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仓一处仓窖遗址 淇河晨报记者 张志嵩 摄
□淇河晨报记者 岳珂
日前,隋代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与回洛仓齐名的隋代国家粮仓,黎阳仓的入选并不出人意料。
因河而兴 因河而废
隋朝初年,国都粮仓空虚,为了缓解粮食匮乏的压力,朝廷在全国各地修建了许多粮仓,通过漕运将各地的粮食转运至京都,一则可以充实仓廪,二则可以防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
《隋书·食货志》记载:“开皇三年,朝廷以京师仓廪尚虚,议为水旱之备,于是诏于蒲、陕、虢、伊、洛、郑、怀、邵、卫、汴、许、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运米丁。又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浚县周边地区是黄河冲积平原,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的说法。此外,浚县当时西面是永济渠,东面是重要的黄河渡口黎阳津。黎阳仓设置在此,与浚县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称之为因河而兴的仓储一点儿都不为过。
作为隋代名仓,黎阳仓始建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历史上的黎阳仓规模宏大,与当时的洛口仓(也叫兴洛仓,位于今郑州市巩义河洛镇七里铺村以东的黄土岭上)齐名,是闻名天下的国家粮仓。宋代张舜民《画墁录》中记载:“余曾过大伾,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
据考证,隋唐时期,黄河以北各州征收的粮食基本集中在黎阳仓,然后根据需要,下可经永济渠运往洛阳及长安,上可通过漕运向北运粮。隋炀帝三征高丽,军队所需的粮食就是从黎阳仓沿永济渠向北供给。此外,隋末杨玄感在黎阳仓起兵反隋,瓦岗军攻占黎阳仓,宇文化及与瓦岗军争夺黎阳仓之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都与黎阳仓有关。唐宋两代沿用黎阳仓、漕运河北粮储以供应京师。
唐代中晚期,黎阳仓被废弃。至北宋年间,曾在黎阳仓的基础上修建了以地上仓储为主的粮仓,随着黄河改道等诸多原因,北宋末年,黎阳仓被彻底废弃,可谓是因河而废。辉煌一时的黎阳仓此后便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千年粮仓重见天日
2011年11月,浚县文物旅游局聘请洛阳市文物钻探队对大伾山北麓近10万平方米区域进行钻探调查。
“当时我负责配合钻探队工作,能够见证黎阳仓的发掘,我非常兴奋。”浚县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张艳强告诉记者,经过3次考古勘探,钻探队在勘测范围内发现了与黎阳仓有关的重要遗迹,如仓城的城墙、仓窖、夯土台基、大型建筑基址、路、墓葬、灰坑等。钻探证明,大伾山北麓的确存在仓储用的大型建筑群。
同年12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郭木森带领的考古队开始发掘黎阳仓遗址。至2012年6月底,在黎阳仓的旧址上共发掘大小探方25个,探沟4条,发掘总面积2252平方米。通过勘探发掘发现,黎阳仓仓城东西宽约260米,南北长约280米,总面积约7.9万平方米。探明粮仓中心区仓窖84座(其中发掘仓窖2个),占仓城面积的五分之四,仓窖直径多在8米~14米之间,按平均容积计算,黎阳仓总储粮量超3000万斤,可供8万成年人吃一年。
发掘现场还出土了陶、瓷标本残片万余件,编号在册出土文物400多件,其中建筑材料板瓦、筒瓦占90%以上,带“官”字款板瓦200余件。
此外,通过考古发掘还发现,唐代中晚期黎阳仓被废弃。北宋初年,又在原来仓窖的基础上建设了新的粮仓,只不过这一次建设的粮仓是地面建筑。
考古研究意义重大
如今,来到黎阳仓遗址采访,记者仍然被其仓窖的宏大规模所震撼。
黎阳仓作为隋代永济渠沿线规模最大的官仓,与东都洛阳附近的洛口仓齐名,是隋代漕运的历史见证。
同时,黎阳仓遗址对于研究我国隋唐时期官仓管理制度、漕运情况、农业经济及田赋制度、大型仓储建筑的特点、粮窖结构、储粮方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2011年8月,黎阳仓遗址作为我市大运河7项遗产之一被列入《鹤壁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2011年10月,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司世界遗产处将黎阳仓遗址追加为大运河申遗列入项目。2014年6月22日,黎阳仓作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年,黎阳仓遗址概念性展示设计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
目前,黎阳仓正在申报国家遗址公园。“遗址公园建成后将对公众开放,让群众有机会了解浚县黎阳仓的历史和文化。”浚县文物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