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徵兰与香泉寺 孙徵兰与香泉寺

河南省《朝歌文汇第一卷》 今天是:
    朝歌文汇 (一卷) 2009-2021    
朝歌漫话 - 孙徵兰与香泉寺
孙徵兰与香泉寺
 
作者:闫玉生  加入时间:2015-2-26 13:37:34  闫玉生  

    早就听说过香泉寺,一直想去看看,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直到2014年10月14日我随县史志办和淇园工作室的几位同志一同前往,愿望才得以实现。

    香泉寺位于卫辉市西北二十公里太公泉镇神头村的霖落山。 据传,香泉寺原为商殷纣王的行宫,殷纣王的祖父、商王文丁曾将周文王的父亲、周王季历囚禁在行宫中的一个溶洞里活活饿死,从此两家结下宿怨。周武王伐纣牧野一战推翻殷商、在该行宫旁的坛山祭天后,将该行宫改为供奉季历牌位的太庙。春秋战国时,这里又成为魏安厘王的行宫(雪宫)。 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登封少林寺的第二任住持稠禅师受始祖跋跎临终遗嘱,从少林寺北上,来到霖落山,他见古雪宫遗址缺少水源,用禅杖向下一捣,平地涌出一股泉水,他捧起一捧饮下,感到泉水又香又甜,便欣慰地说:“始祖临终嘱我:遇霖则止,遇香则安。正好应在此处,此地可以建道场矣。”尔后寺院建成,便以“香泉”题其额。不久,稠禅师的挚友、北印度来华高僧那连提黎耶舍尾随至此,不仅帮助稠禅师新建了霖落寺(如今已成为香泉寺的西寺)、六度寺,而且利用所发现该处溶洞内滴水治愈麻风病的优势,在此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麻风病院——疠人坊,开了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先河。

    香泉寺自北齐创建,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虽几经风雨几度兴衰,然历朝多有修缮,至民国已经发展到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寺内亭台楼阁以及数十处摩崖石刻、逾千尊雕像等美不胜收。在香泉旁边的崖壁上,有明朝万历皇帝的胞弟潞简王书写的“香泉”二字,苍劲有力,镌刻崖上。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在石壁上刻的“麻姑像”和“卧佛像”,庄严安详,完整如初。历史上香泉寺以“佛洞烟云、凉台玩月、炉光夕照、涧水涛声、竿山叠翠、乳岩寒流、古塔凌云、香泉甘冽”八景闻名于世。1939年香泉寺部分毁于侵华日军手中,后又在文化大革命“除四旧”的洗劫中再遭重创,大殿被拆,精美的石刻艺术被破坏,很多珍贵文物,或遗失,或销毁,让人惋惜。近年来,卫辉市政府和旅游部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对该寺进行了多次抢救和维护,才使得香泉寺旧貌换新颜。2000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天门又称“淑海香天”石坊,是香泉寺重要景观之一,建于明朝崇祯九年(1636年),是明末进士孙徵兰为迎奉观世音大殿而捐建。左右刻有“西天既许分东土,南海当移住北方”的对联,横批 “淑海香天”,意思是“既然西方的佛教文化可以传到东方来,那南海观世音菩萨为何不可以住下座北朝南的大殿呢?”所以香泉寺就有了全国唯一一座坐北朝南的观世音大殿。南天门枕崖而立,面阔一间,高4米,斗拱式单脊挑檐顶,雕有脊兽。横额阴阳两面均镌刻“淑海香天”四字,人称“书林之秀”。其下横梁上凸雕人物、动物、花卉图案,坊柱刻楷书楹联“西天既许分东土,南海当移住北方。”该坊造型简易朴实,庄重大方,设计严谨,雕刻精湛,为官式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明代特征。为淇县名士孙徵兰所书。抱住上雕刻“成仙长寿图”、“雉鸡牡丹图”、“万事吉祥图”、“丹凤朝阳图”,线条流畅,刀工细腻。其中,“淑”在这里用的是本义,即“水清澈”的意思。《说文解字》:“淑,清湛也。”古语中有“淑淑”(清净);“淑清”(明朗,纯净);“淑然”(清纯的样子)等。佛语中多用“清海”、“静海”等词。上联写佛法东渐,东土佛光普照,香泉寺自有佛家灵气。下联写南海观音以香泉寺为道场普度众生。上下联用“既”、“当”虚词承转,构成因果,用语铿锵有力,荡气回肠,展现了香泉寺香烟袅袅的佛家气象。另外,香泉井边的石崖上刻有孙徵兰诗数篇。

    孙徵兰,字九畹,号“睡仙”,淇县南阳村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卒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明末御史,擅长书法,淇人尊为“孙老官”。孙徵兰年少,聪明好学,被誉为“灵童”。二十岁到县儒学“补弟子员”。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春,考取魁位举人。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赴北京参加殿试,考中“进士”。不久,官拜监察御史,“侍殿陛”,恭助朝廷议定国事。崇祯初期,转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崇祯后期,任四川布政司参政,分守上川南道,曾监绵道军,振旅以律,在邛州峨眉开疆一百余里。孙徵兰政绩、军治、文采卓著,晚年返回淇县南阳村故里,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善终,享年六十八岁。

    香泉寺在卫辉,孙徵兰在淇县,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怎么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本人做了必要的调查研究,并与卫辉市史志办的专家进行多次沟通求证,终于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明清时淇地建制虽为州为县,但仍归卫辉路、卫辉府管辖,孙徵兰作为淇籍名人,又在京城做过官,自然与卫辉官方比较熟络,加之他生性耿直,桀骜不驯,喜欢游历,多次前往香泉寺观光考察,并深深地喜欢上这个地方。有趣的是寺中主持也是一位豪爽之人,且佛理高深,二人只要见面就在一起探讨佛理和书法艺术,渐渐地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后来,孙徵兰对香泉 寺的景致越来越迷恋,就自备重金,除了捐香火钱,还在此修建了南天门(“淑海香天”石坊),并多次赋诗颂扬香泉寺,其中,《晴沐日三过霖落什刹》、《谒胜霖落山》,《香泉四咏》最为著名。香泉寺因孙徵兰而增色,孙徵兰因香泉寺而名扬,成为了永久佳话。

  




淇县之窗《朝歌文汇第一卷》   主持人:宋建江(同野)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sjjxinxiang@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