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8 21:41:29)
寻根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后裔不忘祖根,知其渊源,不少姓氏宗亲都有续修家谱的习惯。在门楣石上雕刻祖上渊源,能够进门抬头识祖,出门低头思源,不仅是浓厚寻根念祖情结的淋漓尽致的表现,往往还是泽被祖荫,不辱门风的家教对外宣言。
十里铺村李氏老宅“陇西世泽”石刻门头匾
古村踏察来到浚州办事处十里铺村,李四合老宅东陪房门头石匾引起我们的注意,这方石门匾阳刻“陇西世泽”四个篆字,篆刻门头匾并不多见。门匾四周镶有砖雕。李姓是一大姓,来源不同,陇西李姓最为显赫,出了建立唐王朝的李渊,随着唐王朝的兴盛,陇西李姓繁衍迁播强劲。和大唐皇室一脉的陇西李氏,当是历代骄傲,也令人刮目相看。
兵部尚书王越后裔门头石匾
在县城北大街,看到了明天颜元年(1457)兵部尚书王越后裔的“太原世泽”时刻门头匾。据《王氏家谱》载:先祖王用诚授元主簿,自山西太原府清源县(今山西清徐县)移于浚县纯化里居住,开垦荒田三百顷。用诚公迁浚之始,正赶上浚县经受战乱后地广人稀时,于是举家垦荒种地,繁衍生聚.王用诚是王越的高祖父。自王越始,太原王氏在浚县形成了望族。
北宋五子之一张载后裔 “横渠世泽”门头匾
在县城北大街,我们还看到张家的一块石刻“横渠世泽”门头匾。横渠张氏始祖张载,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号横渠。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系北宋“五子”之一,故称张子。十四世孙张能鳞于康熙初年,自顺天(今北京)迁居浚县居住,其子孙居浚县者科第连绵,在清中期已成为浚县望族。其后代现居住在浚县城镇北大街、浚州办事处东王桥村。张能鳞定居浚县后,严课子孙。其子孙多有成就,以功名入仕为官者众多,真是“横渠世泽”,光宗耀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