的摩崖造像。大约1500年前的东晋十六国时期,胡尘万里,在天竺高僧佛图澄初入东土传播的影响下,建都于襄(今河北邢台)的后赵君主石勒,选择了大伾山,在这里动工创凿石佛。这座石佛比洛阳龙门石窑的卢舍那大佛更早更大,血雨腥风之中多年始得完工。它饱经佛事兴废,风雨剥蚀,兵火损毁,明代以后又进行了大大小小的修塑。如今,班朝忠局长正在延请技术专家,小心填补佛后渗水的崖缝。
大伾山石佛与卢舍那大佛一样,也坐落于大河蜿蜒之处,镇河平灾总是人类创造大佛的一个缘由。它向西面河而坐,面前长长一条72磴石阶垂向河边,直抵渡口,那是历代兵家血拼争夺的黄河两岸要冲黎阳津、白马津……诞生于破碎河山的大石佛,没有卢舍那那神秘美丽的名字,没有卢舍那那样雍容恬淡的微笑,它眼眸始终睁得大大的,直视远方,肌肉绷紧,似要扼腕挺身霍然起立。人问大佛为何满眼怒火?我默问:年轻的大佛,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悲悯吧,是因为耳边滚滚涛声总也挥不去,是因为眼前粼粼波光再也唤不回?800年前的金代明昌五年,暴虐的黄河就已向东改道,大佛面前顿失滔滔,唯余一条大川之上汪汪湖沼、莽莽桑田、漠漠村庄——我忽然省悟到一种关系,大佛镇抚大河,大河浸润大佛,不离不缺,相映相伴,才能构成一幅空明禅境吧。
大伾山以石佛为领衔,逐渐形成了一个宗教圣地。石佛始创的东晋时代,正是儒、道、佛三教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开端,从此繁衍起来的大伾山文化,恰好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一段缩影。儒家以“人”为本位,道家以“自然”为本位,佛家以“解脱”为本位;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可它们都团团云集在了大伾山,错杂为邻,共襄盛举,形成了北魏天宁寺、唐代千佛寺、宋代天齐庙、明代碧霞宫、清代吕祖祠五大古建筑群。其中佛教是最早成气候的,后周朝廷曾令天下废除佛寺、还俗众僧,却专门准敕大伾山佛门不停废;现存佛寺有天宁寺、千佛寺、太平兴国寺、天齐庙等,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寺名正悬于太平兴国寺的门楣。道教约于明代进入浚县,清代昌盛,道院有碧霞宫、吕祖祠等。儒教则以明代大学者王阳明为代表,在山上开办阳明书院,课授弟子。
大伾山以古风为号召,逐渐形成了一个人文胜地。帝王将相在山下逐鹿征战,改写历史,文人雅士在山上怀古思远,摩崖题诗,碑碣遗墨,荟萃无限风雅。留下的整个石刻群的特点,一是作者文化地位高,作品存世价值大,至今一些珍品依然辉映崖壁,如明代大书法家王铎的“鹭涛虎岫”、“仙崿”和《再至青坛诗》,明代大儒王阳明(守仁)的《大伾山诗》、《大伾山赋》;还有被称为“民族文字化石”的梵文、巴思巴文六字真经,也星散山间。二是碑刻品种多,参与层面广,文士官宦事无巨细都可题记镌刻,小民百姓也纷纷立碑还愿……
而最使我感慨的,是大伾山文化的一团和气。宗教上是这样,艺术上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人与神也是这样。
你看,佛、儒、道三家和平共处,从来不分畦町,甚至佛钟上也刻有八卦,道家也在佛寺设坛作法。千佛寺被军阀冯玉祥部改为农业学堂以后,入迁紧临的碧霞宫,和尚与道士轮流当值,共收香火钱。
你看,历代叠积的诗赋文字,或慷慨豪壮,或放旷飘逸,或沉郁伤感,或闲适淡泊,却济济一堂,从无颉颃和抵触。上至名流大家,下至微末文士,远至羯羌民族,近至当地群众,合作完成了一场和谐的文化接力。
你看,方圆百里的黎民百姓,犹如千年潮汐,年年季季向着大伾山的古节庆、古庙会潮起潮落。在这一片乡土上,民性厚道,风习淳朴,人气十分旺盛。
你看,俗世与神灵的关系充满了情趣。百姓对大石佛又敬又怜,沿着山崖佛身盖了一座遮风挡雨的敞面楼,因佛足踏于地面之下,称作“八丈大佛七丈楼”。对道教的碧霞元君,乡民更是亲亲唤作“老奶”,每年在碧霞宫前的戏楼为她庆祝生日,如今唱戏改成了放电影,三四幅银幕同在一方广场打擂,万众暄腾之中,彷佛能看见“老奶”白发慈颜,笑靥如花……
——我不断叩问,大伾山的文化精神啊,你究竟是什么?这一种小巧的浩瀚,这一种混沌的纯粹,从此将我深深吸引。
责任编辑:赵明超
大伾山晨曦
浚县山上桥上桥
300家旅行社采风
大伾山吕祖祠
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面积5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布于一轴线上,巧妙连接,浑成一体.崖壁凿洞,洞内凿就石桌与吕洞宾坐像.洞口阴刻"吕祖祠"。
祠左侧山径曲折优美,历"杏花岩",经"张仙洞",过"云渡桥",达"吹月岭"上之圆门。门上砖雕"纯阳洞天"。附近崖壁布满诗词题记"山河一望"、"步虚声"、"第一峰"、"东皋舒啸"、"怀禹"等题记,含意深刻,书世精湛。越圆门,山势陡峭,拾级而登,即达大伾山绝顶文"太极宫"。宫前石坊曰"小壶天"。坊左右建高台,左为"代天监察之台",右为"五雷号令之台",台高丈余,为古挂灯座式。
吕祖祠十二肖
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面积5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布于一轴线上,巧妙连接,浑成一体.崖壁凿洞,洞内凿就石桌与吕洞宾坐像. 洞口阴刻"吕祖祠"。
祠左侧山径曲折优美,历"杏花岩",经"张仙洞",过"云渡桥",达"吹月岭"上之圆门。门上砖雕"纯阳洞天"。附近崖壁布满诗词题记"山河一望"、"步虚声"、"第一峰"、"东皋舒啸"、"怀禹"等题记,含意深刻,书世精湛。越圆门,山势陡峭,拾级而登,即达大伾山绝顶文"太极宫"。宫前石坊曰"小壶天"。坊左右建高台,左为"代天监察之台",右为"五雷号令之台",台高丈余,为古挂灯座式。
大伾山碧霞宫
俗称"奶奶庙",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共87间殿宇。面积11116平方米。碧霞宫座北向南,分前、中、后院,建筑
艺术精湛,集我国南北建筑之长,自成独特风格。
前院中间有一长方形瑶池,砖砌拱形石桥跨其上,东西两侧有帅殿四座和钟鼓二楼。
中院为碧霞宫主体建筑,院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大殿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结构是歇山卷棚顶的拜殿与悬山顶的正殿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大殿前檐下彩绘"二十四孝"图。殿内供奉着泰山神碧霞元君、紫霞元君、和佩霞元君。
后院为寝宫楼,楼中镌刻雕饰之巨型佛龛式是项床。床上塑元君卧像,床前置有梳妆长桌一张,陈列梳妆用品。
大伾山摩崖石刻
大伾山风景区荟萃了佛、儒、道三教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大伾山风景区目前完好无缺的保存460余摩崖石刻。年代最早的是唐代。大伾山东麓伟观亭处无代刘题"大伾伟观"四字,字径95厘米。为石刻题字之最。"鹭涛虎岫"和"仙崿"为明代著名法家王铎题,笔法遒劲,风格独特,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它和"大伾山唐代铭文"、"大伾山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大伾山宋代唐显候告碑"、"大伾山明代王阳明诗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
这些石刻除露着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外,充分体现了中华书法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展示了浚县历史文化的灿烂。是先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浚县千佛寺石窟
从残存碑刻和清代碑记考稽,千佛寺当建于胜唐。因寺内有千佛洞而得名。窟之洞有佛像千余,故称"千佛洞"。内供三世佛,仰覆莲花须弥座,洞壁有唐代唐高宗、武后年间的题词,洞口有书法家程淓题"佛国"二字。洞前有卷棚顶拜殿为清代所建。
千佛寺前院,有一孤山有石峰,高约4米,面积150平方米,南北两端凿石阶数级。供游人攀登。峰西南下建有一石坊,横额书"即武当"三字。石峰巅有旧庙一间,内讫真武。
千佛寺石窟历史悠久,为我国石窟艺术瑰宝。196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郭沫若同志亲笔指示,要保护好千佛寺石窟,2001年与大石佛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云溪桥
云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船渡11年。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浚县知县魏廉川重修。
云溪桥为五孔桥,式样美观,坚固耐久。长60米,高10米,宽12米。中孔高大,便于舟通行,券额上雕一"虎头",两侧饰以花卉图案。桥两端墩基四角各置卧姿态水兽,形象凶猛逼真,艺术价值较高,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古城墙
浚县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今仅存西门北沿卫河一段,南北长700米,高12米,宽7米。城墙上有垛,有两小门,一日"观澜门",一日"允淑门"(也叫水驿门)。此长城高峻坚固,构造精细,宏伟壮观,而且"襟山带河",地理形势非凡。
浚县古城墙遐迩驰名,有"南京到北京,比不上浚县城"之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文庙
又称"孔庙"、"文府"明洪武六年(1373年)建于县衙东。明、清各有扩建,规模逐渐宏大完整。文庙座北向南,院落宏敞,布局紧凑。门前墙上嵌有"以应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以示尊孔。头门之内有唐槐一棵,干粗4米余,中空,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内生一径尺榆树,俗称"槐抱榆"。院正中为"大成殿",殿中供奉孔子、四配、十二贤诸牌位,东西廊房内供奉孔子72弟子牌位。"大成殿"和廊房建筑规模宏大,式样古朴,庄重大方。为浚县著名古建筑,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伾山龙洞
又名"西阳明洞",在大伾山东丰泽庙内,座西向东。面阔三间,门额横书"龙洞"。" 龙洞叱祥云"是黎阳八景之一。庙内石壁上有三个天然洞穴,上洞较大,口径1米。中洞口径0.5米,下洞最小。洞穴四周雕刻蟠龙五条,故名'龙洞",蟠龙形象生动,呼之欲云。
庙内珍存碑碣很多,宋乾德五年(1051),"西阳明洞记",载龙洞叱云事。"康显侯告"碑刻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记述宋徽宗敕封龙洞为康显侯之事。2001年,与龙洞一起被公布为国保单位。
大伾山天宁寺藏经阁
天宁寺:座落于大丕山东麓,东瞰黄河故道,西倚大丕悬崖,背山面水,形势壮观。由前、中、后、北四个院落组成。前院东为正门,内塑“哼哈”二将。南为地藏殿,北方天王殿。院内原存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和金大定1180年铸造之铁铎等贵重物品。中院正中为藏经阁,阁上原藏南藏经6053卷,1949年迁平原省,现存新乡市博物馆。阁下有“千手千眼佛”一尊,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佛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值使。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我县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佛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值使。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我县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
张仙洞
天宁寺:座落于大丕山东麓,东瞰黄河故道,西倚大丕悬崖,背山面水,形势壮观。由前、中、后、北四个院落组成。前院东为正门,内塑“哼哈”二将。南为地藏殿,北方天王殿。院内原存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和金大定1180年铸造之铁铎等贵重物品。中院正中为藏经阁,阁上原藏南藏经6053卷,1949年迁平原省,现存新乡市博物馆。阁下有“千手千眼佛”一尊,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佛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值使。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我县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院。北侧院前为罗汉殿,东侧有钟楼,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50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佛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24值使。殿后为水陆阁,天宁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为我县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之一
