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9 10:55:36)
运河九流渡 共襄添仓会
——牛赵彭侯高姜蒋郝雷九村
牛村、赵村、彭村、侯村、高村、姜村、蒋村(含大蒋村和小蒋村)、郝村、南雷村九个自然村合称九流渡,位于浚县县城西南19至23公里卫河西北岸,居东北端的南雷村东北距小河镇政府4公里,居西南端的彭村西南距新镇镇政府驻地1.5公里。郝村、南雷村属小河镇管辖,其余七个自然村同属新镇镇管辖。牛村、赵村、姜村、高村四个自然村同属一个行政村,即牛村。九个自然村中郝村最大,全村人口1938人,村庄面积408.5亩。南雷村最小,全村人口879人,村庄面积243亩。
清末以来,每年正月十七至十九,九流渡共同举办规模宏大的民俗庙会—添仓会。2011年12月,九流渡添仓会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运河孕育九流渡
据蒋村《蒋氏墓碑》、南雷村《雷氏墓碑》、牛村《牛氏家谱》和当地传说,明洪武年间,从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迁来彭、侯、赵、牛、蒋、雷、郝、姜、高九姓人家,在此区域沿卫河分别定居,形成九个以姓取名的村落。后有一刘姓人在牛村东卫河撑船渡人,所以此处卫河渡口称“刘家渡口”。明万历九年(1581)《玄帝庙建立碑记》记为“刘家渡”。清顺治十年(1653),刘家渡简称“刘渡”,后根据谐音演变为“流度”。因这九个村都在河边坐落,形象地称作“九流渡”。侯村《关帝庙碑》载有“直隶大名府浚县九流渡村”之名。
牛村、赵村、姜村、高村4个自然村,中华民国时期为一个联保。1958年建为一个生产大队。今归属牛村村委会。据牛村《牛氏家谱》载:“吾祖从明洪武洪洞县迁民,历经六百余载,人口繁衍至今已有二十六代,号称十八锅牛家。”清嘉庆《浚县志》载为高牛村、赵村、姜村。光绪《续浚县志》记为高村、姜村、牛村、赵村。
古今胜迹铁瓦琉璃庙
在牛村东部卫河渡口边有一座玄帝庙,因旧庙正殿房顶用铁铸瓦和彩色琉璃瓦相间砌筑而俗称“铁瓦琉璃庙”。
玄帝庙
据庙内所立《玄帝庙建立碑记》载,玄帝庙原为祖师行祠,前修百余年亦,后被水患冲塌。明万历九年(1581),玄门水斋李宜庵“施资财重建大殿一所,重檐包厦刮楹转角,金鼓悬于东西,帅将列于两旁。”后经明清两代重修扩建渐具规模。
玄帝庙坐北面南,为四合院建筑布局。原庙宇建筑60余间,有山门、正殿、拜殿、东西厢房,镇角房、火神庙、财神庙等。
山门月台前为九级青石台阶,台阶两侧各立一龟座蛟龙碑,碑高丈许,两龟尾部后各长着一棵古槐树,枝繁叶茂,树干直径1米以上,远远望去,犹如两只石龟驮着两棵槐树,民间将这一景观广泛传颂为“龟驮槐”。
仅剩下碑头和碑座的玄帝碑记
庙院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幽静雅致。正殿面阔五间,前有拜殿,飞檐挑角,气势恢宏。房顶五脊六兽,室内雕梁画栋,神像彩塑形象逼真。正位为南顶祖师,两厢配神有周公、桃花和十二天君大帅,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破“四旧”时庙宇建筑被拆除,1998年恢复重修。现山门前两侧各置一古老的赑屃碑座,因碑身遗失,上立二龙戏珠碑首。大殿内两根方石柱上浮雕飞龙,腾云驾雾,龙首向下,龙爪各按一面相凶恶人首,雕刻精细,形象逼真,石柱上刻题记“大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仲冬之吉,大名府浚县清源乡。”具有很高的石雕艺术价值和文物研究价值。殿前立明万历九年(1589)玄帝庙建立碑记碑。碑文介绍了明万历九年重修玄帝庙的经过。2011年7月,牛村玄帝庙遗址被公布为浚县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据郭如民、九流渡子民文章整理,龚伟、黄留臣先生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