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文汇 (一卷)      

古朝歌--历史厚重
朝歌漫话 - 古朝歌--历史厚重
古朝歌--历史厚重
 
作者:石同勋  加入时间:2008-9-9 17:15:45

古朝歌--历史厚重

石同勋

 

早在三千年前,朝歌这座古城就矗立在淇河之滨。淇县古称沬邑、又称沬乡,因沬水而名。殷纣时易名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卫国国都,先后作都城近500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现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域。

淇县地处豫北,东经114.17°,北纬35.30°。总面积581平方公里,人口25.2万。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在县城东西两侧越境南下,即将开挖的南水北调工程垮域北上,西依太行、东临淇水、三山叠翠、两水环绕、气候温润,景色秀丽。古诗赞曰:“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听鹿鸣。”《河南通志》记云:“青岩(今云梦山,古称青岩山)表仙境之胜,浮山夹幽涧之奇”。《诗经·淇奥》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就是淇园美景的真实写照。清光绪皇帝曾以淇县碧水青山起兴,撰联赞曰:“淇水烟波半含春色;太行松雪映出青天”,书赠他的老师王光谦(淇县赵沟村人)。

淇县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润幽美的自然环境,引来历代王侯竞相争雄,使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王武丁、武己先后于公元前1250年、1143年迁都于沬;帝乙于公元前1115年定都于沬,其子帝辛(纣王)仍都焉。周灭商后,西周卫国在这里建都达383年之久。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项羽封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春秋时设朝歌邑;战国时属魏。秦代归三川郡。汉置朝歌县。三国魏置朝歌郡。晋改朝歌县。北魏时析置临淇县。随代改置卫县。唐初升卫县为州。唐长安三年又复置临淇县。宋熙宁六年降卫县为镇,并入黎阳(今浚县)。元祐年间又复置卫县。元代改为淇州,因淇水而名。明洪武元年又降为淇县。清代、民国因之。新中国建立时仍为县治。1954年9月撤淇县并入汤阴县。1962年8月恢复淇县建制至今。

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淇河儿女就在这里制陶耕耘,繁衍生息。他们春种秋收、夏网冬猎、“采采芣苢、“砍砍伐檀”,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多姿多彩、独具风韵的淇河文化,铸就了古都朝歌的历史辉煌。

悠久的历史,铸就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底蕴。不仅有闻名遐迩的国家4A风景区,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战国军庠。还有远近驰名的华夏第一园--淇园。仅殷商文化遗存就有十多处:摘心台、折胫河、鹿台、酒池、鹰犬城、朝歌寨、纣王殿、北海子、纣王墓、凉马台……还有春秋时期的卫国故城、荆轲墓,北魏时期的田迈造像、前嘴石窟,唐代的陈婆造心经浮图,宋代的青岩绝石窟和云梦山五里井石窟,金代的超公和尚塔,明清时期的麒麟壁、没耳朵狮子、扯淡碑。此外,还有新石器早期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数十处。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保护单位9处,县级保护单位69处。

淇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也曾哺育过许多文治武功、名垂青史的仁人志士。被毛泽东称为能文能武很有本事的殷纣王,叱咤风云、勇于改革,巩固了中原的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一统奠定了基础;开创中华文人诗先河的箕子,留下了千古绝唱“麦秀歌”;敢于犯颜直谏为国殉难的比干虽死犹生;谦恭自儆,创建华夏第一园的卫武公,为后人折服;大义灭亲的石碏,被誉为纯臣;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诗篇,脍炙人口;中华第一古军校的创始人--鬼谷子王禅的宏篇巨著,四海流芳;赤胆刺秦王的义士荆轲,其义行令人尊崇;纲领释门四十年的高僧法上,释门东敞,能扇清风。此外,淇县的淇鲫鱼、缠丝蛋、无核枣被誉为“淇县三珍”,历史上曾为贡品。

新中国诞生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淇县县委及历届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扩大开放,锐意改革,使淇县的各项事业都达到长足发展。工业建设如雨后春笋,遍地林立,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生产逢勃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畜牧养殖业,已成为支柱产业,连续多年肉蛋人均占有量名列全省之冠。交通邮电、城市建设、文教卫生、科技体育及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早在1995年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人均占有黑色路面在全省名列前茅。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经济环境日趋优化,人民生活逐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为重振朝歌雄风,再铸朝歌辉煌,早日实现和谐的小康社会,为实施“经济强县”、“畜牧大县”、“旅游名县”三大发展战略,正扬帆淇河,乘风破浪,宵衣旰食,拼搏不息,争先晋位,创新工作,迎接明天的朝阳。



返回主页 发表评论

淇县之窗《朝歌文汇第一卷》   主持人:宋建江(同野)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sjjxinxiang@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