中军亭
这座六角攒尖的亭子叫中军亭,是隋末瓦岗军的遗迹,据《新唐书》记载,当年瓦岗军首领翟让被李密杀害后,徐懋公被砍伤臂膀,后来他自率一军驻守黎阳,在大伾山操练兵马,建此亭用以了望敌情。李密降唐后,又心存反复,被李渊父子射杀于熊耳山邢公岩下。徐懋公不计私怨,请求把李密尸身运回黎阳安葬。朝廷准许,李密即被葬于山西南五里的地方。1969年卫河清淤时,罗庄村西发现了一块《李密墓志铭》,为魏征撰文,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站在中军亭下,举目四野,黄河故道茫茫苍苍,令人怀古吊幽。黎阳古城,绿树高楼,鹤翔云飞,展示出祖国建设的繁荣景象。
阳明书院、王阳明画像碑
系吕祖祠建筑群之部分,院内有"三丰啸台"为明初太极拳创始人之一张三丰所建,院西北角有小石坊,小巧玲珑,完整无损,坊横额一面书"到此心清",一面书"引人入胜"。
东门面对陡壁悬崖,摩崖题记遍布其间,诸如"旧地重游"、"瞻彼淇澳"、"千仞岗"等等,内容丰富,字体苍劲隽秀。崖下有一长方形水池,入夏积水于此,明丽如镜。据云:"池中沿崖下有一水泉,虽小且水流时断时续,后干涸而泉绝"。院内古柏参天,诗词歌赋之碑碣林立,颜、柳、欧、赵各具风格。北墙壁嵌有刘德新书之"似瀛洲"硅刻。院内存有王守仁(号阳明)的"大伾山赋","大伾山诗"和王阳明画像碑等石刻。故后人称之"阳明书院"。
文治阁
文治阁始建年代失考,明万历三十年(1615年)移钟于阁上,又称钟鼓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修,改名"文治阁",取"以文为治"意。
文治阁通高约20米,上下分楼、台两部分。四面券洞,相对通行。平台上建筑,高10米,分两层,为重檐四角攒尖顶。挑角花脊,琉璃瓦剪边,顶镶宝瓶。平台上有水泥栏杆,凭栏四望,市镇景象,指顾尽毕。文治阁高峻壮丽,庄重典雅,为浚县古老文明的标志,是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庙会时节登浮丘”
● 李红军 村长摄影配图
慈悲女神 神秘身世 “庙会时节登浮丘”之一
两山庙会 热闹异常
进入正月,浚县大伾山、浮丘山就热闹起来了。趁着节日的喜庆和闲暇,方圆十里八乡,周围几市数县,远至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湖北等省的人们,老的少的大的小的,扶老携幼拖男带女,纷纷赶到这里。
尤其是农历正月初九、十六这两天,大伾山、浮丘山及两山夹着的浚县城更是像下饺子一样挤满了人。浚县县城从东到西,由南到北,两山的宽敞大道乃至石壁岩上,但凡能下脚的,都满了。走在路上,你只是人海中的一滴水,海往哪里走,你只有跟着往哪里走。也就是在这海的流动里,老百姓找着了自己,找着了乐子。
一年了,老百姓没有更大的企求,图的就是这个热闹吧。
引领这人海的,就是社火。每年正月十六,在浮丘山上,会有一场社火比赛。其时,来自省内省外的六十余家社火团体纷纷登场。从早上7点开始,高跷、旱船、小竹马、二鬼打架、蹦杆跷、抬阁、龙灯、狮子、舞龙、唢呐、火铳等轮番上阵,直演到天黑时分。别处庙会上有的和没有的,浚县两山庙会上都全了。
吸引人们来这里赶会看热闹的,除了大伾山上巨大的石佛,还有浮丘山碧霞宫中的碧霞元君。
今年正月初九早上不到7点,在浚县县城附近的所有道路上,人流车流就已经汹涌澎湃了。
人流车流的目的地是浚县大伾山、浮丘山。在浚县县城,在大伾山与浮丘山之间,不到7时,人已经汇成了海。海里晃动着的花花绿绿、红红黄黄,就是社火团体的旗帜。
这天一大早,浚县东关社火的大旗就竖立在了大伾山的北进口。别的社火团体压根儿别想占这个先,早几天东关社火的人就守在这里了。
在大伾山热热闹闹准备社火比赛的时候,在人像下饺子一样挤满了大伾山的角角落落的时候,与大伾山相对的浮丘山也没闲着,除了人,还有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的爆竹声。
在浮丘山碧霞宫内,香烟缭绕,工作人员不停地往香坛前的香灰上浇着水,以免这灰烬烤着了人。就这,几米之外,你就能感到烘烘的热浪。
到东山(当地人称大伾山为东山,称浮丘山为西山)去的,是朝拜大石佛、供奉吕祖的香客;前往西山(浮丘山,当地人说法)的,是到碧霞宫还愿的百姓。
陪同我采访的浚县文物旅游局班朝忠局长说,浚县两山(即大伾山和浮丘山)庙会能有今天的规模,一定程度上离不了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 谁的女儿
一般认为,浚县大伾山、浮丘山庙会起源于大伾山石佛初建的后赵时期,但当时大伾山与浮丘山之间还相当荒凉,庙会没有什么规模,人数非常少。直到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浚县知事蒋虹泉主持修建了浮丘山碧霞宫,浚县两山庙会才渐渐成了规模。
浮丘山上的主要建筑是碧霞宫,另有千佛寺和千佛洞。
碧霞宫,即碧霞元君行宫,俗称奶奶庙。碧霞宫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后经清代的多次扩建和重建,规模逐渐增大。碧霞宫以南北轴线为中心,两廊对称,前后三个院落,殿宇80余间,总占地面积11160平方米,是一处保护良好的古建筑群。有专家认为,这是河南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
碧霞宫中供奉的碧霞元君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神。一种说法认为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黄飞虎的女儿,另一种说法认为碧霞元君早在黄帝时就有了,并非东岳大帝的女儿。
《太平御览》引张华《博物志》曰:“太公为灌坛令。于时文王梦见一妇人哭于道,因问其故,答曰:‘吾是东岳之女,嫁为西海之妇。吾行往来,必以暴风疾雨。今灌坛令当吾道,吾不敢以暴风疾雨过也。’梦觉,遂召太公。”
明代一些文人认为碧霞元君不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应该是黄帝的女儿。明代高诲在《玉女考略》中说:“黄帝尝建岱岳观,遣女七,云冠羽衣,焚修以迓西昆真人。玉女盖七女中之一,其修而得道者。”高诲认为,传说中的泰山玉女即黄帝所遣七玉女之一,后来被封为碧霞元君。
清张尔岐认为碧霞元君是泰山神东岳大帝之女。其《蒿庵闲话》卷一引《帝京景物略》云:“按稗史,(碧霞)元君者,汉时仁圣帝(即泰山神)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殿圯像仆……宋真宗东封,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祠奉之,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后祠日加广。”
以上两种说法,究竟孰对孰错已难定论。不过“泰山神女说”出现在前,“黄帝玉女说”出现在后,所以前一种说法的影响比较大。
民间大多认为碧霞元君是保护妇女生育之神,她的塑像旁边常塑一抱婴儿之侍者,故称之为泰山娘娘或送子娘娘。
道教的《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中说碧霞元君原为上界天仙,因见众生遭遇苦难,乃分身化气,化为泰山玉女之身。后来她被册封为碧霞元君,统领东岳之神兵,掌管人间之善恶,护国安民,普济群生。
子牙封神 兄妹争山
在民间传说中,碧霞元君既不是东岳泰山的女儿,也不是黄帝的女儿,她与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关系是兄妹———
传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后,武王认为大臣们开国有功,应该重重封赏。可是,想来想去,武王也找不出合适的礼物。最后,武王想出了个绝顶的好主意,把全国的领地都分给大臣们。这样既能显示他武王的慷慨,还能说明他对大臣们的信任,同时又可考验大臣们是否真的忠君报国。再者,这样一来,武王也就轻松愉快,不用管什么事儿,只用清闲做他的“天子”就行了。于是,武王便把封神大权交给了军师姜子牙,让他分封诸侯。
却说姜子牙分封诸侯,封来封去把全国其他的名山大川、风水宝地都封尽了,就留下了一座东岳泰山。姜子牙早就知道泰山气势雄伟、风景秀丽,是个供人游玩的好地方,他原准备把泰山留给自己。可谁知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武王的护驾大将黄飞虎找上门来,非要求把泰山封给他不可。两人正在商谈,不知谁走漏了风声,黄飞虎的妹妹黄妃也来找姜子牙要地盘,说是武王答应她,要她来找姜子牙。这下可好了,三个人都看准了泰山这块宝地,可一座山不能分给三个人呀!无奈之下,姜子牙不得不打消了自己占据泰山的念头。姜子牙退出了,但黄氏兄妹却互不相让。一个凭护驾有功,一个仗武王后台,黄氏兄妹争得面红耳赤。正为自己得不到泰山而恼火的姜子牙就赌气地对他们说:“好了二位,谁也别争,谁也别抢,还是凭自己的本事来决定吧。你们俩谁先登上泰山,泰山就是谁的。”黄飞虎一听,不禁拍手叫绝。他想:凭我一身气力,泰山哪儿能有黄妃的份儿?可身单力薄的黄妃也没有一点惧色,一口应允了。
黄飞虎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比赛日期一到,他便骑上他的麒麟,日夜兼程,从京都直奔泰山。黄妃为比赛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比赛一开始,她先将自己的鞋子脱下一只,使了个神法,将鞋子扔到泰山玉皇顶上,然后才不慌不忙地向泰山赶来。等到黄妃爬上泰山,兄长黄飞虎早在南天门上等得不耐烦了。
他见黄妃姗姗来迟,便对她说:“不行就是不行,别逞能。这回你该服气了吧?”
“真是岂有此理!是我先到此,我以为你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前去接你,不想你已绕道赶来。”黄妃一本正经地说。
“你别胡搅蛮缠,你说先到,有何证据?”黄飞虎还真有点儿着急。
“证据吗?当然有,你来看吧。”黄飞虎跟着妹妹来到玉皇顶,只见黄妃的一只绣花鞋端端正正地放在石坪上。尽管有证有据,黄飞虎却从心里不服气,他斥责妹妹说:“你耍滑头。”黄妃不紧不慢地说:“凭本事嘛,怎么是耍滑头?”黄妃自知纸里包不住火,光是兄长一人好对付,等姜子牙他们来了就麻烦了。于是她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对兄长说:“咱们兄妹二人,本该是你敬我让,不分你我才是。这样吧,我住山上,你住山下,咱们共管泰山总可以了吧?”这样一来,好像先来的黄飞虎倒成了不晓事理的孬种,后到的黄妃倒成了慷慨大度的好人了。黄飞虎气得直翻白眼,可也没有办法,谁让她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妹妹呢,只好答应了。
姜子牙赶到泰山,一看便知道黄飞虎上了妹妹的当。可是他见黄氏兄妹都协商妥了,也不好再把事情说破,只好将计就计,把黄飞虎封为泰山神,把黄妃封为碧霞元君,一个住山下天贶殿,一个在山顶碧霞祠。
“凤阁龙楼”碧霞宫 “庙会时节登浮丘”系列之二
站在碧霞宫大殿里,但见一拨拨的村民百姓上殿、拈香,双手合十,极其虔诚地面朝碧霞元君叩首、再叩首,在他们身后,不时有鞭炮炸响。
碧霞元君像前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从凌晨4点他们就守候在这里,他们是为庙会做义工的。虽然工作很繁忙,但两位老人似乎并不感觉辛苦,相反,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无限的荣光和神采。实际上,在面对碧霞元君圣母的时候,所有的朝拜者都与这两位老人的脸色一致。
虽然面前朝拜者众多,但碧霞元君的目光永远都执著地望着一个地方。她在思索什么?她的眼光透过大殿,透过大门,越过麦野田畴,走向远方。
知县大修碧霞宫
虽然碧霞元君在山东、山西、天津都落了户,但浚县人还是固执地把她请到了浮丘山上。浚县人自认为这样做的理由很充足———浚县人说,碧霞元君是泰山神东岳大帝黄飞虎之女,是浚县城西黄湾人,所以她在浚县理当有一个庙宇。传说浮丘山上的碧霞宫就是当年碧霞元君回浚县省亲时命人建造的行宫。
“这些当然是附会的内容了!”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班朝忠说,“直到明代以前,碧霞宫在浮丘山上还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庙呢!”
碧霞宫的长大,离不开一个叫蒋虹泉的人。在碧霞宫内有一通“重修碧霞元君行宫记”碑,记载了这段历史。说是明朝嘉靖年间,进士蒋虹泉到浚县任知县。蒋虹泉的独子一病三年,久治不愈。这时有人对蒋虹泉说,碧霞元君灵验得很,劝他到浮丘山碧霞宫进香。蒋虹泉半信半疑,但还是带着礼品供果上了浮丘山。当时碧霞宫很小,还是借着二郎庙的基础盖的。为了求儿子早日痊愈,这位县太爷许下宏愿说:“只要我儿子的病好,我就为你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事有凑巧,几天以后,蒋虹泉儿子的病果然好了。于是这位县令就广集钱财,大兴土木,在浮丘山顶重建碧霞宫。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到嘉靖四十一年,整整用了20年时间,工程才得以竣工。
在蒋虹泉所处的时代,道教在中国风头很劲,当时的嘉靖皇帝就崇信道教。在嘉靖二十年,嘉靖皇帝甚至搬出了慈宁宫,住进了西苑的长春观,每天烧香祷告,求神拜仙。嘉靖皇帝还做了五顶道家的香叶冠,让五位近臣戴上。其中四位近臣都不怎么情愿戴,只有严嵩不仅戴上了香叶冠,而且用轻纱笼着,更显道家的虚无飘渺。于是,严嵩深得皇帝的赏识。蒋虹泉大修碧霞宫,是否是因为他把住了皇帝的脉,在投其所好?
