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笔记 曾是水乡的浚县 乡愁笔记 曾是水乡的浚县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乡愁笔记 曾是水乡的浚县
乡愁笔记 曾是水乡的浚县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6-1-8 9:27:01

(2016-01-07 20:14:0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浚县是豫北名副其实的水乡。大运河、共产主义渠水丰沛,地下水位高,水渠网线通往各个公社,曾是全国水运红旗县。

 

1960年2月12日,交通部授予浚县“全国河网船运的一面红旗”称号    薛德熙摄

    《浚县志》(1990年12月版)记载:1960年2月,“月初,国家交通部在保定召开交通基本建设会议,推广浚县“千船万吨运动”经验。浚县被誉为“全国河网船运化的一面红旗”,奖给锦旗一面,60马力机器1台。2月15日,交通部部长助理、海河管理总局局长等人来浚视察河网船运化工作。7省水运座谈会部分代表也前来参观。县委副书记郭振勤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介绍了经验。《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作了报道。”薛德熙先生的图片见证了这个领到奖旗的历史时刻。

 通往善堂公社的卫东区   薛德熙摄

 

 

河渠成网到王庄公社的水运图  薛德熙摄

火龙岗上山北大队插秧图   薛德熙摄

乡愁笔记 <wbr> <wbr> <wbr>曾是水乡的浚县

水稻插秧机(1958年引黄入卫浚县开始改种水稻)薛德熙摄

    20世纪50年代末浚县还种过水稻。我们村围村堤的南堤外,有两个围堤起土时留下的洼地。这两块洼地就种了几年水稻。记得我家有个水田插秧坐的木凳,木凳的四条腿下边是一块长板,人坐上去不至于陷进泥浆里。不记得跟妈妈去插秧,却记得稻谷即将成熟时黄灿灿稻穗低垂的丰收景象。这油画般的景色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的画幅之一。由于年代久远,薛德熙先生的《插秧》尽给我们朦胧的雾里看花的效果,但却是我想到了我村那幅稻香美景。《浚县志》(1990年12月版)对种稻也有记载:1958年6月“盲目大面积推广水稻,当年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1960年后停止种植。”





 

 
     
乡愁笔记 曾是水乡的浚县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