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汇 (一卷)      

牧野政变
说古论今 - 牧野政变
牧野政变
 
作者:岳武佐  加入时间:2009-3-9 8:57:56

牧野政变

岳武佐

三千年前在殷郊牧之野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使中国的历史作了更新换代,有人称之为武王伐纣,有人称之为牧野之战,更有人称之为牧野大战。

这件事历来没有人提出过异议,都说是武王伐纣,纣王残暴,于是纣军前徒倒戈,以开武王,结果纣军大败,纣王鹿台自焚,殷朝灭亡,周朝代替了殷朝。

近年读书发现,所谓武王伐纣,并非如平时大家讲的那么简单,严格讲,它称不上什么牧野之战,更够不上什么大战,它的准确叫法应该是牧野军事政变。

我称之为牧野军事政变的理由或者说根据是什么呢?

首先,所谓牧野之战的时间、地点、打法,都是殷国胶鬲事先与武王商定好的。胶鬲是什么人呢?《国语·晋语一》谓“殷卒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韦昭注:“有苏,己姓之国,妲己,其女也。胶鬲,殷贤臣也,自殷适周,佐武王以亡殷也”。 《吕氏春秋·诚廉》曰:“(伯夷、叔齐)二子西行如周,至於歧阳,则文王己殁矣,武王即位。则王使叔旦就胶鬲於次四内,而与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四内,皆以一归。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於共头山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共头之下,皆以一归。伯夷叔齐闻之,相视而笑曰:禧!异乎哉!此非吾所谓道也。”《国语》和《吕氏春秋》都证明胶鬲是殷的叛徒,“佐武王以亡殷”出了大力。同时也清楚地告诉我们:微子也被周人收买了,也成了殷国的叛徒,成了一个卖国贼。那么,胶鬲是怎样“佐武王以亡殷”的呢?《吕氏春秋·贵因》中的一段话透出了许多秘密。曰:“武王使人侯殷,反报岐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复往。反报曰:其乱加矣”。 武王曰:焉至?对曰:贤者出走矣。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对曰:谗慝胜良,命曰戮。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诽怨,命曰刑胜。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日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不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阵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这段记载说明:1、武王出兵之前加强了与殷的沟通联系,情报甚多。2、武王出兵后,胶鬲与武王作了最后沟通,定死了时间、地点、“战术”。3、“因战”,凭借殷卒而战,“大克之”。《新书》曰:“武王以纣之北卒为强”。关于胶鬲鲔水候武王的事,唐陇西李石所撰《续博物志》也有类似记载:“西伯军至鲔水,纣使胶鬲候周师。问曰:'西伯将焉之?'曰:'之薛。'胶鬲曰:'无我欺。'曰:'不子欺也,将伐纣'曰:'何日至?'曰:'以甲子。'胶鬲以是日报纣。是日雨甚,卒病,请休师,西伯曰:'胶鬲已报其主,以雨进兵,救胶鬲之死也”。 这两段记载都证明,所谓牧野之战的时间地点,都是事前胶鬲与武王约定好的,而且是武王亲自讲的,这还有错吗? “战争”的打法,武王没有说,也不便行军途中暴露,