蒋虹泉大修碧霞宫,是碧霞宫发迹的开始。此后,碧霞宫又多次得到重修和扩建,规模逐渐加大。
戏楼山门遥相对
今天的碧霞宫位于浮丘山南端之最高峰,坐北向南,是一处规模宏大、保护良好的道教宫殿群。碧霞宫内殿宇林立,金碧辉煌,颇有“凤阁龙楼连霄汉”的意味。
碧霞宫的最南端是遏云楼,俗称戏楼。戏楼建于清光绪年间,坐南朝北,与山门相对,建在一个高约3米的平台上。遏云楼分前台、后台,前台是“四梁八柱”、卷棚顶建筑,后台是硬山顶。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即传说中碧霞元君的生日,善男信女便在此演戏酬神表达心愿。遏云楼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山水簇仙居,仰碧谢丹台,一阕清音天半绕”,下联是“香花酬众愿,看酒旗歌扇,千秋盛会里中传”。这副对联写出了碧霞宫的地理位置和它的传统庙会的盛况。
从遏云楼往里走是一个广场,然后依次是二级月台、一级月台。碧霞宫的山门就建在月台上。山门前建有石牌坊一座,一对石狮雄踞左右,姿态雄健。牌坊上写着四个字:万物资始。
班朝忠局长介绍说,“万物资始”出自《易经》:“大德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元亨利贞四德,元为首,元即是大,万物之生,皆资之以为始。而碧霞元君这位女仙,四德俱备,所以她的道德灵光能催生万物,充满天地之间,使人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浩荡神威。
山门为中柱单檐歇山式建筑,以琉璃瓦覆顶。山门下两根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浮丘妥圣灵,峰连伾峙,两道青螺扬峻德;卫水环神刹,涛接淇泉,一弘白练漾神功。”它概括地描绘出了碧霞宫的地理位置和宗教价值。
浚县旅游局副局长张富民说,古人将大伾山和浮丘山形象地比喻为两道青螺,静静地耸峙在古黄河岸边,而卫河水自南而来,绕浮丘山脚北去。
走过山门,便是前院。院中有长方形莲池,池上架石券拱桥一座,一条甬道从前院直达二门。
兼容并蓄儒佛道
二门共三个,上面各建门楼一座。走过二门,就到了中院。中院院落宽阔,古柏苍翠,碑碣林立。碧霞宫的主体建筑———大殿就坐落在中院。
大殿由卷棚歇山顶拜殿和悬山顶加回廊式后殿组合而成,均用琉璃瓦覆顶,四周绕以回廊。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殿内雕梁画栋,绘有“进妲姬”、“访姜尚”以及取材于古诗、生活的图画30多种。
专家认为,碧霞宫大殿有几个特点:一是佛儒道三教合一,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二是人情味十足,前面是办公的场所,后边还有休息的寝楼,俨然人间君王;三是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碧霞宫是道教建筑,但在垂拢枋上却绘有儒教的“二十四孝图”,在御路正中的栏板上刻着“佛在心中”的吉祥符号,而望柱头上的石刻人物中既有道士还有罗汉。
大殿垂拢枋上存有“二十四孝图”,画的是24个古代人物的孝行。“二十四孝”的故事为元代郭居敬所编,在民间流传很广。长期以来,封建教谕者把“二十四孝”奉为典范,用以作为诲训蒙童的教科书。画的正中画着“孝感动天”,说的是舜的故事。“孝感动天”的周围,画着“文帝尝药”、“郭举埋儿”、“王祥卧冰”等“二十四孝”中的其他故事。
大殿两山墙上绘有“八仙图”等,而这又是道教的典型。
大殿的后殿正脊当中装有一个“铜宝瓶”。“铜宝瓶”高2.5米,年久不锈,金光闪闪,人称“风磨铜宝葫芦”。
据传,铸造“宝葫芦”时,负责人动员了浚县境内所有的能工巧匠。第一次铸造时,把模子去掉一看,“宝葫芦”表面不仅粗糙,还有砂眼。工匠们不怕麻烦,毁掉再铸。
铸了毁,毁了铸,反反复复,还是达不到要求,工匠们个个闷了一肚子火。
有一天,不知从哪儿来了个老婆婆,衣衫褴褛,面容憔悴。老婆婆走到被砸烂的次品“铜宝瓶”跟前,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不言不语,摇着头嘿嘿直笑。工匠们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看那老婆婆也来讥讽嘲笑,不由得火上加油。一个小伙子出言不逊:“你这个老东西,有啥可笑的?有本事把你的高招亮出来!”老太婆扭过头,用手抹了一下满是皱纹的脸,挖苦说:“嗬,我看你肚里的火可不小啊,要是像你这么大的火,‘宝葫芦’早就铸成了!”小伙子哪肯吃这话头,上去就要动手,那婆婆却忽然不见了踪影。大伙儿登时就愣住了,领工的长者经历多、见识广,他说:“也许是老奶奶(民间对碧霞元君的俗称)显灵了吧!”一句话提醒了大家,于是工匠们开始揣摩老婆婆的话:是不是仙家前来给我们指点迷津呢?突然领工者高兴地说:“明白了,明白了,老婆婆抹抹脸,是暗示我们铸的‘宝葫芦’不够光滑,没有成功的原因是肚里火大、炉中火小。只要我们掌握好火候,提高炉内温度,‘宝葫芦’不就铸成了吗?”大家都认为这话说得在理,于是众人一齐动手加高炉温,又铸了一个,果然成功了。
“宝葫芦”至今已有460多年历史,但不锈不蚀,风越吹越明,雨越打越亮,黄澄澄金灿灿的,十分好看。
大殿内有三座砖雕莲台,台上各有木雕神橱一座。神橱透雕有龙、凤、花卉,极其精致。三个神橱内各塑有一尊女神,中间一尊就是碧霞元君,她是碧霞宫的主宰。碧霞元君左侧的女神是珮霞元君,右侧是紫霞元君。传说珮霞元君和紫霞元君都是碧霞元君的妹妹,附近的百姓称碧霞元君三姐妹为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
大殿两侧,又各建有三间陪廊,东为老母殿,西名三仙殿(亦名三霄殿)。
绕至大殿后,迎面并立三座门楼,中门名“妥圣坊”。走过妥圣坊,便是碧霞宫的最后一处院落———后院。后院为寝宫,共有三座高楼,东、西陪楼各3间,均为前廊硬山顶,中间为碧霞元君寝宫楼。
寝宫楼建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它是碧霞宫的最后一重建筑。寝宫楼面阔五间,高大宏伟,古朴壮观。楼分两层,上、下均有走廊可绕行一周,故又称“转角楼”。楼上一暖阁内有木质碧霞元君睡像一座,人称“睡奶奶”。
寝宫楼之后,旧时曾有“三教堂”,内供三教之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这是唐代“三教合一”的遗风。
山中盛会更无前 “庙会时节登浮丘”系列之三
商人:盛会喜淘金
2004年1月30日黄昏时分,60岁的浚县人韩金堂坐在伾浮路边自己的店铺里,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这一天,他收入不菲。
实际上,早在几天前甚至一个月前,韩金堂就已经快乐地忙碌起来了。记者询问他具体的收入情况,韩金堂只是笑笑,算作回答。
韩金堂是浚县石雕厂厂长,靠着大伾山浮丘山的庙会,他的厂经营得很不错,因为人们到庙里还愿刻碑少不了要用石雕,立牌坊也少不了石雕。每年早早地,韩金堂的活儿就排满了。他说自己的一切得益于碧霞宫,得益于庙会。
“浚县人也都得益于浮丘山呢!”韩金堂说,“就说这条伾浮路吧,早在几年以前还是一条小路。人来得多了,路就显得窄了,有一年庙会时还踩伤了不少人。于是就有了新路‘伾浮路’,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因为现在咱们有这个条件了。早几年,路两边都是窝棚,现在你看看,都是楼房!”
韩金堂说,住在这里的人都富起来了。
庙会成了规模,也吸引了不少外出发展的浚县人回乡省亲。
台湾著名画家李钦髯小时候曾经在碧霞宫附近生活。上世纪90年代初,他回到碧霞宫游览。故地重游,李钦髯感动得热泪盈眶,于是他一下子捐出3万余元,用于修缮碧霞宫。
韩金堂认为,要想做长久生意,需要讲诚信。一个年轻人津津乐道地讲述“水里浮针”的骗人游戏,韩金堂立即训斥这个年轻人不要干这样的事,要走正道,比如做个泥猴什么的。
中国庙会,是民间文化的大融会。这从庙会的解释可以看出,庙会,俗称庙市,是我国城乡特有的一种集市形式。每逢寺庙开放的日期,善男信女前去烧香礼拜,商贩们在寺庙附近设摊售货,民间艺人也来表演各种技艺。久之,便形成定例。庙会的起源,据说始于古代的“社祭”。社,是祀土神的地方,即古代的土祠,又叫土地庙,庙会由此而得名。庙会上的一些戏曲、杂技完全出于民间艺人的创作,为大多数老百姓所喜爱。
简单来说,没有庙,便没有庙会,便缺失了一种原初的民间经济文化活动。
庙会是一种经济活动,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很多地方的庙会已渐渐失去了庙会本身的特色。据报道,今年游北京庙会的人普遍反映,北京的庙会不像是个庙会了,没有庙会味儿了,更像是现代科技展览市场。
庙会究竟该有什么味儿?庙会究竟该怎么办?这将成为文化学者、民俗学者乃至庙会主办者都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百姓:祈福兼狂欢
2004年1月30日,在浚县两山庙会上,记者巧遇我省文学院专业作家、民俗学者孟宪明先生。孟先生一进入庙会,眼睛就觉得不够使了。每到一处泥塑摊,他便用相机对准了形态各异的泥塑猛拍。摊主是把泥塑一件件卖的,但孟先生是把那些泥塑看做一个整体的,非要全部买下来。见到浚县有名的柳编,孟先生更是爱不释手,恨不得拉一火车回去。
“啧啧,这才是真正的庙会啊!庙会就该这样!”孟先生一边走一边感叹。
“千万要保持自己的特色,那些泥塑、柳编,都不能丢,都要组织起来!”孟先生郑重地向浚县文物旅游局的领导表达了他的看法。
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文化积淀极其丰厚。以太行山余脉大伾、浮丘两山为依托的正月古庙会,集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时间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长达一个月,波及临近的安阳、新乡、濮阳甚至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湖北等周边省的一些县。
正月十六是浚县两山庙会的最高潮,当日客流量有30多万人。这一天,来自各地的50余家民间社火队及一些艺术表演团体在两山之间走高跷、耍狮子、舞龙、跑旱船、放火铳、耍杂技、唱戏曲,锣鼓震天,热闹非凡,形成一道十分亮丽的中原文化景观。
据说在后赵时期,浚县两山庙会开始形成,但规模仅限于当地,而且人数少,没有什么物资交易活动,人们只是结社集会、朝山拜佛。随着浚县县城的发展变化,两山上的各种宗教活动渐渐增多,相继修建了许多寺庙和道路,庙会的规模日益增大。特别是明嘉靖二十一年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修建浮丘山碧霞宫后,两山庙会的规模越来越大。
朝拜碧霞宫、给碧霞元君进香是浚县两山庙会的主要内容。在庙会期间,碧霞宫到处被拴满挂满红色丝线,如一串串红花耀眼开放。据说人把红丝线挂在这里,就能得到碧霞元君的恩赐,受到金童玉女的保护,从而脱灾去难,吉祥如意。
泥塑:浓郁民间味
在浚县两山庙会上,除了各种民间社火表演之外,还有一些具有浓郁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土特产品也非常吸引人,比如石刻、柳编、布玩、木玩等,其中“泥咕咕”(即泥塑)最具代表性。
浚县泥塑集中产于浚县杨圯屯。传说当年瓦岗军攻打黎阳(即浚县),曾在附近山上屯兵。在瓦岗军中,将士们为了悼念阵亡的战友,就用泥捏制成他们的模样。从那时起,浚县就有了捏泥人的习俗。
浚县泥塑有一百多种,以人物为主,也有普通的鸟兽鱼虫等动物造型。与著名的淮阳太昊陵庙会泥塑相比,浚县泥塑更接近现实生活,显得生动活泼,自然幽默。
在制作上,浚县泥塑有泥捏和陶制两种。泥捏多为黑色衬底,上涂红、黄、白、绿、蓝等颜色,陶制一般为棕色和灰色两种。
浚县泥塑分系列品种和单个品种两大类。系列泥塑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如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三国的刘关张和五虎上将、西天取经中的唐僧师徒、杨家将、瓦岗军、岳家军等,另外还有十二生肖等,既成系列,又可单个看。
单个泥塑的题材更为丰富。其中以鸟为最多,大的五寸许,一般两寸许,最小者二指大小。鸟类以喜鹊和燕子为主。鸡在泥塑中也占有重要位置,着红色的公鸡最多,母鸡则以卧为主,即俗语所称“公鸡打鸣,母鸡抱窝”。
单个泥塑中的连体形象亦具特色,如猪八戒背媳妇、胖墩儿骑鸡、胖墩儿骑鱼、小妞儿坐莲花盆、小猴儿抱蟋蟀等。
在单个泥塑中,艺术形象最为奇特的是长颈马,马头和脖子比全身还要长两倍。此外还有小猪,猪头比身子大两倍。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格外传神,体现出浚县泥塑的基本特点。
浚县泥塑在艺术传承中出现了几位著名的民间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些艺术家有勤劳刻苦的精神,从少年时代即掌握了泥塑艺术,他们取长补短,博采众长,虚心好学,自成一家。王兰田的作品以精致著称,造型生动、富有情趣;王廷良的作品朴实憨厚;李永连的作品则富于夸张,以豪放著称;侯全德的作品以新奇著称。他们中的“泥猴张”———张希和先生,在海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浚县要依托传统的两山庙会发展庙会经济,从而促进浚县经济的整体发展。”这是浚县文物旅游局班朝忠的思路。这个刚毅、果敢、胸怀大略的豫北汉子,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颇有一番想法。为了宣传浚县,班朝忠在全国第一个把县级旅游景点的办事处设到了北京,他还不惜重金,多次聘请专家前来浚县谋划发展战略。
去年,为打造国家4A景区,浚县文物旅游局在大伾山景区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游客服务中心、游客购物中心、游客医疗中心等10项建设工程;在游览道路两侧和景点种植观赏性花木6000余株,植草4000多平方米;还对职工进行文明服务、普通话轮训等。
