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笔记 因秦始皇经此而得名的白寺村(上) 乡愁笔记 因秦始皇经此而得名的白寺村(上)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乡愁笔记 因秦始皇经此而得名的白寺村(上)
乡愁笔记 因秦始皇经此而得名的白寺村(上)
 
作者:马金章  加入时间:2015-6-29 6:51:46

 

 (2015-06-28 18:12:26)

    白寺村位于浚县城西九公里处的白寺山东南麓,东临共产主义渠,南傍明代长丰渠,居山傍水,风景秀丽。村中保存尚好的120余座古民居、唐代隆兴寺、元明清时期奉旨开采花斑石的塘口、秦始皇无字碑等历史文化遗存,无不在昭示着这座村落的古老与神秘。

残存的一段古寨墙
                                                               
 

村名从秦始皇祭祀西岳而来

    白寺最早称白祀。据《水经注》记载,秦始皇东巡曾在白寺山祭祀西岳白帝,故名白祀山,白祀村由此得名。

现存浚县博物馆的秦始皇无字碑

   秦始皇无字碑位于白寺山东南方,当地人称其为“秦王碑”,现存浚县博物馆。清嘉庆年间《浚县志》载:“白祀山,旧传秦始皇祭祀西岳于此,故称白祀。山有巨碑,无字,当地人呼为秦始皇碑”。碑呈圭字形,由一整块青石凿为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形似令牌。碑体通高264厘米,碑身厚60厘米,宽198厘米。碑身正面有呈水平方向雕刻的均匀平整细腻的石纹约246条,每条石纹平均宽0.93厘米,碑身后面一部分为自然形成的较平整石面,一部分为人工雕凿的不工整水平粗石纹,石纹宽约2.87厘米。1974年,专家发现在碑座背面的右下方刻有四个颇有汉隶书风的字体,每字长与高约6厘米,经考证系“秦政过也”四字,有人从字的笔锋深度和与碑座底面的颜色对比推断为后人所加。过去,白寺村东连年闹水灾,传说 “水再大也淹不住秦王碑。”

钟灵毓秀之地

    白寺山系太行山余脉,西接火龙岗,因形似卧牛,当地俗称卧牛山。塘口地处卧牛颈部。传说古时,有位江南来的道人说,此地风水绝佳,要出皇帝。此说传到当时皇帝耳中,于是问其破法。道人说,白寺山储藏一种五彩斑斓的花斑石,倘若在其颈部采集此石,风水即破。皇帝遂下旨开挖塘口采花斑石。

花斑石开采遗址 千层石

    白寺花斑石塘口开采遗址位于白寺山东北麓,深约20至25米,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80米,面积约24000平方米。该塘和屯子郑厂村的天、地、玄、黄四塘并称五塘。五塘是元明清皇宫帝陵使用花斑石的重要采集地。定陵主要发掘人、著名历史学家刘精义曾3次莅临考察。遗址东侧崖壁山石呈30度斜坡,岩石层层叠压,崖壁中部有天然形成的多个洞窟和山缝。其间有魁星楼、万仙洞、大壶天(吕祖洞)、龙洞、菩萨洞等唐代以来诸多古迹。

白寺塘口东古有长丰泊,《水经注》记载,天下有两大泊,一为梁山泊,一为长丰泊。长丰泊水面积达6万余亩。《浚县志》记载“周廻数十里,非舟不渡”。为排积水,明嘉靖年间开挖的长丰渠绕村南和村东而过。村东水泊早已化为良田,现为三十万亩小麦丰产试验区。

没水季节的共产主义渠成了天然牧场 

    有水的地方通常都有龙王庙,白寺塘口也不例外。在塘口东面崖壁上有孔天然洞穴——龙洞,进深10米,南北长20米,面积约200平方米。相传古时有道士在此修行。进入龙洞,抬头可见南北方向盘旋一条“巨龙”, 洞内正前方供奉着龙王神像,旁边有“龙王之神位”石碑一通。洞南边依山雕凿一神龟石像,南边原有券顶形南天门。过去龙洞北通风婆庙(现已不存)。

    传说乾隆五年(1740),时值大旱,庄稼濒临绝收,突有一日,临近傍晚赤日依然炎炎似火烧,农户纷纷躲在树下纳凉,忽然晴天霹雳,电闪雷鸣,一声巨响,从天空中闪出一道蓝光,只见一条巨龙伴随着雷鸣电闪降落在塘口中部。是夜,大雨如注,农田得以起死回生。之后,多人见到有神龙在塘口的养鱼池中戏水,农户一致认为是神龙降世。之后逢年过节,村民便在此祭祀,祈福纳祥。康熙八年(1669),邑人武举邢振绪衣锦还乡,在此赋七言诗一首,刻于龙窟口岩壁上,以赞神龙之功德。

    乾隆五年,在龙洞不远的崖壁处修筑了大壶天,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洞窟进深7米,隐蔽于书页一般的岩层罅隙间。洞口由8块条石从8面垒砌、雕凿成八卦形符号,两侧左有青龙,右有白虎石雕像。门楣正中刻有“大壶天”三字,两侧有“乾隆五年建,先天八卦”题记,上方五个碗口大小的圆孔呈十字形排列。当地人称此为“左青龙,右白虎,七星八卦五窗户”。吕祖洞内还有一深井,现用石板覆盖。