那么,为什么说打法或者说战术也是事前商定好的呢?这有事实为证。请看,武王在《牧誓》中明确告诉大家:弗迓克奔,以役西土。意思是不要杀掉殷军中前来投降的人,以便让这些人为我们服务。战争尚未打响,武王怎么就知道殷军中有人"奔"来,要投降他们呢?武王又怎么会知道这些投降的人不会是假投降,而是真投降呢?他又怎么知道这些尚未投降者投降之后会帮助他,为他卖力打纣王呢?接着的事实又是怎祥的呢?事实果真如武王所说:“纣师皆倒戈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史记·周本纪》)"驰,疾驱。特指驱马进击。“驱,驱驰,鞭马前进。走马谓之驰,鞭马谓之驱。”(见《辞源》)“武王驰之”,即武王鞭马驱驰这些倒戈者,去剿杀纣王。 “武王之诛纣也,……鼓之而纣卒易乡,遂乘殷人而诛纣。……故无首虏之获,无蹈难之赏。”﹙荀子儒效篇)这岂不证明前徒倒戈以开武王,是武王与胶鬲密谈好的重要战术吗?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牧野之战是胶鬲与武王商量好的时间、地点、"战术",是一场内外勾结的亡殷军事政变。那么,《吕氏春秋》说"殷使胶鬲候周师",《续博物志》说"纣使胶鬲候周师",殷和纣是不是一个人?如果不是同一个人,"殷"又指的是谁呢?从时间上看,《吕氏春秋》在前,《续博物志》在后。李石认为殷的意思不明确,应将"殷"改为纣,所以他就改了。其实改了更麻烦。纣可以代表殷,但这里的"殷"绝对不是纣。唐代的李石引用这段历史时将"殷"改为纣是绝对错误的,因为它不合乎情理。你想,如果是纣使胶鬲候周师,胶鬲就是代表纣与武王会谈,纣王能让胶鬲与武王商定,让武王把兵带到自己城下,让自己的兵倒戈杀自己吗?不可能。如果那样,纣王就是宇宙之大傻瓜,滑宇宙之大稽,谈何闻见甚敏资辩捷疾!这一点大概李石自己也知道,所以《吕氏春秋》写战争这一部分他删而不用。况且《吕氏春秋》讲的是"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李石改成了"胶鬲以是日报纣"。胶鬲己叛殷,胶鬲侯周师,与武王对话,既无火药味,也无平等味,完全是奴才味。是为武王办事,武王让胶鬲"报其主","其主"不会是纣,这很清楚。因为武王是偷袭,他绝对不敢让纣知道。"其主"是谁,武王自然很清楚。 "其主"是谁呢?肯定是"殷使胶鬲候周"的那个"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胶鬲是叛徒,叛徒的主子自然是叛徒,这个"殷"肯定是叛徒,既是主子,这个叛徒的地位肯定比胶鬲高。这时比干己死,箕子佯狂,同时又不见其为叛徒,那么这位高于胶鬲的叛徒"主"就唯有微子了。其次,牧野军事政变这一历史事实,在《周书》中也可得到佐证。《多士》中讲:王若曰:"尔殷多士,今惟我周王丕(乃)灵(善,引申为神圣。)承(接受)帝事(指命令。),有命曰:'割(灭)殷。'告敕于帝。惟我事不二适,惟尔王家我适(敌也。)。予其曰:'惟尔洪无度,我不尔动,自乃邑。'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故)不正(执而治其罪。)。" 译文:王说:"你们这些殷国的遗民听着,现在我周王奉上天神圣的命令,命令说:'灭殷。'我们完成了这个命令,并报告给上帝。上帝要你们服从我的统治,不许怀有二心,但你们一定要和我王家为敌。我要说:'是你们无视法度,我们并没有先进攻你们,是你们在自己的都邑,首先发难。'我考虑上天既己降下大祸给殷,所以也就不再治你们的罪了。"(王世舜《尚书译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7)这是周人推脱责任的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先进攻你们,是你们在自己的都邑,首先发难。' 这清楚地告诉殷人,牧野之战是你们殷人自己"在自己的都邑,首先发难。"周人"并没有先进攻你们"。这也就明白地告我们,牧野之战不是周殷之战,而是殷人打殷人,是殷人内部的一场政变。周人在其中只是承担个攻打或者说"伐"的名义,起外力催化作用,实际上是殷人打殷人。第三,武王以择车百两,虎贲之卒四百人,先庶国节窥戎。与殷人战乎牧之野。(《墨子》)《吕氏春秋》又说,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牧野,而纣为禽。 "先庶国节窥戎",就是周先派一个人,扮成庶人,拿着国节、符节,或者说信物,到牧野看看胶鬲摆兵布阵的情况。 "以要甲子之事於牧野",即按照约定办,或者说完成甲子日在牧野的事。“要”是约、约定。这就进一步说明,胶鬲与武王不仅有约,而且有规定有信物,武王"战前"还检查了胶鬲的军事布置情况。《荀子 儒效篇》曰: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至汜而汛,至怀而坏,至共头而山隧。霍叔惧,曰: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周公曰:刳比干而囚箕子,飞廉恶来知政,夫又恶有不可焉?遂选马而进。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厌旦於牧之野,鼓之而纣卒易向,遂乘殷人而进,诛纣。盖杀者非周人,因殷人也。故无首虏之获,无蹈难之赏。武王乘殷人而进,诛杀纣者非周人,"因殷人也"。

