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选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文化珍藏》丛书
由主编马金章授权发布
当我们看到这些老照片,尘封的记忆便鲜活起来。那随着云烟远去的岁月仿佛就在昨天,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几十年不过一个转身,当你回首,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这些照片上的人物,有的早已离开纷繁的人世,有的仍然健在。无论在与不在,他们留下的身影,已不再是自己,而是历史的痕迹。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对历史的直观感受,对岁月的回忆,对乡土的眷恋,对人生的感慨,对未来的思考……

1954年5月22日,组织互助合作代表参观马拉式收割机

新镇镇董庄大队女社员锄谷子(1959年6月30日薛德熙摄)

在麦田里劳动

戳麦、割麦

捆麦(1957年薛德熙摄)

丰收的喜悦(1957年薛德熙摄)

运麦(1963年薛德熙摄)

拾麦穗

检修马车(1962年薛德熙摄)

屯子镇张洼村三级倒水浇旱田(1960年薛德熙摄)

制作马车、牲口及生产用具

棉花丰收

20世纪60年代末,浚县有了履带拖拉机带动的收割机

卫辉小河口至浚县老观咀“共产主义渠”二期工程开工。图为“劳武结合”场面(1959年薛德熙摄)
注:许多照片为时任《河南日报》驻安阳记者站站长薛德熙拍摄,有些照片佚名。
近日将发布《珍贵的浚县老照片(三)》
(编辑:今日浚县)
1、珍贵的浚县老照片——岁月痕迹,乡土记忆(一)
2、马金真:浚县大石佛双耳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