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沧桑太平桥 风雨沧桑太平桥

河南省《朝歌文汇第一卷》 今天是:
    朝歌文汇   2009-2021    
朝歌漫话 - 风雨沧桑太平桥
风雨沧桑太平桥
 
作者:闫玉生  加入时间:2015-2-6 19:24:22  qxsjj  

风雨沧桑太平桥

淇县史志办  闫玉生

    1983年8月初,由于工作需要我曾在淇县高村村住队月余,闲暇时经常去淇河游泳,听到过许多当地百姓关于太平桥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0年至2011年我受高村村两委班子和淇水关文化研究会会长孙华国的委托,策划了《淇县史迹丛书·淇水关》和《高村村志》两书的编辑工作(淇园工作室编辑),再次强烈地感受到太平古桥浓浓的历史气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高村村古称淇水关,是中国早期的古关之一,也是淇县古村落发源地之一,很早就有人在此繁衍生息,到了夏朝形成聚落,早期叫猿店、山河镇,殷商后期改为淇水关,明万历年间更名高村桥,1958年改名为高村,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的淇河西岸,东临淇水,西依太行,南北通衢。淇水关为朝歌城北重要关隘和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历朝各代兵家必争之地。此关地势险要,不仅是淇水重要的渡口,而且东扼浩浩淇河,自古为南北交通必经之地,其他三面皆是深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和独特。古时,由南而北的交通大动脉——官道从村中穿过,由村东过淇河,向远方延伸。南来北往的达官显贵、兵马信使、商贾贩卒必经此地。古高村是古代重要的驿站和渡口,众客商云集之地,在淇县北部,乃至整个豫北,都是赫赫有名的集镇。

  高村村明代万历年间因桥多而得名高村桥,全村有大小石桥数十座,全部用青石铺就,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均各具造型,争奇斗研。而围绕其石桥的“走桥不见桥,见桥不走桥,一步三孔桥”之说,最能概括高村石桥的特色。
      太平桥是高村村所有古桥中最大最长的一座,形似太极,故早期百姓称之为太极桥。明代以前淇河桥多为木质结构的简易桥,每当洪水泛滥,毁坏严重,两岸百姓吃尽了苦头,直到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太平桥建成后,状况才大为好转。该桥横跨淇河两岸,千百年来一直是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太平桥自建成起就承载着多少百姓的期盼,风风雨雨,无声无息。走在桥上,只见青石铺就的桥面在岁月的无情剥蚀下,高低不平,伤痕累累,如同一位龙钟老人脸上的皱纹,述说着无尽的苍凉。每一块石板上的历史年轮,都仿佛向人们叙说着当年的烽火硝烟,金戈铁马。

 


 

      太平桥由东西两桥组成,全长360多米,宽5.15米。东桥16孔,孔高1.5米,宽 1.5 米;西桥27孔,孔高1.75米、宽1.5米,全部由青石建成,桥面上的青石大都呈长方体,长1.75米、宽50公分 、厚30公分,青石与青石之间均匀分布着长22公分、宽10公分的铁燕尾,把桥面上的青石牢固地连成一体,即使遇到洪水也不易冲垮。据该村中的高龄老人讲,桥面铺成后,石匠们在相邻的青石上以缝隙为中线,先凿成一个横“8”字形,然后在里面浇上熔化的铁水,每个铁楔需要浇铸铁水7公斤左右。这样青石与青石就被焊接在一块,浑然一体,牢不可摧。
      我国的石桥分为石拱桥和平板桥两种,高村的太平古石桥是标准的平板石桥,同时又是一座典型的漫水桥。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以传统石板架桥方式,作出的一种适应当地水上交通的选择。漫水桥平时低低矮矮,石柱竖流,石板平铺,近贴水面,上方有护条,下方有斜柱保护坚固桥身,如百脚虫过溪,因而有的当地村民形容为"蜈蚣桥"。一旦发大水,水可从桥面漫过,它的名称就得之于此。桥身藏在流中化解了大水的部分冲击力,避免了山洪带来的树木杂草淤阻的危险,而其造价比桥梁种类中其他"高个子"要便宜得多,并且可以时毁时建。由于高村村这一地段位居淇河中游,两岸地貌复杂,河道弯曲,河宽面大,季节性水文特征明显,每到雨季水流湍急,漫过桥面,甚至冲垮桥身,因此历代官府都本着节约成本、方便交通的原则,在淇河上修建了这座漫水桥,使两岸变通途。

 


      太平古桥原来由东桥、西桥、马鞍桥三座桥组成。东桥七孔,西桥二十四孔,马鞍桥四孔,经多年洪水冲涮和战乱破坏,毁坏严重,曾多次重修。据史料记载:太平桥在明代成化十三年(1477年)由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王越(浚县人)奉旨修建。现存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修太平桥碑记》、清道光四年《重修淇河古石桥碑记》、清同治五年《修淇水桥碑记》。从残留的历史碑记可以看出,由于太平古石桥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历朝各代对它都很重视,多次修复。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一次全面彻底修复,是在1955年,由国家全额拨款整修。如今,这座桥成为淇河上唯一保存下的古石桥,极为珍贵。
      这座桥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中间高两端低,这是根据淇河当时的水文特点而产生的独特设计。古时的能工巧匠们在建这座桥时,考虑到了淇河到了雨季河水猛涨,涨得快落得也快,洪水绕过河中间的小洲,顺着两岸迅速漫过东西两头的低桥滔滔而下,这就起了一个分洪泄流的作用,又减轻大水对中间部分冲击力;雨停水落,桥面显现,细流缓缓漫过东西两端,急流则从中间桥孔激荡而下,这样既保护了两岸百姓的安全,也方便了他们的来往。从远处看去,太平古石桥虬曲斗折,呈太极走势,也是为了利用桥体的弧度,减弱洪水的冲击力。

      斗转星移,如今高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7国道从村西穿过,昔日的官道废弃为荒野小径,太平古桥终于卸去了承载千年的交通重负,完成了历史使命。但历史上作为国家交通枢纽上的咽喉要道,太平古石桥的历史价值不可小觑。

(文中图片由纪翔提供)



淇县之窗《朝歌文汇第一卷》   主持人:宋建江(同野)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sjjxinxiang@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