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笔记 淇河古渡口 唢呐演艺村-后草店(下) 乡愁笔记 淇河古渡口 唢呐演艺村-后草店(下)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乡愁笔记 淇河古渡口 唢呐演艺村-后草店(下)
乡愁笔记 淇河古渡口 唢呐演艺村-后草店(下)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5-8-15 14:29:27

 (2015-08-15 08:20:49)

浚县最大的唢呐演艺村

    后草店唢呐起源于张氏家族,最早可追溯到清代本村张氏始祖张寺。张寺将张氏唢呐传于张凯德,张凯德传于张金学,张金学传于张文清,张文清传于张启生、张启芬,现在的传承人张明龙已是第六代传承人了。张氏唢呐经久不衰,远近闻名。

笙和唢呐 。耐人寻味的是,笙的量词为“船”,大概是象形吧 

    提起吹唢呐的张文清(小名小雪)方圆几十里无人不晓。到启字派辈更是兴盛不衰。张氏唢呐技艺不但在本性中传承,还把唢呐技艺教给本村孙姓、罗姓等。目前,全村会吹唢呐的人不下五六十人,十来岁的小孩都会吹唢呐,已有五六个响器班,成为浚县唢呐第一村,在豫北地区很有名气的唢呐之村。据调查了解,每个响器班一年外出演出不下40场,最多的可演60多场。演出地点为本县及新乡、鹤壁、长垣、滑县、淇县、汲县等地。滑县、钜桥等多地人员慕名到此学艺。

 张启生和进行唢呐笙伴奏

    张启生的妹妹张启芬酷爱唢呐,从小跟大人学习唢呐,十二岁获奖。名声大震,远近闻名。曾先后获安阳市、鹤壁市、卫辉市、兰州军区政治部、兰州军区后勤第三十分部政治部、新疆军区后勤部政治部等奖项。

传人之一张启芬参与赛事的获奖证书

     关于唢呐起源本村流传着一个传说。据传,清朝时期,村里首富张姓人家,兄弟5个吸大烟成瘾,没过多久就把家当挥霍一空。为了生存,兄弟几个沿街要饭,每到一家门口,就拿出唢呐吹上一阵,主家一高兴就给口饭吃,有大方的就给几个钱。就这样,张姓兄弟几个慢慢又立家了,这门手艺也祖祖辈辈地传了下来。

 

伴随艺人走天下的乐器箱

 小有名气的大平调班

    2011年6月,浚县大平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草店村也是浚县大平调的延续发展地之一,曾为浚县大平调的传承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据1990年版《浚县志》介绍,民国年间,草店已有大平调班,农闲时排练,逢年节或古会演出,或为人庆寿、祝福、贺喜等。新中国建立后,仍为余剧团。1972年剧团解散。据村支书罗亮然介绍,本村平调剧团在周边小有名气,团中大黑脸王好礼的演唱远近闻名,可与浚县大平调剧团三红脸宋德庆相媲美。为弘扬和传承民俗文化,前几年后草店村大平调剧团老人经过挖掘整理,又开始组织人员演唱。

淡出人们生活的碾场工具碌碡

    (据郭如民先生文,照片由赵文明先生摄)





 

 
     
乡愁笔记 淇河古渡口 唢呐演艺村-后草店(下)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