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晨报》2010年3月3日刊文《揭开“孙逸仙儿行宫”之谜》,曰:衡门村现有一处五门相照的建筑群。房主向记者说。“我打记事起就住在这里,老辈人都说我们家住的是古时孙逸仙儿行宫。”〈五门相照的建筑群的有关情况可看淇河晨报或到衡门村〉
孙逸仙儿就是孙徵兰。“孙逸仙儿行宫”是真的吗?皇帝有行宫,孙徵兰官位不算高,他对明朝忠贞不二,他怎么会有行宫呢?
这处五门相照的建筑群是不是“孙逸仙儿行宫”,我们还是听听孙徵兰自己是怎么说的。
孙徵兰有诗曰《衡门别墅》。
其一曰:
不用寻山深更深,衡门咫尺小山阴。
环峰翠夹泉噙屋,回涧幽衔竹曲林。
景活柳苞学凤舞,地灵蛙嗽代龙吟。
风光会琢人心玉,估步溪山寸寸金。〈2010.3.3《淇河晨报》〉
意思是说:
这里很好找,不用到深山老林中去找,衡门〈隐者之所居〉在山外,咫尺就是一座小山的阴处。
这里环境很好,环峰被翠绿夹住,泉水绕屋而过,好像将屋噙在了嘴里,迂回曲折的涧水,好像幽静地衔住了弯曲的竹林。
景物活泼,柳苞摇荡,似学凤舞;山川灵秀,蛙声似嗽,代替了龙吟。
美好的风光能使人的心情、思想发生变化。这里风景优美,溪山可贵,寸土寸金。
那么,这里是谁住的地方呢?
其二曰:
谁留衡泌代桃源,不袭巢由兴自尊。
亭浴泉浮活世界,柳摇堤舞粹乾坤。
竹夭固许君流斐,山曲尤怜海豁门。
可笑支机无剩石,惹人织锦当天孙。〈2010.3.3《淇河晨报》〉
对这首诗,我们不妨一句一句结合清初的社会背境进行分析。
“谁留衡泌代桃源,不袭巢由兴自尊。”
衡泌:指隐居之地或隐居的生活。
桃源:即桃花源。是晋陶渊明虚构的与世隔绝的乐土,言其地人人丰衣足食,怡然自乐,不知世间有祸乱忧患。后因称这种理想境界为世外桃源。
巢由:巢父和许由。相传为尧时隱士,尧欲让位於二人,皆不受。诗文中多用为隱居不仕的典故。巢父在树上筑巢而居,时人号曰巢父。尧以天下让之,不受;又让许由,亦不受。许由隐於箕山,尧让位不受,遁耕於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於颍水滨。
自尊:自重。自加尊号。
隐居之地住着隐士。隐士仅是隐居不仕,“非伏其身而弗见也”,为什么呢?是因为“时命大谬也”,是因为世道不好,世道黑暗,世道不正,所以不出来做官。
“谁留”是明知故问。房屋是孙徵兰所建,留是孙徵兰的安排。孙徵兰还问谁呢?这里只起引人注意的作用。
这位隐士不过世外桃源的生活,也不承袭巢父和许由尧以天下让之而不受的隐士传统,而是非要起来振兴自己的国君尊号。
“亭浴泉浮活世界,柳摇堤舞粹乾坤。”
亭:行人停留宿食的处所。浴:洗身。引申为修养德性,使身心整洁。
泉浮:是由“载舟覆舟”点化而来。《孔子家语·五仪》:“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 以覆舟。”后来因以载舟覆舟作为警戒帝王注意民意向背的习用语。泉水越涌越多地将舟浮起。象征支持者越来越多。
在这行人停留之所还修养德性,使整个世界得到生存〈活〉。暗指复明。柳摇、堤舞是因为地动。山摇地动象征轰轰烈烈的反清复明战争,战争使乾坤更精粹。
“竹夭固许君流斐,山曲尤怜海豁门。”
竹夭:茂盛翠绿的嫩竹。令人想起《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想起卫武公。
固,已经〈见《辞源》〉。许:赞同,承认。〈见《辞源》〉。
流斐:流:传布,传递。斐:五色相错,才华。流斐即传布的才华
海豁门就是更广大的海门,与山曲相对。
像卫武公一样,人们已经承认国君传布的才华。眼前这片狭小山曲虽好,更喜爱“出山”,走向辽阔广大的海门。
“可笑支机无剩石,惹人织锦当天孙。”
支机石:神话传说汉武帝令张骞寻觅河源,乘槎至天河,见有一妇人浣纱,妇人与骞一心石。骞既归,以石问成都卜人严君平。严谓是织女支机石。支撑织机的石。“欲问支机石,如临献宝宫。”〈杜甫〉
惹:招引,挑逗。天孙:织女,天女孙也。
更令人可笑的是,天子对有些人有招引力,他想当天子。但是不要说天子,天孙他也当不成。“支机无剩石”,没有支机石,支不了织布机,没有织布机,不能成锦,不能成织女,岂能成天孙!
