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登大伾山有感》发今日郑州日报 [转载]《登大伾山有感》发今日郑州日报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化新闻 - [转载]《登大伾山有感》发今日郑州日报
[转载]《登大伾山有感》发今日郑州日报
 
作者:马金章 转 侯发山  加入时间:2015-8-14 10:13:27

(2015-08-14 07:17:47)

      发山友7月中旬末来浚,随之有了此美文,现转发存念。

      原文地址:《登大伾山有感》发今日郑州日报作者:侯发山

    2015年初秋的一天,在浚县挚友、作家马金章兄的陪同下,我游览了大伾山。

    来到山脚下,山门上的对联一下子攫取了我的心,使我对大伾山顿生敬畏之感。“邯郸道上,黄鹤楼头,一剑西风留幻迹;卫水桥边,浮丘林表,三山海路在尘寰。”,横额题“青坛紫府”。“青坛”,即青坛山。相传,东汉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军,还师经过大还山,在山上筑青坛祭告天地,谥大伾山为青坛山。“紫府”,指神仙所居之处。呵呵,能到神仙居所游览一遭,确是人生一大幸事。

    我们一行数人一边登山,一边聆听马金章兄的讲解。马金章兄不愧是当地文化名人,讲起大伾山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大伾山是中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尚书,禹贡》载:“东过洛油,至于大伾。”相传大禹治水,到过大伾山。历代称为“禹贡名山”。从那些摩崖石刻(题记)中可以看出,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登山揽胜者代不乏人,多赋诗留言,刻碑勒石,抒发“登大伾、俯大河,怀大禹”的感慨豪情,其中以唐代的《洪经伦题记》和明代的王铎书法最为有名。看到那些石刻前驻足观赏、留影拍照的游客,马金章兄自豪地说:“大伾山石刻,从唐代至明清时期共遗存460多处,因此,以欣赏大伾山摩崖石刻,鉴赏其书法、艺术价值为主题的‘大伾山摩崖石刻风情游’越来越火。”我也不甘寂寞,在一块“愿读尽天下有用书”的石刻前留影纪念,以此告诫自己要多读书,读好书。

    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大伾山的大石佛。大石佛,古称大佛岩,倚山凿就,高与崖齐,整躯为岩石,为明代成化十年(1478年)装饰。大石佛结跏趺坐,面方颊圆,略呈梯形,形似弥勒佛像。目平视,唇紧闭,表情庄严。两肩立挺,脖颈较长,有三道肉领。左手抚膝,手心向下,右手曲肘举。手心向外,示“无畏印”。身穿五彩方格袈裟。因胸部残破,衣纹不清,似是双襟直垂……大石佛总高八丈,藏于七丈高的楼内,素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称,为世界佛屋景观之唯一,以中国最早,北方最大而著称于世。随同的马金章兄解释说,古时,黄河流于其脚下,每到雨季,常会洪水泛滥,故雕石佛以镇之。山上寺庙洞阁棋布,始建于北魏的天宁寺,规模宏大,年代最早,寺内有藏经阁,原藏明代南藏经6053卷,为宗教典籍珍品。宋代的天齐庙、太平兴国寺、丰泽庙,元代的观音岩,明清的阳明书院、吕祖祠、禹王庙、张仙洞等建筑,皆各有其妙,为大伾山增光添彩。站在古柏环绕的古庙前,使人如入仙境,飘飘欲仙。

    大伾山不像其他山登起来那么累,山路舒缓、平坦,可以一边走一边细细地品味。山上秀丽幽静,松柏苍郁,上千年的古柏随处可见,有的树干笔直,直至蓝天,树冠蓊郁,一副舍我其谁的霸道;有的树干遒劲斑驳,稀疏的树冠透出一股饱经岁月的沧桑……马金章兄介绍说,大伾山汉唐古柏400余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有一棵古柏从树根部裂开,中间钻出一棵槐树,当地称之为“柏抱槐”。两棵树同根共生,一样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看着两棵树如此亲密无间,相互依偎,我和爱人也在这棵树前合影留念,祈望我们也和“柏抱槐”一样,在人生的道路上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然而,大伾山又是很小的一座山,笔者说的“小”指的是海拔、面积和山势。大伾山系太行余脉,东西宽0.95公里,南北长1.75公里,面积约1.6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35米,平地高起70米。它不是丛山中的峻岭,而是平原突起的孤峰。尽管其“小”, 因其历史悠久(国保级文物1处10项,省保级文物8处),文化底蕴深厚,石刻艺术博大精深,并不影响其名山的地位。

    由大伾山我想到了郭明义,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采场公路管理员,但是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由大伾山我想到了胡发生老人,他有3个儿子和5个女儿,晚年本应平静而殷实,但是他退休后毅然背起编织袋,当上了“破烂王”。18年来,他用卖破烂的钱,为乡里学校的孩子们买学习用品,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月饼。85岁的他不久前去世了 离开前一天,他还忙着在集市上捡废品……被评为2012“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无独有偶。已过耄耋之年的刘盛兰老人拾荒助学近20载,几十年未尝肉味,家徒四壁,却捐出了10万多元,自己过得连普通收破烂的都不如。其人其事“感动中国”,成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类似的“小人物”还有很多,他们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可观的收入,他们图的不是“利”,也不是“名”,但是他们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就像大伾山一样,不高大,不险峻,但因其厚重的文化和内涵,永远矗立在中国名山之林!





 

 
     
[转载]《登大伾山有感》发今日郑州日报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