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证小可笔名同野的过程中,居然发现“牧”、“野”二字的真实含义,并进而探究了牧野之战。
我的笔名同、野二字,来于《易经》里面的第十三卦——同人。同人卦的卦辞有“同人于野”字样,我于是简缩为“同野”,用作笔名。
具体解释同、野二字,参照诸多易经方家所说,应该是这样的:
同,合会也。齐也。皆也。为会合、相同、统一、共、参与等义。“同人”就是与别人保持一致的意思。
野,郊外也。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依周制,王城外百里称为郊,郊外到五百里疆又分为甸、稍、县、都各百里。野即指郊外的甸、稍、县、都。
这里对“牧”、“野”二字的实际含义讲得很清楚,简而言之,牧、野就是王城(夏、商、周各朝代对首都的称谓)的郊外、野外。
再看牧野之战。他是周武王伐纣的最后决战。从牧野二字的含义以及史家记载可知,当时决战是在商王城——沫邑(纣王称朝zhao歌,今河南淇县)的郊外。具体讲,从周武王来的方向判断,应该在沫邑的南郊之外。今河南新乡自称“牧野”,实际上牧野并不是城市名称,而是都邑之外的郊、牧、野,总之是郊外。根据周易中郊、牧、野的含义,这个牧野的范围应当很广阔,王城以外百里才是郊,郊之外五百里才是牧、野的范围,所以牧野之战应该是规模空前的。战场摆在沫邑(朝歌)之外数百里,按照今天的地里范围,最少从新乡一直延伸到洛阳(即商周之洛邑)郊外。甚至可以推测,牧野之战相当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再说了,纣王曾经率大军灭东夷,拓展华夏疆土数千里,其军事力量应该非常强大。周武王要灭掉商王朝的决战,绝对不可能限于某一个狭小地区。史称,牧野之战,流血之多直可飘杵,加之商纣军队中大量奴隶阵前倒戈,导致本次决战以周胜商败而结束,也结束了商王朝的数百年统治。
牧野之战后,沫邑(朝歌)作为商王城的地位不复存在,放在朝歌(沫邑)象征王权的九鼎也必须迁移,那么把九鼎迁到哪里合适呢。这里不得不说说夏商周各代的“邑”,当时邑至少相当于王城的规模,才能称之为“邑”,如洛邑(洛阳)、沫邑(朝歌)等,全国只有少数几邑。单从沫邑(朝歌)来看,它的城市规模是相当庞大的,虽经牧野之战,依然未伤及城市骨架,后来的朝歌还做了四百多年的卫国都城。从历史记载知道,哪个城市没有邑的资格,就不会成为王城(首都)。因周文王、武王起家的西歧,尚无大邑产生,不够王城资格,难以服众,但又不能把象征王权的九鼎还放在沫邑(朝歌),迁往西歧也不合适,于是选择了洛邑为九鼎存放之所。后来楚庄王问鼎中原,而不是问鼎西歧、西安(镐京),就是这么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