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黄土杂草覆盖的殷墟桥
□杜永沛
淇县城北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名叫殷墟桥,因距县城北城门1.5公里,又被人们称为“三里桥”。
水,发源于淇县城西北万股泉,是一条很有名的河流。淇县古称邑,即由此水得名。
水清澈多支流,其中一条支流在县城正北方向,有西北而来的桥盟河流入,水流变大,殷墟桥就建在二水汇合的地方。20世纪70年代,这里还是清水长流、鱼虾嬉游。1988年之后,河水干涸,河道被埋,殷墟桥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而今,走上殷墟桥,已经是走桥不见桥,桥面被黄土杂草覆盖,只有走下桥来,在桥西侧的低洼处可依稀看到一个几乎被泥土完全堵塞的石拱,拱脊外侧一块雕刻精细的镇水兽券石,透露了石桥非同一般的身份。据当地一位姓刘的老教师讲,殷墟桥是一座3孔石拱桥,桥长约6米,宽约5米,中孔跨度大,两边两孔跨度较中孔小,桥面用青石铺就,桥两边设有石栏杆,修建得非常精致坚固。
殷墟桥修建于明隆庆年间,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十年《淇县志》记载:“殷墟桥,在城北三里,知县李尚实有记。”李尚实,山西长治人,明隆庆年间任淇县知县,殷墟桥正是这段时间修建的。他在《建殷墟桥记》中叙述:“县之有殷墟桥也,盖成于僧……是役之缺久矣,往谋辄弗就,至今乃就。往行者多阻绝……”从这些文字中可以了解到,淇县有殷墟桥,为僧人修建。这一段道路有河水通过,而河上无桥梁,官府曾多次考虑修桥,但没有修成,直到由僧人修成。
过去,这一段路旱季灰土漫天,雨季河流涨水,道路就会阻断,行人来往非常不便,特别是车辆通过困难。桥修好之后,道路畅通,行人受益。修桥铺路头一功,桥为僧人所修,李县令也参与了谋划协调。为讨好李县令,人们让他用自己的名字为桥命名,写记勒石,美名流传。李县令觉得僧人修桥功劳更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不妥,而桥处殷墟之地,就起名“殷墟桥”,并写了记,褒扬建桥僧人,抒发个人感慨。
按照当时惯例,有记就要有碑。殷墟桥却没有立碑,是什么原因呢?李尚实在文章中讲得很清楚,文美碑佳,不过六十年就会字没碑残,掩埋荒芜中,与其这样,还不如不立碑,做好事还是口碑相传更久远。
1996年版《淇县志》记载:“殷墟桥,在县北3里原官道上。”官道,相当于今天的国道,属于国家级交通要道,而殷墟桥就修建在官道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难想象,每天,官道上南来的北往的,骑马的坐车的步行的,只要过淇县城,就绕不开殷墟桥。直到20世纪末期,殷墟桥仍然是县城北部、城里中山街北关的人们进出县城的必经之地。其实,殷墟桥的重要性还不只交通方面,从地理空间来看,殷墟桥和处于县城中心位置的县衙同在一条中轴线上,二者南北遥相呼应,从县城大格局来看,具有通达规整之美。此外,殷墟桥还有一个重要之处,它的南边,自东向西横亘着卫国古城墙,殷墟桥依托古城墙成为守护淇县城的北门户。
数百年来,殷墟桥见证了发生在淇县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1901年,慈禧太后一行返京路过淇县,她坐着金黄轿顶、明黄轿帏的十六抬大轿,仪仗队前呼后拥跨过殷墟桥,八面威风北上,沿途百姓跪拜为她送行;1925年春天,“黑兵”(安阳土匪)侵扰淇县,淇县官民联合在殷墟桥旁边的桑园包围了“黑兵”,“黑兵”大部分被围歼,剩余的仓皇逃出淇县,淇境遂静安;1941年4月,日本鬼子在殷墟桥北抢劫赵沟村,赵沟村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淇县人民的抗日志气;1949年3月至5月,东北野战军南下路过淇县,开赴解放全中国的战场,历时两个月,殷墟桥上大军浩荡,战马奔腾。
殷墟桥作为淇县现存数量稀少的古代石拱桥,文化与文物价值无疑是巨大的。它的存在,是淇县历史长河里的一抹绚丽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