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演、演鹤壁,今天在网上搜到一部以淇河为背景的家乡戏《姜子牙走淇河》。该剧由国家一级演员、豫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金不换老师领衔,实景演出,美不胜收。
《姜子牙走淇河》,是姜子牙带着年幼的天子走访淇河,让成王深入基层,体验民苦的一出戏。
当年周武王兴兵克商后两年就死了。儿子成王即位,少不更事。戏中,成王刚一上场,就蒙眼游戏捉迷藏。这时,派往朝歌的钦差曹叔请奏,说殷商遗民犯上作乱,报请下令严惩。这时,一旁的姜子牙劝成王不要匆忙下诏。为弄清真相,姜子牙带着周成王,轻车简从,扮成游走艺人,赶赴淇河沿岸。
钦差曹叔依仗周室之威,对殷商遗民下令,说淇河一带全由朝廷征用,限两岸居民三日内搬迁撤离,盘踞不迁者按抗拒天朝论处。
淇水之滨住着一个玄鸟部落,世代以深山围猎、淇水捕鱼为生,面对被逼离乡、生存难保的处境,首领陶贞乞求曹叔,冀保部落生路,留守祖宗庄园,但愿望落空,换来族人遭难。卫康叔体恤殷民,出现协调不成,助玄鸟族人到汤河一带避难存身。
姜子牙走淇河,让年幼的成王亲历了曹叔的淫威,目睹了百姓受难的惨状,感受了玄鸟部落凄凉的景象。姜子牙抓住时机,循循善诱,让成王成熟成长中获难得仁政资粮。
整个故事不枝不蔓,结构严谨,推进顺畅。饰演姜子牙的金不换老师,新派老生,沉稳大度,凝心聚气,毫无丑角之痕。饰演部落首领陶贞的徐福先老师,扮相俊俏,气质典雅。
有几段唱词写的好。比如姜子牙离宫的这几句词,一扫沉闷:禀告了太后,辞别了龙楼,摘下了峨冠,换上了兜头,屏退了卫队,歇息了貔貅,免去了宝马,换来了青牛,带四个娃娃,我们去旅游……
唱的也好,主角唱的那没得说,就是群众演员,也个个唱惊四座。咱先听听这个瞎眼老婆唱的一段:
戏,看完了,我却陷入深思。这么好的一部戏,央视播出,为什么从没有在当地居C位、上热搜?
我琢磨,还是写历史戏的根基问题。先说姜子牙,无论是民间口传,还是史书曲籍,有姜子牙在朝歌卖面、宰牛的背运,有助武王伐纣的战功,却找不到他辅佐成王的点滴记载。辅佐周成王,是文王四子周公旦。姜子牙走淇河,与历史对不上。
再说曹叔,成王即位时,曹叔已被封曹国,(今山东定陶),他是周文王第六子,名振铎,封于曹国才称之为曹叔,与朝歌钦差名分也对不上。
年幼成王走淇河,迎接他的应该是卫康叔。康叔是周文王的第九子。成王即位时,朝歌发生三监之乱,康叔平定叛乱,因功建立卫国,成为第一任国君。康叔在卫仁德显赫,百姓敬仰,政通人和,绩驻《诗经》。
历史题材的创作,遵循的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抛却历史,就戏说戏,得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