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汇 (一卷)      

开拓者·帝辛
说古论今 - 开拓者·帝辛
开拓者·帝辛
 
作者:顺庆酒徒  加入时间:2009-1-14 17:18:31
第一个开拓者,是帝辛。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他的记载很少。但从那段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接近真实的东西。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於鬼神。大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文中说他脑子反应很快,身体也很强壮,然后个人怎么怎么样。紧接着就说他很喜欢喝酒,爱妲妃怎么怎么了。这里,我们首先提一个问题,妲妃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很遗憾,在《史记》的下文中,并未提及这个女人的身份;而在明朝时期的《封神演义》中,却对这个颠覆国家的女人做了一个极度细致的描写:

纣王命随侍官:“宣妲己朝见。”妲己进午门,过九龙桥,至九间殿滴水檐前,高擎牙笏,进礼下拜,口称:“万岁!”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不亚九天仙女下瑶池,月里嫦娥离玉阙。妲己启硃脣似一点樱桃。舌尖上吐的是美孜孜一团和气,转秋波如双弯凤目,眼角里送的是娇滴滴万种风情。口称:“犯臣女妲己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只这几句,就把纣王叫的魂游天外,魄散九霄,骨软筋酥,耳热眼跳,不知如何是好。当时纣王起立御案之旁,命:“美人平身。”令左右宫妃:“挽苏娘娘进寿仙宫,候朕躬回宫。”

《封神演义》是在明朝时期写成的,这时已经距离商朝过了一千多年了。在不否认故事剧情的虚构性,以及对原先流传历史的真实性的基础上,我们注意到,封神榜一开头就提到,纣王有一次去女娲宫进香的时候,看女娲生的貌美,于是就动了色心,在心里开始YY起来;结果女娲看他不顺眼,就派了几个妖怪去,配合周部落灭商的活动。

在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以下几个细节:

1、纣王首先得罪了女娲

2、妲妃是女娲派去诱惑纣王的

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要搞清楚这段历史的真相,必须得搞清楚,纣王得罪的女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有人说她和伏羲一样,人首蛇身。现在的很多专家把这说成是一种生殖崇拜,我不敢苟同。你生殖崇拜崇拜别的什么不行,非要没事干,创造出一个人首蛇身的怪物来干嘛?所以,在我的观点中,女娲和伏羲一样,都是一种神秘力量的代表。

换句话说,纣王,他从一开始,就得罪了一个最惹不起的主。

这世上,从来没有谁敢与神相抗衡的。尤其从商灭夏之后,几乎做每件事之前,都得先拿几个龟壳,占一下卜。如果占出来是不吉利的事情,那是坚决不敢去做的。

而纣王却打破了它。

这里顺便插一句,关于神灵的问题。我的看法是:所谓神灵,并非完全是一种由人们创造出来的膜拜的象征。远古时期,人类刚刚从动物分化出来,对很多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固然会认为会有神灵在操纵天意;但那些神灵只是一种抽象化的存在。比如雨神、雷神、风神等等,如果大家看《封神演义》,你会发现:《封神演义》中的神也好,妖魔也好,都是长得很人模人样的。上古时期,唯独两种神,他们的外形,无论从当时,还是今天看来,都很怪异:一是伏羲,二是女娲。他们的外形,按传说中说的,是:人首蛇身。

很多专家把这个信息解读为生殖崇拜,我觉得简直是在扯淡。就算你所说的是真的,确实是生殖崇拜,那么请问这些专家:古人为什么不去创造一个人首鱼身、人首鸟身的神灵,而偏偏创造一个人首蛇身的呢?

还有,蛇,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很邪恶的动物;人首蛇身,我们是否可以解读为:所谓的伏羲和女娲,原本就是一个表面善良,内心邪恶的神灵?

所以,我认为:远古神话,并非全部都是扯淡,他只是一种对现实的曲折反映。换句话说,伏羲、女娲、甚至我们传说中的龙,肯定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绝非很多专家认为的一种象征。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帝辛,或者叫纣王。

牧野之战前,周武王在《尚书》中列举纣王的六大罪状如下:

第一是酗酒。

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

第三是重用小人。

第四是听信妇言。

第五是信有命在天。

第六是不留心祭祀。

我们一条一条来看,首先说酗酒。但我们先不说这个,先说《史记》中的一段记载:

“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

不但没有打你,还把你首领放了;放了不说,还问你有没有什么要求,你说让我废除严刑峻法,我不但答应,还“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

按理说,纣王对西伯已经够好了;可惜的是,西伯并不领情。西伯领不领情那是次要的,关键的问题在:如果第一条罪状属实,那又说明了什么。

历代史家的评价略过不谈,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表现,而这一切,都不能对周围人表明。

一个人开始酗酒,通常有两个原因:大喜或逃避。

纣王酗酒,可能是大喜么?

