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69年) 。 沿卫河这段古城墙南北长768米,墙体高12米,宽7米。下铺砌青石,上垒老砖,砖墙厚1.3米,白灰灌浆,伴以桐油,内夯土砸实,坚固异常。城墙大门北边有两个券xuàn形城门:南部是允淑门,北部是水驿门。再向南的姑山现存一段古城墙遗迹,长200米,高3.5米,仅存夯土。
允淑门,高4.75米,宽5.48米。门洞旁有明崇祯十四年知县李永茂重修城墙时刻的青石匾额“允淑”二字。
“允淑”出自《诗经·小雅·鼓钟》:“允”是公允、诚信;“淑”是善良、纯洁。这道门内就是浚县县衙,是县太爷出入的必经之路,这就时刻提醒县衙的官属们别忘善良和诚信。
“允淑门”明代称“观澜门”,因为门外就是涛涛的隋唐大运河——卫河,登城一望,河水涛涛,纤号声声,南北商贾,走京下卫,文人墨客,迎来送往,贩夫走卒,挥汗如雨,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水驿门
一听这名字,你就会猜到,这一定跟水运有关。不错,明代时这道门里有一所官府驿站,叫“平川水驿”,水驿门由它而生。门外就是明代最早的水运码头,明代弘治十年(1497)知县刘台重修城墙时,水驿门上修有阁楼,取名“后乐”楼,取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门里有古代的官仓:有义仓和存留仓。官府征缴的苛税粮饷就在这保存,出仓进仓、码头装卸都经过此门,建国后当地还建有粮食供转站。
水驿门承载了几百年的历史,也造就了城里许多的富绅,因这里水运交通方便,城里的官宦大户大多在北街建有豪宅。
当地有一句俗话是“南街的染坊多,东街的当铺多,西街的买卖多,北街的大户多。”如:明代太子太傅、兵部尚书王越的“尚书第”,御史赫赢的“御史巷”,曾领兵、刑、户、工四部尚书、奉上方宝剑的王在晋的“王府”,通政史刘尚信的“摄生阁”……
至今北街的老四合院古民居比比皆是,水驿门内的刘家、李家等大院还保留着古时的格局,如果你有兴趣,随便走进一座老宅,说不定就会遇到哪一位名人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