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共公十三年(周简王十年,公元前576年)十一月,晋国派巫臣联络,晋国士燮、齐国高无咎、鲁国叔孙侨如、宋国华元、卫国孙林父、郑国公子和吴国在钟离(位于今安徽凤阳)会盟,目的是夹击楚国,这是吴国第一次参加与中原诸侯之间的会盟,吴国从此开始与中原各国交往。
吴国的历史很早,封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又称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周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周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口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了荒凉的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
太伯死,无子,其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仲雍死,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周章继位。武王灭商后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此时的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从太伯创建吴国算起,至目前吴王寿梦时代,已传至19代。
楚国司马公子侧探得此信,遂对楚共王说:“晋、吴通好,必有算计楚国的意图。宋、郑都依从晋国,楚国的屋檐下就空了。去年郑国兴兵攻打许国,攻至许都外城,许国被迫割地求和。许国为楚国的附庸,这个仇不能不报。”
楚共王说:“我也想讨伐郑国,那宋国西门外的盟约怎么办?”
公子侧说:“宋、郑接受楚国的盟约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不顾盟约已经依附了晋国。现在的事情是有利就图,还顾忌什么盟约?”
于是,在这年底,楚共公命公子侧带兵伐郑,郑国又倒向楚国一边。楚国又唆使郑国进攻宋国。
宋平公元年(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夏四月,郑国的子罕进攻宋国,宋国将鉏、乐惧在汋陂(今河南商丘、宁陵之间)打败了子罕。宋军驻扎在夫渠,由于宋国打了胜仗,产生骄傲情绪而不加警备。郑国的子罕派兵偷袭宋军,先后在汋陂、汋陵(今河南宁陵南) 打败了宋军,并俘虏了将鉏、乐惧。
这年五月,晋国得知郑国叛晋投楚并兴兵伐宋的消息之后,一方面出动四军兴师伐郑,一方面派人联络卫国、齐国、鲁国协同作战。晋厉公任栾书为中军将,范文子(即士燮)为中军佐;
郤锜为上军将,荀偃为上军佐; 韩厥为下军将,荀罃为下军佐;
郤犨为新军将,郤至为新军佐。晋厉公命荀罃留守国内,亲自统领四军杀奔郑国而来。
郑成公闻讯,向楚国告急求救。楚共王决定出兵救郑,楚共王亲统三军,以司马公子侧(字子反)、令尹公子婴齐(字子重)、右尹子革为将,会同蛮军,迅速北上援救郑国。公子侧将中军,公子婴齐将左军,右尹子革将右军。楚共王命亲兵彭名驾驭战车,在左侧保护,潘党为副驾驶;命许偃在右侧驾驭战车保护,养由基为副驾驶。郑成公亲率郑军,命石首驾驭战车保护,唐苟为副驾驶。
晋军渡过黄河。六月,晋国军队和楚国军队在鄢陵(今河南鄢陵北)相遇。
在开战前,楚将潘党在营后试箭,结果连续三矢射中红心,众将哄然赞美。这时正好养由基来到,众将说:“神箭手来了。”
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将领、著名的神射手。西周时期有养国(位于今河南沈丘东、安徽临泉杨桥镇一带),为嬴姓小国,伯爵,国君称养伯,后来被楚国灭掉,春秋时为楚大夫神射手养由基的封邑。
潘党怒道:“我的箭难道就不如养叔?”
养由基说:“汝能射中红心,不足为奇;我的箭能百步穿杨。”
众将问:“何为百步穿杨?”
由基曰:“曾有人将颜色认记杨树一叶,我于百步外射之,正从此叶中心穿过,所以叫百步穿杨。”
众将说:“此间也有杨树,你可再射,看你说的是否属实。”
由基说:“为何不可?”
众将大喜,说道:“今日得以观养叔神箭。”遂有人取出墨汁在百步以外的一片杨树叶上涂上记号,由基射过之后,其箭不见落下。众将前往一看,见箭为杨枝挂住,其镞正贯于叶心。
潘党说:“一箭偶中,依我说,将三片杨叶依次涂记,你依次射中,方见高手。”
由基说:“恐未必能,我可以试一试。”
潘党于杨树上高低不等,涂记了三叶,写个“一”“二”“三”字。养由基也认过了,退于百步之外,将三矢也记个“一”“二”“三”的号数,以次发之,依次而中,不差毫厘。众将皆拱手曰:“养叔真神人也。”
潘党虽然暗暗称奇,但还是要显自己所长,又对由基说:“养叔之射,可谓巧妙,但是杀人还得力胜,我能射透数层坚甲,也来当为大家试之。”
众将都说曰:“我们愿意观看。”潘党叫随行带甲之士脱下甲来,叠至五层。众将说:“够了。”潘党又命再加二层,共是七层。众将想道:“七层甲,差不多有一尺厚,如何射得过?”
