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街串巷剃头匠
东大街的商业店铺多数集中在文治阁到老槐树井台之间(东风照相馆西)。主要有:“雅集轩”饭庄、“三成功”杂货铺(德大商场处)、“鼎盛祥”布匹杂货店、“永意同”故衣铺、“仝兴楼”首饰店、郭家的“万吉银楼”(该银楼最兴旺时雇佣银匠达三十多人)、“泰和堂”中药铺等。“泰和堂”中药铺,位于东大街文治阁东100米路南。“泰和堂”字号是丁老绍先生的祖父丁泰来命名的。丁泰来继承父业,潜心研究医术,颇有成就。清光绪年间浚知县丁孟鉴特赠“年高德劭(shào,高尚)”匾额一块,以示赞扬。
南大街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文治阁以南辛庄街西口和井胡同东口即父子大夫牌坊之间。主要有:付老德家的中药铺、贾老清家的“同德益”中药铺、郭老和家的盐店(资本为全县之首)、华老慎家的酒店、“义兴蒋”烧鸡铺、“谦益当”字号当铺等。“谦益当”字号当铺,原在北大街清朝翰林马大士第宅(今老干部局处),后迁南街路西今物价局北侧。该当铺为清同治元年(1862 )滑县慈周寨大地主、天主教神父刘虎臣所开,其规模为当时之首。
修柳编制品的手艺人
北大街因为富户较多,商铺相对较少。当时主要有:“魁盛公”烟酒店、马老杰家的中药铺、杨老赞家的中药铺,邢家的当铺在当时也颇有名气。
东西南北四条街道除上述商铺外,还有私人信用机构的钱庄,或者叫银号、钱铺、钱桌等。当时县城内有“复兴合”钱庄、“万盛合”钱庄、“义聚成”钱庄、“福兴合”钱桌、“协力园”钱桌、“延益厚”钱桌、“万胜魁”钱桌等。
浚县古城中心文治阁四周的夜晚,仍有众多店铺挑红灯笼营业。一些流动性商贩,如吴家的咸焦卤花生仁蓝,北街马家的猪肉包子蓝,角场营村徐家的元宵挑子等,都赶到文治阁下叫卖。
除四条主街之外,古城的一些小街巷中,也有许多有名气的商铺:御史巷东口的“涌茂泉”烟酒店,南小门(即观澜门)里路南“西华楼”浴池,东后街孙老厚家的银匠炉,礼门街张家油漆店,西后街熊家纸扎行,周公集街杨家的咸焦卤花生仁和花生粘、山梨红糖葫芦铺,文庙街史家的烧饼铺等。
卖粉丝的小贩
古城外西关也有一些出名的商业店铺,它们是“大有”粮店、“福升楼”饭庄、“积善堂”中药铺、“铸成恒”点心铺等。
在滨临卫河的顺河街,服务卫河往来客商的经贸活动也非常兴盛。当时滨临卫河的顺河街分力四铺,每铺有小阁楼分开,民间俗称“一铺开店、二铺卖饭、三铺抄纸、四铺种菜园”。高家的车马店在当时日日客满。据民间传说,明末崇祯皇帝的三太子曾在高家店住过。当时三铺(又叫纸坊街)的造纸业手工小作坊,一家紧靠一家。所生产的纸张(俗称草纸)不仅供本县所用,周围十多个县的商贩或推车或挑担子步行百八十里路来纸坊街贩运草纸,从而还促进了餐饮业和旅店服务行业的发展。
有道经营涌现众多商号据。据1990年版《浚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五年(1936),县城有商户332户,其中饭馆、酒家、小吃店铺150家。西大街东许馆、庆宾楼、东大街雅集轩、西关“福升楼”颇为有名。酒店、饭铺、蒸馍铺、烧鸡铺、包子铺、黄蒸铺、油条撑、火烧炉、铪铬锅等,沿街而设。
卖坐垫和guo piao的商贩
著名商号有34家,行业、位置、字号如下:
粮店:西大街“陈昌永”、“聚丰”;西关“大有”。
烟酒店:西大街“源增浚”、“悦来永”、“浚泰永”;御史巷“酒茂泉”;北大街“魁盛公”。
布匹杂货店:西大街“一品斋”、“德盛水”;东大街“恒兴俊”、“俊兴恒”、“鼎盛祥”。
药店:东大街“泰和堂”;御史巷(今城镇医院路东)“静轩斋”。
食品店:西大街“公义和”、“聚美斋”:西关“铸成恒”,南大街“义兴蒋”。
饭馆:西大街“东许馆”、“雅集轩”、“庆宾楼”;西关“福升楼”。
卖竹制日用品的小贩
染坊:西大街“源来号”。
红枣店:西关“积善堂”。
首饰店:东大街“仝兴楼”。
盐店:南街郭老和经营。
老字号钱庄:“万盛合”、“复兴合”、“义聚成”。
老字号钱桌:“复兴合”“万盛魁”、“协力园”、“延益厚”。
民国三十一年(1942),县城有私营商业474户。
销售纸扇和风铃的摊贩
(编辑:今日浚县)
往期点击阅读
1、浚县明朝初期大移民:当时浚县新建移民村达300个!
2、 浚县屯子象山最后一声炮响,带来了什么?36张照片给你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