今年,除聘请专家考察策划外,浚县文物旅游局投入10万元组建阳明乐团,用二弦、三弦、大平调、豫剧、曲剧等地方稀有剧种演绎浚县历史名人和传说故事,并推出道教音乐。
“到浚县,你会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发展气势!那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气息,一种旺盛生命的气息!”班朝忠说。
把热情乃至狂热引向经济建设,它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把热情乃至狂热引向迷信,它的后果可想而知。可喜的是,浚县人选择了前者。
2004年1月30日下午5点多,红日西斜,赶会的人也开始渐渐散去。此时,碧霞宫外的空地上,鞭炮纸屑堆成了山。
“门临卫水清流绕,户接行山积翠来。”随着烟雾的消散,碧霞宫西侧门上的这副对联,又变得清晰起来。在落日的余晖里,碧霞宫显得更加厚重和肃穆。
(全文完)
(文转自04-02-05大河报 图片摄于04-06-04)
“壶天仙境”吕祖祠
● 李红军
小县令和他的大杰作
再一次来到浚县大伾山,是颇有些“私心”的——太挚爱这方土地、这个名山了。
自禹导河“东过洛汭,止于大伾”,大伾山名彰显,历朝历代,帝王将相、雅士名人频频光顾,留墨书丹,把个土丘样的小山,缀满了珠贝似的文化遗存:“八丈佛爷七丈楼”的中国最早大石佛、蔡京和王铎等书法巨擘的真迹、层叠错落别致有序堪称中国“唯一”的道家祠院吕祖祠,如此等等,让你留恋,让你难以割舍,让你抒写不尽,让你每一次的光顾都会期许着下次与大伾山的相会。
绿野平畴,平原极目而岩崖突兀、上至重霄,宛然一方壶耸立于苍茫云树间——这,便是大伾山。
沿着大伾山北侧的青坛路徒行数百步,便是吕祖祠了。
这个道家的供奉之地,在农历的乙酉年到来之际,更显得遗世独立,宛若置身蓬莱仙境,仿佛有仙风轻拂,恍惚中,吕祖那挂长长的须髯闪亮如银,飘飘似飞。
门前峭壁陡立,野竹青松杂出其间,出院纵目,浮丘在望,绵亘城阙,四周村落,禾苗青青。
过飞虹桥,拾级而上,历数十层,到达祠院建筑之一的八卦楼。
此时,头上是天,脚底下便是城。
天依然飘渺、漫涣不见尽头,城也颇似往日,只是更热闹了,一飙人马穿红着绿、擎旗摇旌,翻滚腾挪、迤逦而来。
正月初九,是浚县乃至周围数省百姓朝拜吕祖的日子——吕祖祠的节日。
吕祖祠与小县官的升仙梦
作为大伾山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一、经典建筑之一,吕祖祠位于浚县大伾山西侧。
吕祖祠整体建筑基于中轴线上,浑然一体,坐东南面西北,取道教“八卦”中西北的乾位,呈宝葫芦状结构,依山筑起,层叠而上。通长200米,宽30米,面积达6000平方米,布局严谨,气势宏伟,主体建筑贯通中轴,陪衬建筑则两侧对称。
这个建筑,离不了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浚县知县刘德新。
刘德新,清康熙年间人,生卒年不详。字裕公,辽宁开原人。
刘德新生于官宦之家,其父功勋卓著,刘德新科举不第,因父功为荫生。自康熙八年(1669年)始任浚县知县,康熙十一年(1672年)调至淇县任知县,后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底又调回浚县继续任知县,前后共知浚县八年。康熙十八年(1679年)升任浙江金华府同知,先后任江西吉安府知府、浙江温州府知府及陕西直隶兴安府知府。
浚县文物旅游局张富民副局长胸中装满了大伾山文化,他讲了一个浚县老辈人尽人皆知的典故:刘德新就要到浚县做知县时,一天早晨,他在洗脸时,在脸盆中看见自己的头上长了棵小柳树,认为自己是吕洞宾的弟子柳仙转世,因此特别信奉吕仙,到任后每天早晚焚香朝拜,希望有朝一日真的能羽化成仙。他见大伾山风景秀丽,便捐出自己的俸禄,鼓动好事者共同修建了这座宏大的吕祖祠建筑群。
72岁的浚县东街人郑中荣老先生是个民间艺术家,他知道记者要采访吕祖祠,把自己开在东街的生意停了,陪记者聊天。
“知道为啥刘德新修吕祖祠吗?据说啊,刘德新接圣旨后就往浚县上任,当时可没有火车、飞机,走旱路又不太方便,他就选择走水路,您可别小看浚县,当时西关的卫河可直达天津,能行船呢。
且说刘德新登船后,当天晚上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吕洞宾,在梦里,吕洞宾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你有几个师弟在浚县大伾山上有困难,上任后照管一下。
梦醒后刘德新也没有在意,可再次睡着后又做了同样的梦,如此反复,刘德新心里可就犯了嘀咕。
刘德新是才子,做事不喜欢张扬,从天津到浚县,一路轻装简从,也没有通知当地官绅,就悄悄来到了浚县。
谁知船一停靠在浚县第一道门——水泽门,就有两个道士前来求见,一叫太乙真人,另一个叫铁牌道人,刘德新想到自己的梦,就马上传见。
原来,这两个道人在头一天做了同样的梦,梦里,吕洞宾让他们前往这里迎接自己的师兄。
这样,刘德新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大伾山考察,然后筹建吕祖祠。
据清嘉庆《浚县志·循政记》记载,刘德新“性清静,好黄老术,政暇辄披道士服”。刘德新喜好道教,尤其对吕洞宾颇为崇拜,并以其弟子自居。据刘德新撰写的“创建纯阳吕帝君洞阁碑记”载,刘德新有感于浚县多年来武兴文衰之状,求问方家后,决定在大伾山西北建造一座道教祠观,与浮丘山碧霞宫对应,以平衡风水,振兴浚县文教事业。并且刘德新认为“纯阳,唐之进士,终归于道,始则为儒,且好为篇章……此文章神仙也”,对吕洞宾推崇备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他捐出自己的俸禄并发动士绅百姓捐资修建吕祖祠,供奉吕洞宾。后来,又陆续修建了太极宫、万仙阁、来鹤亭等,吕祖祠形成庞大建筑群。建好吕祖祠后,刘德新从浮丘山碧霞宫聘请道士李青霞任吕祖祠道官,以期将道家思想发扬光大。
刘德新离开浚县赴浙江任上之后,李青霞继续进行刘德新未完的工程。李青霞卒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当时刘德新正在陕西兴安府任职,闻讯后,亲自为李青霞撰写墓志,以为纪念。
除了吕祖祠乾元殿、太极宫、万仙阁、来鹤亭外,刘德新还在大伾山修建了紫泉别墅云堂(康熙十八年,1679年)、云封亭、寥廓峥嵘坊(康熙十六年,1677年)、歇歇亭(康熙十一年,1672年)、禹王庙(康熙十八年,1679年)、张仙洞、砚花楼等,留下了众多的古迹、建筑。
刘德新爱好诗文,在浚县任职期间,留下了 众多描写大伾山古迹和自然风光的诗词歌赋。目前已发现的除上述“创建纯阳吕帝君洞阁碑记”和“大伾山吕祖祠羽士李青霞墓志铭”外,还有“群玉山头”等摩崖题字、题记数十处,为大伾山增添了浓重的文化氛围。
为早晚参拜吕祖方便,刘德新还为自己建造了专门的住所——餐霞阁。
李青霞对吕祖祠工程有所增建,他对吕祖祠建筑群的修建也作出了较大贡献。李青霞死后葬于浚县大伾山,刘德新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其事迹在墓志铭中有详细记载:
大伾山吕祖祠羽士李青霞(德林)墓志铭:
李羽士讳德林,号青霞,世为浚人……九岁慕道,弃家修葺,憩踪浮丘,飘然物外。庚戌岁,余出宰黎阳,听政之暇,偶至大伾山,见峰峦秀美,林壑幽深。《禹贡》曰:过洛汭至于大伾。《尔雅》曰:山一成为之伾,服气食霞者多栖止焉。遂捐俸凿山,极楼台殿阁之胜,崖石肖吕祖像,而求道行纯备者,以奉香火,因请师修炼兹山,为法海之司南,羽流之领袖……
借道教之力募捐修得吕祖祠
大伾山从砚花楼到吕祖洞,还有万仙阁、禹王庙,这些建筑都是经刘德新的手修的。
刘德新在李青霞的墓志铭中也说“遂捐俸凿山,极楼台殿阁之胜”。
修建吕祖祠这么大的一个建筑群,仅靠刘德新的俸禄是远远不够的。除俸禄外,刘德新还发动捐资活动,让其他人为修建吕祖祠捐赠。
吕祖祠乾元殿前南侧有一块“大伾山创建纯阳吕帝君洞阁捐金姓氏碑”。此碑刻于清康熙十六年春,碑上镌刻了当时修建吕祖祠时捐银者姓氏及其捐银数目。碑文载:住持道官李德林合徒道官逯正行历年募化银三百两,浚县知县刘德新捐银四百两,涿州知州刘德弘捐银二百两,实录法一丹哈番三等侍卫刘德懋捐银二百两,掌河南道监察御史马大士捐银五十两,兵部左侍郎刘达捐银二十两,湖广武昌府江夏知县刘朝英捐银四百两,原任协镇山西郎制原平汾潞泽蒲垣营路卫所等处地方副总兵官都督刘朝英捐银二千两等,共二百余人捐银。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捐款人中,不乏侍郎、御史这样的高级官员,足见当时刘德新发动捐资的力度之大,大伾山在当时影响之大由此也可见一斑。
但浚县老百姓说,这个碑里少了一个大施主呢。
这个人就是周士莲。
周士莲出身浚县城内名门望族,清朝康熙年间考中进士,后来到福建省漳州做了知府。由于为官勤谨,多次被皇上下圣旨嘉奖,夫人也被封为诰命。
这一年,开原人刘德新到浚县当县令,一上任就遇到一场人命官司。城北临卫河的老虎嘴村因为在河底捞裂礓石发生了争执,最后形成械斗。村民牛好中在械斗中将别村的人打死。官司到了县衙,刘德新问清情由,属于失手伤人,不构成死罪,但按律得发配远徙。刘德新一纸判令,将牛好中发配到福建漳州,属周士莲管辖。
牛好中在监中能吃苦耐劳,跟看管的牢头关系不错。慢慢地对他看管也不严了,外出办个差事也让他跑跑腿。这一天,牢头对牛好中说:“你来这么长时间了,见没见过知府周大人?”牛好中瞪着眼不知咋回事,牢头一看笑了,说:“周大人是你浚县老乡。”
牛好中眼中闪光,一脸惊喜地说:“真的?”
牢头说:“我骗你能多喝二两酒?”
牛好中从此上了心,要见知府。
这天,周士莲查看牢狱,牛好中一见周大人,用浚县话说了句:“叫我出去中不中?”乡土之情让周士莲心中油然生出一股亲切感,忙问:“你从哪儿来?”牛好中很高兴,接话说:“俺从河南浚县来。”周知府一听,知道这人是老乡,但限于公务,不便多说,随即用官话安慰他一番,就走了。
回到府衙,周士莲传话让牢头来见,详细问了牛好中犯案的前后情况,心中有数。最后嘱咐牢头,要对牛好中多加关照。
从此,牛好中在牢中成了自由人,出入街市,为牢头采买,谁也不再多问。
牛好中一自由,时间长了,他就想回家,这天他到府衙找到周知府,说了自己的想法,周知府一听,佯装发怒说:“你怎么到的漳州?”
牛好中弄了个没趣,走出府衙,一路上想着周知府的话,忽就想到,周知府话中有话,你怎么到的漳州?打死人才到的漳州。想回浚县……他不敢多想,但又不得不想,要回浚县,看来还得出个命案,才能重新发配。
从此牛好中有了个主意,整天在街市上逛,寻找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街市上有个无赖欺行霸市,人见人怨,谁也不敢惹他。这天他又逞强,牛好中到了跟前制止他,三句话就顶了板,二人动起手来。那无赖仗着有一手功夫,照着牛好中就是一拳。牛好中挖裂礓石出身,手脚有劲,没等拳到脸前,顺势一拧一推,无赖抵不住势,一头撞到墙上,头破血出,当场死了。那个无赖的家人将牛好中告到知府衙门。
那无赖的家人想让知府重判牛好中,就使了银子。送来五千两银子,周士莲也高高兴兴地收下了,并对送礼人说“绝对让您满意”。他让班头原封不动把银子封好,说有大用。
审案时,因不是故意杀人,定不了死罪,街市的人都替牛好中喊冤。周士莲就当庭发落,将牛好中发配到河南浚县火龙岗老虎嘴,并派两名公差途中押解。那无赖的家人并不知道内情,觉得是银子起了作用,让牛好中去老虎嘴受刑,也满意了。牛好中更不用说,知道是周知府巧借发落送他回家,心中欢喜,赶紧跪下磕头谢恩。
就这样,牛好中又被送回了浚县老家。卷宗被解差放到浚县县令刘德新案头上,刘德新一想,这个周士莲,竟敢拿法律当儿戏,从中作弊,就想告他。偏巧,周士莲回家来了。这一天到南街烟馆抽烟,他半躺半坐,大烟枪对着面前的蜡烛,吸得正在兴头上,刘知县进来了,其他人见了县太爷,都纷纷起身打招呼,唯有周士莲没动。刘德新进来后见他爱理不理,不太高兴,就说:“好大一支蜡啊!”周士莲这才挪开烟枪说:“不大不大,我这支蜡只照三府(怀知府、彰德府、大名府)十八县,当年河北160名举子,就我周士莲一人考中进士,受到皇上嘉奖。”
刘德新说:“可是,这次牛好中的案子,怕您在皇上面前不好交代呀,本县士绅正要联名告你咧。”周士莲一听,说:“牛好中并未曾给本官一文银子,倒是被打死的那人送了五千两,我已分文不少拿了回来,听说刘知县修大伾山,正是用银子之时,这五千两,算是我周士莲代为募捐的吧。”刘德新听了心说:“好一个周士莲,真不愧是官场老手。”心中就很佩服。
就这样,刘德新修大伾山又多了五千两银子。
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刘德新在历史上并非名人,《清史稿》也没有他的传记,但这个小小知县办成了大事,将自己的名字永远留在了大伾山上。
任浚县知县的八年间,刘德新为浚县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刘德新广施惠政,凿甘泉,以解大伾山道士和平民饮水之急,造县署,修县志,使浚县文化得以传承。当时的他颇受百姓爱戴,并最终得到清廷提拔,得以升迁。
其在浙江、江西、陕西任职期间,仍旧“所至多惠政”。
虽然官做得并不大,但刘德新的作为及对后人的影响,显示了文化的力量、文化的穿透力。
刘德新以后的数百年间,吕祖祠一直完好地保留着。
保留着的,还有刘德新的摩崖题字、刘德新的诗词篇章以及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客观来说,作为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的吕纯阳祖师,吕洞宾在全国被供奉的地方可谓多矣,但像浚县这样保持着如此旺盛生命力的供奉之地却不多,这也得益于刘德新。
乙酉年正月初九,一如往年,数万当地百姓会拥向大伾山,拥向吕祖祠。
无论刘德新建吕祖祠的初衷是为着供奉吕祖,还是为自己升官升仙,一切都已淡去。
留在浚县人心目中的,是那个给大伾山增色的刘德新,是那个给浚县人干过实事的刘德新。
年年岁岁景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景是凝固的记忆,铭记着过往的是非毁誉;人是流动的媒介,承载着未来的丰赡评说。
景与人,共同构成了历史。
伾山晓月美景醉人
“要论吕祖祠的建筑样式,绝对是中国唯一!”
