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商纣王)

 

 

 

帝辛,即商纣王,姓子,名字叫受。他是商朝第三十个君王,是商王帝乙的小儿子,他继承王位后,把沬(mei)邑改名朝歌,在位五十二年。

帝辛先天智商很高,聪明颖悟、灵敏多才、机智勇敢、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史记》这样描写纣王的形象: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说他膂力大得很,能赤手空拳跟猛兽搏斗。纣曾平定东夷,开拓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用人惟才,重视俘虏,积极提倡音乐工艺。这些进步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北方文化向南方的传播,对古代中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一定功劳。    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但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却几乎拖垮了大商王朝,造成西线兵力的空虚。偏居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纣王大军尽出,朝歌城内防御力量很弱,便会盟部分诸侯,发兵突袭朝歌。约公元前1046年正月,周军在朝歌城南七十里的牧野与商朝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囚徒遭遇,进行了一场大战,牧野之战打得惨烈非常。最后商军兵败,商纣王登上鹿台,自焚身亡。

然而,他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史书和文艺作品中,是一个残酷暴戾昏君的典型。传说他喜欢饮酒作乐、筑肉林酒池,信用小人,听信谗言,贪恋女色,用酷刑残害忠良。明代许仲林写了一部神怪小说《封神演义》,更是把纣王写得荒淫残虐,衣冠禽兽。

商纣王在曾作殷纣都城的朝歌是知名度最高的历史人物。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干部、工人,还是“引车卖浆者”,人人都能说出一串纣王的故事和传说,还有许多“纣王的江山——铁桶一般”、“纣王的儿——死别(脾气犟)”一类歇后语。传说也好,故事也好,大都含有贬意,与史书记载相一致。

从古至今,关于对商纣王功过是非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息过。客观地讲,纣王作为在位52年的帝王,不可能一无是处。二千多年以前,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恶皆归焉”(《论语.子张》),认为纣王并不至于象大家传说的那样坏。孟子也认为纣王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见《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宋代大学者朱熹在集注中说:七百余年后的齐国“民苦虐政之甚,异于纣之犹有善政”,对纣王作了肯定。

当代历史学家郭沫若有诗句“我来洹水忆殷辛,中州统一赖此人”,认为中州的大统一是从商纣王开始的。他还写道:“这个人是了不起的人才,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非常之大。……中华民族之能向南发展,是纣王的功劳”(《今昔蒲剑》)。郭沫若考证:所谓纣克东夷,就是开拓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西周正是乘纣克东夷的机会东进灭商。

历史学家顾颉刚的《纣恶七十事件发生的次弟》指出,现在传说的纣王的罪过是层累积叠发展的,时代愈近,纣王的罪过愈多,也愈不可信。他还考证,妲己的形象得自西汉末年刘向的《列女传》;纣王淫暴的许多情节,源于周人为达到宣传目的所进行的人身攻击,并被后人尽情夸大。

另有人撰文提出,所谓纣王爱酗酒,无非殷人本好酒,而纣酒量或许特别大些;所谓不用贵戚旧臣,是因为帝乙把王位传给了小儿子子受,而没有传给长子微子启,朝廷遂分裂两派,反对派因丧权失势不断对纣攻击;所谓登用小人,是提拔奴隶小臣为大夫卿相,这正是进步措施;所谓听信妇言,是人们少见多怪,商朝女性活跃,不乏武丁时代妇好那样的巾帼英杰;所谓不留心祭祀,也不属实,出土卜辞证明,当时的祀典最为完备。

毛泽东也是对商纣王充分肯定的,他说: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它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有趣的是,对纣王千秋功罪的评说,在流传于朝歌的民间传说故事中也有所折射。有一个故事叫《纣王与马童》,说纣王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他白天在凡间,夜晚回天上,不辞辛苦,兢兢业业。后来一次回天宫,他的马童错摇了“霜树”,凡间下起大霜,天下的庄稼全冻死,为此纣王无法回到凡间了,只好让那马童充当纣王去替他掌管朝政,并嘱咐马童:“你没本事管那么多,大臣们说咋办就咋办算了”。于是,前三十年的纣王是有道明君,后三十年的纣王是残暴昏君。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人民群众也在设法为纣王辩解开脱,也认为纣王是功过参半。

纣王死后,葬于朝歌城东十二里的淇河边。纣王墓东边原是一处极深的潭涡,两千多年来,那里日夜涛声不断。《淇县志》记载有一首明代刘希鲁写的诗:“不向平原卜寝陵,急滩深处缔佳城,时时澎湃惊人耳,疑是当年叱咤声。”早在明代,“纣窝滩声”就列为淇县八景之一。现在纣王墓前竖立两通高碑,一通上刻“纣王之墓”,由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碑阴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孟世凯撰文、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科院秦汉史研究室主任杨向奎教授润色的《商纣传》;另一通碑上刻“大商帝辛之陵”,是中华殷氏宗亲会所立。

 

上一篇  <---  本篇  --->  下一篇


版权所有  转用请注明出处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nzhaoan3666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