  依据以上三点,我们就可以断定,历史上的所谓牧野之战,是一场殷周内外勾结,殷人提供信息人力,周人承担名义,微子灭纣的牧野军事政变。

郭沫若认为,纣征东夷,俘虏有亿兆之多,可见商的兵士损耗的也必不少。兵力损耗了,不得不用俘虏来补充。不幸周人在背后乘机起来,牧野一战,便弄得前徒倒戈。那并不是商人出了汉奸,而是俘虏兵调头了。

对郭老的说法笔者认为有对的,即征东夷,纣兵损失不少,用俘虏补充兵源,十分可能。但牧野战场上不会有俘虏兵。其理由: 1、士兵是要经过训练的,特别是俘虏兵更要经过训练。补充兵源应是补充东夷前线的,国内无战事,兵力空虚,用不着补充,或补充甚少,俘虏兵形不成气候。少量俘虏兵不要说他们不敢倒戈,即便倒也造不成皆崩畔的恶果。 2、纣王是甲子日当天才知道武王的兵来的,有人考证纣王是从东夷回家过年的,大批军队在东夷,国内基本无兵,他即便带几个御林军,又无思想准备,纣王就是个活神仙,一两个小时内也调不了又是百万、又是七十万、又是十七万大军,甚至七万、七千也调不了。甲子日当天殷就亡了,那么,纣王军队的人数究竟会是几多呢?这么多军队是哪里来的呢? 3、前徒倒戈就那么容易吗?武王在《牧誓》中告诫他的士兵,在这场战斗中,行进不超过六步、七步就要停下来整顿一下,刺杀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就要停下来整顿一下。并且警告士卒,谁不努力作战,我就把谁杀掉。难道纣王的军队就是一堆散沙?战场上谁想投降就投降,谁想倒戈就倒戈?所以,俘虏兵调头了的说法不一定符合事实。

况且,如果我们把牧野之战理解为纯粹是周武王对殷纣王的一般正常的军事行为,没有殷人与武王勾结,那么,笼罩在这件事上的许多迷雾就不能廓清。关于牧野之战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史记·周本记》曰:"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距武王。……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中国古代史》说:大军从孟津渡河,沿河向东进军。于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到达殷郊牧野(约在河南汲县境),周武王在此举行大战前的誓师。商王纣仓忙出兵应战,那些被迫从军的奴隶,一到阵前,便倒戈起义,引导周军攻入朝歌。《新资治通鉴·商纣"淫虐"丧国》曰:据说,当周武王兵逼商都朝歌只距70里时,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组织抵抗。《中国史纲要》说:武王的军队,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没有遇到抵抗。不久即进据商都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北﹚,这时商王纣发兵,仓惶应战。《诗经》说"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商纣王的军队虽然很多,但商军是由奴隶和贫穷自由民组成的。他们对周人并无敌意,反而把周人看作自己的救星。古书上说,当时商军在战场上起义,倒转戈矛以攻于后。战争以武王的胜利而结束。

 1、既然武王一出兵,纣就派胶鬲到鲔水候周师,怎么能说纣是仓忙或仓惶应战呢?怎么能说"当周武王兵逼商都朝歌只距70里时,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组织抵抗。"呢?

 2、纣设烽火台就是为了报警,武王行军千里,为什么无人报警?

 3、纣王作为一个军事家,为什么把战场放在自己的城下,"兵临城下"表示着危险,普通人都懂得的常识,难道军事家纣王不知道吗!

 4、武王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既然大家一致认为武王军队到达牧野,纣王才知道武王军队来了,才组织力量抵抗,那么,"殷已先阵"怎么解释?如果说殷已先陈符合实际,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说武王到了牧野纣王才得知消息呢?