孙徵兰还有《小斋漫兴》诗,
兴是《诗经》中运用比兴手法中兴的手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小斋漫兴是作者在自己家的书斋中想起了衡门别墅,想起其主人的生活。
其一曰:
薜萝幽鎖老龙庐,事事伊人得自如。
语鸟调喉来课韵,仁风代手去翻书。
北窗瀟洒飞入蝶,东壁逍遥蠹我魚。
衹怪惠连池上草,春来镇日费诗锄。
意思是:
薜萝将老龙庐密密地围绕起来,像锁住了一样,这个人住在里面事事觉得称心如意。
小鸟调整喉舌来这里鸣叫,柔和的风代替手去翻动书页。
北窗有蝴蝶潇洒地飞入,东墙上挂的鱼符被小虫逍遥地蠹蚀着。
只是想写出美妙的佳句,整天将诗改来改去。这里有一个典故:谢灵运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据说灵运整日不就,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自以为神助。
其二曰:
入山能几日,出世已千秋。
松下秋风卧,云中伴鹤游。
岩花迎我笑,空谷和谁讴。
一木仍须厦,平欺十二楼。〈2010.3.3《淇河晨报》〉
意思是:
入山还没几天,己觉很长时间了。
秋风中卧在松树下休息,云中的仙鹤伴我们游玩。
尽管山岩上的野花对我们发出微笑,但空谷之中有谁和我们歌唱呢!
即便是隐居之所仍须是高楼大厦,凭什么平白无故欺负皇帝。
如果说《衡门别墅》是直接写行宫,那么,《小斋漫兴》就是间接写行宫。
这里有几个要点我想提示一下。
首先,别墅里住着一位“不袭巢由兴自尊”的人。孙徵兰没有谁让他作国君,他只是崇祯手下一位御使,可见要“兴自尊”的人不是孙徵兰。所以,别墅不是孙徵兰的。老龙庐中住着一位“伊人”,孙徵兰不会自称伊人。况且孙徵兰是在小斋漫兴的,小斋非老龙庐,所以,伊人非孙徵兰。可见孙徵兰并非老龙庐主人。
所以,这座“五门相照的建筑群”不是孙徵兰的。
对这座“五门相照的建筑群”,孙徵兰开始称之谓“别墅”。别墅是本宅外另建的园林游息处所。也称别业,别馆。如果是皇帝的别墅,那就是行宫。
在《小斋漫兴》中,孙徵兰改称呼为“老龙庐”。 “老龙庐”就是老龙住的地方,庐中住的自然是老龙。皇帝是龙,老龙就是老皇帝。这就意味着这座“五门相照的建筑群”是皇帝在里面住着。横门不是京城,老皇帝却在里面住着,那么,这不就是行宫了嘛。值得注意的是,孙徵兰还有一首诗《淇邑胜概》。诗前小序曰:“摘星楼、灵山寺、朝阳山、青岩洞、菉猗园、沧溪、衡门、南阳,皆淇之古名胜也。”说“沧溪、衡门、南阳,皆淇之古名胜”,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这么说。诗曰:
“河山肘腋夹殷虛,猗徒星台领胜余。灵涧千回盘鹫曲,阳山一叶插天虛。清流岩际方壶出,菉入园中君子如。枕畔沧浪清漱骨,衡门人卧老龙庐。”衡門人指誰呢?是衡门村的人吗?显然不是,衡门是指“隐者所居”,代指隐者,说明隐者所居是老龙庐。
又一次强调老龙庐。
“行宫”的说法,应是孙徵兰有意传出的。孙老官也不敢直接说这里住的是崇祯,只能暗示崇祯住在这里,所以称这里为行宫。这里的群众不知底细,不知详情,只知道孙老官儿。况且,该建筑是孙徵兰所建,又见孙徵兰常常出入于此,所以群众只能称这座行宫是“孙逸仙儿行宫”。
其次,要注意鱼。
这里的鱼不是水里能吃的鱼,而是唐代用作符信的铜鱼。亦称铜鱼,省作鱼。鱼符是隋唐朝廷颁发的符信,雕木或铸铜为鱼形,刻书其上,剖而分执之,以备符合为凭信,谓之鱼符,亦曰鱼契。“鱼契所降,皆有敕书。”《新唐书·车服制》〉鱼是“所以起军旅、易长官、发兵之凭证。”
老龙庐中有鱼,有“起军旅、易长官、发兵之凭证”,可见主人之身份为朝廷无疑。
第三,注意 “一木仍须厦,平欺十二楼。”
《诗经》:“衡门之下,可以棲迟。”衡门:横木为门。喻简陋的房屋。后借指隐者所居。一木,即用一根木头架起来成门,即横木为门,借指隐者所居。
隐者之所居,多为简陋的房屋。这里为什么说“仍须厦”呢?可见其主人非同一般。
十二楼含义深刻,有一个弯弯在里边。
相传禹治水后,中国分为九州,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舜又从冀州分出幽州、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共十二州。汉武帝分置十三州:并、冀、幽、兖、青、徐、扬、荆、豫、益、凉、交趾、朔方。后汉无朔方,改交趾为交州,共十二州。
孙徵兰在建老龙庐时,在一座东楼顶上建了十二个城垛,代表十二州。十二即十二州,亦代表全中国,亦代表拥有十二州的皇帝。
所以说,平欺十二楼,就是平白无故地欺负皇帝。
统观《衡门别墅》和《小斋漫兴》这两组四首诗看,在一个“柳苞学凤舞”,“蛙嗽代龙吟”,“东壁逍遥蠹我魚”的老龙庐中,住着一个被“平欺”的“ 不袭巢由兴自尊”的人。这位清初“要起来振兴自已的国君尊号”的人是谁呢?无疑是下台皇帝崇祯。《庄烈帝纪》曰:〈由检〉“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崇祯元年。”是李自成将崇祯推下了台。
所以,所谓“孙逸仙儿行宫”, 《衡门别墅》,它既不是孙徵兰的行宮,也不是孙徵兰的別墅,它是是崇祯明末甲申之后在淇县的“避难行宫”。这与河北省平山县“崇祯避难行宫”西二门上的楹联“他地特无地,元天别有天”正好衔接。这里正是平山县崇祯避难行宫的“他地”,“ 别有天”。
由此观之,泰极仙翁必是崇祯。
扯淡碑必是崇祯皇帝的墓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