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门东街72岁姚成科写30余万字书稿,传承家乡文化 淇门东街72岁姚成科写30余万字书稿,传承家乡文化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古今名人 - 当代名人 - 淇门东街72岁姚成科写30余万字书稿,传承家乡文化
淇门东街72岁姚成科写30余万字书稿,传承家乡文化
 
作者:常凯 马龙歌 姜燕燕  加入时间:2018-7-19 18:36:22


 

姚成科在介绍书稿


 浚县新镇镇淇门东街村72岁的姚成科曾是一名语文教师,退休后热心“抢救”家乡文化。他历时4年采写出30余万字《千年古镇淇门村》书稿,其内容是对《淇门村志》的很好补充和完善,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退休后热心“抢救”家乡文化

 

初见姚成科,看上去他与庄稼汉并无两样。“我也是一个庄稼汉,要说有啥本事可谈不上,只是发挥余热罢了。”姚成科谦逊地说。

1968年,姚成科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初中毕业生成了村里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年轻时他常听父辈们讲述家乡昔日的辉煌,便对家乡淇门一带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不但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而且根据村里的抗日名将以及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撰写了《夜袭古狼窝》等戏曲剧本。

“淇门村的历史故事很多,光靠口口相传早晚会失传的,况且村里的很多故事有待进一步考证。”姚成科说,村里的老人们意识到应该想办法让家乡文化传承下去,“比我年长的老人大多行动不便,大家便推举我来做此事儿。”

 

日骑行60公里走访成常态

 

万事开头难,虽说村里有《淇门村志》,但姚成科深感知识储备以及手边材料匮乏,从2014年便开始了“取材之路”。

听村里老人讲述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一种渠道,但和老人们沟通并不是件容易事儿,村民们常看到姚成科蹲在地上拿着笔和本,一边记录一边和老人们比划着。

姚成科在“抢救”家乡文化这件事儿上非常执著,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真实情况,他除了在村里做大量调查、花2000余元购置大量书籍外,还走访了周边各县,请教了上千人,想尽办法印证材料的真实性。

“淇门离延津县不远,我了解到‘沙压胙zuò)城’传说和淇门一带有关系。”姚成科便一年内4次骑着自行车到延津县实地走访,获得第一手材料。“一趟60公里,一走就是一天,这样的实地走访几乎成了我的‘日常工作’。”姚成科说。

 

一年用掉上百根笔芯

 

因为不会用电脑,姚成科只能手写材料。老伴儿刘秀云说:“老姚都七十多岁的人了,为整理材料,几乎每天五六点就起床。”

姚成科说,之所以一大早起来写,是因为早上头脑最清醒,“不能不服老,现在一天只能写两三千字,晚上要想好第二天早上起来写哪一部分”。在姚成科的书桌上,一头是堆得满满的书和稿子,一头是他走访采写的成捆书稿。这些都是他的宝贝,是走访中从各个村落里一点点搜集整理出来的。一年来,姚成科已用掉了上百根笔芯。

 

希望为后人留下一笔财富

 

就这样,经过2年半的走访,又经过1年半的撰写,几千页的初稿经过了3次修改,最终被姚成科整理成30余万字的书稿。《千年古镇淇门村》书稿涵盖了淇门古镇的由来、景点、历史名人、教育、农业、文化、今昔变化等十一部分的内容,是对《淇门村志》的很好补充和完善。

“姚老师整理家乡文化材料这件事儿大家都知道,都很支持他。这不仅是对家乡文化的记录和补充,更能让全村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好地了解淇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淇门东街村党支部书记姚成勋表示。

 姚成科说,这些工作仅凭他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里面凝结着大家的心血。好友赵殿有听说姚成科在“抢救”当地的文化,便送来了《文化新镇》等书籍。前段时间,书稿整理完成后,他教过的学生提出帮助打印成册。

“目前,书稿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希望能有更多人提供帮助,一起探究曾经辉煌的千年古镇。”姚成科说,他打算把书稿印刷成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这些东西作为财富留给后人,让家乡的辉煌历史不断被传承下去”。





 

 
     
淇门东街72岁姚成科写30余万字书稿,传承家乡文化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金章  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