 5、"殷已先陈"的"殷"与"殷使胶鬲候周师"的"殷",在同一段文字中,概念内涵应该一致,"殷使胶鬲"的"殷"指的是微子"殷已先陈"的"殷"也应指微子。这岂不证明微子有自己的军队吗?

 6、武王"交战"的对象是"已先阵"的"殷"军,这岂不证明"倒兵以战"的前徒是微子之兵而非"纣卒"吗?

 7、武王为什么预先就知道有人会投降,而且为自己出力。

 8、纣王的军队在外作战,无论纣王在不在场,从无前徒倒戈之事,即便殷亡之后,纣王的东夷部队也没投降。为什么在自己国都,在纣王亲自指挥下,会出现"鼓之而纣卒易向"的问题呢? 

9、武王入纣都朝歌,百姓咸待於郊,欢迎武王。这可能吗?其他国家的人都知道保国,殷国人就喜欢入侵者?既喜爱武王,为什么又反叛呢?

 10、为什么一个小国,一天之内就灭了一个大国,而且京都之内竟无一人抵抗,更无巷战。"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不怕遭受纣王亲信的袭击,轻松处理后事。这是何等逍遙自在,不久便放心地得胜回朝了。这是为什么?

 11、"武王……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尉缭子·武议》﹚灭国之战如果没有内应岂能兵不血刃?即便有内应,有时流血冲突也在所难免。如果"牧野之战"是一场一般的灭国之战,岂能兵不血刃? 

 12、如果"牧野战场"上的纣兵真的痛恨纣王到了倒戈程度,那么,纣的东征大军也早该倒戈了。但事实恰恰相反,纣的东征大军不但不倒戈,即便商灭纣亡他们也不投降武王。为什么牧野战场上的"纣兵"把武王看作"救星",东夷战场上的"纣兵"将武王视为死敌?同为"纣兵",同看武王,二者反差为什么如此之大?

 13、“武王以择车百两,虎贲之卒四百人,先庶国节窥戎。与殷人战乎牧之野。”(墨子)《吕氏春秋》又说,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牧野,而纣为禽。《博物志》曰:武王伐殷舍於几,逢大雨焉,率舆三百乘,甲三千,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战於牧野。不要说百两四百人,就说这疲惫不堪的三百乘,三千人,大部队尚未到达,就能取得灭国战争的胜利,打败一个邦畿千里的大国。这岂不是神话?

  有事实证明"牧野之战"是一场内外勾结的军事政变,从军事政变的角度看"牧野之战"一切顺理成章。从普通战争看"牧野之战"矛盾重重,漏洞百出,迷团个个。我们说"牧野之战"是一场军事政变,有什么错误吗? 

2008.5.

无形的永远丰碑

岳武佐

一个人为了"流芳百世",死后要立墓碑,以记其姓名;一个官员对人民作出了贡献,有人为其立功德碑,以记其功德。无论是墓碑还是功德碑,时间稍微一长,便销声了,没人议论了。时间再一长,碑坏了,匿迹了。有人的事迹载入史书,固然很好,但不看书者不知,记不住者无法传。所以,一个人的名子让人们代代相传,几千年而不衰,实在是太难了。这就需要口碑,让人们口口相传。这个难度太大了,谁能管住人说话呢?然而就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名子在朝歌大地,淇水两岸,世世相因,代代相传,一直传颂了三千多年。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殷纣王。

殷纣王是殷朝的最后一位国君。他是一位很有本事、很有成就的人。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统一,作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却被周武王杀了。公元前1064年,在叛徒们的帮助下,周武王灭了殷。殷亡之后,殷遗民大规模的坚决反对周人的惨酷统治,使周人看到了殷纣王在群众中的崇高威望。认识到,不搞臭殷纣王,对周的统治会大大不利。於是周人为宣传的需要,对殷纣王大加抵毁,或不顾事实,无中生有,极尽其造谣侮蔑之能事,或无限夸大上纲,给殷纣王扣了许多大帽子,使纣王蒙受了几千年的冤屈。与统治者相反,朝歌人民不忘纣王的恩德,牢记纣王的名子。为了永远纪念纣王,他们不顾杀头的危险,将纣王生前的亊迹化为地名和故事,甚至神话,代代相传。往事越三千年,至今朝歌大地、淇河两岸,还有许多纣王的遗迹,流传着许多纣王的故事。

