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汇 (一卷)      

话说肥泉
朝歌漫话 - 话说肥泉
话说肥泉
 
作者:闫玉生 王之珩  加入时间:2009-8-21 11:23:30
话说肥泉
 
   闫玉生  王之珩 
  
      肥泉位于淇县铁西工业区泉头村,距县城二里,该村因在肥泉之源头而得名。肥泉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泉之一,远古时期就已形成,古称澳水、泉源水。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载“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即此。我们由于工作的需要,早就想到肥泉进行实地考察,但一直没有成行。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泉头村的耿王宝、牛永福、牛山岭、潘合义四位热心老人,愿望才得以实现。
 
      北魏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云:“泉源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一出东南。纣于此折老人胫视髓。其水南流,迳朝歌城南,又东与左水合,谓之马沟水。又东与美沟水合。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博物志》谓之“澳水”。肥泉意为多泉,远古时肥泉四周到处都是泉眼,组成一个相当庞大的泉群,史称万股泉,后来逐步演变为三个主要涌泉的总称,即三和泉(左泉)、太和泉(中泉)、饮马池(右泉,亦名浴马池)。史书云:“(肥泉)水有三源,中泉曰太和泉,在北关里东泉头南,东南流五十步,与右源饮马池水合。折东少南二百步,左源三和泉自东北来入之,三源既会······”据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淇县舆地图说》记载:“(太和)泉自地中出,积为方沼,横45步,纵22步。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新浚太和泉记,泉去县治二里许,古名泉儿头,地脉根西北灵山下。饮马池亦名浴马池,在西泉头东偏南,昔为大池,阔广百余步,今淤塞成小涧。三和泉距太和泉里许,分二渠,一南流,入折胫河,一东南流,经稻庄村北入城壕。”肥泉的左中右三泉中的太和泉是肥泉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出水量最为壮观,历史上也最为著名。
 
      发源于肥泉的折胫河,流经桥盟乡、朝歌镇、北阳镇、西岗乡,入卫河。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传说殷纣王与妲己观朝涉,折樵夫之胫验髓之后,易名折胫河。该河古时入淇河,后改道经卫辉市西沿村入卫河。
 
      折胫河虽是内陆小河,全长不足20公里,却在许多史书中都有记载。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  年)《淇县志》曰:“折胫河:源出本县西北五里许泉儿头,东南流入卫河。昔商纣斮朝涉之胫即此,故名。一名太和泉,又名阳河。嘉靖四年分凼道,委县丞王山浚成大河,以便民利,通舟楫。”该河之所以盛名,正是得益于古肥泉水默默无闻的流淌,才有了后来纣王折胫之名气。
 
      肥泉历来是朝歌胜景之一,泉水清纯而甘冽,西依太行,东临古城,山清水秀,风景迷人。每到春季,鱼翔浅底,鸭浮水面,微风过处,碧波粼粼,林木茂密,野花盛开,一派田园风光,完全是一幅完美极致的自然生态画卷。美丽的景色,吸引了许多游人来此观景游玩。相传殷商时帝辛看中这块宝地,经常携妲己来游肥泉。并在肥泉之右泉筑堤岸当池,为马匹饮水浴身之用,故右泉改名为饮马池或浴马池。卫国时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小的时候和伙伴常来此赏景玩耍,垂钓泛舟,流连忘返。后来许穆夫人远嫁许国,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怀念肥泉。正是由于这种心情,她才能在《泉水》一诗中很自然地写出“我思肥泉,兹之永叹”的千古佳句。每到雨季,肥泉南面一片汪洋,雨水和泉水交织在一起,波澜壮阔,加之四周景色优美,历代官民来此赏景者络绎不绝,官府出资在太和泉西饮马池东侧建观澜亭一座,为游人提供了一处绝佳的观景平台。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淇县志记载:“观澜亭,在县西北三里太和泉上。”从现存的碑记中可以看出,千百年来不少名人雅士来此游览,留下不少碑碣,由于年久,许多佳作未能保存下来,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肥泉古碑损毁殆尽。保存下来的残碑中,最具有历史价值的是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重浚勺金河记》,是清朝河南巡抚钱鼎铭撰文并书写的。这次重浚折胫河,自太和泉至西沿村,长四千六百余丈(约15180米),深七尺(约2.1米),宽二丈六尺(约8.6米)。历时半年,共耗银六千八百两。因折胫河不可垂训,故易名勺金河。钱鼎铭亲自撰书勒石立于太和泉畔,垂训后世。
 
