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桥及《创建高登桥碑阴记》小考 高登桥及《创建高登桥碑阴记》小考

河南省《朝歌文汇第一卷》 今天是:
    朝歌文汇 (一卷) 2009-2021    
说古论今 - 高登桥及《创建高登桥碑阴记》小考
高登桥及《创建高登桥碑阴记》小考
 
作者:杜永沛  加入时间:2015-9-1 10:13:33  qxsjj  

    《淇县志》记载:“高登桥,在县南3里原官道上”,由此推断,高登桥的位置应该在淇县城南的折胫河上。兴趣所使,曾不止一次到城南寻觅其踪影,然而,人世沧桑,旧时车马水龙的官道早已不复存在,美丽的折胫河已经变成一条污水河,昼夜不息地流淌着铁西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在淇县城南注入折胫河的断羊河,也被平整为肥沃的农田,不远处,京广澳高速公路、石武高速铁路上,汽车、高速列车飞驰而过,一将久远纤弱的古代历史信息与遗存,彻底碾压、掩埋。寻访南关、稻庄、史庄等附近村庄老人,他们浑然不知有高登桥。在南关村通往史庄村的田间小路,至城南3里许的折胫河上,倒是有一座桥,却是一座水泥桥,据当地村民讲,这座桥为解放后兴修水利,开挖折胫河时所修,与高登桥并无瓜葛。

    去年,看到淇园工作室编写的《南关索古》一书。其中,有县志办副主任王之珩写的《高登与高登桥》一文,对高登桥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明清时期,官道过沧河进入淇县境内,经常屯、十三里堡、十里铺、史庄北延,至淇县城南三里,遇折胫河。折胫河是县境一条内陆河,发源于淇县城西泉头村太和泉。太和泉古称肥泉,因殷纣王与妲己观朝涉,折樵夫之胫验髓之后,易名折胫河。折胫河流到淇县城南后,与西来的断羊河交汇。平时,水流不大,并不影响官道通行,但是,如果遇到断羊河涨水,河道泄洪能力不足,洪水就会溢出,在在两河交汇处的低洼地形成积水,严重阻碍官道通行。

 查阅《淇县志》,明嘉靖二十年,淇县县令为张宜,山西平阳府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张宜刚上任这一年夏天,淇县出现洪涝灾害,断羊河携带滚滚山洪,与折胫河汇合后,形成巨大的水流,将经此而过的官道冲毁决,洪水退后,形成滞潴,淤泥有数尺深,过往行人车马,深受泥泞跋涉之苦。其时,正好赶上郡守来淇县视察,要途经这里。为了让上级领导顺利通过,不至于玷污足履,张宜赶忙派手下人从附近村民家借来木床、凳子、门板等物品,将道路铺平,郡守一行总算勉强通过。作为父母官,修桥补路是分内工作,况且这泥坑也不是地方,偏偏位于官道之上,官员商贾常常经过这里,就这么汤汤水水,直接影响到淇县的形象,父母官的面子。可是,如果将此段路修好,谈何容易,一是经费不足,二是刚刚到任,就大兴土木,影响不好,张宜为此伤透脑筋。这时,一位名叫高登的人站了出来说话了。他对民众说:“知县是我们的父母官,我们都是他的子民,天下哪有子女不为父母分担忧愁的道理呢?”于是他变卖家产,拿出百余两银子,找来亲戚家车马,从灵山运来石头,找来族人帮工,出资雇用石匠砌石,耗时数月,终于在折胫河上修建起一座石桥,使淇县城南段官道一年四季畅通无阻,南来北往的行人不再受泥泞之苦。

 高登桥多高,多长,多宽,史料无记载,无从查考。但从出资百余两银子的费用来看,也是个不小的工程。

 修桥补路头一功,做了这么大一件好事的高登究竟为何人?其实,高登就是一名平民百姓,北阳村人。据北阳高氏家谱记载:“高登,虎山,三子,字淇园,明朝隆庆年间卒。乡耆,好义乐施,捐资建桥,邑令张公宜,题碣曰高登桥。”

 高登并非富有之人,修建高登桥,耗尽了他的全部家产,桥建成之后,他只好在官道一旁搭建了几间房子栖身,从此过起穷困潦倒的生活。

 一个普通百姓,在政府未出锱铢之资,未费丝毫心力的情况下,自行拿出全部家资,并出人、出力,在官道上建起一座石桥,方便过往行人,虽然谈不上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是惠及社会民生,感动人心的义行,无论怎么褒扬,也不为过。