浚县文物旅游局班朝忠局长不无自豪地说。
也是,吕祖祠整体建筑坐东南面西北,依山筑起,层叠而上,布局严谨,气势宏伟。主体建筑贯一轴线,浑然一体,陪衬建筑两侧对称,从山腰一直延伸至山顶,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道教建筑文化特色。
在建筑设计上,吕祖祠基本上参照我国传统的生活封闭式庭院邸宅的院落格局,以“间”为基本单位,形成群体建筑组合。吕祖祠正殿乾元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其两侧廊房各为四间,万仙阁面阔三间。吕祖祠两侧有圆形围墙环绕,即使是八卦楼、万仙阁所处的山顶,四周也有围墙环绕,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的葫芦形建筑群。
在建筑手法上,吕祖祠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中轴线观念,将祠中正殿大堂置于中轴线上,将辅助性的偏房相互对称地置于两旁,主体建筑体量大,次要建筑体量小。吕祖祠建筑群落中,其主体建筑乾元殿、太极宫、万仙阁处于一条中轴线上,从低到高,为突出正殿体量,乾元殿建于高两米的平台之上,太极宫则向高处延伸,高达二十三米,围二十米;万仙阁则分为上下两层,阁高近七米,从而使主体中轴线建筑显得高大、雄伟。而主体建筑外的次要建筑则相对体量较小,但却相互对称。
乾元殿前南北对称四间廊房,紫泉别墅、瀛洲别墅也南北对称分布外围。从乾元殿向上,入“纯阳洞天”圆门,台阶两侧有吴夫子庙、尹真人祠,顺台阶达太极宫。太极宫前“小壶天”石坊左右各筑丈余高台,左为“代天监察之台”,右为“五雷号令之台”,也南北对称。
吕祖祠建筑群在建筑意识上具有明显的道教自身特色的风水观念。吕祖祠整体建筑面向西北,在道教八卦方位中,西北为乾,为八卦之首,而吕祖祠正殿也取名为乾元殿,乾为首,元亦为首,有将吕祖祠及道家文化发扬光大之意。太极宫为八棱柱身攒尖顶楼阁式建筑,按方位嵌以八个卦形,门为券形,额刻“众妙之门”,更是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
吕祖祠整体上位于大伾山西北,与位于大伾山东南的天宁寺大石佛相对,又与西南面浮丘山碧霞宫相应,按风水观念的说法,平衡阴阳,才不至于破坏了风水。
另外,吕祖祠还大量使用造园手法,建置楼、阁、亭、台等,有意构建道教建筑中最贴近自然的园林,因为园林最能自然体现道教追求超脱世俗并与天地之道融为一处的思想意象。紫泉别墅、霞隐山庄、纯阳洞天及太极宫形成一个宝葫芦形状,从中体现了古代园林建筑中的道家思想和飞升化仙的追求。从吕祖祠院向上看,有仙鹤飞天的感觉,宅依山就势,依山崖筑台阶路,左回右折,层层递升,构成了山庄园林之美。云窝书屋、紫泉别墅、餐霞阁、爱道、瀛洲别墅(霞隐山庄)等,从这些建筑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既道且佛、清净超脱的意境。
另外,吕祖祠中人文景观的配置又与建筑实体的分布达成一种美妙的和谐,以大量的碑刻、诗文、题字、楹联来增添吕祖祠的宗教审美艺术气息,又反映了社会时代的思想文化气息,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不仅是建筑上有特色,吕祖祠的每一处建筑都透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有着动人的故事呢!”班朝忠说。
山顶的太极宫,楼高三层,八角攒尖,飞檐下的风铃叮当作响,顶尖上的宝瓶熠熠闪光,远远望去,楼影映着蓝天,一派超凡脱俗的景象。
宫下是数十级青石台阶,直通“纯阳洞天”圆形券门,门下便是“吹月岑”。吕祖洞和钟离殿就隐在“吹月岑”下。这一带是伾山四壶美景之一的“小壶天”,有神仙出入之喻。
据清代人刘承恩篡《大伾山志略》记载,农历小月初一(指农历的闰月初一,下同)拂晓,本来是上弦月,月弯如钩,可是在太极宫顶却有一直径数尺的满月形天象,衬之以大伾山石峰、太极宫飞檐,非常生动。因在拂晓出现,所以称“伾山晓月”。元代人马德华更赋诗赞道:“蒲牢振东林,明月坠西岭。清涵玉镜明,光动金波影。岩扃岚气深,石像苔花冷。目送伾山云,扶桑散初影。”
而这伾山晓月的形成,也有一段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汉钟离与吕洞宾游遍天下名山大川,却觉得不如浚县的山冈独有神韵。于是师徒二人便商量,在大伾山上修行,经常是一个醉卧吕祖洞中,一个静坐钟离殿内,出游时也结伴而行。一天他们见一位何家的女子正在受继母的虐待,甚是可怜。吕洞宾一掐一算,这女子与他们有缘分,还是仙班里的一员。吕洞宾最见不得女人受苦,他想,明天是农历小月初一,正是点化姑娘的机缘。他将想法与仙师汉钟离一说,师父甚是高兴,最后约定,明天天不亮就去施法。可是回到大伾山,吕洞宾酒瘾犯了。就像凡人吸烟犯了瘾一样,吕洞宾抓耳挠腮,坐立不安。他还挺怪,一般的酒不喝,要喝就喝够味的。这次嚷嚷着要到西王母那里找点琼浆玉液喝喝。汉钟离劝阻说:“你喝多了会误大事的。”吕洞宾说:“仙师放心,我哪能喝醉呢?”汉钟离心里说:“你那酒性,别人不知道,难道为师我还不清楚?上次要不是吃醉了酒调戏人家白牡丹,你那名声还坏不了咧。”但他嘴上却说:“你咋能保证按时回来?”一句话,把吕洞宾问哑巴了。他一见了酒,不喝醉是不会回来的,就是玉皇大帝降旨传他,也是无济于事。汉钟离见吕洞宾不听劝,就很不高兴,暗暗算了算那女子的生辰八字,知道若错过明日,还要等六六三十六年才行。再说,要让别人把功抢去,显得自己多窝囊。想到此,他便沉下脸说:“点化那女子,是你先提出的,要是错过仙缘,她拜了别个仙家为师,你可别后悔。”听了这话,吕洞宾心里一动。他想,漂漂亮亮一位女仙,出入来去不离自己左右,那该多风光,要是跟了别人,自己再眼馋不就晚了?可又一想,我少喝点酒,不耽误明早的事,不是两全其美吗?美酒、美人,在吕洞宾看来同等重要。他对汉钟离说:“你怕我误事,就商量个法子,到时辰你招呼我一声不就行了。”汉钟离想了想,就说:“这样吧,啥时见到这山顶有一轮圆月现出,就请弟子速回。”吕洞宾一听笑了:“仙师别逗了。谁不知道,明天是初一,正好该是一弯月牙儿,哪会有什么满圆月亮?”汉钟离也不理他,说:“我自有办法。”吕洞宾也不再多问,答应一声,驾起云头赴瑶池去了。
再说这汉钟离,睡到半夜,看看吕洞宾还没回来,山下鸡已叫了三遍。汉钟离想,他若再不回来,就真的要误大事,急忙来到山顶。这时万籁俱寂,如钩的新月正挂在中天。他口中念念有词,依着山石作起法来。眼见得滴溜溜一轮圆月果然跃上太极宫顶,明晃晃,光灿灿。
那吕洞宾正在王母娘娘的玉液池旁自斟自饮,已不知天到几时,醉眼迷离中,一回头看见大伾山顶升起一轮圆月,心里一激灵,这才想起要去点化何家女子的事。“呲溜”,又喝了一盏,才站起身,又顺手取了一满壶琼浆揣到怀里,重又驾起云头,回到大伾山。
汉钟离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正要发作,吕洞宾笑嘻嘻地递过来一壶琼浆。见了酒,汉钟离那拉长的脸一下子又成圆的了。二仙只顾去点化何仙姑,当时吕洞宾已是半醉,汉钟离也因那壶酒迷了心,竟忘了念咒作法收起太极宫顶上那轮圆月。结果,从此以后,每到这个时候,就有人看到那轮圆月形的天象,“伾山晓月望中天”也就成了人们的美谈。
万仙阁前说万仙
太极宫后为万仙阁,是吕祖祠最后一座建筑,也是刘德新所建。
阁高近七米,分两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两山墙外有阶可通上下。上层原塑有大小神像九千余尊,故名万仙阁,堪称一座道教艺术宝库。
下为卢生(秦始皇时受命入海求仙药不获,惧罪遁去)卧游处。塑像及隔扇门、直棂窗于“文革”中毁坏,仅留空阁。2000年5月至7月,浚县大伾山风景区管理处依原貌进行维修,揭瓦房顶,增加楼板,安装门窗,重新塑像彩绘,新塑像一千一百尊。二层门楣正中悬一木质横匾,上隶书“万仙阁”三个金字。
关于刘德新修建八卦楼、万仙阁,还有一段故事。
刘德新来浚县当县令,除了下乡查看,就是登东西对峙的大伾、浮丘两山。时间一长,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两山阴阳失衡,西面的浮丘山上有金碧辉煌的碧霞宫,大伾山虽然山东侧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但佛为西域神灵,与道教不同。浚县历史上明代以前官宦光辉彪炳,而清朝以来却文星暗淡,更不用说出什么大官了。
刘德新怕自己来到浚县也被阴阳失衡的风水耽误了升迁,他让人仔细勘察,认为只有自己在大伾山西北侧建一座高层建筑,供一位文采出众的神灵,才能改变现状。有人说,山东侧有佛,山西侧就应有道。而道教的看家技能就是八卦仙术,八卦谐音就是“拔官”。因此,他听从谋士的话,选址建一座八面三层的高楼,将八卦符号嵌在八面墙上。因道教讲“无极太极”,就取名叫“太极宫”。因有八卦符号顺理成章就称“八卦(拔官)楼”。楼建成了,选哪位神仙入住这拔官楼呢?选来选去,选中了既会纯阳剑法又曾在唐代高中进士而成仙的吕洞宾。
刘德新早就对吕洞宾崇拜得五体投地,还自称是其弟子柳仙转世。将仙师吕洞宾供奉在这座“拔官楼”内,除了能保佑自己官职得到提拔外,各位僚属也能借点儿仙力,沾点儿仙气。于是,就想把吕洞宾塑像供在楼上。
这样一来,其他神仙不干了,纷纷找到刘德新提意见。太上老君说:“凭他一个下八仙,怎能占住这样好的仙职?我等三清,就连玉皇大帝也还恭敬三分呢?”汉钟离更是不客气:“论资排辈,他吕洞宾还是我点化的弟子,哪有不敬师父先敬弟子的道理?”其他的神仙说得就更难听了:“小小吕洞宾不是什么正神,他还有三戏白牡丹的劣迹,人家佘太君要彩礼时,指名道姓地唱‘还要八仙来抬轿,就是不要吕洞宾,他是一个老骚神’。”就这样,众位神仙七嘴八舌地吵开了,天天闹得刘德新睡不好,吃不香,怎么办?有人又给他出主意:“你干脆把三清列真供在最高层,把魁星供在第二层,最下面供吕洞宾,这样看着是吕洞宾的位置低了,可人们一进楼先看到的还是吕洞宾,这头路香还是你老师的。然后再建一座万仙阁,让其他爱提意见的神仙都去那里受香火,神有所归,自己就都安生了。最后再建两座高台,一座‘代天监察之台’,一座‘五雷号令之台’。如果还有不服气的,你一是代天监察,可以查查他们的行状,谁能保证没有点越轨的事?然后号令五雷震慑众仙。”
这个办法真管用,从此众仙相安无事。八卦楼建起来了,吕洞宾也供在了楼内。后面建了一座万仙阁,众仙也都有了归宿,八卦楼前建了五雷台与监察台,石碑上的字还是刘德新亲笔书写的。刘德新也在建好“拔官楼”的第三年,即康熙十八年,升迁到浙江金华当知府去了。后来,浚县的官员也都一个个得到了升迁。
这些故事传说当然当不得真,想来刘德新要修建这些宏伟的建筑,不找些理由也难以募得那么多的钱财,但建筑却是地地道道的,后人称这是文化。
这大概是刘德新没有想到的。
绮丽的浚县吕祖文化
道教组织实体,形成于东汉后期,到唐宋时期,由于官方的极度推崇,道教达到自己的巅峰。
至明清两代,道教“政治地位”已不如唐宋,一定程度上呈现“衰微”趋势,但这只是就官方而言的。实际上,道教在明清时代更多呈现了“民间化”、“通俗化”的趋向,就民间而言,这是任何别的时代难以匹敌的,此时,本来就是多神体系的道教,它的神谱相当开放,不断吸纳百姓信仰众多之神,渐至泛滥之境。
或许正由于此,作为道家虔诚信徒的刘德新,虽然极力营造吕祖祠,还专门修了餐霞阁修道,最终也没有修得“正果”,官也做得不太大,连清代的官谱都没入。
时也?势也?