      历史上虽对折胫河进行过多次疏浚,都没有留下翔实的记录,唯独钱鼎铭这次疏浚作了详细的记载。《重浚勺金河记》古碑是淇县水利史上较早的文字记录,而且载入了《清史稿》。该书中钱鼎铭传略记云:“······任河南巡抚期间,曾凿贾鲁河故道······复浚勺金河······”因此《重浚勺金河记》碑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同时其碑文是圆转遒丽的赵体,全文711个字,字字端庄,笔笔不苟,堪称书林之秀。据泉头村耿王宝、牛永福、牛山岭、潘合义四位老人讲,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安阳、新乡、汤阴、卫辉等地常有人来此拓片。文化大革命期间,此碑被砸毁,用作房屋地基。后经四位老先生发掘,终于找到了这通《重浚勺金河记》古碑,可惜此碑已断为三截,无复旧观。直到我们无意中从已故老教师李金铎先生家中发现了他解放前拓的《重浚勺金河记》古碑拓片,心中才略感安慰。另外,还有一通比较完整而斑驳脱落的石碑,但“灵应泉”三个盈尺大字还能看清,落款为乾隆七年(公元1642)九月。其他十几块残碑损坏严重,字迹无法辨认,但落款依稀可识,有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的,有清同治癸酉年(公元1873年)的,还有二块无头无尾却较有价值的刺史碑和守备碑。这些残碑是研究肥泉的历史见证,特别是经过十年浩劫,更显得弥足珍贵。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知县蒋行义沉醉于肥泉景色,特意把耿家湾的武公祠移置于肥泉的太和泉南岸,直到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知县崔庚复移于耿家湾。民国时期,肥泉美丽依然,泉池内游鱼颇多,大者尾重数斤,村民多取鱼为办学之资。新中国建立后,多次对肥泉及河道进行浚深建渠,灌溉良田。特别是稻庄村的稻田,经过泉水自流灌溉,稻米优质,颗粒肥大,蒸熟后的米粒都是竖着的,略带红筋,甘甜可口,香味扑鼻,名噪一时。可惜的是随着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无法满足稻田的灌溉用水,全村500多亩水稻田已于1978年改为旱地。
 
      肥泉,是福泉。千百年来,她给附近的老百姓带来了幸福,妇女做饭不用水缸,在汩汩涌流的泉水中舀一盆或提一桶水即可。洗菜更为方便,把菜筐放入泉水中,晃几晃,就会把菜洗的干干净净。千百年来日夜流淌的泉水,通过折胫河的输送,滋润着两岸的土地,给人们送去安康与吉祥。泉头村老人们直到现在只要一提起肥泉,就会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仍然沉浸在幸福之中。
 
      由于气候的变化,加之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肥泉的涌量越来越小,1987年10月出现有史以来泉水第一次干涸。后虽有泉水涌出,但终因附近工厂大量抽水,最终导至泉水绝迹,无复旧观。如今,肥泉的中泉(太和泉)、右泉(饮马池)及折胫河的遗迹可辨,左泉和观澜亭被夷为平地,当年的胜景已无法重现,但肥泉作为中国历史名泉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返回主页 发表评论

淇县之窗《朝歌文汇第一卷》   主持人:宋建江(同野)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sjjxinxiang@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