  关于纣王的故事很多,如《犯凉水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传说,纣王在深山里里(今纣王殿)练兵,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他的妻子很惦记他,於是就不顾即将临产的身孕上路了。走到今大石岩西地,感到口渴,便在一条小溪边喝了几口凉水。再往西走不多远就觉得肚子疼起来了,又走了一段,疼得不能再走了,于是找了个山洞住下来。过了一会,小产了,生下一个男婴。可是,孩子死掉了。於是将小儿埋在就近的一个山头上。墓早己不见踪影,但人们今天还称这个小山头叫太子墓,生太子的山洞叫圣贤洞,喝凉水的地方叫犯凉水。《纣王与马童的故事》巧妙地为纣王进行了辩护。故事说,纣王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管理百姓的天神。他白天下凡料理天下大事,夜里回天宫向玉帝请示汇报工作。他办了许多好事,百姓安居乐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马童在天宫晃动了霜树,造成人间落霜,将正在扬花的小麦全部冻死。这给人民造成多大的灾难呀,纣王很生气,很痛苦,觉得无法向百姓交待。经过玉帝的同意,纣王留在了天上。玉帝让马童回到人间收拾残局。结果,马童以纣王的名誉办了许多坏事。其实殷纣王一件坏事也没办。《金牛岭的故事》,讲的是纣王得到神牛的帮助。据传,金牛原本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一头神牛。纣王继位后,玉帝就派金牛下来帮纣王治理江山。金牛变成一座小山,静卧在朝歌城下。人们称之为金牛嶺。武王来攻朝歌城时,由于金牛的助战,能让城墙长落。武王怎么也攻不破。武王夜以继日,凿断了金牛嶺,才攻开了朝歌城。所以,淇县有一句俗语:凿断金牛嶺,失落朝歌城。这些故事,都暗含着对纣王的歌颂。还有一些神话故事,直接颂扬纣王。《哑叭庄的故事》,讲的是纣王一句话,直到今天这个村里的青蛙都是哑叭,不会叫唤。《无核枣的故事》,讲的是纣王一句话,直到今天这类枣都没核。这种枣就是今天的淇县特产之一,无核枣。