刘德新能被现在的人记住,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民间的力量。
每当退堂闲下来的时候,刘德新就披上道士服,在大伾山上烧香修道。由于太崇拜吕洞宾了,有一次在梦中,刘德新就对吕洞宾说:“吕祖师,能不能让我白天见见您,亲自聆听您的教诲,也算了却弟子的一桩心愿。”吕洞宾说:“相隔年代久远,只能相见,不能相识。明天傍晚,咱们在山上见。”
第二天傍晚,刘德新独自上山,急着一睹吕祖师的尊容。结果大失所望,除了在山边遇到一个老婆婆抱一个小孩子在亲嘴逗着玩之外,别的什么也没见到。
夜里,刘德新又梦见吕洞宾,便问: “吕祖师,白天我怎么没有见到您呢?”吕洞宾说:“弟子差矣,我们是相逢不相识,山边老婆婆亲小孩,大口对小口,即吕翁也。”刘德新自愧有眼不识仙翁,请吕祖再给他一个相见的机会。吕洞宾说:“好吧,明早咱们山上见。”
第二天一大早,刘德新踏着晨露上了大伾山,一路上不见人影。下山时见路旁一个老头儿在井边捞水桶。衣服破烂,弓背曲身。刘德新没在意,怏怏不快地下了山。
夜里,刘德新又梦见吕洞宾,问:“早起弟子上山,怎么又未相见?”吕洞宾笑笑说:“弟子差矣,我们是相见不相识。你下山时,路边捞桶的老头儿,小口(嘴)对大口(井)即吕翁也。”刘德新一听,恍然大悟。他自认道行尚浅,无缘与祖师相见。今后只有梦中相会了。
这故事多半出自刘德新。
因为它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刘德新与道是有缘的,他就是浚县的道家权威;刘德新之所以还在官府不能成仙,是因为道行还不够。
刘德新当然不能见到吕洞宾,见到了他就成为第二个吕洞宾了,但刘德新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吕洞宾。刘德新显然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这一点。
缘是个没有深浅的东西,能构成一切、解构一切、消解一切、解释一切,能化腐朽为神奇,能化尴尬为释然。
刘德新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利用民间的力量把自己送上了神坛。
吕祖祠里的别样人生
道亦一人生,离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是是非非。
不管人们把吕祖祠比喻成壶天仙界也好,世外神域也罢,它终究也没有脱离人生,没有脱离世间的荣辱盛衰。
在刘德新建祠的300多年后,我来到吕祖祠,虽然祠依然,一些道士也还在洒扫庭除,但我眼中看到的已多半是历史了。
走进吕祖祠,折进吕祖祠右侧的“壶天道院”,满目荒凉,而这里以前被称作“方壶天”,是住持吕祖祠的道人居所。
院内的餐霞阁还在,这个建于清康熙十八年的四层高阁,曾是浚县知县刘德新的住所,也是他的修道之处。
刘德新信奉道教,自认有仙风遗骨,常常从县衙搬到阁上来住,在这里早晚焚香礼拜,在阁上处理政务。
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仿佛看到了300多年前的仙风飘浮、香烟缭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县官修道,随之者众,那阵势也断不会小,但眼前一地碎砖烂瓦,冬日里,枯黄的荆条长满了院子。
刘德新在这里终究修得了“果”——升了知府。
但不是所有的道长都是幸运的。
不能不提到张理谦道士,这个在吕祖祠历史上名重一时的道士,为吕祖祠留下了自己的人生绝唱。
这个从1895年就进入吕祖祠的道人,有着真正的道人风骨。
1938年日本侵略者进攻浚县后,将大伾山和浮丘山10多名道士杀害。这激怒了张理谦,在日军占领浚县的几年时间里,他一不教日本人办的学校,二不给逛山的日本人当导游。
日本投降后,他又积极支持当地各项工作。也因为此,1956年10月,他被推选为河南省道教界的代表出席全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会议并当选为委员。1957年4月,他出席了第一届中国道教协会会议,当选为理事会理事,并与刘少奇、朱德、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
1961年12月,他又出席第二届中国道教协会会议,再次当选为理事。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文化大革命”中被扣上了敌特的帽子,受尽了折磨。
1966年9月1日,是张理谦道长最后的日子。
吕祖祠里的老道士还记得那时的情形:这一天,就在餐霞阁里,张理谦久久地坐在豆油灯下,手里轻轻摩挲着《道德经》,缓缓地擦拭着刘德新的画像,拿袍袖揩着和刘少奇、朱德等的合影,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第二天,就在餐霞阁里,人们发现了张理谦,他枯瘦的躯体被绳子吊着,悬在了房梁上。
张理谦究竟在那天晚上想了什么,我们已无从知晓。
想来他道行也不够,要不然,怎么会想不开世事?又怎么会寻了短见?
但世上的事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或者他驾仙鹤“飞升”了也未可知。
张理谦被扣上罪名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他不仅在共产党执政时当道长,国民党时他也当过道长,而且在国民党当政时期,有一件事他无论如何脱不了干系。
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征不来壮丁,为挽回败局,当局盯上了吕祖祠。他们当时出动了军用飞机,说是吕祖显灵了,要给吕祖拍照片,这样子闹腾了几天,大伾山吕祖祠前人山人海。
然后国民党政府就放出谣言说吕祖发话了,要成立“红枪会”,成立“红枪会”的目的就是“扎”解放军,就这样,国民党政府拉起了“红枪会”。
但吕祖并没有挽救国民党的命运,那支仓促成立的队伍仅成立了几天就溃散了。
那时,张理谦就在吕祖祠,这就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但想想,即使当时张理谦不在吕祖祠,想治他一个“欲加之罪”还不容易?
道教是什么?
世俗中的仙界,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精神,一种依附于任何朝代肌体之上的乌托邦;道是点到为止,若即若离,飘飘忽忽,上若渺,下则尘,任何一种偏离,便是自我的戕害。
对于政治而言,它需要宗教。
正如吕祖祠门口石柱子上一副对联所说:
邯郸道上,黄鹤楼头,一剑西风留禹迹;
卫水桥边,浮丘林表,三山海路在尘寰。
摩崖石刻吕祖文化凝固的历史
大伾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石刻文字随处可见。
吕祖祠依崖而建,位置险要,周围石刻文字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价值上都成为大伾山石刻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石刻除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外,还在书法上融会了真草隶篆、颜柳欧赵各种风格、各种流派,还有道教谶语甚至佛教无字真言等,体现了宗教文化特别是道教文化特色及发展情况,为研究豫北地区民俗风情、历史沿革、书法艺术、宗教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真实可靠的原始依据和文字资料。
吕祖祠周围的摩崖石刻,主要分布于紫泉别墅、吕祖祠、瀛洲别墅东侧崖壁上,反映的内容有吕祖祠一带的自然风光、道教文化、游览纪实等。在摩崖题字中,年代较早的有明万历八年(1580年)的“杏花岩”、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东皋舒啸”。“杏花岩”题字寓意源出《神仙传》。相传三国吴董奉为人治病,不受酬报,对治愈的病人,只求其种树几棵,数年后蔚然成林。后世常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语称颂医家。而“东皋舒啸”则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字体较大的有1米见方的“吏隐岸”、“吹月岑”。“吏隐岸”旧为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与隐者同。宋之问《蓝天山庄》诗云:“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编。”“岸”字不书“山”,以大伾为山。
描写吕祖祠周边自然风光的有“层峦叠嶂”、“翠壁苍岩”。描写景观名称的有“鸣琴坳”、“烂柯崖”、“第一峰”。体现道教文化的有“群玉山头”、“步虚声”、“身到蓬莱”。“群玉山”传说是西王母居处。《穆天子传》郭璞注:“玉山,西王母居者。”李白《清平调》词:“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步虚声”指仙人的境界如步虚空。“身到蓬莱”中的“蓬莱”,是神话中三神山之一,此喻大伾山为仙境。抒发作者心情的有“划然长啸”、“怀禹”、“旧地重游”。“划然长啸”,“划”古通“缅”,破声也。长啸,语出典故“苏门啸”,晋代孙登常以长啸抒发胸中愤懑。在摩崖题记中,年代较早的为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张真人祠小引”、清康熙年间的“蓬莱得道祖师纯阳吕帝君铭”。体现道教文化的有王寅宾“女女女也,女女女也,女女女也,母母母也”,这些题记为道家谶语。
篇幅最长的当数刘德新“伾山即事三十首限韵”,另外还有“李鸿儒登大伾有感”提出了“愿天下人尽读有用书”的劝学观念,“黄璟植树题记”则提出爱护树木的要求。
此外,楹联是吕祖祠的又一特征。吕祖祠及周围共有楹联26副,仅吕祖祠院中就有20副,主要分布于吕祖洞口、乾元殿前廊铭柱、云封亭铭柱、吕祖祠山门铭柱等处。内容主要体现大伾山吕祖祠周边自然环境、道家仙境等。在吕祖祠山门石柱上对联为:“邯郸道上,黄鹤楼头,一剑西风留禹迹;卫水桥边,浮丘林表,三山海路在尘寰。”这一对联描述了吕洞宾云游四方,后在大伾山修炼的情形。“黄河东去,卫水南来,两派分流,昏塾千秋存禹迹;嵩岳西横,太行北矗,三峰遥峙,登临四顾豁吟眸”描写了大伾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山势特征。
吕祖祠影响了当地的民俗文化
“秧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想吃樱桃早栽树,(哎)想唱秧歌舍下脸儿来。”
“一更里小尼姑稳坐一庙堂,手拿着小钵鱼儿两眼泪汪汪。女孩儿家出了家实在多痛苦,在青春不能配少年情郎。埋怨声爹来呀叫了一声娘,提起来那算卦仙闹到了奴心房。他算我不能够活到二九十八岁呀,因此事把我奴送到庙堂。”(《尼姑思凡》)
虽然已经72岁了,郑中和先生唱起秧歌调、扭起秧歌来,还是一身的激情。
这是农历岁末,郑先生说他是为正月初九到吕祖祠朝拜吕祖时准备的。
多少年了,正月初九朝吕祖,已经是浚县正月庙会期间固定化的课目。
这也不能不归功于刘德新。原先,浚县人在这一天是要朝拜玉皇大帝的,自从刘德新修了吕祖祠后,人们为感谢刘德新的功德,也为纪念刘德新,才慢慢改为朝拜吕祖了。
与郑中和同样心情的,还有浚县西街村的社火会首69岁的李顺波老人。
每年的正月初九,他总要带着秧歌队,到吕祖祠朝拜。
十月里来天气寒,八仙过海来浚县。
一阵清风都不见,东山(大伾山)撇下吕祖仙。
正月初九这天,像郑老先生和李老先生这样前来吕祖祠朝拜的社火,就有几十家,狮子、秧歌、武术等表演,从早上开始一直玩到晚上,成为浚县正月庙会的一大风景。
实际上,吕祖祠带给浚县人的,不仅是社火的狂舞,还有民间的工艺。
“我是从吕祖祠那里得到了灵感,才有今天的!”
42岁的民间艺人宋学海先生说。
腊月二十,记者在浚县杨玑吞村见到他时,他正在忙碌地捏着泥塑。
1995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作为民间艺人的他捏出的“十二生肖”泥塑,为他带来了数十个国家级及省级的奖项。而这组“十二生肖”泥塑,产生得也极其偶然。
“有一天,我来到吕祖祠,看到了那里供奉的十二生肖像,当时突然觉得‘十二生肖’很是灵动,回来后就琢磨着捏出了十二生肖泥塑,没想到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也为自己带来了荣誉。”宋学海说。
离开吕祖祠那天,天阴了。我最后一次回过头,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团雾岚的大伾山。
隐隐约约,我还看得到那个高耸入云的八卦塔,但吕祖祠的全貌已模糊难辨了。
再后来,云厚厚地、低低地压下来,大伾山慢慢地浸润到了云里。
那一刻,我看到了一只宛若方壶的山在云里飞。
耳边仿佛有仙乐袅袅升起,一把剑随着仙乐穿越在雾里。
我不禁想起浚县人固执地给我说的话:世有四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还有大伾山。
(全文完)
(转自05-02-16/21 大河报)
“黎阳仓与瓦岗旧事”
● 李红军
大坯山麓黎阳仓 “黎阳仓与瓦岗旧事”系列之一
若以山而论,它实在不足与中国的名山大川相媲美,拢共一百多米的海拔,按正常散步速度,两个小时便能走个遍。
但若以“内涵”而论,走遍全国,你很难找到这样一个被中国文化的符号缀满了的山,“八丈佛爷七丈楼”、摩崖石刻、儒释道的汇集……寸寸点点,抬眼起脚之时,触摸到的尽是文化。
也正因了这密布的符号,你的每一下脚,每一步量,便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你仿佛是在循着历史的长路前行,两个小时的路遂无限拓展。
作为文化名山,大伾山像一部大书,可以让你反复阅读。
作为历史名山,大伾山像一条滞重缓行的河,发散着沧桑的流光。
作为“含珠蕴玉”的小山,大伾山像藏着无数期待的迷宫,等你解开。
一位考古专家来到大伾山后,哑然失语,久久停留在山上,任自己耽误了行期。
一位著名作家来到大伾山后,遂无限感慨、饱蘸感情地直叹“相见恨晚”。
黎阳仓究竟在哪里?历史上是个尚未定论的公案。
但众说不一中,有两种说法相对较能让人相信:一是在浚县西南三十里同山南麓(浚县西南)。如今的《辞海·地理分册》、《古今地名大辞典》等全是这种观点。另一说法是在浚县大伾山北麓。《通鉴纲目质实》:“黎阳仓在大名府浚县东二里大伾山北麓,乃隋文帝所置。”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持这种观点。
观点归观点,倒也没争到龇牙咧嘴的地步。
但最近,一位中国最基层的史志办人员撰文指出,黎阳仓就在大伾山,其言之凿,其证之确,实在让人不能不服。
引经据典证黎阳
云层很厚,蕴蓄着不知有多深多厚随时会“轻薄”一下地面的雨。
山也朦胧,天也朦胧。
伴着这样的天气走上大伾山,委实有点儿别致,也符合心情。因为很多很多历史都是在朦胧中“走”出来的。
再次提出黎阳仓在浚县大伾山的,是一个叫刘会喜的人。
他是浚县史志办人员,同时供职于浚县文物旅游局“史志办”。这个“史志办”是浚县文物旅游局的一个独创,为了发掘大伾山文化,该局特意组织了七八个人,在自己的局里设了这样一个“建制”。
就这样,原本在县里从事史志研究的刘会喜,成为“史志办”的一员。
这是个很执著也很平实的人,不善言谈,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却有过“大发现”。今年正月古庙会期间,他发现了不知被多少专家研读过的龙洞前“康显侯告碑”敕文部分,居然是蔡京的亲笔,这无疑更增添了“康显侯告碑”的分量。
站在大伾山北麓,刘会喜肯定地说,黎阳仓至少有一部分就在这里。
但一千多年过去了,在岁月的淘蚀下,哪里还有粮仓的踪影?所有的,只是瓦岗军将领徐懋功之宅,孤零零地戳在山崖边。粮仓,只有靠历史典籍来追寻足迹了。
