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笔记 黄河故堤上的文化村-善堂镇朱村(上) 乡愁笔记 黄河故堤上的文化村-善堂镇朱村(上)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化新闻 - 乡愁笔记 黄河故堤上的文化村-善堂镇朱村(上)
乡愁笔记 黄河故堤上的文化村-善堂镇朱村(上)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5-8-5 8:26:28

(2015-08-05 07:19:16)

朱村地处浚县东部黄河古金堤上,南临白马坡,北濒黄河故道,是一个拥有六百多年历史,6000多人的村庄。朱村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军事要地。朱村朱氏因与明代皇姓有渊源,至今仍称君朱。自明代以来,村中名人辈出,且有五人先后参加编纂浚、滑两县的四部志书。这里的每一处遗迹都充满着文化元素,这里的每个故事都充满着传奇色彩。

                   历史沿革

    据《朱氏家谱》载:朱氏先祖朱海于明永乐初自安徽濠梁(今安徽凤阳县)朱家巷北迁,择居滑县城北三十里高阳乡迎阳里白马坡之大金堤上,其后遂名朱家村。朱村明代隶属大名府滑县,清雍正二年改属卫辉府滑县,解放前属滑县广商区迎阳里,1949年10月划归浚县七区(善堂)管辖。1954年属浚县七区朱村乡。之后隶属先后经历迎阳铺乡、善堂乡、善堂人民公社、善堂乡,今属善堂镇。1987年12月,朱村划分为东朱村、中朱村、西朱村三个行政村。

                   村庄格局

    村庄居民地处在黄河故堤上,原来村中街道为雨水冲刷出的深约5米的沟槽,俗称岗底,人居在沟槽上边的平地上,俗称岗上,岗上有便道可行人,南北胡同并列分布在南北两岗,每个胡同口均有斜坡连到岗下,有水道眼排放雨水。

村民金石老宅院古槐

    环村或以天然断崖为屏障,或以土筑寨墙,村四面留有出口,筑有寨门。朱村寨墙约建于清中期,南寨墙、东寨墙、西寨墙依黄河故堤为墙,上边再沿边筑有高2米左右土墙,土墙上有垛口。从西寨门向北约400米往东拐,直达北寨门。北寨墙土筑,底宽约7米,顶宽2至3米,高约10米。除了外围寨墙外,南边、东南、东北距村约300米有一条长达5里的土墙,墙厚70公分至1米,高2米左右,墙上有垛口,作枪眼用,此墙为村子的二道防线。寨墙共有四个寨门,全用青砖垒砌,约10多米宽,门洞约五六米,可过太平车。每个门洞都安有双扇3寸厚的大木门,外用铁皮包裹,再加铁箍加固。门洞上有匾额,西寨门匾额是“西屏太行”。寨门顶台又宽又大,墙有垛口。寨门两边有路可通寨顶。南寨门有卷棚。寨墙全长9里十八步。解放后,寨墙和海墙失去了防御作用,逐渐被夷为平地,现痕迹皆无,只有一些与寨墙有关的地名还被村民使用着。1988年开始,朱村平沟垫街,原居住地下落,街沟垫平,重新规划街巷,原有格局和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姓氏组成

    朱村目前共有朱、王、李、刘、缑、白六姓,朱姓人口最多,约占全村的百分之七十,朱姓又有君朱、民朱两个家族。君朱,明初始祖朱海自安徽凤阳朱家巷迁来,至今已传25代,自明末至2014年,已六续族谱,现有《朱氏族谱》传世。

    民朱,始迁入年代不详,现有清末立朱氏族谱碑,言迁来“几百年矣”。王姓是村中第二大姓,约占全村的百分之十八,又有西头王、东头王、小高村王、后寨王之分。李姓为第三大姓,有东头李姓和中间李同国李姓两个家族,约占全村的百分之八。刘姓为第四大姓,为一个大家族,约占全村的百分之三。缑姓、白姓是村中小姓,两姓目前共约八户。

     (文及照片由朱中月先生撰写、拍照)





 

 
     
乡愁笔记 黄河故堤上的文化村-善堂镇朱村(上)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