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然带记者查看村史碑文。
“几百年来,村里住过啥人、发生过啥事儿都在他本子上记着呢,想知道直接问他就行了。”说起李蔚然,浚县新镇镇东郭村的村民们都很熟悉,他也被大家称为“活书本”。
12月4日,记者见到了74岁的李蔚然,他告诉记者,他不想不清不楚地过日子,所以把家里及村里发生过的事儿都用心记录了下来。
拓碑文记录家史
“我识字,一直想着能把李姓门里的辈分捋清楚记录下来,将来后辈儿问起来,也有据可查。”李蔚然说,他多年来坚持记录家史、村史。
提起初衷,李蔚然说,多年前有在外发展的东郭村子孙回乡寻根问祖,却毫无收获,那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咋说也是李家养大的孩子,回来问老祖宗的事儿咱咋能啥都说不出来?”
从此,李蔚然格外留心与家史有关的东西。1981年村里整修道路时,李蔚然等人在桥头处发现两座碑文,上书“自有明洪武初年,李氏一门迁居于直隶大名府,浚县西南东郭村”。据碑文记载,清朝乾隆二十年间,东郭村出了一位太学生,在学业上颇有成就,晚年时为感念祖恩,特意出资立碑示于后人。
“祖先留下的东西,要好好保存。”挖出碑当天,李蔚然就回家取来纸张,将碑文拓了下来。之后,他和村民把两座碑拉到村委会大院,修嵌在墙上保存。
“当年俺村搭台唱戏,一位串村卖梨的李姓老汉一听村里住的几乎都是李家人,便将梨全给了村里的孩子吃,一分钱没收,看完戏挑着空担子就走了。”李蔚然说,遇到附近村庄李姓本家人,他总是主动提起碑文记载的家史,不认识的人也因此变得格外亲切,这让他感到记录家史很有意义。
从有文献考证的李氏祖先开始,到如今的后辈子孙,李蔚然记录的李氏家史中共有1800多人,姓名及族中大事李蔚然也记录得很清楚。
根据文献追溯村史
李蔚然兄弟姐妹7人,小时候家里的生活靠父亲卖火柴、洋油维持,日子过得清贫。1962年开始,李蔚然在村大队负责种树防沙和文化宣传工作。
从事和文化相关的工作后,李蔚然分出很多精力放在村史探究上。“不能让大家除了种地啥都不知道,要让大家了解村庄的文化和历史。”李蔚然说。
“浚县东郭村始于元末明初,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移民至此的村民建设。当年河北、湖南等地以户为单位迁移……”1996年,李蔚然到焦作市修武县出差时,在《中国旅游报》上看到了这样的内容,便摘抄了下来。
后来,李蔚然去北京出差经过十三陵时,看到一座碑,碑文显示该碑为浚县人士王越立下。根据碑文记载,当年各地按府管理,浚县归大名府管理。当时东郭村所处地址名为马湖,村里一片沼泽地,村民刚迁来时风沙覆顶,颗粒难收,经过数年整治,村民才过上太平日子。碑文内容与李蔚然之前在报纸上看到的相印证。
2014年,李蔚然到甘肃省陇西县看望当兵的侄子时,特地前往大槐树村一探祖源。“和太行山的青石不同,陇西境内道路两旁大多是风化石,一刮风漫天飞沙,自然条件恶劣。”李蔚然看到这样的情景,再加上在当地看到的文献,彻底理解了当初祖先为何要迁移。
确定多方资料与文献内容相符,李蔚然这才下笔记录与东郭村相关的历史。
记录东郭村变迁
李蔚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村里的祖先刚来到东郭村时,自然条件恶劣,每逢大风天气,刮起的沙土能在村民饭碗里盖上铜钱厚的一层沙。“文献记载,东郭村处于九岭口交界处,早些年沙土大粮食少,是附近出了名的贫困村,外村的姑娘根本不愿意嫁过来。”李蔚然说。
采访中,李蔚然带着记者在东郭村走了一圈,如今的东郭村村舍整齐,街巷有序,道路通畅,毫无资料上记载的破落痕迹。
以前,村民一直在抗沙固林,试过很多方法但收效甚微。直到1962年,从东郭村走出去的李世英回到村里,帮助村民建设新村庄。李世英回村后,多次带人到山东临沂等地考察,引进种植抗沙树苗改善环境,然后根据东郭村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找专业人士画了图纸。从此以后,东郭村的村舍都按图纸上横七竖八”的规划建设,一直延续至今。
“这些我也记录了下来,留下具体的东西给子孙后代看,让他们了解几百年的村子是怎样发展过来的。”李蔚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