黎阳仓是隋朝国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兴洛仓)齐名。据《隋书·食货志》记载:“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隋末唐初,围绕黎阳仓发生了许多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如大业九年(613年)三月,隋炀帝二次征高丽,命礼部尚书杨玄感于黎阳督运粮秣。杨见天下大乱已起,乃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合谋起兵反隋。六月,杨入黎阳城,大索男夫,取帆布为牟甲。选少壮运夫8000人,杀三牲为盟誓。以讨东莱叛军来护儿为名,令各州县兵集黎阳仓。杨不听谋士李密之计,尽焚停泊黎阳之龙舟,以杨玄挺为前锋,引兵直指东都洛阳。大业十三年(617年)九月,李密派徐世勣领兵五千自原武渡过黄河,与来投李密的元宝藏、李文相等部起义军联合袭破黎阳仓,开仓赈济饥民,饥民踊跃参加义军,“旬日得胜兵三十万”。瓦岗军声威大震,中原一带义军和隋朝地方官吏纷纷降附。次年,即唐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为资兵食,引兵攻打黎阳仓,与李密在童山坡大战。宇文化及败走魏郡,瓦岗军亦元气大伤。
刘会喜引经据典,认为黎阳仓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大伾山,绝不在同山。
刘会喜提出四点例证:
清嘉庆《浚县志》引《通鉴纲目》载:“隋文帝开皇三年,诏沿河置仓,运粟以给长安。”据此则《隋书·食货志》载:“开皇三年,卫州所置黎阳仓定当沿黄河。”据1975年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史书记载,隋唐时期,黄河自今滑县城(道口)与滑县旧城间,东北经浚县大伾山东,东北流。大伾山紧临黄河,而同山距黄河有30里,既不临黄河,交通运输又不便,因此,黎阳仓不可能在同山。《隋书·地理志》汲郡有这样的记载:“卫县有朝阳山、同山……黎阳县有仓,有关官,有大伾山……”在地理志中记仓,此仓定非一般,虽未明言黎阳仓,但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舍黎阳仓而无它。既然黎阳仓在黎阳县,那么它只有可能在大伾山,而不可能在同山,因为同山不在黎阳县而在卫县。
隋初无卫县,卫县是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由朝歌县改置。由此可知隋末卫县之同山,隋初当在朝歌县。假如隋开皇三年置仓于同山,那么该仓要么名“朝歌”,要么名“同山”,断不会名“黎阳”。既名黎阳仓,肯定在黎阳县,而不可能在朝歌县同山。
唐著作郎萧德言等所著《括地志》载:“黎阳西南有故仓城,相传袁绍聚粟之所,亦隋开皇中置仓处也。”《括地志》是唐代前期分道计州的地志,当时黎阳仓还在用。它对黎阳仓的记载应是非常可信的。唐代沿用隋末建制,有黎阳县,有卫县。《括地志》既云隋开皇中置仓处在黎阳西南,黎阳仓肯定不会在同山,因为同山当时不属黎阳县而属卫县。
大伾山麓有粮仓
走进历史的长河,刘会喜是个打开话匣便难以止休的人。
“根据《括地志》记载,隋开皇中置仓处即黎阳仓在‘黎阳西南’。这个‘黎阳’史书习惯是指黎阳县城。因此,有必要弄清黎阳城的位置。据《浚县志》:黎阳城系西汉至北宋故城。引《汉书·地理志》:黎阳县属魏郡。应邵注曰:黎山(今大伾山)在其南,河(黄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阳以为名。又引《水经注》:今黎山之东北故城盖黎阳县之故城也。山在城西,城凭山为基,东阻为河。故刘桢《黎阳山赋》曰:南荫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又引《元和郡县志》:黎阳县在黎山北。五代因之。
“据文物调查资料,今大伾山东北有黎阳城遗址。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0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4至5米,曾有大量汉至宋代瓷器等遗物出土,未正式发掘。据此可知,隋唐之黎阳城在大伾山东北。‘黎阳仓在大伾山’之说正与《括地志》载黎阳仓在‘黎阳西南’吻合。”
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乐史编修的《太平寰宇记》载:“仓城……在黎阳县西南隅,袁绍聚粟之所,亦即隋开皇中置仓处也。”与《括地志》所载大致相同。
《资治通鉴·后晋纪五》载:开运二年春正月,“张从恩等议曰:以相州粮少,不若引军就黎阳仓,南倚大河以拒之,可以万全。”根据浚县地理形势,这一记载也与黎阳仓大伾山说相吻合。
黎阳仓为隋朝国仓,且“唐宋皆仍其制,漕河北粮储以饷京师,自政和后,河易故道始废”。从黎阳仓的影响和作用看,其规制应当很大,在其废后,遗址不可能短时间内消失殆尽。清嘉庆《浚县志·古迹》引载宋张舜民(字芸叟)《画墁录》:“予尝登大伾,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
元代王恽《秋涧集·游东山记》一文,是其至元十八年偕友游览大伾山的记录。文中写道:“遥径北麓,穿苍(仓)城,按观隋唐廪制。”这里即指黎阳仓遗址。据《元史·王恽传》:王恽,字仲谋,卫州汲县人,好学善属文。初拜监察御史。至元十四年拜河南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元贞元年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大德元年进中奉大夫。大德八年卒。恽留心乡邦文献,至元三年纂《汲郡图志》。汲县距黎阳不足百里,王恽对黎阳的历史风物应当是熟悉的。其时距黎阳仓废止时间不过百余年。他的记述,从一个侧面佐证了黎阳仓在大伾山。
黎山西乃今浚县
不管怎么说,也不管刘会喜有多少经典可引,实际上历史已无法重现。
在时空的辚辚车轮下,大伾山东北之黎阳故城湮没了;大伾山上黎阳仓,不消说眼前之阴霾天空,即便是朗朗天日,也难觅其踪了。
这淹没的历史,往往给人的就是误读。
误读历史,包括误读自己。
那么,对于大伾山黎阳仓呢?
刘会喜认为是后人的误读,那么刘会喜有没有误读呢?
眼前的“懋功食庵”,是根据历史记载后兴建的。远处一片苍茫,因为雨天,尽管极目,总也看不到尽头。
或许这才是真实的历史?话语霸权实际上往往伴随着错误。
刘会喜认为,后人在读史书时,往往将黎阳城误解为大伾山西之浚县城。
如《资治通鉴》记述宇文化及与瓦岗军争夺黎阳仓的战斗时,有徐世勣避其锋,退出黎阳,聚兵西保仓城的记载。读此记载时,人们便将黎阳城理解为浚县城,认为黎阳仓只能在浚县城西,这样“大伾山黎阳仓”说便被轻易摒弃了。其实,黎阳城在大伾山东北,《资治通鉴》中关于徐世勣退出黎阳,聚兵西保仓城的记载,正与黎阳仓大伾山说相吻合。
另外,宇文化及与瓦岗军争夺黎阳仓的主战场在同山坡,很容易使人产生黎阳仓在同山的误解。如《隋书·李密传》:“化及至黎阳,与密相遇。密知其军少食,利在急战,故不与交锋,遣徐世勣守仓城,化及久攻不下,……与密大战于同山下。”这段记载很容易使读者产生这样的印象:黎阳仓之战既在同山下,则黎阳仓定在同山。
唯一的解释是,这次战斗有两个战场:一个在黎阳仓,徐世勣领兵坚守,宇文化及几路大军包围攻打;一个在清淇县(今枋城一带),李密领轻骑兵2万驻扎,与徐世勣以烽火相呼应。每当宇文化及攻黎阳仓,李密就带兵牵制他的后方,致使宇文化及屡攻黎阳仓而不下。
瓦岗军中二将称雄 “黎阳仓与瓦岗旧事”系列之二
两千多年前的那个秦国,商鞅有个精辟的见解,那就是把粮食和战争看作国家的主要职能,一切政令的实施皆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
观念先导,目的明确,结果秦国统一中国,并成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帝国。
秦以降的若干个朝代,乃至海外诸强,在国家的治理上,难出其右。
粮食为战争而产,战争围绕粮食进行,这是一个辩证的道理。
实际上,大多战乱、暴动也几乎都与粮食相关。
就这样,因为黎阳仓,战火也烧到了文化名山大伾山上。
蒲山公起事黎阳
融会在静态的文化、凝重的历史中的,还有战争的遗存。
大伾山北麓,后人修的徐懋功宅今天还在,立于大伾山顶的中军亭,则成为历史的见证。
浚县旅游局班朝忠说,中军亭是李密为操练士兵修建的。
中军亭前原本是一块偌大的空地,但现在那里已矗立起一座高大的电视转播塔。
班局长说,看着这塔就闹心,在国宝林立的山上,这样的建筑本应拆迁的,但就是拆不了。
也是,在周围偌大的平原上,只有这里是最高所在了。否则李密的中军亭怎么会修在这里?
按史书记载,李密,字玄遂,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李密的父亲李宽是隋朝有名的武将,被封为上柱国、蒲山公。李密爱读书,很有才能。李宽死后,李密承袭了父亲的封号,给隋炀帝当侍卫军官。炀帝讨厌他,李密便辞职回家。有一次,李密骑在牛背上读《汉书》,被大臣杨素遇见,杨素认为李密是个有出息的人,便让儿子杨玄感与李密结为好友。
后来,杨玄感当了礼部尚书,带兵在黎阳督运粮草,他看到全国农民起义发展迅猛,便乘隋炀帝正在辽东前线督军,后方空虚之机,于公元六一三年六月在黎阳发动兵变,倒戈反隋。李密闻讯,急忙从长安动身,日夜兼程赶到黎阳,做了杨玄感的“参谋长”。
大业十二年(616年),在参与杨玄感兵变失败后,李密流浪无着,经王伯当介绍加入瓦岗军。李密识兵书,有谋略,很受翟让器重,遇事常与相商。为扩大根据地,瓦岗军继续向隋军出击。翟让率兵数千,攻克韦城,占领东郡白马(今滑县白马墙),杀死郡守;单雄信率军北上,连下浚县、汤阴、内黄;李密率兵攻打濮阳、范县,至白堽(北有密城),立寨为营。义军所到之处,农民纷纷响应,部众增至数万。
大业十二年(616年)十月,李密建议西取洛阳。单雄信率精兵三千,绕道攻荥阳,翟让、徐世勣、李密率大军破金堤关(今荥阳东北),荥阳太守张庆告急,炀帝复令张须陀为河南讨伐使,统率各路大军前去镇压。初对垒,翟让惧敌势强大,李密谏称:“须陀勇而无谋,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之。”李密与徐世勣、王伯当伏于大海寺北林中,翟让引兵与张须陀战,稍却。张须陀起兵急追,伏兵四起,前后合击,官军溃败,遂斩张须陀于阵,副将贾务本受伤身死,部将秦叔宝(秦琼)、罗士信(误传为罗成)东窜投裴仁基去了。
大业十三年(617年)春,瓦岗军决定袭取兴洛仓(又名洛口仓,在今巩县东南)。兴洛仓方圆二十里,有三千地窖,存粮八千石,是隋朝最大粮仓之一。翟让、李密选精兵七千,避开裴仁基据守的虎牢关,从荥阳南绕道阳城(今登封县),越方山,从罗口直捣兴洛仓。兴洛仓守将邴元真猝不及防,率众投降。义军占领兴洛仓后,“开仓恣所取,老弱襁负,道路不绝,众至数十万”。瓦岗军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大得平民拥护,青年踊跃参加义军,山东宿城(今东平县)县令祖君彦叛隋归顺,义军很快发展至数十万,成为全国最强大的一支义军。
兴洛仓失守,隋王朝惊恐万状,遣虎贲郎将刘长薛配合讨捕大使裴仁基进剿义军。义军英勇作战,在石子河一战,大败官兵,刘长薛化装逃回洛阳,仅免身死。裴仁基见大势已去,便率其子裴行俨和部将秦叔宝、罗士信投降瓦岗军。义军接着烧毁天津桥,攻陷丰都市,夺得了第二大粮仓——回洛仓,从此瓦岗军威震国中。
瓦岗军连战皆捷,所向披靡。为进一步埋葬隋王朝,急需建立政权。李密密谋,由王伯当、徐世勣出面推李密为主。翟让认为李密之才出己之上,情愿让位于密。李密称魏公,改大业十三年(617年)为永平元年,设元帅魏公府,置三司六卫,拜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单雄信、徐世勣等各有所封。扩仓城四十里,定都驻守。时山东东阿县程知节(程咬金)、武阳(今大名县东)郡守元宝藏及幕客魏徵等相继来投。史书载:“道路来降者,不绝如流,众至数十万。”李密选精兵八千组成卫队,言可抵十万,由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做骠骑统领。记室祖君彦写了一篇很有名气的檄文,列炀帝十大罪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自此,瓦岗军将推翻隋朝统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最终推翻隋朝统治起到重要作用。
徐世勣力败化及
在李密主政瓦岗以后,有一个人物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徐世勣。
应该说,在李密的建功历程中,他是个极其关键的人物。
1000多年过去,1000多年前的历史,遗憾的是地表上只留下了大伾山上的懋功食庵。
公元六一七年夏,黄河下游又遭水灾,加上炀帝苛政暴敛,连年战争,地方官借机发财,无恶不作。农民生活极端贫苦,衣食无着,居无定所,真是“饿殍满野”,“千里无所见,白骨遮平原”,粮食成了农民生死攸关的最大问题。
徐世勣看到这种情况,于心不安,便向李密建议说: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没有粮食吃。我们起来造反,正是为了解救农民于苦难。黎阳仓是隋王朝最大的粮仓之一,我们如能会同当地义军拿下黎阳仓,开仓济民,定能取得民众的热烈拥护,民心归附,可望建立大业。
李密采纳了徐世勣的建议,九月,即派徐世勣率兵马五千,自原武(今河南省原阳县境内)渡过黄河,与新投瓦岗军的元宝藏、平原的郝孝德、魏郡的李文相、洹水(今河南省安阳一带)的张升及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北)义军赵君德等,各率部众向黎阳出发,共同夺取黎阳仓,各路义军在黎阳与徐世勣会师,经过周密计划,联合作战,在饥民的配合下,一举成功,全歼黎阳仓守敌,立即开仓放粮,饥民得救,欢声震天,纷纷要求参加义军。
徐世勣在一旬(十天)间得兵士几达二十万人,使瓦岗军在河北地区有了很大发展,隋王朝的武安(今河北永平县)、永安(今湖北黄冈)、义阳(今河南信阳)、弋阳(今河南光山县)、齐郡(今山东济南)等地的隋朝地方官兵,都相继归降瓦岗义军,并有大股义军如窦建德、朱粲等遣使到洛口,要求参加,听从瓦岗军领导,共同战斗。另外,还有不少隋朝的官军相继来投,瓦岗军又有新的发展,攻打黎阳仓的胜利是各路农民义军联合战斗的一次大演习,是团结对敌的一次大检阅。这次胜利既切断了涿郡(今北京一带)隋军与江都、洛阳隋军的联系,又使黄河下游的农民起义区连成 了一片。
野心勃勃的宇文化及,从扬州赶到东郡,把珍贵物品存在滑州(当时滑州治在白马),让刑部尚书王轨留守,自己率军从白马津渡过黄河,进攻黎阳。瓦岗军守将徐世勣因兵力不足,放弃黎阳,专守黎阳西南同山脚下的仓城,于城外大掘堑沟、地道,修筑防御工事。这时,李密从洛阳撤围,率义军从金墉城赶至黎阳,向徐世勣增援。宇文化及攻克黎阳后,又要进攻黎阳仓城,大修攻城器械,徐世勣率众通过地道发动突然袭击,大败化及,烧其攻城器械,大火经夜不熄。
直到现在,浚县泥玩具中还有一种泥捏的“骑马人”,据说就是当地老百姓为纪念瓦岗军牺牲的将士而做的。
义军在同山脚下和宇文化及决战,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有很大伤亡。在激战中,李密中箭落马,被部将秦琼抢救脱险。徐世勣赶来助战,挽回战局,再次挫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部将张童仁、陈智略等率万余人投降义军。留守在滑州的王轨见势不妙,也投降义军,被义军任命为滑州总管,宇文化及后路被抄,不得已乃率两万多人东逃魏县(今河北省大名县西南),杀掉杨浩,自称皇帝,国号“许”,改元“天寿”。
单雄信数降求生
但在中国传统的戏曲中,徐世勣是一个“无地自容”的人物。
这与单雄信有关,因为在戏曲里,单坚决拒绝徐世勣的劝降。
实际怎样呢?