 高登之举解除了张宜的心病,为张宜脸上贴了金,为官府、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张宜顺水推舟,就把石桥命名为“高登桥”,并在桥头竖起一块石碑,铭刻高登善行义举。

 清乾隆九年《淇县志》卷八艺文志对此事有记载,摘录如下:

高登桥记

邑庠生  徐周

淇邑道冲子午,轮蹄络绎。城南三里许有洼,下处官道,旧为山水冲决,泥深数尺,行役者艰于厉揭。义斋张公来尹兹邑,会郡守欧公按部,居民携榻凳及户扉,乃得渡焉。嗣是,侯忧甚。乡耆高登语人曰:“明府,父母也;吾侪,其子也。天下有为人子而不分父母之忧者乎?”遂出百余金,鸠工琢石于灵山,姻友助车辆若干,族人助夫役若干,越数月而工告成矣。向之病涉者,今称便云。张公不忍没其美,故不以他名名之而名为高登桥,谓前无是桥,有之自高登始,故以名其人者名桥也,命勒诸石,以告往来渡是津者。余按,高,姓;登,名;淇园,其字也。世为淇之北阳人,轻财乐施,人共称之,举义民于乡饮。时嘉靖二十四年乙巳春三月吉旦。

 高登桥建成一百多年以后,清代诗人查慎行,于一年春天来淇县,经过高登桥,早春气息清新微凉,郊野春光怡人,于是,诗人诗兴大发,吟出《早过淇县一诗》:“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这一年,高登桥下是折胫河淙淙的流水,高登桥上是川流不息南来北往的行人,包括吟咏她的清朝诗人查慎行。

    然而,就这么一座被诗人吟咏过的官道上的高登桥,后来,却销声匿迹了,是什么原因呢?

   据县志办主任闫玉生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古官道被废弃,高登桥也因年久失修而倾圮,功能丧失。当时,政府及百姓还没有文物保护意识,没有对这座古老的石桥进行任何保护。南关一些村民看到废置的桥上有石材可用,一番镐挖杠撬,将高登桥拆除,把有用的石板、石条、石块运到自己家中,又是盖房,又是修屋。至此,高登桥荡然无存。而作为承载修建高登桥信息的建桥碑,也不知去向。

   2002年5月,经贸委王保法得到高登桥碑下落的线索,高登桥碑在南史庄村。原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南史庄村民看到高登桥彻底毁坏,高登桥碑丢弃路旁,村中几位高姓村民就将高登桥碑运至村北头大柳树下,几十年过去了,高登桥碑无人问津。出于对文物的爱好,王保法便约党校退休教师岳武佐,文化馆退休干部张长宏,连续三次到南史庄考察高登碑。此时的高登桥碑已经破损,部分碑文风化,模糊不清,个别文字彻底毁坏。在村民高志军等人的帮助下,他们几人费了很大劲,仔细阅读碑文,端详、辨认那些文字,揣摩毁坏的文字,之后,抄下了碑阳碑阴上的文字。

    抄录如下:

碑阳:“高登桥”三个大字位于正中醒目位置,落款为万历乙卯年(万历43年,公元1615年),淇县知县卜应第重刻。

    碑阴:  创建高登桥碑阴记
    或部余日,桥何以高登名也?余曰非名高登也,以登之有功,于是以其名之也。吾淇道南拴叁省,往来者日以万计,县治西南三里许,故为山水冲决贰叁里,成淤泥坑,常数尺,过者艰于厉揭,虽隆冬亦不能免,大小车甚有叁贰拾□□。前者义斋张侯来尹兹邑。会郡守欧公按部侯集居民榻橙及户扉,乃得小路渡焉,侯甚忧之。古恒以受累言,因始任来避忌不敢遽兴工治。民高登乡耆老人曰:“明府父母也,吾侪其子也,子不分父母忧可乎!”遂出白金百余两,鸠工琢石于灵山,姻友助车辆若干,族人助夫役若干,不劳侯分毫,心力厥,越数月工告成。过者俱便,桥曰高登,盖欲使往来者知斯之有功也。侯蒲坂人讳宜。名士岭成子乡荐,义斋其别号云。