往事越三千年,至今朝歌大地、淇河两岸,还有许多纣王的遗迹。纣王墓,是纣王葬埋之所。与之相配,还有一个纣王墓的故事。纣王殿,纣王殿有两处:一处在朝阳山,人们为了区别两个纣王殿,将其改名殷故宫。一处在今黄洞乡深山区纣王殿村。这里有纣王殿遗址,将村名称为纣王殿村。相传,殷纣王曾在这里训练过军队。至今这里还有步兵峪,马兵峪,铜炉沟,铁炉沟,皇姑庵,皇姑沟,西宫下院,殷纣王的床等遗址。配有皇姑庵的格针没倒钩等故事。纣王城,古人称之为纣王城,群众称之为二道城。今它以卫国故城的身份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相传纣王有三道皇城,头道城,北在高村,南在常屯。西依山,东凭水。二道城即群众之所言。三道城即淇县古城。朝歌寨,也称老寨,传为纣王备兵处。今尚有宫殿遗址,跑马嶺,栏马墙,藏粮洞等遗迹。三海即前海后海中海。现仍有九龙口九龙碑。有四潭即南潭北潭东潭西潭。群众说京城必须有三海四潭。鹿台,纣王藏钱藏宝之所。遗址尚存。鹰犬城,纣王的养鹰养犬之地。饮马池,纣王饮马池有三处:一处在西泉头,一处在朝阳山,一处在老寨西。社稷坛,纣王祭天之所。宗庙,后人在此建火神庙。郊台,纣王郊祭之所。良马台,纣王养马的地方。风景秀丽,纣王曾亲临视察,至今仍有纣王立处无蚊的传说。风云雷雨坛,纣王祭祀风云雷雨的地方。沿淇河,更有许多有关纣王的地名。从北往南数:花窝,纣王的花园。河西高村是淇水关,河东有钜桥,纣王囤粮处。再往南,河西有鹰犬城,河东有六台,纣王游玩的地方。再往南,有纣王三座运粮桥。再往南,河东有公堂。据说殷纣王在此办过公。再往南,河西有纣王墓。再往南,河东有交卸,据说纣王的官员在此交换官印。再往南,河西有殷纣王的饮马弯,河东有草店,据说草店是殷纣王交卸粮草的地方。再往南是淇门,淇门是纣王的东南门。常屯,传言是纣王的南城门。玉女观,传言是纣王的西南门即玉门。林州市有糟旺水,据说原来叫朝王水,这里为纣王用水进贡。殷纣王留下的故事和地名还不只这些,然而,仅从这些地名和故事中就可看出纣王与人民的关系。更令人惊叹的是,殷亡二三年之后,武王就死了。殷遗民叛周,周公搞了二次东征。周人对纣王怕得要死,恨得要命,于是大讲纣王的坏话。周人在朝歌大搞白色恐怖,大迁殷遗民,又命其弟康叔在朝歌建立卫国,长达约四百年。周人统治其间,大肆宣扬自已,抵毁污蔑纣王。在这种情况下,谁敢说纣王的好话?谁敢讲纣王的故事?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淇河两岸,朝歌大地上的人民,巧妙地冲破了周人的高压,留传下了关于纣王这么多地名,这么多故事。这些地名和故亊是如何穿过400年,甚至800多年的历史隧道留传下来的?人们是用什么样的智慧留传纣王的故事,保留纣王的遗迹的?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很难想象。我们不能不惊叹朝歌人民的聪明智慧。今天的朝歌人,仍以朝歌有殷纣王而骄傲,往往骄傲地说:我们这里坐过皇帝。现在,还形成兩个朝歌特有的歇后语,形容某种东西坚固,就会说"殷纣王的江山——铁铜一般。"还有一个歇后语是"殷纣王的儿子——别子﹙或死别﹚" 象纣王这样,一个国君在死后被骂了三千年,然而却留下几十个遗迹和十几个民间故事,当地人以其为荣,常常对其津津乐道,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些地名和故事中,不仅有纣王的地名故事,还有他妻子、儿子、女儿甚至孙子的地名和故事。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朝歌人民以自已的特有方式——地名和故事,为殷纣王树起了一座无形的永远的丰碑。我们有什么理由固守周人的观点不放,相信那以无为有的所谓事实,喋喋不休地骂纣王是暴君呢?!

对比是鉴别的有效方法,常言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不妨把纣王和卫作一对比。纣王都朝歌仅三、五十年的时间,卫都朝歌却有四百年的历史。纣王留下了许多地名,卫国基本没留有下一个。朝歌人根本不知有卫。一个殷纣王人们记住了三千年。卫国在朝歌历十四世十七位国君,更有历来被称颂的卫康叔和卫武公,但人们却没记住一个。人们把武公祠叫成"五更丝儿"。康叔祠周边的群众不知康叔祠为何庙。连卫懿公好鶴,当狄兵打来时,人们都说,鹤有本领、有爵位,让鹤去抵抗吧!最后导致囯亡。这么有趣的故事都没流传下来。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修志的需要,旅游的需要,少数人开始研究卫文化,并逐步扩大。但直到今天仍是县城里有些人知道了卫,广大群众,特別是广大农村还不知卫为何物。纣王留下许多民间故事,而卫国一个也没有留下。对比之下,谁活在人民心中,谁死掉了,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2008.11.