据《资治通鉴》载,当翟让在瓦岗初举义旗时,“同郡单雄信,骁勇善用马槊,率少年往从之。”因他在反隋的战斗中屡建战功,洛口建政时,封为左武大将军。他虽骁勇善战,但在一些关键时刻却成了“软骨头”。单雄信和翟让非常要好,可是当李密在宴席上欲杀翟让时,他不但不敢救护,反而跪在李密面前叩头求饶。李密释放他后,他对李密唯命是从。李密谋士房彦藻认为单“轻于去就”,不可信任,屡劝李密除掉他。李密以为他作战勇敢,并未加害。当李密快要失败时,他首先投降王世充,被王世充封为大将军,成为王世充的主要战将之一。
唐军围攻洛阳时,单雄信骑马挺枪直取李世民,当枪尖快刺着李世民时,“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惶,遂退。太宗由是获免。”王世充败后,李世民要杀掉单雄信,雄信又苦苦哀求投降,乞免一死。当徐世勣为他苦苦求情,李世民仍不答应时,他还埋怨徐世勣:“我固知汝不办事。”
百姓的审美和历史一样,选材总根据自己的需要,不管别人冤枉不冤枉。
史书对历史的记载总要简练得多。
《资治通鉴·隋纪八》有关瓦岗的记载为:
武阳郡丞元宝藏以郡降李密。甲寅,密以宝藏为上柱国、武阳公。宝藏使其客巨鹿魏徵为启谢密,且请改武阳为魏州;又请帅所部西取魏郡,南会诸将取黎阳仓。密喜,即以宝藏为魏州总管,召魏徵为元帅府文学参军,掌记室。
河南、山东大水,饿殍满野,炀帝诏开黎阳仓赈之,吏不时给,死者日数万人。徐世勣言于李密曰:“天下大乱,本为饥馑。今更得黎阳仓,大事济矣。”密遣世勣帅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济河,会元宝藏、郝孝德、李文相及洹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君德共袭破黎阳仓,据之,开仓恣民就食,浃旬间,得胜兵二十余万。武安、永安、义阳、弋阳、齐郡相继降密。窦建德、朱粲之徒亦遣使附密,密以粲为扬州总管、邓公。泰山道士徐洪客献书于密,以为“大众久聚,恐米尽人散,师老厌战,难可成功”。劝密“乘进取之机,因士马之锐,沿流东指,直向江都,执取独夫,号令天下”。
瓦岗旧事口耳相传 “黎阳仓与瓦岗旧事”系列之三
大伾山东崖,据说就是当年徐世勣的别墅。如今浚县文物旅游局把这里建成了花果山,海棠树、梅花等等遍地皆是。
浚县人还重修了懋功食庵,庵虽不大,却贮藏着久远的记忆。
或许,这是浚县人对一代英雄的最好纪念吧!
但李密却没有徐世勣幸运。
埋葬李密的墓被盗墓贼盗掘,嗣后又被卫河淹没。李密的墓不知归于何处,只留下一通存于河南博物院的墓碑。
但曾几何时,李密墓何其伟壮!
似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生生世世,沧桑变化,寒来暑往,阴阳更迭,个中有多少的辛酸、感慨,让后人感怀?
李密饮恨葬黎阳
因为怀疑李密叛逆,李渊设计除掉了对于推翻隋朝居功至伟的李密。
李密和王伯当均被杀死后,其首级被传送给长安李渊,余部溃散,李密时年37岁。这时徐世勣在黎阳,李渊“遣使以密首示之,告以反状。世勣北面号恸,表请收葬诏归其尸”,将其葬于大伾山南。
李密被杀的前后,李渊用封官许愿的手段,让跟随李密投唐的魏徵等人到山东、河南等地,说服瓦岗军旧部投唐。
据新旧《唐书》、《浚县志》记载:李密墓在浚县大伾山南五里,墓高五仞。李密是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首领,义军建政后,李密称魏公,故李密墓又称魏公墓。
李密是京兆长安人,死于嵩县熊耳山,为何却葬于浚县?
这与瓦岗军将领、黎阳守臣徐世勣有关,当年瓦岗军内讧,李密设宴诛杀翟让兄弟。翟让旧部徐世勣也被守门卫士砍伤脖颈,李密急忙制止,徐世勣才得以活命,此后徐世勣回到故地黎阳(今浚县)镇守。
大伾山东崖古守臣遗址便是当年徐世勣的别墅。
李密偃师兵败,投奔李渊,本想封个大官,却只落了个光禄卿邢国公的空衔,骄傲自负的李密遂起叛唐之心,被李渊将其首级传送给瓦岗军黎阳守臣徐世勣,徐世勣“北面号恸,表请收葬”,李渊下诏归还其尸,徐世勣以君臣之礼,全军缟素,葬李密于大伾山南。
但徐世勣建起的壮伟的李密墓,在元代被盗,从此踪迹渐湮。
直到1969年冬,卫河清淤时,在浚县城关公社(黎阳镇)罗庄西卫河底、大伾山西南约2公里处发现李密墓碑。墓碑用青石料做成,高63厘米、宽81厘米。铭文共39行,满行31字。碑文为唐代名臣魏徵撰写。
上面有篆书“唐上柱国邢国公李君之墓铭”十二字。
“自昔(观夫)天造草昧之初,有圣经之始,原鹿逐而犹走,□鼎迁(瞻鸟飞)而未定,必有异人间出,命世挺生,负问鼎之雄图,郁拔山之壮气,控御英杰,鞭挞区宇,志逸风飚,势倾海岳。或一丸请封函谷,或八千以割鸿沟,或(无或字)夏殷资以兴亡,或(无或字)楚汉由其轻重。懋功隳乎将立,奇策败于垂成。仰龙门以摧鳞,望天池而坠翼者(无者字),求之前载,亦何世无其人(者)哉……(此段文字括号内为《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与墓志相异者)
碑文与《全唐文》所录《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大同小异。
真实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真实的情形到底是怎样的?
从铭文的语言上看,作者对墓主人表达了十分惋惜的心情,如“……震主自疑,功多是惧”,“公想淮阴之伪游,惧彭王之诈返”,“同阴陵之失道,类尸乡之丧元”,“将远游以逃难,翻途穷而及祸。惜乎!高鸟未尽,良弓惧折;狡兔未获,韩卢已亡”。
这是对历史的真实还原。
通读铭文,魏徵之悲之忿之苍凉流于其间。
他不愧是敢于直谏的“谏官”,将这段历史的真实面目呈现了出来。
李密有大才,也有大志,但谁让身为枭雄的他遇上了身为奸雄的李渊呢?
自古以来的封建王朝,只有替君王打天下的将,没有替君王坐天下的将。做臣子的,就要首先摆正自己的位置。
乱世时,受宠的是敢于谏诤拼杀的大才大勇,因为天地不平衡不和谐,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恢复那种平衡;和平时代,本身就是一种和谐和平衡,大才和大略只会破坏平衡,当然得削顶去足,否则天下就要大乱,否则君王往哪里搁?
这是一门中国文化。
实际上给李密以较高评价的还有高适。
高适少怀匡世济民之志,20岁赴京城长安求仕不成,只身到蓟州边关谋取功名,也没有机会。这时他开始了长达10年的燕赵漫游。
在此期间,他三次来到浚县,留下许多诗篇,其中有“遥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后。忆昔大业时,群雄角奔走。伊人何电迈,独立风尘首。传檄举敖仓,拥兵屯洛口。连营一百万,六合如可有。方项终比肩,乱隋将假手”。钦敬之余,也为李密叛唐被杀深感惋惜:“若使学萧曹,功名当不朽。”(《自淇涉黄河途中作》之十三)。
李密对唐王朝是有功的,“阻东都,断隋归路,使唐公不战而据京师,此明公之功也”(《旧唐书·李密传》)。
这样一个人被杀了,那是天下难平的!
为了不给李氏皇族抹黑,也让天下明白李密死得其所,《旧唐书》、《资治通鉴》都记述李密“密谋斩使”,“掠桃林县”。
呜呼哀哉!
诸葛转生徐懋功
在当地,直到现在,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口传着瓦岗的故事,他们的话语里没有政治没有需要,只有一己的秤星。
城镇东街72岁的郑中如老人上过私塾,他提起瓦岗将领像背史书。
“徐世勣,就是李勣(公元593年-679年),字懋功,隋末投瓦岗军,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赐姓李,单名勣,据有瓦岗旧境十郡之地。徐懋功与浚县渊源颇深,加之其智慧超群,能掐会算,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
在浚县民间,有一种说法,即徐懋功是浚县韩寨府人,本地人都叫他徐老仙,从少年时就研究八卦战策。据传其八卦能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他首先推算出了自己家中之事。在赴瓦岗寨前留下锦盒一个,上了三道锁,三房各拿一把钥匙。临走时向家人交代:“此盒不许分,不可外传,不准卖,不许开锁,只可放在家中,传于长子,世代相传。”徐家人谨记此嘱,将锦盒奉为传家之宝。传至第十二代时,三房都认为此钥匙已无价值,都不愿再保存钥匙,便将钥匙集中于一人之手,由每代之中辈分最高的人保管。
又过了若干年,此钥匙传至一女性家族成员之手,此女不守妇道,与族外一男子相好。有一天,她正在家中休息,那个男子来家中与之相会。其间男子问她:“听说你们先祖徐懋功能掐会算,能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并留下一个锦盒要你们世代相传,据说现在此锦盒存在你这里,可否打开看看?”此女子说:“不行,家族中有规定,不能打开。”后来,那女子经不住男子再三要求,终于打开了盒子,里面除了一张纸外别无他物。男子打开纸一看,上有两行字:“你在俺家干啥咧?他在你家干啥咧?”
他一想,徐懋功真神,看后赶忙往自己家里跑,跑到家里发现自己老婆正与别的男子相会。一怒之下,他将妻子的相好打死,后来吃了官司。
另外,由于徐懋功参加瓦岗军,其家人怕受牵连,改姓孙,世居浚县韩寨府。
张明老先生也72岁了,是城关镇南关外人,浚县教育局退休干部,也知道很多徐懋功的故事。他说:据传徐懋功兄弟三个,懋功是老三,家有良田三十亩。他父亲临终前交代:弟兄三人每人当家一年,从老大开始。老大当家一年卖了十亩地,后老二当家,一年又卖了十亩地,轮到懋功当家时,懋功对二位兄长说:“你们要我当家可以,但必须听我的话。”二人表示同意,懋功不放心,又让二人签字画押。到了三月十五,麦穗刚刚发黄,懋功便让收割小麦,二兄长本不愿意,但已签字画押,只得照办。割完麦子后,懋功让二人将麦子垛起来,晚上又上房将瓦片揭去。二兄长心想:徐懋功真狠,我们两个卖地,你却把房子都拆了。不过虽然不愿意,但仍按照懋功所说的办。刚揭完瓦,便下起了冰雹,结果别人家的麦子都被砸倒,瓦片全被打碎,而由于徐懋功能掐会算,防患于未然,自己家的麦子和瓦片未受损伤。
另外,传说瓦岗军原在浚县大伾山。一日,徐懋功与程咬金在东山(今大伾山)大佛北亭子下练兵,忽然吹来一阵风,将亭盖刮走了。徐懋功与程咬金认为这是天意,要让他们离开此处,后来就搬到了瓦岗寨。
65岁的温清祥老人肯定说:黎阳仓就在大伾山北面,黄河西边,这是无须考证的。徐懋功率领大军围住黎阳仓,与李密所率军队合兵一处,与隋军打了三次大仗,一直打到小河童山(今浚县小河镇同山)。
据传徐懋功一次去南方远游,到了一个海岛,在岛上看到了一通石碑。碑上写:只许我到你不到。懋功纳闷,什么意思呢?挖开后一看,有一行字:诸葛下转徐懋功。
2004年7月中旬,这是一个阴雨的日子,虽然已经几次来浚县,但站在远处看,它依然那样陌生,读不太懂。
自1600多年前,后赵石勒开始在这里雕刻大石佛以降,这里究竟有多少故事?
说不清。
那不大的山上,据说随处可能踢到国宝,眼里尽是历史的旮旮旯旯,究竟还埋藏着多少的因缘际会?
道不明。
天阴着,云雾下的大伾山在已经探访数次的我的眼里,依然朦胧。
(全文完)
(转自04-08-03大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