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收 顾九州 黎阳收 顾九州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化新闻 - 黎阳收 顾九州
黎阳收 顾九州
——河南省浚县王庄镇城镇化路径调查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高云才  加入时间:2015-4-19 9:14:42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19日   11 版)

        清澈的淇河从山西逶迤而来,流经河南省浚县王庄镇。这里古称黎阳,先民开发淇河两岸沃土,从事原始农牧业,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贡献了农耕文明,这里,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

  收成是王庄镇村民生活基础,尽管这里基本上年年风调雨顺,但收成数量有高有低,收成质量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尽管已经吃穿基本不愁,但要过上小康日子,同城里人一样生活,王庄镇开始了融现代农业、现代工业为一体的城镇化探索。这个艰辛探索,给王庄镇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阡陌上的城镇化,根基是土地有序流转

  城镇化是王庄镇农民的梦。这个梦同一家企业渴望规模经营的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城镇化中的命运共同体。

  目前,全国城镇化正加快推进,但在政府主导下,以一家企业为主力推进城镇化的情况并不多见,因此调查王庄镇这样的城镇化类型,就具有特别的意义。

  这家现在名叫中鹤现代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粮食加工企业,1995年起步,创始人是王庄镇小齐村地地道道的农民王学军。当年,年纪轻轻的王学军外出打工并从事一些农产品交易活动,挣了第一笔钱,他盘算着家乡丰富的小麦和玉米资源可做深加工文章,所以又回到小齐村办起了中鹤玉米粉加工厂。

  旺盛的产销,使中鹤快速发展。如今的中鹤,资产达到33亿元,年产值24亿元,成为一家不折不扣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王学军碰到了难题:玉米、小麦的加工,必须有充足的清洁粮源生产基地,必须从源头把控粮食质量。前置条件必须是大面积流转耕地,企业对耕地的需求十分迫切。

  农民这头同样是想迫切流转耕地。一方面,大批农村青壮年离开土地进城务工,有相当多的土地需要别人耕种,增加了土地流转需求。另一方面,农村种粮人口呈现老龄化、妇女化、孩童化趋势,粮食生产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土地耕种需要专业化适龄农业工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土地流转必须规范有序。先看土地流转对价。小齐村村民王勤说,他家的9亩承包地全部流转,王庄镇按照每亩1500元的标准给流转费。按常年生产情况,去掉成本,1亩地净收入大概就是800元的样子。中鹤副总经理候兴福说,1500元是按照每亩600公斤小麦的产量对价的,这样农民比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能获得更高、更稳定的收入。

  再看现代农业动力和机制。通过流转,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农业规模化生产,农业生产方式正在转变。针对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难题,流转耕地后改籽用玉米种植为青储玉米种植,实现了种植全程机械化。

  王庄镇的“三集中”,让光鲜的城镇化有了“里子”

  城镇化最忌讳只有城镇,没有产业。王庄镇确立了城镇化的“三集中”原则。土地流转,不仅可以打造适合规模化种养的清洁粮源生产基地,而且可以通过对“四旁”(村旁、树旁、路旁和沟旁)和“四荒”(荒山、荒坡、荒丘和荒滩)的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和资源的集约利用,又强有力地支撑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中鹤总裁助理王文明说,2010年初,王庄镇的城镇化本着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土地向农机合作社集中、人口向新城区集中的“三集中”原则,完成了镇域面积内42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7万人口和9万亩耕地的整体规划。

  “三集中”的实施,造就了王庄镇新型城镇化的“三推进”。

  加工业蓬勃向上。截至目前,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的中鹤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已建成2平方公里。形成了两大功能:一是70万吨粮食仓储能力,二是75万吨的年原粮加工转化能力,包括45万吨玉米和30万吨小麦加工能力,基本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由两条产业链组成的产业群。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规划流转清洁粮源基地12万亩,目前已流转1.52万亩。凭借中鹤所属的鹤飞农机合作社,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进行规范化作业,争取能辐射周边200万到300万亩清洁粮源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基地。现在,鹤飞农机合作社实现了从种到收的统一耕作、统一耕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的“六统一”机械化作业。同时在3万亩粮食基地上创建高产示范区,先进设施装备农业和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同步推进。

  城镇化有条不紊。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理念,中鹤新城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总投资60亿元,可容纳8万人居住。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占地3750亩,计划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于2010年8月开工。已有500多户家庭搬进了建成的住宅楼,直接为农民创造了500多个就业岗位。

  王学军说,王庄镇的城镇化,节地效果也非常显著。规划实施后,除去工业园区占地5.8平方公里、社区占地11平方公里、沟塘道路占地约0.5万亩,耕地面积将达到12万亩,比规划净增耕地3万亩。

  城镇化,关键是尊重农民意愿,充分保障农民利益

  进不进城,农民有四个担心:担心旧有宅基地补偿不足,担心新城住宅购买资金不足,担心无地可种、无活可干,担心小区物业费增加生活成本。小齐村村民王山这样告诉记者:“小齐村整村搬迁,住进了干净的新楼,家里人都有工可做,比我们预想的好多了,我们打心眼里满意。”

  为什么村民进楼前后态度不同?因为充分保障农民利益。为了消除农民顾虑,中鹤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对策。

  按照地方政府拆迁补偿条例规定,根据具体情况对群众的旧宅进行了相应的补偿。按照房屋结构的不同,补偿标准在每平方米380元—480元之间。

  根据农户家庭实际人口数量,对搬迁入户的农民按照每人30平方米的标准,以650元每平方米价格出售,平均让利农户550元每平方米。对于计划额度外的面积,人均超购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的,以每平方米1200元的成本价出售。

  为了解决农民无活可干、无地可种的后顾之忧,中鹤对于出让土地的农户按照每户一个就业岗位的标准承诺分配工作,与此同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优先提供给40—50岁的中年农民。

  为了尽量降低农民生活成本,建设了只租不售的商业门面,其出租收入全部用于补贴群众物业和公用事业开支,以降低村民入住成本,最大限度消除群众搬迁顾虑。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分析,中鹤新城社区在形式和本质上都与其他社区不同。外在形式上的不同是体量大,8万人的社区足以支撑新城区各种建设功能。内在本质上的不同,是并村进城的人员都是土地流转后土地收益由经营性收益变为资产性收益的农民,他们已经摆脱了耕种土地的牵绊,真正变成了市民。

  新型工业化促进了进城农民“一转三就”(转身份、就医、就学和就业),到今年年底,中鹤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将建成以100万吨仓储能力和15公里铁路专用线为“两翼”的粮食仓储物流港,以年加工转化120万吨小麦、60万吨玉米为“两足”的粮食精深加工基地,实现年产值169亿元、利税17亿元,并将提供2万个就业岗位。

  看来, “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要增添因地制宜的城镇化新内容了。





 

 
     
黎阳收 顾九州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