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完好的砦外石桥
砦外石桥位于凌湖村南砦门外。据光绪十七年《重修石桥碑记》记载,凌湖石桥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光绪元年(1875)夏被洪水冲毁,光绪三年(1877)重修。
凌湖南门古石桥
桥呈南北走向,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0米,宽6米。桥孔上拱券除两侧券脸采用单块券石横联砌筑外,均采用纵联式的拱券砌法。券脸正中雕刻龙门吞水兽。桥孔外墙体为当地毛石砌筑。
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凌湖桥记碑
《重修石桥碑记》碑立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现位于村关公庙内。碑保存完好,字迹清晰。碑文详细记述了凌湖石桥的始建年代及重修经过。碑曰:“村之南隅旧有石桥一座,创自雍正三年,因溪水之环绕便徒御之往来。”又曰:“迄光绪元年,夏雨滂沱,岗水暴注,石桥因之而坏。”再曰:“延至三年春,合村绅民思继前徽公议重建,未尝募化于四方,亦未祈助于他村,而捐钱祗百余效力亦,仅月余功即告竣矣。”《重修石桥碑记》为研究清代石拱桥的建筑结构特征及当地水文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2010年11月,凌湖石桥被公布为浚县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村里投资在桥面两侧加装青石望柱栏板。今石桥保存完好。
神秘的凌湖遗址
凌湖遗址位于凌湖村南,面积不详。据浚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介绍,早年曾在遗址采集到磨制的石镰、石斧、石棒等,认定该遗址为裴李岗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2002年修鹤濮高速时,省文物局组织对该遗址进行局部发掘,出土陶罐、陶片、鹿角等。2009年4月,浚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遗址地表采集到少量的带绳纹的砖块、陶片,能分辨的器型有豆、罐等。2015年6月,凌湖遗址附近区域发生古墓被盗事件,从现场出土的陶片和骨骼,初步认定为战国至汉代墓葬。凌湖遗址对于中原地区新石器文化聚落分布、区域特征、文化谱系等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集中连片传统民居
凌湖前街为凌湖古砦转盘街的进口街道,西起南砦门,东至东砦门,长约350米,是旧时村内最繁华的街道。在许多村庄规划整合、拆旧建新的今天,街道两侧仍保留着大量清至民国的民居老宅及石磙、牲口槽、捶布石、石臼等古老生产生活用具。虽然部分建筑残破,但古老韵味犹浓。据不完全统计,仅前街现存民居老宅就有二十余处,其中,保存相对完好的四合院格局院落有七八处,两层楼房有十余座。在民居老宅中,保存较好的有王昆老宅、王建章老宅、朱明文南楼、王之府(王老碧)南楼等。这些民居建筑大部分为硬山式灰瓦顶,墙体选用青石、青砖、本地裂礓石砌筑。主体建筑前后出檐,山墙檐角下置砖雕墀头,墀头上雕动物、花卉等图案,有的题有吉祥文字。大部分主房正门门头上有青石门头匾,匾面雕文字或云勾图案。
王昆老宅。位于前街进口路北。建于大清光绪年间。坐北面南,为四合院落,宅院现存临街倒座、西陪楼和正房主楼。
王建章老宅。位于前街西部路北。建于光绪庚寅年(1890)。坐北面南,为四合院落,宅院现存临街瓦房2座6间,东屋平房4间,堂屋主楼4间。
朱明文南楼。位于前街中段路南。建于清末。老楼面阔5间。
王之府南楼。位于街中路南。建于民国六年(1917)。面阔3间,一层明间对开撒带门,四扣瓦青石门框。二层窗楣石雕云勾图案。
关公庙与菩萨堂
南砦门和东砦门附近,现存关公庙和菩萨堂。
关公庙
关公庙位于村南砦门内路西。始建年代待考,坐北向南,占地300平方米。山门面阔3间,已改建。正殿系2001年村民集资重修,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式灰瓦顶带前廊建筑。殿内正中塑主神关羽及配神关平、周仓像。院内立清光绪十七年(1891)石碑1通,正面刻“修砦碑记”,背面刻“重修石桥碑记”。
菩萨堂位于东砦门外南侧,据《重修菩萨堂碑记》碑知,菩萨堂建于清道光捌年(1828)之前。1948年毁。2004年村民集资重建菩萨堂,面阔3间,硬山带前廊建筑。廊下石柱题:“白莲台上慈悲主,紫竹林中观世音。”庙前立《重修菩萨堂碑记》碑1通,高0.96米,宽1.14米,厚0.20米,年款为清道光捌年(1828)。
传承不衰宋氏中医
据调查了解,凌湖村宋氏中医为综合性中医,起源于清末宋择善(号宋老选)。之后宋择善将中医医术传于其婿王有宾,王有宾再传于其子王华堂,王华堂有五个儿子(王文治、王文国、王文安、王文邦、王文平),四个儿子行过医,现四子王文邦在本村开设“浚县白寺乡凌湖村卫生所”。宋氏中医在当地小有名气,附近十里八村的患者都到凌湖村来看病。
(来自郭如民先生《火龙岗上的古砦村庄—凌湖村》文,李成虎先生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