可能性很小。

武王汇盟天下诸侯,应该是在徐州之夷被纣王打败之前。换句话说,周人最晚的东进时间,应该是在纣王开始东征之时。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取得了胜利,并且也俘获了大量奴隶。

如果,一个统帅,在打仗的初期就“大喜”,这场战争他能赢下来么?

所以,排除了第一种可能,如果武王列举的这条罪状属实的话,只能说明一点:纣王在逃避什么。

事实上《史记》中更证实了这一点。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

当一个人开始放任自己的欲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候,说明这个人身上,必然承载了太多的压力和痛苦。

当一个人开始滥用自己的权力,大肆用屠戮或者简单的杀,来排斥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人,即便他明白这个人是为他好。说明他的精神已经接近崩溃。

直到当他把该杀的人都杀光了,敢对他说实话的人都吓跑了,留下的都是一些只会溜须拍马、阿谀逢迎的大臣之时;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的君主,内心,一定十分孤独。

早知道,这个女人我要都不该要。

早知道,我就不该去惹这尊大神。

但如果我不这样做,我的民众会一直这样愚昧下去,我的存在迟早会毫无意义。

那些人哪里知道我内心的痛苦,我给他们说了,给他们解释了,他们还会听么?他们听得进去么?

所以,那时的他,除了让酒精麻醉自己、用做爱所获得的短暂愉悦,来忘记一切,别无所求。

第二条和第三条简直是借口。

“不用贵戚旧臣、重用小人。”什么叫小人?顺着统治者的意思走,难道就一定是小人了?

还有,凭什么要用贵戚旧臣?凭什么他们说的话我一定要听?凭什么他们说的就一定是对的?

中国有句话,叫“清官误国”。

意思是说,清官,他不会贪污太多的钱财,不会拉帮结派,所以他可以直言不讳的抨击统治者所制定国策、方针。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所说的,就一定正确。

首先,他们所说的,不一定总是从“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出发。

其二,他们所说的,不一定总是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三,他们所说的,不一定总是代表历史发展的真正方向。

最后,他们未必像自己标榜的那样,是个“清官”。

扯远了,再回头来看我刚才说的第二条罪状——“不用贵戚旧臣”。

这一条,如果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简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朝倒是很重贵戚旧臣,一开国就大搞分封,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了若干重臣,意思是让这些贵戚旧臣一定要安心呆在自己的领土上,专心守护天下;并且制定了一整套极为完整、在今天看来极度繁琐的礼仪,让大家好好遵守,该怎么办怎么办,一旦发现你敢僭越,等待你的就是“天子”所谓的“替天行道”。

结果呢?

西周末年,出现了一个千古罕见的抽风天子——周幽王。他为了博取美人一笑,不惜以天子的诚信为代价,没事乱点烽火台,就如同今天的某些人没事乱打110一样;结果导致后来西戎大举进兵镐京的时候,周幽王乱了,一点烽火台燃了半天没人来——结果导致镐京被犬戎攻克,西周灭亡。

后来周平王迁都洛邑后,整个东周时期,没有一个诸侯国甩周天子。虽然开始时齐桓公会盟天下诸侯,还要借助周天子的力量。到了后来,基本上没人甩这支名存实亡的周国了。

换句话说,如果当初不搞分封建制,整个“天下”都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也就不会有这些麻烦。周人只考虑到了眼前,却没有注意到长远。

现在,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条罪名。我甚至不愿意把它当做什么“罪名”,这简直就是后人所说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嘛!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真相是:作为商朝的最高领导者——纣王想做一件千古未见的事情:集权。他要让天下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那么,他做到了没有呢?

做到了。通过一次酒宴,他将所有诸侯召集起来,而后将他们一网除尽,但却唯独漏掉了一个人——姬昌;也因为如此,他的疏忽为后来的亡国埋下了种子。



返回主页 发表评论

淇县之窗《朝歌文汇第一卷》   主持人:宋建江(同野)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sjjxinxiang@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