殷纣王"残暴事实"探源

岳武佐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后世对于商纣的残暴事实,可能有夸大之处。但他和夏桀一样,是一个有名的暴君,则是无疑的。"﹙《中国古代史》﹚既然肯定说纣王"是一个有名的暴君,则是无疑的。"对纣王的"残暴事实",我们就不能人云亦云,就应该让其事实确凿。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讲殷纣王残暴的,所举的"事实",几乎都一样。这些事是谁讲的?什么时间讲的?如果是当事人讲的,应视为可信;如果是当时人讲的,应视为较可信;如果是后人讲的,基本上应视为不可信。常言说:三里地没真信。意即"演义"厉害,甚至无中生有。

   我们不妨循着历史的印迹,去探访殷纣王"残暴事实"的源头。 周文王殷勤事纣,周武王也殷勤事纣。这时 他们不会公开讲纣王的坏话。周武王与微子搞牧野军事政变时,在《牧誓》中大骂殷纣王。《牧誓》是武王对纣的控诉书,灭纣的动员令。纣王的劣迹和残暴事实的内容都应集中在《牧誓》中,它应该是纣王"残暴事实"集大成者。《牧誓》共有二四五个字,数纣王罪过的仅五十八字,只占全文的五分之一强。从内容上说,共开列出纣王的三条罪状:一是听信妇人的话;二是不祭祀祖宗和上帝;三是任用四方逃亡的奴隶而不任用同宗兄弟。这三条所谓罪状均属于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从今天的观点看,表现的是殷纣王思想观念超前,更新了。反而证明武王、周公思想观念的陈旧、落后。这三条不是纣王的罪过,连错误也不是。在这关键的事件、关键的时刻、关键的誓词中,武王、周公为什么没有列出纣王一丝半点的"残暴事实"呢?既无"醢",也无"脯",既无"剖腹",也无"折胫",既无"炮烙",也无"虿盆",连囚其父亲文王的事也没提。说明这些"残暴事实"不存在。统观《牧誓》对纣王的"指责",与其说是对纣王的控诉,不如说是对纣王的表扬。它说明纣王思想的进步,观点的超前。同时也说明武王周公们的保守落后。在殷亡之后,三监叛周之前这几年里,周人对纣王的"残暴事实"应该大加揭露和批判了吧!然而,没有。我们没有发现这期间周人对纣王罪过的任何揭露和批判。为什么既无提及,更无批判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找不到。正当我寻找殷纣王的"淫虐"时,我发现周人也在寻找。