潘党让把那七层坚甲绑在绷于百步之外的布鹄上,挽起黑雕弓,然后左手拿弓如托泰山,右手拿箭如抱婴儿,看准七层坚甲,尽力发去,噗的一声,只见这支狼牙箭直透过七层坚甲,如钉子钉物,穿得坚牢,摇也摇不动。众人齐声喝采:“好箭!好箭!”潘党面有德色,叫军士将层甲连箭取下,欲以遍夸营中。
养由基说道:“莫动,吾也试射一箭,未知如何?”
众将说:“也要看养叔神力。”只见由基拈弓在手,欲射复止。众将说:“养叔如何不射?”
由基说:“只依样射法,不足为奇,我有个送箭之法。”说罢,搭上箭,嗖地射去,这支箭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恰将潘党那一支箭,兜底送出布鹄那边去了。由基这支箭,依旧穿于七层甲孔内。众将看时,无不吐舌。
潘党方才心服,叹道:“养叔妙手,我不及也。”史传楚王狩猎于荆山,山上有通臂猿,善能接矢。楚兵围之数重,楚王命左右发矢,俱为通臂猿所接。遂召养由基。通臂猿闻由基之名,吓得纷纷啼鸣。由基来到后一发而射中猿心。由基为春秋第一射手,真是名不虚传。
楚军想在援助晋国的齐、鲁、宋、卫联军到达之前与晋国速战速决,于是在六月二十九日早晨趁晋军不备,利用晨雾掩护,突然迫近晋国军营布阵。楚、晋两军各坚垒相持。
晋军因营前有泥沼,加之楚军逼近,兵车无法出营列阵,处于不利地位。
范文子(即范士燮)不想同楚军交战。范文子说:“我们先君多次失败是有原因的。秦、狄、齐、楚都是强国,现在秦、狄、齐三个强国已经屈服于我们,只剩下一个楚国了。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国家内部和外部不存在忧患。如果外部不安宁就必定会有内部忧患。为什么不暂时放过楚国,使晋国对外保持警惕呢?”
新军佐郤至说:“秦、晋韩原之战,惠公打了败仗;晋、狄箕之战,主帅先轸阵亡;晋、楚邲之战,主帅荀林父兵败溃逃。这些都是晋国的奇耻大辱。你也见过先君这些战事,现在我们躲避楚军,就又增加了晋国的耻辱。”所以,晋厉公没有同意范文子的意见,决定要与楚国大战一场,以雪邲之战之耻。
晋军中军将栾书主张先避其锋芒,固营坚守,待其他诸侯援军到达,以优势兵力转取攻势,乘楚军后退而击破。
新军佐郤至则认为应当出击迎战,他说:“楚军中军将子反和左军将子重关系不好;楚王的亲兵老旧不精良;郑军列阵不整;随楚出征的蛮军不懂得阵法;楚军布阵于无月光之夜,实不吉利;楚军布阵后,阵中士卒喧哗不静,秩序混乱。这些都是楚军的弱点,我们何不利用敌人的弱点乘机攻击敌人呢?”
这时年仅16岁的范文子(即士燮)之子范士匄突入中军,对栾书说:“元帅不是说我们处于沼泽地带,摆不开战场吗?这事容易。”
栾书说:“你有何计?”
士匄说:“传令牢把营门,军士于寨内暗暗将灶土尽皆削平,井用木板掩盖,不过半个时辰,就可以结阵,楚国能奈我何?”
栾书说:“井灶乃军中急务,平灶塞井,我们怎么吃饭?”
士匄说:“先命各军预备好两天的干粮和净水,布好阵后,再分拨老弱兵士在营后另作井灶。”
士燮本不想开战,见其子进计,大怒,骂道:“兵之胜负关系重大。汝童子有何见识,怎敢在此摇唇鼓舌?”
遂拔戈追打士匄。众将急忙把士燮护住,士匄方能走脱。
栾书说:“此童子之计甚妙。”
晋厉公和栾书采纳了郤至范文子的儿子士匄的计谋,决定统军迎战。在军营内填井平灶,扩大空间,就地列阵,既摆脱不能出营布阵的困境,又隐蔽自己的部署调整。
楚共王在太宰伯州犁(伯州犁是晋国伯宗的儿子。伯宗被“三郤”迫害致死后,伯州犁逃往楚国,时任太宰)陪同下,登上巢车(即楼车),观察晋军在阵营内的动静。
楚王问道:“晋军正驾着兵车左右奔跑,这是怎么回事?”
伯州犁回答说:“是召集军官。”
楚王说:“那些人都到中军集合了。”
伯州犁说:“这是在开会商量。”
楚王说:“搭起帐幕了。”
伯州犁说:“这是晋军虔诚地向先君卜吉凶。”
楚王说:“撤去帐幕了。”
伯州犁说:“这时快要发布命令了。”
楚王说:“非常喧闹,而且尘土飞扬起来了。”
伯州犁说:“这是准备填井平灶,摆开阵势。”
楚王说“都登上了战车,左右两边的人又拿着武器下车了。”
伯州犁说:“这是听取主帅发布誓师令。”
楚王问道:“要开战了吗?”
