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3 18:13:38)
卫贤镇于村是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于谦后裔的隐居地和繁衍地。
地名办监制的村牌
于村古名谭城,相传东汉末袁绍之子袁谭在此屯兵,故名。于氏迁来之前,这里住着三户郭性,起名郭家庄。后因于姓发展,又复名谭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后改名于谭城。清康熙二十年(1681)立于凌云墓碑上显示葬于西谭城。清嘉庆《浚县志》载有于村之名。光绪《浚县志》记为前于村、后于村。1955年,前、后于村合并成一个行政村。
于村位于浚县城西南20公里,西距卫贤镇政府6公里,北望同山,东依共产主义渠,南邻民丰北干渠。全村土地面积5500亩,村落面积840亩。
康熙丁巳年(1677)墓碑载有西谭城之名
依山傍水化宝地
于村在选址上与传统的风水理念相融合,东携共产主义渠,西靠古官道,南望民丰北干渠,北依同山。全村地形整体呈现北高南低趋势。村民们称本村后有靠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水流曲折,是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
于村所处的区域为粮食高产区。据传,三国时期,袁绍曾在附近区域建设粮仓。《太平寰宇记》载:“仓城在黎阳县西南隅,袁绍聚粟之所”。《括地志》载:“黎阳西南有古仓城,相传袁绍聚粟之所,亦即隋开皇中置仓处也”。当地地下水源充足,在周边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本村机井仍能供6吋水泵长时间不间断抽水。目前,小麦亩产高达1300余斤,玉米亩产高达1600余斤。
根深叶茂成望族
于村现有2700余口人,融合了于、郑、高、王、周、吴、白、张、刘、李、翁、赵、阎、郭等14个姓氏,于姓占70%。
于村于姓始祖于南道(于辰)系明英宗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兵部尚书于谦之孙,排行第三。
于谦画像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祖籍浙江钱塘,曾任监察御史、巡按、巡抚、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封太子太傅。明正统十四年(1449),瓦刺军首领也先率兵南侵,于谦指挥了有名的北京保卫战,拯救了大明江山。朝野皆曰“民族英雄”。景泰八年(1457),徐有贞等发动“夺门之变”,拥英宗复位,石亨、徐有贞等奸佞辈诬陷于谦“谋逆”惨遭杀害。史载:“公被刑之日,阴霾翳天,京郊妇孺无不洒泣。”于谦曾作诗《石灰吟》,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的精髓传承为忠厚善良、大公无私、勤奋勇敢、顽强自力的精神,影响着于氏一代又一代人。
其子于广隐居山西省平定州娘子关下南峪村(今属河北省井陉县),易名于崇登,“与木石居,与鹿豕游”。膝下三子,长曰于有道,次曰于东道,三曰于南道。《于氏西南院宗谱》载,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于姓始祖于南道携家从山西平定州南峪村迁往古谭城。后因于姓繁衍,改名于谭城。当时这里人烟稀少,沟壑纵横,水草丛生,于氏家族在这不毛之地繁衍生息,逐渐成为望族。明后期,于谦冤案昭雪。万历间,于南道六世孙于浙在北祖坟神路立石碑坊。至今,于姓已繁衍24代。四世于稳的后代陆续迁往本县新镇于庄、兰庄、新镇集、东郭村,卫贤裴村、山西,钜桥白庄等村,及河南省中牟、淇县等地;于仲的后代迁往本省开封等地;于相的后代迁往本省商丘、安徽省砀山等地;于扶的后代迁往滑县丁栾(今属长垣县)。
于村于氏家族人才辈出,明清时期培养出进士、文林郎于司直,恩赐寿官于秉直和太学生、监生、贡生等24名,20世纪中后期培养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炼钢专家于华山,以及大学生51名,遍布全国各地。
于司直,于稳长子,于村始祖于南道长孙。嘉靖丙午科举人,文水介休县知县。
于浙,于稳二子于德直的曾孙。于村第二代始祖于稳之玄孙。明万历年间,在北祖坟神路建石牌坊,盖九门相府宅,立旗杆、打响场。后迁中牟县。
村东具有排涝抗旱双重功能的共产主义渠
老宅旧居流古韵
在于村西南部,至今还保留着四五座于氏家族遗留的古民居,有楼房、过厅等,具有鲜明的时代建筑风格,并留下了许多历史印痕。
于朝铎西楼。建于清末,硬山式灰瓦顶防御性建筑。内部2层,面阔5间。青石四扣瓦门框,后墙和南山墙留有拴牲口石,前墙留有望孔和供射击的抢眼。此楼为本村望户于朝铎老宅留下的唯一建筑。抗日战争时期,1943年春日本对村子进行扫荡,村里的人均外逃躲避,于有林母亲和姐姐来不及出逃躲在西楼内,娘俩在门后的石穿眼上横两根木杠,下数个木楔。两个日本兵来到院子后,气急败坏地用刺刀在门上狠劈乱刺,门终没被打开,娘俩躲过了一劫。至今,西楼门上留有被日本兵刺刀乱刺留下的印记。1947年春天,刘邓大军展开豫北攻势时,其中一部在于朝铎院设指挥所。4月中旬火龙岗战役打响时,于朝铎西楼后墙留下了多处弹洞。于村于朝铎西楼为浚县保存较好的防御性民居楼房建筑之一,门上和墙体上的刺刀印痕和子弹印痕,既是日本侵华留下的罪证,也是解放战争的见证。为研究当地民居建筑形制特征和当地抗日战争历史、解放战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于福祥西楼。建于清末,硬山式灰瓦顶建筑,内部2层,面阔3间。建筑正面留有射击抢眼,前墙体上留有被子弹击中的多处印痕。此楼是本村清末时期开明乡绅于福祥老宅的遗存,也是日寇侵华战争的又一处重要实物证据。
于福祥过厅。建于清末,硬山式灰瓦顶建筑,面阔3间。是于福祥又一处老宅遗存的过厅式建筑,具有鲜明的当地民居建筑风格。
于朝品堂楼。建于清末,硬山式灰瓦顶建筑,内部2层,面阔3间,随檩枋题:“大清光绪丁未年于朝品侄于福新仝置”。此楼建筑年款清晰,真实展现了清末时期当地民居的建筑风格和于氏家族居住情况。
(据郭如民同题文稿略加整理,照片由李成虎先生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