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运多年前印的门神
木版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统的浚县家庭除了要在这一天煮饺子、吃麻糖,还要“请”一张“灶王爷”的年画回家。记者采访发现,浚县市面上大部分的手工木版年画“灶王爷”几乎出自一位老人之手。
为生计钻研木版年画
2月10日,位于浚县古城西城门外的卫溪街道顺河社区张灯结彩,年味儿渐浓。穿过运河坊和一条狭窄的胡同,记者来到古城边一个普通的院子,采访70岁的李新运老人,他是浚县古城唯一还在制作木版年画的人。
“这里的老辈儿人都知道,当年这一带有个卖年画的市场,非常热闹。”李新运说。
顺河社区酷爱研究家乡文化的90后小伙儿李亚东也告诉记者,以前浚县县城西城门外至云溪桥头有一个年画市场,叫浚县西关年画会。他推测,浚县西关自明末已有零星的年画售卖行为,至清朝康熙年间渐成规模,吸引了来自山东东昌府、河南朱仙镇等地的年画商人到此销售年画。
曾经的年画会市场所在的纸坊街(今属顺河街)曾流传这样的民谣:“年画来路不用问,北至东昌府,南到朱仙镇,杨柳青后来夺了魁,菜园随着来打混。”
在西关年画会市场缺少各类神宗码的背景下,浚县木版年画于纸坊街兴起。受制于时代背景和印刷技术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呈现衰落趋势,到目前能制作木版年画的只剩李新运一家。浚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张福彬告诉记者,浚县木版年画确实有过兴盛时期,李新运的作品很有代表性,很好地传承了浚县木版年画的精髓,非常难得。
“年轻的时候我酷爱书法,也学过石雕。”李新运告诉记者,40多年前,他学木版年画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收入,“村里当时几乎没人懂木版年画的制作,有位老人虽然不会制作,但是知道大概的流程,于是我向他请教,毕竟有美术功底,钻研了一阵子我就会了。”
作品得到专家的肯定
“这可是咱们传统的手工印刷。”李新运告诉记者,首先要找一块梨木,再制图雕版,“雕刻4个‘阳版’,再按照黑、红、绿,黄的顺序印刷就成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要费一番功夫,李新运说,有些木版雕刻需要花至少一周的时间,印刷也是体力活儿。李新运回忆,当年他们夫妻要一起上阵,还要请来小姨子两口儿,常常通宵作业,“最多的时候一年能印十多万张,现在不行了,一年比一年差,很多人都买胶版的年画了”。
每年农历十月,李新运就开始制作木版年画,断断续续到腊月停止。在小院的二楼,李新运翻出一些年画让记者看,这是他之前的作品。
打开一张看,构图饱满,层次分明,清晰流畅的线条跃然纸上,用色俗而不艳,人物形象生动有神。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民间美术家李寸松曾评价他的作品在豫北地区首屈一指,还专门找到他,收藏了他的作品。“前些年他还来过一次,专门带了一个摄影师过来拍摄。”李新运说。
说话间,李新运翻出了中国民间美术学会的会员证和参加第二届河南艺术节的证书等物件。“我的年画在新加坡等国外好几个地方都展出过。”李新运说。
印的年画少了,传承也遇困难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难以想象一位整日辛苦劳作的老人竟然是一位隐藏在街区的民间年画高手。李新运的年画作品不仅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个春节,一位从黑龙江来浚县走亲戚的人就成了李新运的粉丝。
“他那年是到西王桥村走亲戚,他亲戚家贴的就是我制作的年画。”李新运回忆,当时那位外地人一眼就相中了,托人打听年画出自谁手,兜兜转转从早上一直找到天黑,终于找到了李新运,“那天我正在包饺子,很意外有人费这么大劲就为找我”。当时,那位外地人在李新运家选了又选,最后一下买走了6包年画,一共6000张。
“那个时候我印的年画有十多种,现在少了很多。”李新运说,除了灶神,还有牛王、马王、场神、门神、祖宗码等。让他发愁的是,这门儿手艺有断档的可能。“我儿子不喜欢这个,也没人愿意学,毕竟不挣钱。”李新运说,这门儿手艺传承下去很难。
十多年前,李新运将手艺传给了儿媳,他则专心做朝鲜面,收入要比年画高。儿媳只能印,不会刻版,对儿媳的作品,李新运说可以打80分。
“我常常告诉儿媳,次品率要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她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李新运说,次品卖出去会砸了招牌。
“虽然现在年龄大了,手没以前灵活了,但我觉得干啥就要干好,最起码不能让同行们看笑话。”李新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