伯州犁回答说:“还不知道。”
楚王说:“又上了战车,左右两边的人又都下来了。”
伯州犁又把晋厉公亲兵的位置告诉了楚共王。
晋厉公也在苗贲皇的陪伴下,登高台观察楚军的阵势。苗贲皇是楚国原令尹斗椒的儿子,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斗椒作乱失败,楚庄王灭斗椒所在的若敖氏之族,苗贲皇逃到晋国。晋国任其为谋士,被称为晋国八大良臣之一。苗贲皇在晋厉公身旁,也把楚共王亲兵的位置告诉了晋厉公。晋厉公左右的将士都说;“楚国最出色的武士都在中军,而且人数众多,不可抵挡。”
苗贲皇向晋厉公献计,他说:“楚中军兵力强大,左、右军分别为郑军和蛮兵,队列不整。应首先改变晋军中、下军严整的军容,诱使楚左、右军进攻中军,那时晋中军先分兵进击楚左、右军,待其陷入包围时,再由上、下军配合中军聚而歼之,然后集中上、中、下军与新军共击楚国的精锐中军王卒。”
晋厉公采纳苗贲皇的建议,由中军将、佐各率精锐一部加强左右两翼。在营内开辟通道,迅速出营,绕过营前泥沼,在两侧向楚军发起进攻。首先攻击楚军中薄弱的左、右军。
楚共王望见晋厉公所在的晋中军兵力薄弱,即率中军攻打,企图先击败晋中军,结果遭到晋军的抗击。晋将魏锜用箭射伤楚共王的眼睛,迫使楚中军后退,晋军乘势猛攻楚国左、右军,追击过程中,晋下军将军韩厥几乎生擒楚共王。
楚共王召来养由基,给他两支箭,令其射魏锜。
养由基又杀入阵中,一箭射中了魏锜的颈项,魏锜伏在弓套上死去,养由基携另一支箭向楚共王复命。
双方自晨时激战到傍晚。楚军伤亡惨重,只得暂时收兵,楚共王决定补充步兵与车兵,修理盔甲武器,清理战车马匹,次日鸡鸣吃饭后再战。
晋国也通告全军作好准备,次日再战,并故意放松对楚国战俘的看守,让他们逃回楚营,报告晋军备战情况。
话说楚国元帅公子侧平时爱饮酒,并且酒量特别大,每次都是不下百觚,醉得整日不醒。楚共王知道他有这个毛病,每次出征,都告诉他不要饮酒。这次晋楚交战,重任在身,楚共王更是告诫他滴酒不能进。这天,共王中箭回营,又羞又怒,公子侧说:“两军已经疲惫,明天休息一天,让我仔细考虑一下对策,务必为主公报仇雪恨。”公子侧辞别楚王回到中军帐内,坐到半夜一筹莫展。
公子侧有一贴身卫士名叫谷阳,见主帅愁思劳苦,便送来美酒一坛放在案桌一边,公子侧一闻,愕然说道:“这是酒吗?”谷阳知道主人想喝,而又怕畏左右传出去,遂诡秘地说道:“不是酒,是椒汤。”公子侧会其意,端起坛子一饮而尽,顿觉甘香快嗓,妙不可言。问道:“椒汤还有吗?”谷阳说:“还有。”谷阳只说椒汤,只顾满斟献上。公子侧枯肠久渴,口中只叫:“好椒汤。你真理解我呀,”于是拿来便喝。也不知喝了几坛,一发不可收拾,喝得酩酊大醉。
楚共王得知晋军已有准备,并且援军已到,加上自己一战负伤,报仇心切,怎么能安然入睡。所以在半夜时分召见主帅讨论对策,公子侧当晚醉酒,不能应召入见。
公子婴齐本来与公子侧不和,这时对楚王说:“臣事先知道晋国兵强马壮,我们出战不能马上取胜,所以当初商议时不主张出兵救郑,这次出兵都是司马的主张,今日他又贪杯误事,臣下也无计可施了,不如趁黑夜悄悄班师回国,可免去失败的耻辱。”
楚共王无奈,只好当下暗传号令,令养由基断后,三军拔寨,在郑成公亲自率兵护送下,引领军队趁着夜色撤出了郑境。
楚军退到瑕地时,公子侧听令尹子重说夜里楚王召见之事,深感内疚,畏罪自杀。
次日黎明,晋军来到楚军阵前挑战,楚营中无人应答,进到楚营一看空无一人,才知楚国已经撤兵。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的粮食,在那里休整三天后凯旋回师。鄢陵之战,至此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直到战争结束,鲁、卫两国都未发一兵一卒,晋军在回师的时候,齐国的盟军方才赶到。
鄢陵之战使晋国巩固了霸业,楚国削弱了霸权。晋军创造的攻弱避坚的战术,成为古代战争中著名的范例。鄢陵之战使宋都西门的楚晋之盟四年后破裂,华元弭兵盟约失效。郑复背晋从楚。
鄢陵之战后不久,这年秋天,晋国在宋国的沙随(位于今河南宁陵北7里)重会诸侯,谋划讨伐郑国,随后晋国、齐国、宋国、鲁国、邾国等国军队讨伐郑国,继而讨伐陈国、蔡国。郑国子罕出兵夜袭,宋国、齐国、卫国三国军队被击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