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有对浚县古城和大河流经的说法,也想说几句。
黄河古称大河,大河的前身浚县段叫浚(jùn)川,意思也就是很深的大河。浚(xùn)县因浚川而得名。
浚川更古称黎川,因是蚩尤九黎族集聚之地而得名。浚县位于黎川左岸,也就是黎川之阳,故称黎阳。但初始的黎阳说的是黎川左岸的冀州黎阳地域。
浚县黎阳历来属河西之地,而卫地也古称河西。因而,自古以来的黄河都是从大伾山之东流过,从来不曾自火龙岗东侧、大伾山西边北流。
淇门东侧便是大河上的文石津渡口,自文石津大河流向东北方,留到了大伾山东侧。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高低不平的沟坎还能看出大河古道遗迹。
另,根据地转偏向力原理,古黄河只可能向右侧改道,也就是向东向南改道。初始的大河自大伾山东麓流过,之后不可能向西向北改道,也就是不可能自火龙岗东侧、大伾山西边流过。
浚县城周代已是卫邑,旧址位于大伾山北麓的大河西岸,汉代名医淳于意的墓就埋葬在古黎阳城外的大伾山北麓。缇萦救父前往长安,途径黎阳就是大伾山北麓的浚县古城。
旧址因地震水患而成湖,古黎阳城被迫迁址,迁址过程不详,因移址后大伾山位于城池东侧而称东山,浮丘山位于城池南侧而称南山。黎阳城历经置州置郡,明洪武三年降州为县,移城于浮丘山东北麓,绕南、东、北三面构筑城墙,城西以卫河阻险。明正德五年,增筑西城墙,抵浮丘山而至。因登山鸟瞰城内尽望,故于明嘉靖十一年跨浮丘山峦拓筑西南城隅。明万历二年,围半壁浮丘归城内重筑城墙,终成昔日黎阳城。后又于浮丘山西南引卫水,绕城挖护城河,至城西北还与卫河。护城河长八里,宽二丈,深及卫水。城门外各建一石桥,桥头各建一石坊。西门北侧卫水一段城墙开有两个便门,分别题额:观澜门、允淑门。
昔日黎阳城襟山带河,位居伾、浮两山之间,西依卫水。蓝天白云之下,两山青螺,一弯碧水,数点白帆。城内商贾云集,街市繁荣,四座城门出入行人车辆,络绎不绝。护城河内清水微波,荷花飘香,两岸绿柳倒影,紫燕柳间 穿梭翻飞,百鸟欢歌。可谓城坚池深,形式壮丽,美如画廊。至明崇祯年间,成为鼎盛,遂有民谚:“南京到北京,比不上黎阳城。”明代城池原貌一致保留到上世纪六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