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武 公

 

 

 

卫武公,西周至春秋初期卫国国君,姓姬,名和,约公元前853年出生于朝歌,公元前813年卫釐侯去世,卫武公继位,公元前758年卫武公去世,在位55年,享年95岁。

卫武公是个政治天才,但在当时那个时代,他在政治舞台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公元前813年,卫釐侯逝世,继承国君并没有卫武公姬和的份,当时的太子共伯姬馀()被立为国君。姬和(卫武公)是共伯的弟弟,因才资聪颖原本很受卫釐侯宠爱。姬和便用原来卫釐侯赏给的财物收买武士,当把釐侯的棺木送于墓中后,姬和的一位朋友对共伯姬馀说:封墓之前,按规矩应由最亲近的人把先王的墓室最后打扫一遍,让先王干干净净的在内享清福;憨厚的姬馀没多想,听了这话,拿着扫帚就进了墓室。姬馀一进去便被武士动手封了墓门,不得已自杀在墓道里。姬和知道后作样子痛骂了武士一番,让人把姬馀埋葬在釐侯墓旁,称之为共伯。就这样姬和成为卫国国君,即卫武公。

卫武公在位期间,能修康叔之政,增修城垣,兴办牧业,政通人和,百姓和集。他谦恭自责,百采众谏,常与下臣共勉。卫国人对他十分尊敬和崇拜,《诗经·淇奥(yù)》就是卫人歌颂他的民谣,其第一章是:

瞻彼淇澳,    (看那淇水的湾湾,)

绿竹猗猗,    (碧绿竹林片片连。)

有匪君子,    (那个有文彩的高雅君子,)

如切如磋,    (学问切磋真精湛,)

如琢如磨。    (品德琢磨更良善。)

瑟兮闲兮,    (庄严啊,大方啊!)

赫兮晅兮,    (轩昂啊,堂皇啊!)

有匪君子,    (那个有文彩的高雅君子,)

终不可谖兮    (永远不能忘记他!)

诗歌以淇水边的竹子,比喻卫武公的高风亮节,歌颂他风度庄重心胸宽大,威武英俊容光焕发;赞美他善于说笑,爱逗趣但不粗俗,神采奕奕的样子有如精金纯锡,玉圭白璧。

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北方的犬戎攻进西周都城,周幽王因为曾“烽火戏诸侯”,此时点燃烽火求救,诸侯没有一个来,结果周幽王被杀。武公得知消息,马上率卫国之精兵强将,与晋、郑、秦等国联合,协助周平王平息了犬戎叛乱,又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阳。因为卫武公的功勋卓著,所以周平王把最高的官衔“公”封给卫武公。

卫武公带领联军从犬戎手中夺回周都丰、镐之地后,举行周平王的即位大典。卫武公作为肱股老臣,在周平王即位之前,赋了一首诗《诗经·抑》,诗以周幽王荒淫败德、乱政误国的史实为鉴诫勉周平王,告诫周平王要以史为鉴、修德养性、整武备边、收复失地、中兴周室;举止要谨慎,行为要规范,仪容要端正,不犯过错不害人,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诗经·宾之初筵》也是卫武公的诗。这首诗是我国最早的“酒文化”名篇。诗歌把贵族饮宴酒醉之后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一开始写宾客初入宴席,道貌岸然,彬彬有礼;席间还有音乐助兴,有歌有舞,礼节周到,你敬我让;饮宴中还以射箭来行酒令。但是不久,便有人醉了,举止失态,全没了君子的风度:再喝下去,酒席上更加混乱,吵闹喧哗,东倒西歪,杯盘狼藉,衣冠不整,丑态百出;最后,诗歌对饮酒的人做出规告,提出应该专门设一个人来监视记录,不要无限度地劝酒,不要胡乱说话,对酒醉胡说者给以惩罚等等。

2800年前卫武公写的《宾之初筵》,拿到现在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诗中还写到酒筵上的礼仪,提到射壶行令,最后还提到要设监酒人、提出喝酒要有限量,还把酒风不正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醉而不出,是谓伐德”。可翻译为“如果醉了还不走,就是缺德太不好”,)等等,是我国最早的比较周详的写酒文化的诗篇。

卫武公还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园林—淇园。淇园旧址在朝歌城西北三十五里(今黄洞乡鱼泉村东武公祠水库处),在此之前,仅有帝王为狩猎而围构的“苑囿”,真正的园林则始于淇园。春秋晋灵公在绛州筑“桃园”,战国时商丘的“漆园”,均在淇园之后。

卫武公到95岁高龄时,还亲民临政,后世一直将他作为道德高尚、高风亮节的楷模,还作为高寿而德更高的典型。宋代诗人李薦有诗:“方之昔卫武,犹不至期颐。”宋朝厉寺正的词《万年欢》中有:“卫武期颐,与文公福艾,俱号贤相。”

 朝歌人对卫武公更是心存景仰,起源于淇园有一条小河,原来叫美沟,卫武公去世后,卫人把它改名“思德河”,取永思武公之德的意思。朝歌城北13里有个村子原叫槐荫村,后改名思德村,今属淇县高村镇。

朝歌城西北三十五里的淇园旧址修建有武公祠,以怀念卫武公之德,建筑年代失考。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知县颜颐寿重修。于正德、嘉靖年间又重修三次。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知县李尚实,移其祠于县城外东北隅旧天仙庙内,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知县蒋行义移其祠于风景秀丽的泉头村太和泉南岸,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知县崔庚复移于淇园旧址。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知县赵之屏重修,乡绅高遐昌带头捐款,还有冯祥云等二十多人募资,建筑祠周围的庄基,修建有斐亭,并购买香火地六十六亩。

 

上一篇  <---  本篇  --->  下一篇


版权所有  转用请注明出处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nzhaoan3666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