    洞中原吕祖石像胡须中空,形神具备,可惜文革中被毁。此石像为白寺村一位著名石刻艺人的出师之作,为师徒二人共同完成。据说徒弟先雕出了吕祖坐像,让师傅验看。师傅一声不吭,拿起锤头一锤夯掉了石像的一条腿。众人不解。徒弟看了,也一声没吭,只见他三下五除二将坐像改成了手板膝盖的动作。这一改,正合了师傅心思。后来,清代浚县县令刘德新在大伾山西麓修筑吕祖祠,将祠中的吕祖洞命名为小壶天,与此地的大壶天遥相呼应。

    造化出神奇。白寺村还有尊巨大奇石。奇石坐落在村中白寺山顶,村人称之为卧牛山的肚脐石。肚脐,是胎儿生前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对于人体脉络穴位而言,肚脐穴位名为神阙。神阙意指先天留下的标记。村民对奇石的通俗叫法,不仅道出了它的形貌特征,还道出了它的珍贵价值。

奇珍   山顶钟乳石

    奇石直径为1.93米,高1.97米。奇石南面已损坏,呈扁圆型,围长5.43米。对此奇石民间有硅化木的说法,粗观年轮清晰,奇石西半部上下纹理,也像树木的粗犷表皮,给人阅尽沧桑的震撼感。前不久,一位地质专家看后认定为钟乳石。钟乳石一般在洞穴内由碳酸钙和其他矿物质沉积形成,而这尊钟乳石却傲居山顶。一尊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这尊巨型钟乳石,远古的大自然母亲孕育她多少万年呢?她的年龄又有多少万年呢?她发育成长的地方,亿万年前是个什么样子呢?奇石蕴含的诸多历史地理信息密码,在等待专家科学破译。 

粗狂而精致的古民居和历史性建筑

    白寺村古寨依山就势而建,西高东低,呈不规则长方形,现存寨门、寨墙和护寨河遗址。村寨内有条东西走向的古商业街,因街道两旁都是板档门商铺,当地俗称板档门街。这街曾经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传统民居

    得益于白寺山盛产优质青石和花斑石,成就了村中居民一代代能工巧匠,他们就地取材建设家园,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当地有谚语道:“一柄锤,一把錾,一天挣他两块半,给个县官也不干”。空闲的时候,村里举办声势浩大的开石和石刻比赛,往往吸引得附近几个村庄石匠的广泛参与。石艺比赛,不仅促使了石刻艺人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强了养家糊口、开创基业的能力,也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石刻艺术珍品。

 

整石雕刻的拱券式门楣
 

    村中古民居墙体及局部装饰,都是采用本地青石纯手工砌就、雕刻,做工颇为精美。大户人家墙体匀整的石块上采用“寸三道”(一寸宽石面上有三道均匀凿痕),石块与石块之间严丝合缝,精细程度极高,体现了从古至今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建筑所用木料,全部采用古代防腐防虫技术处理,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保护价值。目前村寨中有集中连片的清代古宅110余座,民国老宅20余座,现存完整且仍居住的最早古民居是明万历八年(1581)建造。

 

后墙砌有一溜拴马石的杨家古宅

    这些石头房有的清一色石头砌就,有的砖石混砌,虽历经百年甚至数百年,依然坚固如昨。每一处院落,每一座房子都独具匠心、不尽相同。这种特色较好地体现在石刻门楣上。门楣,指的是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这横梁外地一般使用粗重实木,还有的用砖石发券。

    由于该村不乏代代相承的心灵手巧的石匠,所以民居多用石刻门楣。石门楣也称门头石、过门石,还称陡板石或斗板石。白寺村古民居的石刻门楣分三大类:一是雕刻励志持家箴言。如:耕读传家、宁静致远、知足长乐等。二是雕刻精美吉祥图案。既有云勾如意、瑞兽花鸟等花纹,也有福禄寿喜、麒麟送子等图案。三是箴言和图案集合类。白寺村石刻门楣,可谓是融文学、工艺、美术、书法、宗教、民俗等艺术于一体大观园。

村东北20世纪70年代兴建岗丰二站

白寺村西高东低,历史上村东常常闹水灾,村西位于火龙岗上,却连年遭旱灾。明嘉靖后东边水灾减少,西岗旱灾仍长期困扰着村民生活。为根治旱灾,20世纪70年代初,村民就地取材,建成了两条气势如虹的上岗石渠,一条为岗丰二站,一条为幸福泉渠。总长4400米,其中地下石渠800米,高架渡渠3600米。两渠分别提取共产主义渠水和村西泉水灌溉田地,保证了岗上5000亩田地旱涝丰收,彻底铲除了旱魔。

 村西南20世纪70年代兴建的愚公亭和东风渡漕

(据马珂同题文稿缩减。照片由李成虎先生提供)





 

 
     
乡愁笔记 因秦始皇经此而得名的白寺村(上)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