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城——曾经繁华的商埠(一) 浚县城——曾经繁华的商埠(一)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浚县城——曾经繁华的商埠(一)
浚县城——曾经繁华的商埠(一)
 
作者:郭如民  加入时间:2018-4-21 21:12:18

 浚县城——曾经繁华的商埠;看看解放前这么多店铺、老字号都有谁家

原创 2018-04-13 . 今日浚县
 

浚县古城——大运河繁华商埠

 

以下均为民国时期老照片

    浚地商品交换活动历史久远。《尸子》记载,早在五帝时期,舜就在县域内经商。春秋时,出现了中华儒商始祖端木子贡。明清时期,浚县为周围十余县商品集散中心之一。
    交通要冲成就运河商埠中心。古代浚县城西傍卫河水路,上启卫辉,下达天津,交通条件优越;东依大还,南枕浮丘,文物古迹荟萃,游人商客常年不绝。有金石记曰:“浚城西有卫河环带,河与城相去咫尺,河向东北而逝于天津,直至燕都,商人借此以通贸易,得息不啻三倍此利也。”

卖洋铁壶等用品的小贩

 

    明代末期,浚县浮丘山正月、八月庙会已具相当规模,浚县城成为周围十余县、方圆数百里商品集散中心之一。清宣统二年(1910),浚县古城成立了首个商业联合会,推荐李恩诏(字佩纶)为首任会长。清末民初,道清铁路开通,浚县为铁路和卫河水路的交汇点,商业随之兴旺,成为煤炭、粮食、日用品集散地。

    民国初期,县城有10大行,即粮、棉、盐、煤、布匹、杂货、干果、锡器、首饰、饮食服务业。浚县外销的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大宗为粮食、红枣、中药材、鸡蛋等;购进的商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大宗为盐、煤、布匹等。粮食交易居各行之首,煤炭次之,食盐销量居第三位。从民国二十七年(1938),随着日寇侵人县城至浚县解放前夕,县城一直处于战乱当中,许多店铺陆续停业关门,商业陷人萧条。

    店铺兴盛彰显古城繁华。浚县古城内以文治阁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主街道中,以西大街商业最为繁华。

 

卖糖葫芦小贩

西大街的商铺主要集中在县前街南路口以东。各类字号店铺列于街道两边,琳琅满目。

    食品类方面有,单记(瑞保)大肉铺、王记(占魁)牛肉店、姜家的“聚美斋”点心铺、“东许号”饭庄、“庆宾楼”饭庄、王记火烧铺、池记羊肉馆、蒋记(老六)火烧、丸子汤饭馆、苏记面条铺、蔺记酱油醋铺、付老记家的饭店、杨得福家的咸菜铺、“陈昌永”粮店、“聚丰”粮庄、王记粮行、单记粮行、红枣专卖店等。

    医药方面的有:李培德家的“润德堂”中药铺、“文德堂”中药铺、尧玉坤家的中药铺、“静轩”中药铺、李俊岭家的中药铺、刘记(老瑞)西药房、姜廷辅家的西药房等。

    烟酒杂货类方面有:布老奉家的“功义合”烟庄、杨老诚家的酒店、王风臣家的杂货铺、赵邦宁家的卷烟铺、“源增浚”酒店、“悦来永”酒店、“浚泰永”酒店、“德盛永”布匹杂货庄、尧家兄弟的“恒兴俊”号和“俊兴恒”号两处杂货铺、朱老新家的铁匠炉、王记织袜店、付记修钟表店、杨明义家理发店、刘家三兄弟的锡匠铺、卢逢元老先生的茶馆、刘士斌开的文具庄、刘家福家的驴拉弹花车铺、马家的皮货行、苏家打麻绳铺、连保石磨房、周兴旺家的煤铺、王国权家的鞭炮铺、王家“源来号”染坊并对外租借“执事”(即红白事游街所用物)和孝衣等,尤其是“一品斋”绸缎布匹庄,生意特别兴隆,可恨被日本侵略者于1938年3月一把火烧光了

 卖糖果小贩摇拨浪鼓招引顾客

端家石印局,位于西大街西段路南端木翰林府。当时端木家分东端和西端两大宅第。西端为端老璧(端木涣璧)家,东端为端老璧的弟弟端老涣(端木涣若)家。在东端大门东三间临街屋,端老涣开一印刷厂(即石印局)。当时浚县县衙的告示和一些公文材料均由端木家承印。端木家的印刷厂还为各个书院、私塾学校印刷一些书籍、资料等。印刷厂的主要客户是刘世斌文具店,文具店所卖的各种字帖和幼童启蒙书,如《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均出自端木家印刷厂。





 

 
     
浚县城——曾经繁华的商埠(一)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金章  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