     ……嘉靖贰拾四年(1545年)己巳春月吉旦淇痒生徐明撰

淇县知县张宜丞王珂主簿□□典史梁□水县儒
    教谕刘柏璋训导宁居间、张维藩

    注:部分毁坏文字,为高志军、关永江顺其意而填。

  2014年夏天,因编修第二轮淇县志,本人与闫玉生主任、纪翔到史庄村收集资料,在该村北头道路西侧的一个土坑旁边,无意中发下一块斜放着的古碑。走进仔细观看,竟然是高登桥碑,有幸目睹高登桥碑真容,自是惊喜万分。欣喜之余,本人细辨碑文,纪翔则从不同角度对碑进行了拍照。

    高登桥碑高约1米,宽约0.6米,厚约0.13米。碑的阴面有片状、点状破损,下端五分之一处,石面整体剥落。碑头呈半圆状,雕刻有精美的云头花纹,正中,用篆字镌刻“高登桥碑阴记”六个大字。经过仔细辨认,碑记内容整理如下:

           创建高登桥碑阴记

    或问余曰:“桥何以高登名也?”余曰:“非名高登也,以登之有功,于是以其名□之也。”吾淇道衞拾叁省,往来者日以万计。县治西南三里许,故为山水......淤泥,坑深数尺,过者艰于厉揭,虽隆冬亦不能免,大小车甚有叁贰......张侯来尹敝邑初,下□□□欧府等公按部,侯集居民榻凳及......焉,侯深忧之,恒以受累□□□始任事,避忌不敢□兴工治。民高登......有父母义,某与明府有子义,子不分父母忧可乎?遂出白金百......灵山舆倩□亲,夫倩□□,不劳侯分毫心力,厥工告成,过者俱便□,......桥曰“高登”,盖欲使往来者知斯人之有功也。侯,蒲坂人,讳宜,字子时,......乡荐,义斋其别号云。

嘉靖贰拾四年己巳春月吉旦,淇庠生徐明撰。
    淇县知县张宜县丞王珂......

  注:空格为辨认不清的文字,省略号为毁坏的文字。与关永江等人抄录的碑文有出入。

   前不久,找到明嘉靖二十四年编修的《淇县志》,阅读时,在卷二桥梁中记载有:“在县南三里许官路上,嘉靖二十四年,义民高登创建,有记。”一段话,之后,又在卷之九碑记中看到“创建高登桥碑阴记”,特摘录如下:            

                         创建高登桥碑阴记

                          徐周  邑庠生

     或问余曰:“桥何以高登名也?”余曰:“非名高登也,以登之有功,于是以其名铭之也。”吾淇道衞拾叁省,往来者日以万计,县治西南三里许,故为山水决,官道贰叁拾步成淤泥,坑深数尺,过者艰于厉揭,虽隆冬亦不能免,大小车甚有叁贰日不能前者。义斋张侯来尹敝邑初,下车,适东泉欧府尊公按部,侯集居民榻凳及户扉,成一小路,得渡焉。侯深忧之,恒以受累言,因始任事,避忌不敢遽兴工治。民高登闻之,语人曰:“明府与某有父母义,某与明府有子义,子不分父母忧可乎?”遂出白金百余两,觅石工琢石于灵山,舆倩诸亲,夫倩诸族,不劳侯分毫心力。厥工告成,过者俱便焉。张侯义之,遂名其桥曰“高登”,盖欲使往来者知斯人之有功也。侯,蒲坂人,讳宜,字时中,为三晋名士领成子乡荐,义斋其别号云。

  峕

  嘉靖贰拾四年乙巳春三月吉立石。

  经本人将明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所载《创建高登桥碑阴记》与现存《创建高登桥碑阴记》核对,前者内容与后者内容吻合,本人甚是欣慰,因为现存碑文缺失部分得以弥补,可观历史本来面目。依据明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所载《创建高登桥碑阴记

》,正文共计270字,现存碑文可辨认正文202字,有68字残损毁坏。

    而今,创建高登桥的主人及其高登桥人去桥殁,幸好,作为一段历史见证的高登桥碑还在,尽管其伤痕累累,被弃置路边,但是,因其存在,我们记住了有一个人名曰“高登”,有一座桥名曰“高登桥”!      




淇县之窗《朝歌文汇第一卷》   主持人:宋建江(同野)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sjjxinxiang@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