 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旦曰:我己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有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吕氏春秋 贵因》﹚武王不知殷亡的原因,竟然还要向殷"长者"问。可见武王自已也知道其伐殷理由不足,需要赶快找伐殷的理由。可惜"长者"并不睬他,将他支走之后就不见他了。为了避开这种尴魀,周公旦自己作了一个下台阶的解释: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周公这种自我解嘲的能力,确实很强。长者对武王和周公的避而不见,一方面表现了长者对纣王没有太大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长者对武王们的不满和蔑视。武王并不恢心,他又换了一个角度:武王胜殷得二虏而问焉,曰:若国有妖乎?一虏对曰:吾国有妖,昼见星而天雨血,此吾国之妖也。一虏对曰:此则妖也虽然非其大者也。吾国之妖甚大者,子不听父,弟不听兄,君令不行,此妖之大者也。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吕氏春秋 慎大》﹚其实,后一虏讲的"吾国之妖甚大者,子不听父,弟不听兄,君令不行,此妖之大者也。"这句话指责的是谁呢?是子,是弟,是不行君令者。同情的是国君。君令不行,导致国亡。谁之过?难道是国君之过?"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武王得到了虏的这句话就要下拜,就以为贵。可惜虏讲的妖不是纣王,而是不执行纣王命令的人--纣的反对派、作乱者、叛徒。武王实在是白"再拜"了。但是,武王并不放弃。武王已克殷,后二年,武王又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史记 周本记》﹚武王在纣王的反对派这里,在被纣王关在监狱里箕子这里,也没得到纣王的"淫虐"。武王苦苦寻找了二年,竟没寻找到纣王的"淫虐"。真是太难了。转眼,武王死了。转眼,周公二次东征了。转眼,又三年过去了,周公东征胜利了。周公派康叔到朝歌建立卫国。因为康叔年龄小,周公唯恐康叔上任之后出差错,便给康叔下了三份诰书,教他如何执政。如果周公掌握了纣王的暴虐,他会告诉康叔,让其引以为戒。然而三份诰书均未讲出纣王的任何暴虐。只是说,你"到殷的故土,要广泛地寻求殷商过去圣明国王的治国之道,用以治理臣民。你要很好地考虑殷商遗老的思想动态,要研究一下他们究竟要干什么,这样,你就会知道应该怎样治理才能使他们顺服了。"﹙《尚书o康诰》﹚《康诰》是康叔到朝歌上任之前,周公对康叔的训诫之词。如果周公抓住了纣王的"残暴事果",那么,周公就会、也应该把纣王的"残暴事实"告诉康叔,使康叔引以为诫。然而没有。《酒诰》是周公给康叔下达的有关饮酒的政策。在这篇文诰中,周公抓住殷人饮酒,纣王饮酒这一点,对纣王大加指责。并且说,纣王和他的臣民都放肆地饮酒,酒气都冲到天下了。最后得出结论说,酒气被上帝闻到了,上帝一气之下便灭殷了。你看,周公抓住殷人饮酒,纣王饮酒这一点,是多么地能自由发挥啊!酒气都冲到天上了,真会夸张。如果周公真的抓住了纣王的残暴事实,那真不知道会夸张到什么程呢!《多士》是周公向殷遗民发布的诰令。周公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殷遗民,我为什么要灭亡你们殷国,纣王犯了多少、什么样的罪状。这样把纣王的罪状一一列出,让殷人自己说纣王应不应该灭。但周公没能作到。周公只是对殷遗民反复说的是:你们这些殷国的遗民,时运不佳,上天把丧亡的大祸降给你们殷国。我们周国帮助上天行使命令,奉着上天圣明而威严的意旨,用王者的诛罚,命令你们殷王终止帝业。现在我要告诉你们这些殷国的遗民,不是我小小的周国敢夺取殷国的大命,因为上天不把大命给予那些善於说谎而又胡作乱为的人,所以才辅助我周国。假如上帝不给我们,我们是不敢妄求这个大位的。上天是圣明而威严的,我们下民只有本着上帝的意旨行事。" 周公面对殷遗民没有说纣王半点残暴事实,把灭殷的责任完全归给了上帝。特别是周公又对殷遗民说:"你们这些殷国的遗民听着,现在我周王奉上天神圣的命令,命令说:'灭殷。'我们完成了这个命令,并报告给上帝。上帝要你们服从我的统治,不许怀有二心,但你们一定要和我王家为敌。我要说:'是你们无视法度,我们并没有先进攻你们,是你们在自己的都邑,首先发难。'我考虑上天既己降下大祸给殷,所以也就不再治你们的罪了。" (《多士》王世舜《尚书译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7) 这里周公除了不承担"弑君"的责任外,又推给殷民一点,"你们在自己的都邑首先发难"。这就把微子搞牧野政变的老底暴露出来了。可见周公经过多年的努力,直到周公死,并未找到殷纣王的"残暴事实"。尽管周公能言善辩,面对殷遗民的反抗,面对殷遗民的责问,他说不出灭殷的理由,显得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可见纣王确实没有残暴事实。当时人,当事人都找不到纣王的"残暴事实",三百多年过去了,春秋末年,才有了纣王的"淫虐"。再后来,什么"炮烙"、"醢"、"脯"、"折胫"、"剖心"、"苏妲己"、"肉林酒池"等等。

  可见纣王的"残暴事实"源自春秋末年,并且不是源自纣王本人所为,而是源自后人的编造。这样的"残暴事实"可信度有多高呢?零!面对为纣王造罪的情况,当时,纣王的乡人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愤愤不平地谴责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尽归焉。"﹙《论语o子张》﹚正是由于子贡的抗议,为纣王讲公道话,所以《论语》坚持了公道,没有为纣王横加不实之词后来的人们还是将"天下之恶尽归"了纣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能说:纣王"是一个有名的暴君,则是无疑的"呢?《风俗通o孝文帝》曰:世之毁誉,莫得其实。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或至以无为有。故曰尧舜不胜其善,桀纣不胜其恶。桀纣非杀父与君也,而世有杀君父者,人皆无道如桀纣。我们要做"审形"者,莫做"随声"者,要"得其实"而后言。还纣王一个历史的真实!                    



返回主页 发表评论

淇县之窗《朝歌文汇第一卷》   主持人:宋建江(同野)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sjjxinxiang@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